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極雙魚圖 ![]() ![]() ![]() 雙魚太極圖(見圖1中間部分)的白色部分為陽儀,其中一點屬陰,乃陽中有陰;黑色部分為陰儀,其中一點屬陽,乃陰中有陽。太極圖在太極拳中的應用,主要即是在小腹部位——下丹田內(nèi)以意行氣,有如轉動立體的太極球(見圖2)。即向前向后,向左向右,向上向下,可逆可順,可正可隅,從四面八方各個角度方位作任意引導,以配合拳勢動作作太極球的轉動。陳氏太極拳將此稱之為丹田內(nèi)轉,楊氏太極拳稱之為氣沉丹田。 傳統(tǒng)的太極拳《拳經(jīng)》中云:“車輪兩命門,一搖又轉”,其實句中的“兩命門”是指左右兩腎俞穴,而所謂的“一”則是指兩腎俞穴中間的命門穴。又,“心令氣旗鼓,自然隨我便”,這就是《太極拳譜》中所說的“命竟源頭在腰隙,變轉虛實須留意”,講的就是太極拳總的虛實,即是命門兩旁左右腰眼作輪換交替的一虛一實。太極拳的動,是以腰脊為動之源。每一動都由此處先行,然后帶動全身四肢一起動、一起靜。腰眼即兩腎,中醫(yī)學認為腎氣是人體生命的命根子;道家所謂的“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玄牝,即丹田;動靜歸根的根,也就是指此。在傳統(tǒng)的太極拳鍛煉中,即在外的起承轉合是與在內(nèi)的丹田之氣的陰陽轉換密切有關。 鍛煉時以意行丹田真氣,不外乎以下8種轉換圖式。若內(nèi)氣運行作左旋則如圖3,直上提如圖4,直下沉如圖5,右轉如圖6,左上提如圖7,右上提如圖8,右下旋如圖9,左下旋如圖10。此8幅圖合為一圓球整體圖,是陳氏太極拳的傳人陳照奎老師(1927—1981)所傳授的丹田內(nèi)轉練習法。不過這一起承轉合,在外形上是視之不見的,隨著這一內(nèi)意的走向來引導行功走架,使外形齊動的。 須知太極拳藝是在內(nèi)而不在外,外隨內(nèi)動,是意、氣、形三者結合的整體運動??捎觅蹈枵f明:太極拳“雖動也靜,動靜齊練。動則旋轉,靜則成圓。動則升騰,靜則松沉。動正靜平,松柔輕沉。以丹田為根,動分靜合;以腰脊為軸,養(yǎng)氣蓄能。存神聚精,用意不用力。虛實變換,觸處都成圓。運轉自如,輕靈圓活。意氣潛藏,不令人知。八五十三,進退中和,是為良技?!碑斎灰毜絼屿o同練,時時刻刻、分分秒秒守靜守中,沒有三年五載是學不到手的。 恩師褚桂亭(1892—1977)得楊氏太極拳真?zhèn)鳎膬?nèi)丹練習法也存在著這一起承轉合,是其六十余年教學中的不傳之秘。筆者于1964年在上海,褚?guī)熓疚遥骸熬B(yǎng)靈根氣養(yǎng)神,積精累氣見天真。丹田養(yǎng)就長命寶,知者傳授須擇人?!彼运嫌诖瞬惠p易傳人,僅在少數(shù)的得意門生中指示。當時我學練結束,回到南京后,立即制此8幅丹田旋轉圖,唯恐失傳,以資備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