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一不分上下,初二兩極分化,初三天上地下?!边@是一句在初中家長和學生當中流傳很廣的話。單從這句話理解,我們都會明白初二和初三的重要性,也可得知初二年級是成績拉開差距的分水嶺。那這句話到底是否符合初中學習的規(guī)律呢?我們先來看看大家是如何看待的: [正方]--持肯定觀點,相信“初一不分上下,初二兩極分化,初三天上地下”這一普遍規(guī)律。 正方網友1點評:老師常說,初一不分上下,初二兩極分化,初三天上地下。我覺得一點也沒錯。 我初一的時候班里一直在第10名左右吧,年級90多。等初一下期末考試一下我蹦到第5.后來初二有了物理,我學的很好,一下就到了班級第一,年級45了。。。呵呵,我也可以說我的基礎很不好,初一的時候跟數(shù)學老師鬧脾氣一陣沒學,可是初二數(shù)學也不錯。 至于英語我覺得在于基礎,單選和二卷老師上課知識點都會講到上課認真聽就可以了,自己再練聽力,閱讀,完型,寫作。這都是大分,這些如果成績都練上去了,那些基礎你不寫我也敢保證你及格。我就是這樣練上去的,不懂快去問,我就是這樣到了初二下,最好一次到了年級30了。還不錯吧,祝你成功! 正方網友2點評:我過來人。今年中考剛完,老師是這么說的,個人覺得有一點關系。 但最重要的是不要放棄自己,相信自己可以的 ?。?br> 正方網友3點評:那看要針對哪些人咯。我姐姐她們說,女生是這樣的,但男生初三的時候還是趕的上的。 [反方]--持否定觀點,相信只要努力就會取得好成績。 反方網友1點評:當然不準了,我以前上初中的時候這就是謬論,等我上高中后才更發(fā)現(xiàn)的確是謬論。 初中的知識很少,很有局限性,所以即使你初一初二學習一般,只要你初三猛使勁,很努力,就能考個學校。 這三句話適合高中,高中的學習才真正使這樣的。 反方網友2點評:我們老師也常這么說,不過我不怎么相信,我認為只要努力,成績一樣會上去的。 這種情況我們班也有,只有個別一些同學,并不是大多數(shù),所以不太準。 反方網友3點評:我不相信,因為只要你努力了就會有好的結果,盡管這個結果可能差異很大,但是只要努力就能取得好成績! 看了以上大家的觀點,正方也好,反方也罷,個人總結:不論“初一不分上下,初二兩極分化,初三天上地下”是否適用于每一個人,但是學習不努力的話,三年下來勢必會造成“初三一個天上,一個地下”的局面。所以不論是現(xiàn)在即將步入初一的新生,還是即將邁入初二、初二的學生,抓緊現(xiàn)在的時間,制定有效的學習計劃,珍惜現(xiàn)在的學習時光,才是最重要的。既然現(xiàn)在有這么多過來人為我們總結經驗,我們是幸運的。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總結出適合自己的一套學習方法才是關鍵。 又見萬米長跑,25圈,感觸頗深,思及初中三年,又何嘗不是一個道理? 初一第一學期,萬米長跑前4圈,同一起跑線出發(fā),信心百倍,精力充沛,4圈過后,即使是第一名和最后一名之間,也不過差距半圈的距離,只要咬咬牙努努力,追上絕對沒問題。 ——這就是所謂的初一不分上下 初一第二學期,萬米長跑4-8圈,這個時候,逐漸有人體力不支,逐漸有人產生惰性,很多人三三兩兩形成梯隊,邊聊邊跑,覺得終點還很遙遠,還在“保留實力”,期待最后的爆發(fā),殊不知,這幾圈跑下來,第一名與最后一名,也許已經相差1、2圈了…… ——這個時候,就是初一不分上下的結束。 初二第一學期,萬米長跑跑到9-12圈,剛參加長跑的新鮮勁頭已然沒有,大部分人已經覺得非常疲憊,有的人咬牙堅持,有人不斷調整適合自己的頻率,有人始終保持勻速的跑著,這些人始終保持在第一梯隊;有人的注意力會逐漸開始從跑步本身轉移到其他事物上,有人注意到跑道旁邊的花花草草,有人注意到同伴身上的點點滴滴,有人手里拿著IPAD,雖然精力分散了很多,但還在始終堅持跑著,雖然步伐比較緩慢,但始終沒有停下來,這些人聚在一起,形成了第二梯隊;可是仍然有很多人覺得太累,甚至有些人根本不知道自己為什么要參加這場跑步,相比于跑步,他更喜歡手里的PSP,他們不肯吃苦,也從不去考慮未來,他們只顧腳下這一時的爽快,果斷的停下腳步,慢慢的走,更有甚者還很阿Q的安慰自己此時短暫的休息是為了最后能夠有足夠的精力趕超別人……這些人,就變成了最后一個梯隊,第三梯隊。殊不知,第一梯隊已經遠遠的甩開他們3圈、4圈、甚至更多…… ——這個時候,初二的兩極分化,初露鋒芒。 初二第二學期,萬米長跑跑到13-17圈,如果在這個時候,你還沒有找到合適自己的頻率和呼吸,你就達到極限了,有人在極限中重生,突破極限,之后越跑越輕松,有人在極限時直接倒下,弄個身體精力兩敗俱傷,第一梯隊里的人開始逐漸發(fā)生變化,有人從第一梯隊掉下去,有人從第二梯隊追上來,第三梯隊中有很多突然醒悟的同學奮起直追,跑了這么多圈,用心的人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這些擁有方法的人,一直在趕超,一直在進步,17圈跑完了,第一梯隊的人基本就固定了,第一梯隊與第三梯隊之間的距離,也逐漸擴大到6圈左右…… ——這個時候,初二的兩極分化,基本定型。 初三,最后8圈。所有人都有了緊迫感,包括觀眾,也會把精力全部放在最后8圈的沖刺上。 初三第一學期,18-21圈,第一梯隊輕輕松松如魚得水,按照教練給的指示逐漸加速,優(yōu)勢越來越明顯,壓力越來越小,跑起來也越來越輕松,第二、三梯隊中還有人逐漸醒悟,精力回歸到跑步,奮起直追,有人天生有優(yōu)勢,腿比較長,這些人用后勁,形成了第1.5梯隊。但是大部分的人,在苦苦掙扎中,無法放棄這場比賽,看著場外親友團期待的目光,內心苦澀無比的煎熬著,后悔著,為什么前幾圈的時候不努力……懊惱著……21圈跑完了…… ——這個時候,初三的天上地下,注定結局。 初中的最后一個學期,沖刺終點,當?shù)谝惶蓐牭娜诉€剩4圈,而你剩下8圈甚至更多,你以為你是火箭嗎? 最后沖刺的時候,盡管心態(tài)很重要,但結局,早已經注定…… 初一悄然過去,當年那些在我的基礎班讀過的那些孩子們,已然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有很多從基礎班升到提高班,又從提高班升到尖子班,甚至在尖子班現(xiàn)在都能夠名列前茅,這一年,人與人已經產生了差距,人生,又有多少個一年又一年? 同學們,趕緊對號入座,你現(xiàn)在在哪一個梯隊??一年之后,你希望自己還在這個梯隊嗎? 萬米長跑還可以參加第二次,可是人生的初中,就這么一次,同學們,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呀~ 初二學習不可不學的四條真理 初二學生學習必備第一條真理 名稱:強者之心 等級:★★★★ 屬性:抗壓能力增加100%,額外提供2小時/天的學習時間,努力程度增加200%。 描述:無論順境逆境,永遠能向前奔跑。你不需要某某哥,照樣能在學習路上踏出輝煌。 詳解: 每一位中考狀元,無疑都有著堅韌不拔的心,一個不斷進取的信念。強者之強,先強于心,而后強于體。今年的通州中考狀元金祺民,六年級之前的大部分時間都在日本度過,回國后曾經一度語文成績不如日語成績。然而正是他的強者之心,讓他一步一步追趕,直至取得狀元的輝煌。 好勝之心發(fā)作之時,看到別人成績超越自己便會心生“怒氣”,不可容忍,于是不斷鞭策自己加倍努力,去追上別人甚至趕超。大部分優(yōu)秀的學生都有著強烈的競逐欲望,他們希望通過成績證明自己的優(yōu)秀,希望以此體現(xiàn)自己的能力和價值。 金鑰匙學校(微博)劉老師認為初二是一個兩極分化的時代,這是一種“潮流”,是不可避免的。我們無法選擇時代的來臨,然而我們卻可以選擇自己處于這個“潮流”的位置。順流而上,其速愈快,逆流而上,則其心愈堅。 初二的你,若無好勝之心,必定將在潮流的沖擊中被洗刷,中考這棵樹的果子是有限的,先沖到的人能獲得最甜美的果實。 初二學生學習必備第二條真理 名稱:克己之守護 等級:★★★☆ 屬性:自律能力增加100點,心態(tài)恢復能力提升至MAX,額外增加專注之刃的效果。 描述:克己之人,終將克敵。大任降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 詳解: 學習的旅途中不可能一帆風順,若是你從小學到初中一直是全區(qū)第一那自然考上狀元是自然而然的事。然而你不是,所以在學習的過程中一定有高潮和低谷。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這是范仲淹在1000多年的言論。 “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云卷云舒”。這是今年朝陽區(qū)中考狀元之一張云舒的原話。 在學習過程中,心態(tài)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因素,很多同學會受到各種各樣外界和自身的影響。一次成功就飄飄欲仙,一次失利則灰心喪氣,與親朋好友鬧矛盾則閉門不出,不問學習,適逢節(jié)假則與好友進行娛樂,又將學習拋在腦后,這樣大起大落的心態(tài)是最十分不可取的。 “克己”,意為“克制自己的過多欲望,克制自己的過分心情”。學習,需要一個相對安靜的外界環(huán)境和平穩(wěn)的內心環(huán)境。初二的我們需要能夠控制自己的心情,無論喜悲,都要在學習時達到最優(yōu)的心態(tài),一個能讓你專注于學習,“不聞窗外事,只讀圣賢書”的全心投入的境界。 初二的你,是否還在糾結寫作業(yè)還是發(fā)微博?做數(shù)學還是看漫畫?聽口語還是聽相聲?如果是,那么抓緊尋找你的“克己之守護”,要知道什么對自己才是最重要最有意義的,要知道你的“自由散漫”,最終會帶給你怎樣的毀滅。 初二學生學習必備第三條真理 名稱:專注之刃 等級:★★★★ 屬性:提高做題效率50%,提高精力恢復速度100%,提高做題準確度100%。 描述:專注之時,你將視萬物于無物。當你用每一個毛孔去感受世界,你會感受到從未得到的觸動。 詳解: 想一想,是否會在學習時發(fā)短信,想想是否會在聽課時聊天,是否會在看課件時打開其他網頁,是否會在算草稿時畫上卡通?給你學一小時,究竟你做了多少。為你講一小時,究竟你聽了多少? 今年的中考語文最高分卜月光同學,曾經因為邊看漫畫邊做題被父親訓斥,而后端正態(tài)度,在學習的時候全神貫注,再也不會被外物打擾。從而,語文最終獲得了119分的優(yōu)異成績。 很多時候并不是我們沒有時間,而是任憑時間從我們的指尖流過。課上的專注在于你認真的聽到老師講的每一個重點,認真的記錄每一步關鍵,數(shù)學的哪種模型用哪種方法,物理的哪套題型用哪種思路,這里的通假字如何使用,那里的高端句型何處安放。課上幾十秒的遺漏,就要用課下十幾分鐘來彌補。只有專注地聽,專注的想,才能讓你攝其精華。 做題時,幾十分鐘的專注學習效果要比3個小時的斷斷續(xù)續(xù)學習好的多。專注時,你的大腦高速運轉,會聯(lián)想到老師上課所講的內容,會回憶起曾經類似題目的解題過程,于是你下筆有如神助。專注時,你會縝密的思考每一個細節(jié),你會刻意的注意哪些容易出錯的地方,會細心的書寫每一個步驟。如此,一道題當成為珍品被你完美的呈現(xiàn)時,你也會心生歡喜。 初二,如果你依舊不能專注的聽課,那么,讓媽媽天天監(jiān)督你上課寫作業(yè)吧! 初二學生學習必備第四條真理 名稱:永恒之戒 等級:★★★★★ 屬性:解題能力每天永久增加1點,思維半徑每天永久增加1點,自信每天增加1% 描述:世上無難事,是怕有心人。勤于自勉,貴在堅持。 詳解: 《師說》有云: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 任何困難在堅持面前都是浮云,這句話或許就是學習的真理。 沒有一步登天的傳說,學習,就是要按部就班的每天每天的努力,吸取知識,掌握方法。良好的學習習慣并不是心血來潮時的玩命學習,而是細水長流。 今年朝陽中考狀元之一的陳夢雪,在初二上學期的時候,數(shù)學一度考過66分。然而,在寒假,給自己做了一個很簡單的學習規(guī)劃,堅持每天完成老師布置的經典習題3道。就這樣堅持了一個寒假。不會的題開學問會,不清楚的題刨根問底,這是她一直堅持的事情。這般,初二下學期的期中考試,第一名,已經屬于她。 我們同樣有很多可以堅持的事情: 每天上課工整的做筆記,劃重點。 每天有規(guī)律的背寫單詞,讀些文章。 每天定時定量的完成10道數(shù)學題,10道物理題。 每周整理錯題,抄在錯題本上,及時問老師,保證不留知識死角。 保證每天學習3個小時。 保證學習是專心致志。 保證每天學完再娛樂。 保證當天的事情當天完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