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樣的團隊中層能將戰(zhàn)略落實到底?《孫子兵法》給出了答案:將者,智、信、仁、勇、嚴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將莫不聞,知之者勝,不知之者不勝。 西漢輔佐劉邦成就帝業(yè)的大將軍韓信講,“為將者需具五才”,“五才者,智、仁、信、忠、勇也?!彼M一步解釋說,“身為將帥,智而不亂,仁能愛人,信不食言,勇不可犯,忠無二心”。作為員工,要不斷學習操作知識、勤于思考與總結,才能不斷進步與提升,遇到運作難題不會慌亂;要愛自己的員工、鄰居和社區(qū),忠于雇主企業(yè)和股東的利益,無“二心”,這是為人之本。 無論是高層干部還是基層員工,一樣要具備這樣的“道德人品”,唯有如此才能夠靜下心來,專注于自己的本職,才能夠一件一件地做事、把事情做到最好。 智,不僅僅是智慧,正如韓信所言,智而不亂、沉著冷靜、韜光養(yǎng)晦才是優(yōu)秀的管理人才。我們時常會遇到很聰明的管理者,他們通??谌魬液?、滔滔不絕,紙上談兵的功力讓人嘆為觀止,然而在實踐操作當中卻往往一無是處,如此這般能稱為“人材”而不是“人才”。中層管理人員必須要有一定的戰(zhàn)略素養(yǎng),才能將決策層所制定的整體戰(zhàn)略根據(jù)本部門的實際情況分解并具體化,并制定本部門的局部戰(zhàn)略,這取決于該管理人員的戰(zhàn)略高度。 另外,中層管理人員能否正確理解決策層的意圖、準確跟隨決策層的思路,是決策層整體戰(zhàn)略是否能如愿得到實施的第一步,也是偏差產(chǎn)生的第一步,中層管理人員的這個能力直接關系到他所管理部門的執(zhí)行力度、深度和準確度。 信,言既出、行必果,這便是信,更簡單的說便是能擔當。而在現(xiàn)實的公司治理當中,有些企業(yè)管理者往往做出超出自身職權、未經(jīng)授權的承諾,用以臨時性激勵下屬奮勇直前或者用以誘引客戶達成最終合作意向,但是在最后卻難以兌現(xiàn),這樣以來不僅僅將失去傷害了別人,也傷害了自己的威信,一兩次后承諾便成為“狼來了”,必將造成令行不止的后果。 仁,《孫子兵法》中這樣說:“視卒如嬰兒,故可與之赴深溪;視卒如愛子,故可與之俱死?!币馑际钦f,將帥對士卒能象對待嬰兒和自己的孩子一樣,士卒就可以為將帥去赴湯蹈火?,F(xiàn)代企業(yè)家如同統(tǒng)帥千軍的將領,唯有愛護員工,“視員工若嬰與愛子”,方能倍受員工的信任和愛戴,充分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 而在現(xiàn)實中,有的公司管理層并不認為需要呵護員工,相反他們把自己與員工的身份地位主觀的割裂開來。譬如有公司管理者就認為,員工生來是卑賤的、被使喚的,他們只有工作的義務,沒有其他任何的權利,員工唯一能和管理者對話的便是工作效果,其他任何改善福利待遇的要求都是不和規(guī)矩的。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是亙古不變的真理,沒有員工勤勤懇懇的工作,哪里會有公司的發(fā)展呢?失去了下屬的上司,還能剩下什么呢? 勇,在今天的公司治理中,“勇”不僅是指業(yè)務能力要強,不僅要懂得把握時局和戰(zhàn)機,還要懂得制定具體的實施規(guī)劃和方略,不懂得如何去規(guī)劃布置,會讓所轄部門的員工無所適從,不知道該做什么,不知道該怎么做,最終和決策層的意圖背道而馳。 管理者的責任是把事做正確,一定要按照領導的要求盡心盡力把事做好,確保做到位。領導者找到做事的人,也不能一放了事,仍然有指導做好事的責任。這里的“指導”有兩層含義:其一是幫助,管理者在做事過程中不可避免會遇到各種困難,自己應盡可能加以克服。但也必有難以解決的問題,作為領導者就有責任提供幫助,使其順利完成任務。其二是檢查,管理者是否按要求做事很重要,魔鬼在細節(jié),往往一個小節(jié)問題會影響全局。領導者有責任進行溝通檢查,并及時作出調整,確保把事情做到位。在不確定性不斷增加的當今,這是事關成敗的關鍵。 嚴,關于對嚴的解釋,我們還是取自《孫子兵法》:卒未親附而罰之則不服,不服則難用也;卒已親附而罰不行,則不可用也。故令之以文,齊之以武。令素行以教其民,則民服;令不素行以教其民,則民不服。令素行者,與眾相得也。 在孫子看來,只有做到教罰并用,寬嚴結合,“卒未親附而罰之則不服,不服則難用也;卒已親附而罰不行,則不可用也”,方可真正“與眾相得”,才能夠控御全軍上下,驅使廣大官兵在戰(zhàn)場上英勇殺敵,視死如歸,從而奪取戰(zhàn)爭的勝利。 嚴,不僅僅表現(xiàn)在任何一項工作不是布置下去就可以萬事大吉了的,需要不斷地動態(tài)跟蹤和了解,及時糾正其中的錯誤思想、不良態(tài)度、不正確方法。 除此之外,我們知道,一個企業(yè),尤其是有一定規(guī)模的企業(yè),都有多個部門和多重層級,每個部門和每個層級都有相應的管理人員,而這些管理人員的執(zhí)行力就相當于他們所管理的各自部門的執(zhí)行力,由于個人能力和各種因素的影響,決策層的戰(zhàn)略部署在這些中間環(huán)節(jié)會出現(xiàn)各種不可預見的偏差,到最終落實的時候也許就大相徑庭了。 一個中層管理人員需要有較強的大局觀,才能確保自己的工作任務按期、按質和按量地完成。如果中層管理人員有本位主義,不把企業(yè)大局放在第一位,將會使決策層的戰(zhàn)略部署偏離應有的軌道,甚至完全背離。同樣,如果管理人員出于私心或是利益關系,或是其他各種出于企業(yè)大局之外的因素,都會造成這樣的結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