|
牛肉滑、蝦滑、魚滑等滑類菜品,具有爽彈細嫩的口感,非常有特色。雖然這些滑類品種在澳門豆撈店是必不可少的,但一般的中餐廚師對其制作過程卻并不熟悉。我這里就以牛肉滑為例,給大家示范其制作過程。 原料:牛里脊600 克豬肥膘肉100 克雞蛋清5個美極牛肉粉5克雞精3克牛肉汁5克蠔油3克生粉20克姜蔥水15毫升胡椒粉3克泡打粉3克陳村枧水3毫升食粉3克菜葉、色拉油各適量 制法: 1.把牛肉和豬肥膘肉放菜板上,分別用刀背剁成泥(見圖1)。 2.把牛肉泥和豬肥膘泥放盆里,加入陳村枧水和食粉拌勻以后,再加胡椒粉、泡打粉、美極牛肉粉、雞精、牛肉汁、蠔油和蛋清(見圖2)。 3.順著一個方向一邊攪打,一邊加入蔥姜水,攪打至上勁時才加入生粉,待繼續(xù)攪至牛肉泥黏稠且?guī)в袕椥詴r,放冰箱里靜置30分 鐘,即成牛肉滑生坯(見圖3~4)。 4.取一個器皿,墊入菜葉,再取部分牛肉滑生坯鋪在上面,待淋入少許色拉油并把表面抹平后,上桌由服務(wù)員用小勺一點點地刮入滾沸的湯鍋,煮至浮起便可撈出來食用(見圖5)。 技術(shù)要領(lǐng): ①剁牛肉時,只能用刀背,不能用刀口,否則牛肉泥攪打時不易上勁,而成品也缺少彈性。 ②要想牛肉滑的彈性更好,還可以增加雞蛋清的用量,同時減少姜蔥水的用量。不過,要是雞蛋清的量加得過多,牛肉滑入鍋煮制時會膨脹得很大,但撈出來稍晾后,馬上又會縮小而影響成品的感觀,所以說雞蛋清的用量一定要控制好。 ③生粉不能加得過多,否則不容易攪打上勁,煮熟后的口感也缺乏彈性。 ④如果是批量制作,還可以用和面機代替手工攪打,不過攪打的速度不能太快,而且雞蛋清的用量也要減少一些才行。 ⑤把牛肉滑入鍋汆熟后,既可以直接蘸味汁而食,也可以用來烹制熱菜。蝦滑和墨魚滑的制作方式,和牛肉滑稍有不同。這里以蝦滑為例再給大家簡單說說。 蝦仁先用姜蔥水浸泡去腥,再用流動水去沖漂,讓其充分地吸水。撈出來搌干水分后,才放攪拌機里攪打成泥,隨后加豬肥肉泥、雞蛋清、鹽、味精和生粉攪打上勁。切記一點,攪打蝦滑時不能加水,以免影響到成品的彈性。 燒椒豆豉拌茄子 此菜鄉(xiāng)土味很濃,是在燒椒拌茄子的基礎(chǔ)上,加入水豆豉醬拌成,成菜口味頗為特殊——不僅帶有水豆豉的醇香,還帶有燒椒的煳香,以及生菜油的清香。 這里的水豆豉醬,制法也不難,即是把水豆豉稍剁后,納盆加入姜米和生菜油攪拌均勻即成。 原料:長茄子500克 燒椒80克 水豆豉醬100克鹽、味精、香油各適量 制法: 1.把長茄去皮后切成厚片,裝盤后放微波爐里打熟取出(也可放蒸箱里蒸熟),切成條裝盤(見圖1)。 2.將水豆豉醬納盆,加入剁碎的燒椒、鹽、味精和香油拌勻,澆在盤中茄條上,最后撒蔥花即成(見圖2)。 旱淋腰花(腰片) 這雖然是道熱菜,但是卻運用了涼菜的一些調(diào)味手法。那為何還要在腰花前面加上“旱淋”二字呢?還是請大家先看大廚的操作方法再說。 1.把黃瓜削成大片,投沸水鍋里汆一水撈出,然后放在玻璃盤里墊底(見圖1)。 2.取豬腰剞上花刀(或片成大片),投入沸水鍋里汆熟以后,撈出來瀝水擺在黃瓜片上(見圖2)。 3.另取姜末、蒜末、紅油、鹽、白糖、花椒面、油酥花生和熟芝麻,調(diào)勻成麻辣味汁便澆在盤中腰花上(見圖3)。 4.撒煳辣椒末和蔥花(見圖4)后再往盤內(nèi)澆熱油,激香而成菜(見圖5)。 看來,這“旱淋”就是指在煳辣椒末上邊淋熱油了。此菜吃起來,細嫩且麻辣可口,既有涼菜的風味,又有熱菜的口感,而它能成為該店的招牌菜,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姿色河鮮菜--香湯清波 說到川內(nèi)的河鮮風味菜,就不得不提到川南的宜賓與樂山、川中的內(nèi)江、川北的南充、成都近郊的新津等地,還不僅是因為這些地方有大江大河而盛產(chǎn)河鮮,還因為當?shù)厝伺胫坪吁r菜的手法各具特色。我們就選取了新津一家知名酒店推出的河鮮菜給大家做介紹。 香湯清波 原料:清波魚1條(約750克) 青筍絲80克紅美人椒圈20克香菜碎20克小米椒15克小蔥10克芹菜10克黃燈籠辣椒醬、野山椒、姜米、蒜米、雞蛋清、鹽、胡椒粉、料酒、味精、紅苕淀粉、雞油、蔥油、香油各適量 制法: 1.把清波魚宰殺治凈,取兩扇帶皮的魚肉改刀成片,納碗后加鹽、料酒、胡椒粉、雞蛋清和紅苕淀粉碼味上漿。把魚骨斬成大塊,同魚頭、魚尾一起納盆,加料酒、鹽和胡椒粉碼味待用。 2.凈鍋摻清水燒開,先下青筍絲汆斷生,撈出來放盤里墊底。另把魚頭尾及魚骨塊一起入鍋汆熟,撈出擺盤中,然后把魚肉片汆熟了放在青筍絲上邊(見圖1、2)。 3.把鍋洗凈后重新上火,放雞油、蔥油、姜米、蒜米炒香,倒入用野山椒、黃燈籠辣椒醬、小米椒、芹菜和小蔥一起打碎制成的酸辣汁水(用密勺過濾去渣),燒開后加鹽和味精調(diào)味,另撒入紅美人椒圈并淋香油,起鍋澆在盤中魚片上,最后撒些香菜碎即成(見圖3~6)。 鄉(xiāng)村蒸丸子 鄉(xiāng)村蒸丸子 原料:豬肉末250克燈巴豌豆200克海帶絲250克雞蛋2個干豆粉300克姜片20克蔥段30克花椒10粒蔥花10克姜米、蔥末、鹽、胡椒粉、味精、雞粉、雞湯、色拉油各適量 制法: 1.把豬肉末、姜米和蔥末一起納盆,加鹽和胡椒粉攪打均勻。另把雞蛋磕盆里,加入干豆粉和適量清水調(diào)成糊待用。 2.把豬肉餡擠成大小一致的丸子,放進裝蛋糊的盆里裹勻后,再投入六成熱的油鍋,炸至表面定型且呈淺黃色時,倒出來瀝油(見圖1~4)。 3.在陶缽里放入海帶絲和燈巴豌豆墊底,再放入炸好的丸子、姜片、蔥段和花椒,另摻入雞湯,加鹽、味精、雞粉和胡椒粉調(diào)好味,上籠大火蒸2小時,取出來撒蔥花便可上桌(見圖5~9)。 東坡肘子 ![]() 東坡肘子 原料:豬前肘1只(約1千克) 姜米150克豆瓣醬100克辣椒面20克甜面醬15克姜片、蔥段、干辣椒節(jié)、花椒、香菜葉、白酒、味精、雞粉、醬油、白糖、香醋、鮮湯、香油、菜油各適量 制法: 1.把豬肘治凈后,放入加有姜片、蔥段、白酒、干辣椒節(jié)和花椒的清水鍋,煨3小時至肉質(zhì)軟糯時,撈出來擺盤里待用。 2.鍋里放菜油燒熱,放入姜米、甜面醬和豆瓣醬先一起炒香,摻適量鮮湯燒開,其間加醬油、味精、雞粉、白糖和香醋調(diào)味。等鍋里已收至汁濃時,淋入香油并出鍋舀在盤中豬肘上面,最后點綴香菜葉便好。 酒釀圓子燒河蝦 ![]() 酒釀其實就是醪糟,而圓子則是很小的糯米粉團。這是把酒釀、圓子與河蝦一起搭配烹制成菜。其特點是:河蝦鮮嫩,圓子滑爽,口味甜酸。 ![]() 原料: 河蝦250克酒釀25克圓子150克醬油10毫升精鹽3克味精2克雞精2克香蔥花5克姜米2克白糖10克香醋10毫升鮮湯250毫升植物油適量 制法: 1.把河蝦逐一剪去須腳并洗凈;另把圓子入沸水鍋里煮至七分熟時,撈出來過涼(見圖1、2)。 2. 鍋入植物油燒至七成熱時,下入河蝦,炸至松脆便撈出來瀝油(見圖3、4)。 3.鍋留底油,投入姜米和蔥花爆香后,添入鮮湯并調(diào)入醬油、精鹽、白糖和雞精,燒沸(見圖5)再放入炸過的河蝦和圓子續(xù)燒片刻(見圖6),其間調(diào)入味精和香醋,等到湯汁稍收稠再下入酒釀并撒蔥花,出鍋裝碟即上桌(見圖7、8)。 注意事項:河蝦宜選用鮮活且體形稍大的,圓子先不要煮得太熟,否則在第二次下鍋燒制時容易碎爛。另外,收汁后若見湯汁多,還可以用水淀粉去勾芡。 附:圓子是取糯米粉經(jīng)熱水燙制后,先揉成稍硬的粉團,再搓成筷子粗細的條,最后切成小節(jié)并搓成小丸子。 ----- 花椒薄荷兔 ![]() 原料:凈仔兔半只(約650克) 干青花椒80克 薄荷葉40克 青尖椒圈20克 姜片、蔥段、保鮮藤椒、鹽、料酒、老抽、味精、香油、色拉油各適量 制法: 1.把仔兔斬成丁,加入用薄荷葉、保鮮藤椒、姜片和蔥段抓擠出來的汁水,以及鹽、料酒和老抽腌味半小時。(見圖1、2) 2.凈鍋里放色拉油,燒至四成熱時,下入兔肉丁,炸至表面略酥才倒出來瀝油。(見圖3) 3.鍋留少許的底油,加入青尖椒圈和干青花椒先煸炒香,然后把炸好的兔肉丁和薄荷葉加進去,稍炒再加少許的鹽、味精和香油調(diào)味,起鍋裝盤即成。(見圖4~6) ![]() 說明: 1.在腌制兔丁時,加入用薄荷葉、保鮮藤椒和姜蔥擠出來的汁水,能較好地去除兔肉的膻臊味。 2.在炒青花椒時,宜用中小火,因為一不小心炒煳了,那么香味會盡失。另外,配以適量的青尖椒圈同炒,能起到復合椒香風味的作用,讓干青花椒的香味變得來濃郁迷人;而在起鍋時,也可以淋入適量的藤椒油以增香。 爆炒海蜇腰花 ![]() 海蜇加工后的帽狀傘體,被稱為海蜇皮或白皮子,而口腕及觸手則被稱為海蜇頭。我在家里喜歡把海蜇皮先切成佛手狀,然后再下鍋與豬腰一起爆炒,成菜味道相當不錯。 原料:豬腰1只(約200克) 海蜇200克 香蔥末5克 姜米3克 蒜米5克 料酒10毫升 白糖5克香醋2毫升 醬油5毫升 番茄醬10克 水淀粉20克精鹽3克 味精2克 鮮湯40毫升 麻油10毫升 植物油25毫升 制法: 1.把豬腰撕去衣膜并剖成兩半,批去腰臊后再剞成腰花,等下到沸水鍋里汆斷生便撈出來投涼瀝水。另把海蜇頭反復地洗凈后批成片,隨后又放到60℃的熱水盆里浸泡一下,撈出來瀝水(見圖1~3)。 2.炒鍋置旺火上,舀入植物油燒熱并投入蔥末、姜末和蒜末爆香,倒入腰花并烹料酒翻炒勻,調(diào)入精鹽、味精、醬油、番茄醬、香醋、白糖和鮮湯,待用水淀粉勾芡后,再倒入海蜇并淋上麻油,翻勻起鍋即成(見圖4~9)。 特別提醒: 1.由于豬腰的腥異味較重,所以一定要把腰騷割干凈,然后再放清水里漂去血污與異味。另外,腰花下鍋汆水時,以斷生為度。 2.在處理海蜇時,要剝?nèi)ケ砻娴暮谝?,并放?0℃的熱水盆里浸泡一下。千萬不能把海蜇放入沸水鍋里汆制,否則海蜇容易變韌。 3.此菜適合旺火快速地翻炒,成菜后海蜇和腰花都應(yīng)當達到脆嫩的口感效果。 ![]() 滾燙石鍋香飄飄 ![]() 眼下在許多賓館酒店都能見到石鍋——用天然耐火石材加工而成的一種鍋具,它具有不粘鍋、退熱慢、保溫性能良好等優(yōu)點。另外,有一些材質(zhì)的石鍋因為富含對人體有益的某些微量元素,所以還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 由于所取石材不一樣,所以石鍋的顏色和功能也各不相同?;野咨氖?,多取自長江三峽邊的石頭加工而成,這種石鍋往往硬而薄、耐燒、不易破裂。青石鍋,多選用重慶高山上的石材加工而成,這種石鍋的價格比較便宜。麥飯石鍋,由天然麥飯石制作而成,它除了有保鮮去異味的作用,還因其本身所含的多種微量元素而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墨脫石鍋,是用產(chǎn)自西藏墨脫的石材制作而成的,這種石鍋不僅可耐2000℃高溫,而且還具有傳熱快、不變色等特點。 在烹飪實踐過程中,我們的廚師有時會利用石鍋良好的保溫性能,讓菜肴上桌后能長時間地保持溫度,比如前幾年風靡餐飲市場的石鍋三角蜂。這里,廚師師傅利用石鍋為器皿,結(jié)合自制的麻辣醬和香辣油,從而創(chuàng)制出了兩道鮮嫩爽口、麻辣滾燙、清香撲鼻的石鍋新菜。 利用了石鍋耐高溫和保溫時間長的優(yōu)點,在最近創(chuàng)制了一系列的石鍋鮮椒菜,比如石鍋鮮椒美蛙、石鍋鮮椒江團、石鍋黃臘丁等。這一類石鍋菜端上桌稍悶即可食用,揭蓋后清香之味飄逸四散,誘人食欲。下面,以石鍋鮮椒美蛙為例,給大家解析其具體的制法。 石鍋鮮椒美蛙 原料:美蛙500 克鮮杭椒節(jié)100克鮮青花椒30克洋蔥塊、蒜瓣、姜片各40 克麻辣秘制醬[注1]100 克自制香辣油[注2]1升 制法: 1.把美蛙宰殺治凈,剁成大塊并放盆里,加入麻辣秘制醬后,拌勻了腌漬5分鐘待用。 2.把石鍋放進300℃的烤箱,烤至滾燙時取出來,先放入洋蔥塊、蒜瓣(拍破)和姜片墊底,再把腌好的美蛙塊擺在上面,另外舀入燒至六成熱的自制香辣油,撒入鮮杭椒節(jié)和鮮青花椒,蓋上蓋子后端上桌,稍悶即可揭蓋食用。 [注1]麻辣秘制醬的做法:取3瓶海鮮爆炒醬、1瓶香辣醬、100克辣椒面、50克蠔油、30克花椒面和500毫升藤椒油,一起放盆里,充分攪勻便好。 [注2]香辣油的制法:把3.5 升菜油、1升化豬油和1.5升色拉油一起放大鍋里燒熱,投入適量的姜片、蔥段和蒜瓣,炸至出香味時,打去料渣并放入1.5千克的糍粑辣椒,待炒至生香出色時,出鍋盛入不銹鋼桶稍晾,隨后加入40克十三香攪勻,靜置1天再濾取上面的油脂,便得到香辣油。 蔥烤小黃魚 ![]() 近幾年,小黃魚這種海產(chǎn)品在各地大廚手里都成了“寵兒”。在筆者所在的餐廳,廚師最近推出的一道“蔥烤小黃魚”就頗具創(chuàng)意,那是把小黃魚經(jīng)腌味油炸后,剁成小塊裝盤,再舀上現(xiàn)調(diào)的酸甜辣醬汁,最后送入微波爐加熱成菜。成菜后的小黃魚,皮酥肉香、酸甜可口,同時還帶著點辣味,可當熱菜下飯,又可作冷菜佐酒;既可每天批量制作,又可現(xiàn)點現(xiàn)烹,頗具推廣價值。 原料:小黃魚2條(約280克) 小蔥節(jié)30克辣椒醬30克白糖15克老陳醋12毫升干辣椒節(jié)、姜片、鹽、料酒、胡椒粉、蔥油、色拉油各適量 制法: 1.把小黃魚治凈,納盆后加干辣椒節(jié)、姜片、小蔥節(jié)、鹽、料酒和胡椒粉拌勻,腌漬5分鐘待用(見圖1)。 ![]() 2.凈鍋放色拉油燒至六成熱,把小黃魚入鍋炸至內(nèi)熟外酥時,撈出來(見圖2、圖3)。 3.稍放涼以后,把小黃魚斜刀斬成塊,放在條盤里按原形碼好(見圖4、圖5)。 4.取辣椒醬納碗,加入白糖和老陳醋調(diào)成醬料,再均勻地舀在魚身上(見圖6、圖7)。 5.在魚身上撒上小蔥節(jié),入微波爐加熱3分鐘后,取出來淋一點蔥油即可上桌(見圖8~10)。 說明: 制作此菜的關(guān)鍵在于,要掌握好糖醋的用量比例,口味以“小甜酸”為宜。另外,在腌魚時底味不可太淡。 麻辣粉蒸草魚 ![]() 每個家庭“煮婦煮夫”都有自己的兩招拿手廚藝,有的擅長烹雞,有的喜歡煮魚,有的獨愛小炒,有的主攻燒菜…… 俗話說得好:菜肴沒有正宗,味佳全靠亂弄。我平時做菜的絕招就是“亂劈柴”、“瞎鼓搗”。這里,我就來把自己“胡思亂想”出來的這道創(chuàng)意美味——麻辣粉蒸草魚給大家做介紹。 ![]() 其實,這亂弄出來的美味菜,也不是沒依據(jù),這道魚肴是我在達州石梯鎮(zhèn)的“麻辣蒸魚”制法基礎(chǔ)上創(chuàng)出來的。成菜魚肉細嫩、麻辣味足。 原料:鮮活草魚1條(約750克)五香蒸肉米粉150克香辣醬、豆瓣醬各20克姜末、蒜末、蔥末、蔥花、鹽、料酒、花椒粉、香油各適量 制法: 1. 把草魚宰殺治凈后,切成小塊納盆(見1)。 2. 往魚塊里加姜末、蒜末、蔥末和少許的鹽、料酒拌勻,接著加香辣醬和豆瓣醬拌勻,再把五香蒸肉米粉也加進去一起拌勻(見圖2~4)。 3. 往蒸鍋里摻水,上火燒開后放蒸格,把魚塊擺好并蓋上鍋蓋,蒸6分鐘至熟便離火(見圖5、6)。 4. 往魚塊上邊撒花椒粉和蔥花,淋適量香油便可上桌(見圖7)。 ![]() 砂鍋燜魚 ![]() 砂鍋燜魚這道粵菜,是把干蔥、蒜子和鮮沙姜先放砂鍋里炒香,再把腌好味的魚片擺放上面加蓋燜燒,中途需加兩次熱高湯,待快熟時往砂鍋蓋上淋白蘭地酒,讓其燃燒后上桌,成菜香氣濃郁,酒香撲鼻,有“先香奪人”的效果。 砂鍋底加有干蔥、蒜子、鮮沙姜等料,經(jīng)烹制后散發(fā)出來的辛香味,既能去腥,又能增香,最后用白蘭地燃燒烹制,讓整個菜肴錦上添花。 不過為了適應(yīng)北方人的口味,我在此菜的制作中還加了青紅椒圈、辣鮮露等調(diào)味,這樣改良口味更佳。 下面,筆者以鱸魚為例,詳細介紹其制作方法。 原料:鮮活鱸魚(約900克) 干蔥75克蒜子150克鮮沙姜50克青紅椒圈30克豉油汁75毫升美極鮮醬油30毫升胡椒粉5克味精2克雞粉3克鹽3克辣鮮露5毫升老抽8毫升生粉5克香菜末3克高湯200毫升雞油25克花生油75毫升 制法: 1.干蔥剝?nèi)ネ馄?,切成塊;蒜子切掉兩頭,輕拍一下(使其裂開);鮮沙姜刨去表皮后切片。 2.鱸魚治凈,斬下頭尾另作它用。把魚肉批成0.3厘米厚的片,納盆加鹽、美極鮮醬油8毫升、豉油汁15毫升、胡椒粉、味精、辣鮮露、雞粉、老抽和生粉拌勻。 3.取砂鍋上火燒熱,往鍋里放花生油、雞油燒熱,倒入干蔥塊、蒜子、沙姜片并用木鏟攪炒出香,再烹入剩余的豉油汁、美極鮮醬油炒勻,轉(zhuǎn)小火后把魚片整齊地擺放在輔料上面,蓋上砂鍋蓋燒至砂鍋內(nèi)不冒大汽時(時間約5分鐘),沿砂鍋蓋邊沿澆淋燒沸的高湯(約100毫升),燒約5分鐘再澆淋一次高湯,這樣持續(xù)兩次魚肉就熟且入味了(揭開砂鍋蓋,看魚肉挺身稍蜷曲即好)。然后往砂鍋蓋上澆少許的白蘭地(受熱會立馬燃燒起來),待燃燒完畢揭開砂鍋蓋,往里邊撒香菜節(jié)并淋香油,蓋上蓋即可上桌。 制作要領(lǐng): 1.魚片不可太厚或太薄。太厚不易熟,過薄夾食易碎。 2.砂鍋一定要燒熱后才放油炒輔料,否則易糊底。 3.所加高湯一定要燒沸。這樣不僅保證砂鍋里的原料能夠持續(xù)受熱,同時還可防止砂鍋突遇冷湯炸裂。加湯時要順砂鍋蓋邊緣澆淋,因為熱湯順著砂鍋內(nèi)壁流下時會馬上汽化,對鍋里的魚肉能產(chǎn)生蒸燜的作用。 4.往砂鍋蓋上澆白蘭地,燃燒時酒精蒸發(fā)會攜同輔料的辛香味一起升騰,產(chǎn)生的香氣極誘人食欲。不過需注意,加白蘭地時一定要注意安全,防止燒傷。 5.按此菜做法還可以燜銀鱈魚、多寶魚、鱖魚、加吉魚、青斑魚等。 蟹黃醬焗豆芽 2013-12-06 四川烹飪 ![]() 這道菜是川菜“五香豆”的一個升級版,我們所用到的豆芽和市面上常見的豆芽,應(yīng)該說有本質(zhì)上的區(qū)別,這不僅因為它是用小粒有機黃豆生長出來的,還因為它放五香味鹵汁里煨過。此外,五花肉丁需要經(jīng)先鹵后炒的處理。等上桌堂烹時,才現(xiàn)加魚子和蟹黃醬一起炒香。 ![]() 制法: 1.把發(fā)好的豆芽用清水泡起來,然后輕搓去豆皮。 2.凈鍋里倒入鮮湯,下豆芽、小米辣、火腿片、蔥段、姜片、八角等小火煨20分鐘后,連湯倒盆里,浸泡1小時待用(見圖1)。在煨豆芽時,時間不宜太長,最好是在豆芽入味時就倒出來,否則質(zhì)地會變得軟爛,從而會失去了那股脆勁兒。 3.把五花肉下五香鹵水鍋里鹵熟,撈出來切成小丁,然后再放回鹵水鍋浸泡,隨用隨取。 4.鍋里加色拉油燒至五成熱,放豆芽滑油以后,撈出來待用(見圖2)。 5.鍋留少許的油,放五花肉丁小火炒至肉丁表皮呈金紅色時,下小米辣顆翻炒,倒入豆芽炒1分鐘,再調(diào)入少許一品鮮醬油,炒勻便出鍋裝進竹筒。最后隨熱石鍋、魚子和蟹黃醬一起上桌(見圖3~5)。 6.往石鍋里滴入少許的油,燒熱后放魚子和蟹黃醬先炒香,再把竹筒里的豆芽放進去,炒勻即可食用(見圖6、7)。 農(nóng)家菜-蘿卜絲滑肉 ![]() 每個人的家鄉(xiāng),相信都有那么幾道讓人經(jīng)?;匚兜霓r(nóng)家菜。在我的家鄉(xiāng)——川東渠縣,像蘿卜絲滑肉、蘿卜干炒臘肉、韭菜粑粑之類的農(nóng)家風味,就時常讓我魂牽夢縈。趁著國慶大假,我回老家再次品嘗了這些菜,并學會了它們的做法。這里我就來介紹給大家。 蘿卜絲滑肉 在巴蜀大地,滑肉是一道家喻戶曉的菜,不過一般都是把豬肉切成片后,經(jīng)過碼味再加紅苕淀粉一起拌勻,最后投入沸水鍋里,滑熟而成菜。然而在我老家鄉(xiāng)下,人們在制作滑肉時,卻喜歡以蘿卜絲作為主料來烹制。 原料:白蘿卜500克紅苕淀粉200克豬肥瘦肉80克雞蛋1個姜末10克蔥花、鹽、化豬油各適量 ![]() 制法: 1.把白蘿卜洗凈,帶皮切成粗絲后,投入沸水鍋煮至軟熟,撈出來放清水盆里漂涼;另把豬肥瘦肉切成小?。ㄒ妶D1、圖2)。 2.將蘿卜絲撈出來擠干水分后,納盆加豬肥瘦肉丁、姜末、雞蛋和適量的鹽先拌勻(見圖3~5)。 3.加入紅苕淀粉與蘿卜絲一起抓拌均勻,靜置數(shù)分鐘——以讓淀粉小顆粒完全吸水(見圖6、圖7)。 4.凈鍋上火,摻入清水燒至微沸時,把拌有紅苕淀粉的蘿卜絲抓成小坨狀直接入鍋,煮至熟再加鹽、化豬油并撒入蔥花,推勻便起鍋裝碗,即成(見圖8、圖9)。 干鍋素肥腸--素肥腸其實是一種面筋制品下鍋炸制后煸炒而成 ![]() 把小麥蛋白制品——素肥腸解凍(見原料圖),切成滾刀塊后(見圖1),投入三成熱的素油鍋,見其慢慢炸至脹大浮起時(見圖2),撈出來瀝油(見圖3)。另把鮮香菇片、青筍條、胡蘿卜條、青紅椒塊等配料也下到素油鍋里過一下油(見圖4)。凈鍋入素油燒熱,投入干辣椒節(jié)、鮮花椒和姜片熗香后(見圖5),下炸過的主輔料,接著調(diào)入素干鍋醬、辣椒面、花椒面、孜然粉、鹽、蔬之鮮和山珍精,把鍋里的菜炒成孜然麻辣味(見圖6),出鍋裝盤即成。 ![]() 說明:素肥腸其實是一種面筋制品,下鍋炸制只能低油溫慢慢浸炸,否則其不僅不會漲大脹,而且中間還會起硬心。 素夫妻肺片 2013-12-21 四川烹飪 ![]() 把魔芋制品——素金錢肚和大豆拉絲蛋白制品——素牛肉解凍后(見原料圖),分別斜刀片成片(見圖1、圖2),等到投入川式素鹵水鍋 稍煮幾分鐘后(見圖3),撈出來擺盤并淋入加有藤椒油、花椒面、蔬之鮮和山珍精的素鹵水(見圖4),最后淋入紅油辣椒(見圖5)并撒些芹菜 粒和酥碎花仁,即成(見圖6)。 ![]() 【今日菜品】熗鍋腰花 ![]() 把豬腰片除去腰騷治凈,剞成鳳尾花刀后,納盆加料酒和胡椒粉碼味去腥,隨后投入沸水鍋汆一水待用。另把鳳尾節(jié)、蒜苗節(jié)和芹菜節(jié)下入油鍋,加干辣椒節(jié)和花椒熗炒以后,放窩盤里墊底。 凈鍋放適量的油燒熱,先下姜末、蒜末、豆瓣醬、泡椒末和火鍋底料,炒香后摻入適量清水,加美極鮮、鮮露和蒸魚豉油調(diào)味,燒開后勾薄芡并淋藤椒油和香油,倒入腰花推勻便起鍋裝在墊有蔬菜料的盤中。 鍋洗凈放油燒熱,先下鮮花椒、青紅辣椒節(jié)熗香,待起鍋舀在腰花上以后,撒些蔥花即成。 【今日菜品】蔥香牛肉絲 ![]() 把牛肉絲納碗,加姜蔥汁、鹽、料酒和濕淀粉先碼味上漿,然后下入油鍋滑熟待用。另把洋蔥絲在油鍋里炒香,然后盛盤里墊底。 凈鍋放油燒熱,先下姜米和蒜米炒香,倒入牛肉絲后,放剁細的酥花生米、孜然粉、辣椒粉、香油和花椒油一起炒勻。出鍋裝盤后,撒入大把蔥花和少許小米椒節(jié),最后淋熱油激香便好。 回鍋胭脂 ![]() 原料:胭脂魚1條(約750克) 青紅椒塊30克 蒜苗段10克 油酥豆豉5克 豆瓣醬、鹽、胡椒粉、料酒、生抽、白糖、味精、脆炸粉、紅苕淀粉、香油、菜油各適量 香菜碎少許 制法: 1.將胭脂魚宰殺治凈,片下魚骨再加料酒、鹽、胡椒粉腌味,隨后撲少許脆炸粉,入油鍋炸定型便撈出來擺在盤里做裝飾(見圖1、2)。 ![]() 2.取凈魚肉改刀成片,加鹽、料酒和胡椒粉碼味后,再與適量紅苕淀粉一起拌勻,等到下入油鍋炸至表皮酥脆時,倒出來瀝油(見圖3~5)。 ![]() 3.凈鍋放油,先下豆瓣醬、青紅椒塊、蒜苗段和油酥豆豉,炒香后再倒入炸好的魚片,加白糖、味精和生抽翻炒勻,稍加調(diào)味并淋香油,裝盤后撒少許香菜碎即成(見圖6、7)。 鄉(xiāng)村蒸丸子 ![]() 原料:豬肉末250 克燈巴豌豆200克海帶絲250克雞蛋2個干豆粉300 克姜片20 克蔥段30克花椒10粒蔥花10克姜米、蔥末、鹽、胡椒粉、味精、雞粉、雞湯、色拉油各適量 制法: 1.把豬肉末、姜米和蔥末一起納盆,加鹽和胡椒粉攪打均勻。另把雞蛋磕盆里,加入干豆粉和 適量清水調(diào)成糊待用。 2.把豬肉餡擠成15個大小一致的丸子,放進裝蛋糊的盆里裹勻后,再投入六成熱的油鍋,炸至表面定型且呈淺黃色時,倒出來瀝油(見圖1~4)。 3.在陶缽里放入海帶絲和燈巴豌豆墊底,再放入炸好的丸子、姜片、蔥段和花椒,另摻入雞湯,加鹽、味精、雞粉和胡椒粉調(diào)好味,上籠大火蒸2小時,取出來撒蔥花便可上桌(見圖5~9)。 ![]() 味道紛呈的油淋鯽魚 ![]() 油淋,是粵菜里的一種烹調(diào)技法,其操作過程大致如下:先把主料放鹵水鍋里浸鹵入味,然后撈出來掛上一層糖漿,等到主料表面的糖漿風干以后,再用熱油澆淋的方式將主料表面炸至酥脆。 用這種方法做出來的菜肴,不僅主料里邊很入味,而且表皮也相當酥脆。接下來我要給大家介紹的油淋鯽魚,應(yīng)該說是我們在油淋的做法基礎(chǔ)上,又在成菜的味道方面有所創(chuàng)新,從而使菜肴更有賣點。 在制作這道菜肴時,大致可分為以下六個步驟。 第一步:加工鯽魚 主料一定是鮮活的鯽魚。初加工的方式有兩種:一是從鯽魚的背部開刀取內(nèi)臟,二是從腹部開刀取內(nèi)臟。從成菜的外觀效果來說,采用腹部開刀方式加工出來的鯽魚更好看;而背部開刀的鯽魚,因為隨后可以被熱油澆淋得更充分,所以成菜后的口感就顯得更加酥脆。 第二步:調(diào)鹵汁 這里所用到的鹵汁,與我們平時看到的鹵水還是有一些區(qū)別的:一方面,制作這種鹵汁時不能放入太多的香料,因為加入香料過多有可能壓住鯽魚本身的鮮味;另一方面,還不能加醬油或糖色,因為在后續(xù)的制作過程中,會有單獨的上色步驟,若是在這個環(huán)節(jié)就往鹵汁里邊加兩種調(diào)料,那么做出來的鯽魚就容易變黑。鹵汁的做法是:往湯桶里注入清水15升,下入豬骨頭1千克、排骨500克、生姜100克、大蔥100克、干陳皮50克、八角20克、豆蔻10克、香葉5克、草果2枚、料酒100毫升、鹽30克和雞粉20克,大火燒開后便得到白色鹵汁。 第三步:浸鹵鯽魚 把鹵汁桶置火上燒開后,就得轉(zhuǎn)小火加熱,讓鹵汁保持微沸的狀態(tài)。而這時把加工好的鯽魚放進去,浸鹵約10分鐘至魚肉入味時,撈出來控水待用。 第四步:上糖漿并風干 給鯽魚刷糖漿的目的,是要讓炸出來的鯽魚表皮看上去更加紅亮,同時也是為了讓成菜的口感更加酥脆。糖漿的做法是:取蜂蜜或飴糖100克、白醋30毫升和適量的清水,放一起調(diào)勻即成。在刷糖漿時需要注意兩點:一是先要讓鯽魚的表面無水分,因為這樣才能刷得住,粘得牢。二是需要多刷幾遍,從而讓魚表面均勻地粘上糖漿,這樣才能保證油淋后色澤一致。刷好糖漿后,還要把魚放到通風處風干表面的糖漿,而這個過程需要兩小時左右。因此,以上四個操作過程需要提前完成,當有客人點菜時,才可以做后續(xù)加工。 第五步:油淋至表皮酥脆 先往鍋里注入色拉油,燒至五成熱時,把風好的鯽魚擺放漏勺里,然后用手勺舀起熱油反復地往魚身上澆淋,待其一側(cè)顏色變得紅亮時,再把魚翻身并澆淋另一側(cè),最后裝盤。對于所澆的熱油,在溫度方面有一定的要求,油溫不能太高,否則容易把魚表面的糖漿燙出苦味;同時油溫也不能太低,因為油溫低又容易把糖漿沖淋下來。澆淋熱油的時間長短,可根據(jù)菜肴的口感去具體掌握,如果只是想讓魚的表皮酥脆,那么就只需短時間澆淋,而要是想讓魚肉里邊也油潤干香,那就得多淋幾分鐘了。 第六步:澆汁成菜 在把油淋魚裝盤后,我們并沒有直接上桌,而是調(diào)制了醬汁澆上去,在我們店有三種不同的醬汁。 豉汁的做法 炒鍋里倒入花生油50毫升先燒熱,然后下洋蔥末20克、大蔥末30克、姜末10克、蒜末10克、剁碎的豆豉100克、五香粉2克、海鮮醬10克、花生醬10克、味精5克和精鹽10克,改小火炒香即成豉汁。 糖醋汁的做法 往炒鍋里注入適量的清水,燒開后下入番茄丁1000克、檸檬丁500克、胡蘿卜丁100克,待小火煮至番茄丁變成粥狀時,加入適量的白糖和白醋,最后勾少許的水淀粉成米湯芡,便得到糖醋汁。 香辣汁的做法 鍋里放花生油200毫升先燒熱,隨后放入豬五花肉粒200克炒散,待加入蔥花100克、姜末10克、花椒面5克、老干媽辣醬200克、精鹽10克和味精5克小火炒香后,再撒入100克香菜梗末,攪勻即成香辣醬。 在調(diào)好這三種醬汁后,便可以用來調(diào)味了,但無論用哪種醬汁調(diào)味,都要先把它炒熱以后才能澆到魚身上,最后還要淋少許的熱油,這樣才能充分激發(fā)出醬料的香味。 紅燒排骨--紅燒菜用炒糖色的效果比用醬油上色要好看... ![]() 原料: 排骨400克 清水400ml 炒糖色:冰糖15克 油1大匙 調(diào)味料:香蔥2根 姜片5片 桂皮2小塊(8克) 八角2顆 細鹽1/2小匙 生抽1大匙 花雕酒1大匙 ![]() 制作方法: 1.鍋內(nèi)燒開水,放入斬件排骨氽燙至出血水,撈起洗凈,瀝凈水備用。 2.鍋內(nèi)放1大匙油,冰糖小火煮至深褐 的糖色。 3.加入排骨,炒至均勻上色。 4.鍋內(nèi)注入清水400ml(水量剛沒過排骨)加入所有調(diào)味料。 5.大火煮開后,將排骨連湯汁轉(zhuǎn)到深小鍋內(nèi),加蓋小火燜煮60分鐘。 6.煮至水剩約1/3時,將桂皮,姜片,香蔥,八角撈出。 7.繼續(xù)煮至排骨可輕松用筷子插入的程度。 8.轉(zhuǎn)大火,將湯汁煮至淺淺鍋底的位置即可。 小貼士: 1.紅燒菜用炒糖色的效果比用醬油上色要好看,而且味道也更好。但炒糖色的時侯,不要炒糊了,寧可色不夠深,也不要炒的太長時間。 2.排骨最好選購肉比較多的,能帶些肥肉更好味。 3.煮到最后時,湯汁越來越少,要不時的翻動一下排骨,讓其均勻入味上色。 大廚教你做新菜 ![]() 江湖風云鍋 原料:鹵鴨頭、鹵雞中翅、鹵雞翅尖、鹵鵪鶉蛋、芹菜段、洋蔥條、大蒜、花椒粒、胡椒粉、辣椒油、雞精、白糖、鹽、桂皮粉、燈籠椒、色拉油各適量 制法: 把大蒜放油鍋里炸至金黃色時,下花椒和燈籠椒炒出香味,然后把鹵鴨頭、鹵雞中翅、鹵雞翅尖、鹵鵪鶉蛋、芹菜段和洋蔥條放進去,一起翻炒以后,調(diào)入花椒粒、胡椒粉、辣椒油、雞精、白糖、鹽、桂皮粉等,炒入味即可裝盤。(見圖1~6) ![]() 腰豆蕎麥煮遼參 ![]() 原料:發(fā)好的遼參、腰豆、蕎麥、胡蘿卜丁、青椒丁、雞汁、鹽、味精、白糖、高湯、水淀粉各適量 制法: 1.把漲發(fā)好的海參放冷水鍋里,大火燒開煮5分鐘后,取出來用毛巾搌干表面水分,裝盤待用。(見圖1~3) 2.鍋入高湯燒開,下腰豆、蕎麥、胡蘿卜丁、青椒丁、雞汁、鹽、味精、白糖等煮開,等加入水淀粉勾成米湯芡以后,起鍋澆在盤中海參上面,即成。(見圖4~6) 家庭漲發(fā)海參的流程: 1.先用清水把海參洗凈,然后放清水盆里浸泡8小時至海參回軟。 2.往砂鍋內(nèi)注入清水燒開,把海參放進去慢火煮5分鐘,然后關(guān)火燜泡8小時。 3.把海參取出來順腹部剖開,去掉內(nèi)臟洗凈后,再入開水鍋里慢火煮沸5分鐘,然后離火燜泡8小時。 4.把海參放到加了冰塊的冷水盆里浸泡兩天,其間需要換兩三次水,泡夠了時間才可以用。 越南甘蔗蝦 ![]() 原料:鮮蝦仁、去皮甘蔗段、豬肥肉粒、馬蹄粒、雞蛋清、生粉、胡椒粉、鹽、色拉油各適 量 色拉蔬菜1碗 蔬菜春卷若干 制法: 1.把鮮蝦仁剁成泥狀,與豬肥肉粒、馬蹄粒、鹽、胡椒粉、蛋清和生粉一起拌勻后,即成蝦膠。(見圖1) 2.在甘蔗段的中間處裹上蝦膠(兩端各留出1厘米),然后往蝦膠表面涂抹一層蛋清,制成蝦膠甘蔗生坯。(見圖2、3) 3.鍋里入油燒熱,分別下蝦膠甘蔗生坯和春卷炸熟后,撈出來裝盤并與色拉蔬菜一起上桌。(見圖4~6) 五香麻辣粉蒸肉 ![]() 原料:五花肉250克 麻辣蒸肉米粉220克 土豆1大個 生姜1塊 大蒜3瓣 黃酒1湯匙 郫縣紅油豆瓣1.5湯匙 醬油1湯匙 甜面醬1湯匙 甜酒釀1湯匙 生菜油2湯匙 五香粉1茶匙 鹽適量 制作: 1、將生姜和大蒜切成末,郫縣紅油豆瓣剁細。 2、五花肉洗凈切成片。 3、在五花肉片里加入醬油、黃酒、甜面醬、甜酒釀、郫縣紅油豆瓣、五香粉、姜蒜末。 4、充分抓均勻,腌20分鐘。 5、放生菜油和蒸肉米粉。 6、抓勻,使每片肉都粘上米粉,再腌10分鐘。 ![]() 7、將肉片在手掌中一字排開,然后反扣在蒸碗中。 8、土豆去皮后,切成小塊,放入剩下的米粉里,加少許鹽拌勻。 9、土豆塊鋪在放有肉片的蒸碗上。 10、將碗置入高壓鍋中,按豆類鍵蒸熟(也可用普通蒸鍋,或者小蒸籠)。 11、取出蒸碗,將盤子扣在蒸碗上。 12、將碗反轉(zhuǎn)過來,使倒扣在盤中。 ![]() 小貼士: 1、豆瓣、醬油、甜面醬都有咸味,一般無需另行放鹽。 2、如果用普通蒸鍋,要適當延長蒸的時間,大約50分鐘左右。如果隔夜吃,更入味。 3、特別能吃麻辣味,另加花椒粉和辣椒粉。 4、蒸肉米粉,一般超市均有出售。 【輕松下廚】雞汁韭菜蛋餅 ![]() 在家里,可能很多人都會煎雞蛋,但是如果往雞蛋液里加了些增香的蔬菜碎,那么再下鍋煎制時就有點難度了。我這里介紹的雞汁韭菜蛋餅,就是把韭菜末放到雞蛋液里攪勻后,先下鍋煎成蛋餅,然后再加入雞汁等調(diào)料烹制成菜。 原料:草雞蛋4個(約200克) 嫩韭菜100克 雞汁25克 精鹽3克 雞精2毫升 植物油30毫升 熟雞油5毫升 制作: 1.把鮮嫩的韭菜切成碎末。把草雞蛋磕入碗里,加精鹽并放入韭菜末攪拌均勻(見圖1-3)。 2.平底不粘鍋置中火上,舀入少許植物油燒至四成熱時,倒入雞蛋液并晃動炒鍋,等蛋液均勻的覆滿鍋底,并且煎至四周微微翹起時,再淋點油并晃動炒鍋助其翻身,待煎烘至熟以后,取出來切成邊長約4厘米的菱形塊(見圖4、5)。 3.炒鍋上火,舀入植物油燒熱,摻鮮湯燒沸后,再放入韭菜蛋餅塊并添入鹽、雞精和雞汁,待小火燜燒至蛋餅入味且湯汁將干時,淋上熟雞油便出鍋裝盤(見圖6)。 ![]() 砂菜鍋魚頭丸 ![]() 這道菜是以花鰱為主料,經(jīng)分檔取料后,將魚肉先制成魚丸,再與魚頭、魚骨、青筍條等一同放入裝有麻辣紅湯的砂鍋里,煮熟便好。 其成菜的特點在于,一是可提前批量制作好麻辣紅湯和魚丸料,從而使成菜速度加快。二是一改傳統(tǒng)魚丸的制作方法,把魚肉先帶皮剁成粗粒,再加雞蛋、生粉、鹽、生抽、蔥花、姜末等拌成魚糝,用手擠成丸狀便直接下鍋煮熟,不僅口感極細嫩,而且還打破了魚丸菜多以咸鮮口味成菜的模式。三是在制作麻辣紅湯的料里邊,有意加入了甘草水,而甘草水不僅能調(diào)和諸味,還讓魚肴成菜后變得更加鮮美。 原料:鮮活花鰱1條(約1500克) 青筍條150克麻辣紅湯2升姜末、蔥花、蔥段、雞蛋、鹽、胡椒粉、生抽、味精、雞精、生粉、化豬油各適量 制法: 1.把花鰱宰殺治凈,剁下魚頭后斬開成兩半,從魚身取下帶皮凈肉所剩下的大骨及魚尾,則剁成塊一同納盆,然后加鹽、料酒和胡椒粉拌勻腌味(見圖1)。 2.把帶皮魚肉先切成厚片,再剁成粗粒。納盆后,加入鹽、味精、雞精、生粉、雞蛋、蔥花和生抽,拌勻攪打上勁即成魚糝(見圖2~4)。 3.鐵鍋里放化豬油燒熱后,下魚頭和魚骨塊稍煎一會兒便盛入有麻辣紅湯的砂煲里燒開,隨后取魚糝擠成丸子,待下入砂鍋煮1分鐘后,放青筍條,待魚丸煮熟,便可調(diào)口味并撒入蔥節(jié)上桌(見圖5、6)。 ![]() 說明:麻辣紅湯可于每天開餐前先批量制作,方法是:取凈鍋放適量的菜油和雞油燒熱,先下豆瓣醬、泡椒末、泡姜末及少許的香料粉炒香后,再摻入鮮湯燒開,待熬出香味以后,才加適量的甘草水、鹽、味精、白糖、香油和花椒油調(diào)味。 碧螺蝦仁 綠茶碧螺春有爽口、潤喉、提神之功效,這道“碧螺蝦仁”就是把太湖河蝦蝦仁與清香的碧螺春茶汁烹制而成。 原料:新鮮河蝦仁350 克 碧螺春茶4 克 精鹽4 克 雞蛋清1 只 料酒2 毫升 味精2 克 干淀粉10 克 植物油750 毫升(約耗40 毫升) 制法: 1. 把新鮮河蝦仁洗凈后,用潔凈的干毛巾吸干水并納盆,加精鹽、味精和雞蛋清攪拌至有粘性時,下入干淀粉攪拌至蝦仁表面附著一層半透明的漿,隨后送進冰箱冷藏1 小時。 2. 另取茶杯放上碧螺春茶,沖入80℃的熱水沏成一杯茶(不加蓋),等2 分鐘后潷出40 毫升的茶汁,留茶葉和余汁待用。 3. 炒鍋置火上,舀入植物油燒至四成熱(約130℃)時,下入漿好的蝦仁并用筷子撥散,見蝦仁斷生且變白時,倒出來瀝油。 4. 鍋里留大約5 毫升的余油,先倒入滑好的蝦仁,再迅速烹入茶汁和適量的茶葉,邊炒邊調(diào)入精鹽和味精,顛翻均勻便出鍋裝碟,最后點綴少許茶葉即成。 ![]() ![]() 小貼士: a. 蝦仁洗凈后,要吸干表面的水分才上漿,而漿好的蝦仁還要放到冰箱冷藏室腌1 小時,這樣蝦仁滑油時才不易脫漿,成菜后蝦仁表面也才光滑。 b. 泡碧螺春茶葉時,要用80℃的熱水,并且不能加蓋,這是為保持茶葉的碧綠。另外,泡茶的水不可過多,以避免茶味淡薄。 c. 烹制此菜時速度要快,并且不放蔥、姜等,也不必勾芡。 【老豆腐燒蟹】 ![]() 把名貴食材與豆腐下鍋同燒,這應(yīng)該是川菜廚師的拿手戲,比如前幾年流行的麻婆豆腐燒鮑魚、麻婆豆腐燒遼參等菜。 這道蟹肴,把肉蟹與時下的熱門食材——老豆腐同烹,成菜麻辣味厚、鮮香味濃。 原料: 肉蟹2只 老豆腐400克 蒜苗節(jié)20克 自制紅湯500毫升 刀口辣椒面、姜片、蔥節(jié)、鹽、料酒、雞精、味精、生粉、花椒油、紅油、色拉油各適量 制法: 1.把肉蟹治凈并斬成塊后,加姜片、蔥節(jié)、鹽、料酒等碼味,然后把肉塊粘勻生粉下入油鍋,過油后再撈出。另把老豆腐切成3厘米長、 1厘米見方的條,然后放入加有鹽的溫水鍋里煮透(以讓豆腐具有軟彈的口感),倒出來瀝水。 2.往鍋里摻入自制的紅湯燒開,下入老豆腐條并改小火燒入味,等到下蟹塊后撒入刀口辣椒面(見圖1、 2)。 3.燒至蟹塊已入味,再分三次淋入濕生粉收至汁濃稠,最后淋紅油、花椒油并撒入蒜苗節(jié),起鍋裝盤即成(見圖3~5)。 說明: 1.自制紅湯,是以豆瓣醬、泡椒、香辣醬和少許的香料為料,入鍋用油炒香,最后再摻鮮湯熬香,打去料渣即得到。 2.制作此菜時,一定要加刀口辣椒面,這樣麻辣風味才濃。 3.為了達到入味且麻辣鮮香燙的成菜效果,燒制豆腐的時間就得長些,芡汁也要收濃才好。 ![]() ![]() |
|
|
來自: 廚人 > 《川菜技術(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