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文學(xué)上把冬至作為冬季的開始,這對于我國多數(shù)地區(qū)來說,顯然偏遲。冬至期間,西北高原平均氣溫普遍在0℃以下,南方地區(qū)也只有6℃至8℃左右。不過,西南低海拔河谷地區(qū),即使在當(dāng)?shù)刈罾涞?月上旬,平均氣溫仍然在10℃以上,真可謂秋去春平,全年無冬。 中國古代將冬至分為三候:“一候蚯蚓結(jié);二候糜角解;三候水泉動?!眰髡f蚯蚓是陰曲陽伸的生物,此時陽氣雖已生長,但陰氣仍然十分強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縮著身體;糜與鹿同科,卻陰陽不同,古人認為糜的角朝后生,所以為陰,而冬至一陽生,糜感陰氣漸退而解角;由于陽氣初生,所以此時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動并且溫?zé)帷?/p> 【進九】冬至日是一九第一天。 【陰陽交關(guān),忌諱頗多】冬至?xí)r陰氣盛極必衰,故冬至一陽生。這是陰陽交關(guān)的時刻,人須謹慎度過,所以禁忌頗多。陽虛的人,容易在冬至前后發(fā)病,甚至死去,所以要非常注意。 【冬至第一候:蚯蚓結(jié)】此時眾多蚯蚓交纏在一起,結(jié)成塊狀,縮在土里過冬。 【冬至第二候:糜角解】糜和鹿相似而不同種,鹿是山獸屬陽,糜是水澤之獸而屬陰。夏至一陰生,故鹿感受陰氣而解角;冬至一陽生,故糜感陽氣而解角。 【冬至第三候:水泉動】深埋于地底之水泉,由于陽氣引發(fā),開始流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