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說的敘述問題,包括小說的敘事觀點,作者、敘述者、人物和讀者的關(guān)系,敘述人稱、敘述線索、敘述時間、敘述節(jié)奏、敘述密度、敘述基調(diào)、敘述距離、敘述語言等。已經(jīng)是一門非常復雜的學問。由于在文學理論中還要學習有關(guān)知識。這里只談?wù)勑≌f的敘事觀點,也就是作家以什么身份充當故事的敘述者。 據(jù)研究,小說的敘事觀點有七八種之多,但最基本的有三種:第一種是“作者參與”的敘事觀點。在這種敘事觀點中,作者是故事中的一個人物,甚至就是主人公。作者參與事件的發(fā)生發(fā)展。用這種敘事觀點進行創(chuàng)作,容易形成小說的真實性、親切性和說服力,也容易表達作者的內(nèi)心感受。不過,由于參與者的視野有限,許多情節(jié)只能用“旁聽”、“猜測”等方式來表達。 第二種是“作者觀察”的敘事觀點,敘事者不參與到情節(jié)中去,并且只寫他看到的聽到的事情,這樣寫出的故事近似白描。但敘事者不能寫不可能旁觀到的東西,比如一個人的內(nèi)心世界,密室里無第三者的會談等等。由于這種敘事觀點突出了一種冷峻的客觀性,一些特定的題材適合使用這種敘事觀點。比如臺灣科幻作者葉言都的《高卡檔案》,完全用一份機密檔案來敘述故事,而檔案的視角就是一個純客觀的觀察者的視角。 第三種是“作者全知”的敘事觀點。在這里,作者象上帝一樣天上地下無所不知,既能寫客觀存在的東西,又能寫一個人的主觀世界,還能同時寫不同時空中發(fā)生的事情。用作者全知的視角去寫,可以突破時空障礙,最大限度地方便敘述。象大部分主流文學作品一樣,大部分科幻小說也使用作者全知的敘事觀點。不過,它的最大問題便是可信性不足。如果作者功力不夠,細節(jié)上處理不好的話,讀者很容易覺察出情節(jié)的編造痕跡。 短篇作品限于篇幅,一般只使用一種敘事觀點。長篇作品則可以使用多種敘事觀點。比如寫一個人進入他人的夢境,進入虛擬的網(wǎng)絡(luò)世界等,既可以用旁觀者的角度寫他的外在舉動,又可以換成參與角度,寫他本人在他人夢境或虛擬世界中的體驗。敘事觀點的變換不僅可以方便情節(jié)敘述,而且可以使讀者保持閱讀興趣,老是用一種眼光看事情是很疲勞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