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在江湖夢在天,詩心不改詠年年。
曾迷風月花前醉,也掛云帆浪里顛。
古韻新聲皆入海,情懷爪印未離田。
他時如得南山隱,溪畔籬邊做個仙。
我對詩詞之喜愛源于幼時,那時家貧書乏,閱覽甚少,每有所獲,必欣然誦讀,牢記于心。及至上了中專,學校圖書館便成了我徜徉詩詞海洋的樂園,我的創(chuàng)作實踐也源于那時。每有所感,即冥思苦想,拼湊成章,因缺乏詩詞創(chuàng)作工具書籍,又無師指導,往往空具形骸,格律失調,實為順口溜打油詩。好在周圍同學也不甚了然,竟對拙作贊賞有加,欣然接受,這又讓我沾沾自喜,屢以小詩一首作為畢業(yè)留言。
我最早的寫作工具是一九八三年在新華書店所購的一本《詩詞通論》,此書言簡意賅,分章介紹了詩詞起源、詩詞格律、詩詞意境、詩詞欣賞的基本知識,后附《佩文詩韻》和常用的幾十個詞牌。因為有了此書的指導,我的創(chuàng)作方具了一點模樣。二十多年來,此書一直伴隨著我,書皮早已翻壞,五年前放在辦公室竟不翼而飛,這讓我有了痛失至寶的感覺,至今想起仍不免黯然。
讀詩是我每天的必修課,床頭茶幾隨處擺放幾本詩集,每天都要讀上幾分鐘方能入睡。多年來我讀得最多的還是《唐詩鑒賞辭典》、《宋詞鑒賞辭典》,在詩的王國里與歷代詩人心交神會,真是其樂融融,美不自禁。
二000年九月,思南工行撤消,我和另外八名同事調到了思南建行,那是我最郁悶的時期,讓我有了痛失家園寄人籬下的感覺,三年的訴求無望,三年的煎熬難過,終于讓我下定決心買斷工齡,從此自謀職業(yè)。當時真是四顧茫然,不知所往,每每聽到劉歡唱起《從頭再來》,禁不住潸然淚下。于是便有了我的《答贈詩路朋友》:“龍年滿月秋……”,同時也有了我的第一部自傳體小說《從頭再來》的開篇,因忙于生計,這部小說至今未能完成,也許將永遠成為殘篇。辭職后我開了一個小書店《黃金書屋》,盡管苦心經營,終因讀書風氣的淡化,加上不能適應校輔市場的激烈競爭難以為繼,三年后自行關門,為了記錄這三年的辛酸,我寫了一首《七絕·書店關門感懷》:“小店關門谷雨時,三年寒暑染青絲。人言商海深如許,我笑人生一步棋”。
我人生的又一個轉折點是二00四年,那年我遇到了從前的同事希祿兄。他是我生命中的貴人,他信任我的人品和能力,邀我與他共同創(chuàng)業(yè)。這十年,是我們艱苦創(chuàng)業(yè)的十年,也是我們共同收獲的十年,在他的帶領下,我們的事業(yè)一天天成長。我的視野從此一天天開闊,我的創(chuàng)作源泉和激情也日益高漲,我的大量詩作就是在這十年間完成的。
我的第一個啟蒙老師是許義明先生,思南老少都親切的喊他許伯伯。他的人品威望、他的詩詞造詣在思南是絕無僅有的,就是他,把我引進了思南縣詩詞學會的大門,從此我有了詩詞之家,多了諸多良朋吟友。許義明先生在世期間,為思南培養(yǎng)了一大批詩詞創(chuàng)作人才,壯大了思南縣詩詞隊伍,所創(chuàng)建的《烏江流韻》和《烏江風》在省內外都深具影響。他經常引進省內外名家和學會來思南講學和交流,在他主持學會期間邀請了著名詩人熊東遨、詞人周燕婷、詩人趙京戰(zhàn)等前輩名家來思講學,成功舉辦了“烏江風情詩詞大賽”和“詩詞演唱會”。他積極向市學會、省學會和中華詩詞學會推薦會員,我就是在他的推薦下加入了中華詩詞學會,他還力倡打造“詩詞之鄉(xiāng)”,為重塑思南文化品牌,繁榮傳統(tǒng)文化做了大量的工作??上麎阎疚闯?,于二0一0年九月因病辭世,思南文壇從此少了一位領軍人物和謙謙長者,當時省內外各界人士都十分惋惜和悲痛,紛紛作詩撰聯(lián)表示哀悼,我亦作了一首七律《悼許伯伯》:
夢里哀屏信有因,天公灑淚送詩人。
翁歸上界成新斗,我守凡間掃俗塵。
大義焉能從此去,長風依舊萬山巡。
《烏江流韻》傳千古,歲歲爭吟四海春。
我真正的導師是熊東遨老師,最初知道老師是在思南舉辦“烏江風情詩詞大賽”的時候,當時老師是評委之一,在這次大賽中我的一首《秋收》(蟬鳴高樹稻花香,嶺上人家玉米黃。月下村姑偷著笑,秋思點點寄星光。)被評為優(yōu)秀獎,老師當時指出了我詩中的“思”出律,這次我無緣認識老師,只看到了老師的評語。第一次認識老師是他來思南講學,記得當時是在白鷺洲賓館會議室,他講的是詩詞語言的挑選和組合,也講了詩境的創(chuàng)作技巧,他講杜甫的絕句《遲日江山麗》、《兩個黃鸝鳴翠柳》真是神彩飛揚,引人入勝,整個講堂鴉雀無聲,全神貫注,講到高潮處老師手舞足蹈,臺下也跟著眉飛色舞,下課后有幸與老師合影留念,真是彌足珍貴,事后我作了一首詩記錄這次聽課的感想:
聆東遨老師詩詞講座感賦
洗牌探花貴在神,疏同求異擺家珍。
實虛動靜隨心畫,李杜陶然笑我新。
后來我經常上中華詩詞論壇,有幸拜讀了老師的部分作品,對老師崇拜之至。二00九年,老師在中華詩詞論壇開班招生,我有幸成了老師的網(wǎng)收弟子。此后的一年,老師每周例行在網(wǎng)上授課,教了我們許多創(chuàng)作的基本知識和技巧,還幫我們醫(yī)治詩詞毛病,對癥修改我們的作品,老師送我的《詩詞醫(yī)案》從此成了我的必讀教材和工具書。在老師的精心培養(yǎng)下,我的詩詞水平有了明顯的提高,但因天生愚鈍,至今未學到老師之萬一。二0一0年七月,憶雪堂同門應師兄黃曉東邀請到重慶黔江聚會,有幸再次聆聽了東遨老師和周燕婷老師的現(xiàn)場授課,真是受益非淺,在這次聚會中,師生一同飽覽黔江風光,把酒吟詩,好不愜意。這也是我第一次參加同門聚會,就是在這次,老師給我留下了深具內涵又不乏風趣的印象。
在我的詩詞生涯中,對我?guī)椭畲蟮氖侵苎噫美蠋熀屯T師兄弟妹,周老師雖沒收我入門,但仍象東遨老師一樣悉心指導我的詩詞創(chuàng)作,其他師兄弟妹都對我的詩詞勤加指點,本地學會的許多詩友對我的幫助也大,大家經常一起采風吟唱,開闊了我的創(chuàng)作思路。還有天津的長河先生,網(wǎng)上的許多詩友都為我指導過詩詞,在此一并致謝。
我特別要感謝的是我的妻子,她是我最忠實的讀者和幕后支持者,她也喜愛文學,曾經也做過作家夢,但因為家庭最終放棄了文學創(chuàng)作。我能走到今天,與她的全力支持和關心是分不開的,我們從凱里相識相愛到成家今年已整整三十年了,三十年風雨同舟,見證了我們的愛情和親情。有詩為證:
內子生日即贈
凱里歸來多少年?朝朝暮暮共家天。
酸甜苦辣同鍋煮,冷暖陰晴一路牽。
回首青紅相映襯,瞻前燕羽正翩躚。
山川總是長廝守,日月星辰自比肩。
我對詩詞創(chuàng)作之理解甚淺,詩無達詁,自然通順、真情實感、有我之境、詩畫統(tǒng)一是我追求的一貫目標,然因功底太差,終難如意。好在情真之下,少有無病呻吟之作。
本書收集的是我從1980年以來所寫的部分詩文,記錄了我生活的點點滴滴,取名《一帆吟》一半因為我的網(wǎng)名就叫一帆,而我終年為生活奔波、為事業(yè)奔波、為愛情家庭奔波,尤如江中的一葉小舟,乘風破浪,一往無前。我的拙作分為古典詩、詞、現(xiàn)代詩文三個部分,較為完整的記載了我的創(chuàng)作歷程。
今年正好是我五十周歲,到了天命之年,才真正知道自己老了,對于人生也有了全新的認識。我的生活不能沒有詩,正如老師所說人應該詩意地生活,我想我的詩心不會隨歲月而老去,我將用我的拙筆繼續(xù)謳歌我們的時代生活,就讓本書作為我五十周歲的禮物和詩旅生涯新的起點吧。
是為序。
付華強 甲午年初夏于一帆齋
|
|
|
來自: 冷鳳 > 《原創(chuàng)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