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國中的魏國,在《三國演義》中,是最強大的一國。曹操是魏國中兼董事長及總經理于一身的一把手,什么事都是他說了算。自然財務也是他說了算。什么內部控制制度,相互牽制制度等都形同虛設。曹操一竿子插到底,事無巨細,牢牢地掌控了財務?!度龂萘x》第十七回“袁公路大起七軍,曹孟德會合三將”中,講述了一則關于財務的小故事。
 卻說曹兵十七萬,日費糧食浩大,諸郡又荒旱,接濟不及。操催軍速戰(zhàn),李豐等閉門不出。操軍相拒月余,糧食將盡,致書于孫策,借得糧米十萬斛,不敷支散。管糧官任峻部下倉官王垕入稟操曰:“兵多糧少,當如之何?”操曰:“可將小斛散之(把大碗換成小碗,一頓飯吃的糧食減少,可以多吃幾天),權且救一時之急。”垕曰:“兵士倘怨,如何?”操曰:“我自有策。”垕依命,以小斛散之。操暗使人各寨探聽,無不嗟怨,皆言丞相欺眾。操乃密召王垕入曰:“吾欲借汝一物,以壓眾心,汝必勿吝。”垕曰:“丞相欲用何物?”操曰:“吾欲借汝頭以示眾耳。”垕大驚曰:“某實無罪!”操曰:“吾亦知汝無罪,但不殺汝,軍心變矣。汝死后,汝妻子吾自養(yǎng)之,汝勿慮也。”垕再欲言時,操早呼刀斧手推出門外,一刀斬訖,懸頭高竿,出榜曉示曰:“王垕故行小斛,盜竊官糧,謹按軍法。”于是眾怨始解。
 先是兵多糧少,管倉庫的會計王垕直接向董事長兼總經理曹操匯報。在曹操的授意下,王垕以小斛散之。這不是王垕的過錯吧,他是在執(zhí)行董事長兼總經理的決策。他知不知道這樣做是違背財務原則的呢?他肯定知道,他還提醒曹操,兵士倘怨,如何?可曹操說,我自有安排。也就是說,你不要操心啦。照著做就是。王垕按吩咐做了后,曹操卻要借他的項上人頭!王垕還在辯解說,我沒有罪呀,董事長。曹操說,我也知道你沒有罪,可現在要找一個替罪羊,不找你找誰呢?王垕自然是死定了。
 (上面的文言文,有些人可能不懂,簡單翻譯一下:由于軍中缺糧,堅持不了多久。曹操便讓管糧官把大碗變成小碗,管糧官擔心會軍心不穩(wěn),但曹操執(zhí)意如此。結果,將士十分不滿,甚至要造反。曹操只好當眾殺了管糧官,以安將士之心。順便表現曹操心懷將士,對苛扣將士利益的人一定要明正典刑,這一招是曹操預先想好的,結果是將士吃飽了肚子,一鼓作氣攻破袁術軍)
 
 首先,我們看曹操手下并不是沒有管糧的官,王垕只是管糧官任峻的手下,也就是說他上面還有主管會計或是財務總監(jiān),可他直接向董事長兼總經理匯報了,而且曹操直接向王垕下了指令,并沒有說:這個事是管糧官任峻的事,你去找他好了。這就讓任峻形同虛設。也就是說,內部控制的一個環(huán)節(jié)等于是白設的。假如我們的董事長或總經理直接向出納下指令,匯款多少多少,而不通過財務總監(jiān)或是主管會計,那還要財務總監(jiān)或主管會計起什么控制作用呢?這是一樣的道理。從故事我們可以看出王垕越級反映,曹操越俎代庖。
 其次,身為財務人員的王垕知道以小斛散之是違反財務制度的,面對董事長或總經理,他沒有堅持原則,這相當于通同作弊,至少是在領導的授意下通同作弊。王垕抱著一種僥幸的心理,上面還有領導,出了事有人給自己頂著。這就跟我們目前眾多的小金庫一樣,財務人員對小金庫的設置,多是知道的,而且錢是財務人員控制的,只不過領導跟曹操一樣,授意財務人員怎樣怎樣做,財務人員也抱著僥幸的心理,這是領導要我做的,我不過是執(zhí)行的領導的意圖罷了。
 
 第三,一旦出了事,就不是那回事了。曹操要借王垕的項上人頭。也就是要他這個財務人員當替罪羊。王垕還要申辯,自己沒有罪,我不過是按您的意圖執(zhí)行罷了,我有什么罪。他不知道他一開始就犯了錯。他首先應該向管糧官任峻匯報,而不是直接向曹操匯報;其次他在明知道違背原則的情況下,不僅沒有堅持原則,而且還和曹操通同作弊。說實話,這個事情在現代企業(yè)里也經常遇到,理想的做法是明哲保身,把這個皮球踢給任峻,至少任峻是上級,他應該去面對這個事情,而且自己也做到了主動向上級匯報的義務,自己沒有責任,并且,或許任峻會有更好的辦法。但是,王垕沒有這樣去做,自然現在他就逃脫不了罪責了。有了財務人員當替罪羊,自然授意者曹操就能逍遙法外了?,F實生活中不乏這樣的案例,出了經濟問題,領導者總是能擺脫責任,而財務人員永遠有口難辯。
 
 
 這一則小故事,可以讓我們吸取很多前車之鑒。我們知道,會計的基本職能有兩項:核算和監(jiān)督。這也是企業(yè)內部控制必不可少的兩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和職能。通過這則故事,我們首先認識到的是內部控制不能形同虛設。作為財務人員,要嚴格把好內部控制這一關,這樣才能防患于未然,不能把它看成是墻上貼的,書本上講的,制度上規(guī)定的,它其實就是實實在在的,它如影隨形,存在于我們財務處理的日常生活之中,不能因為是領導就不監(jiān)督。其次是要把握會計之道,堅守《會計基礎工作規(guī)范》中對會計職業(yè)道德的八條要求。不能抱僥幸心理,也不能明知故犯。如果一意孤行,導致的結果只能是害人害已。第三,現在的《會計法》除了對法人追究責任外,還會對財務人員追究責任,也就是說你當不當替罪羊,你都逃脫不了法律的制裁。--------------------------------------------------------------------------------------------------------
 以上內容轉載于荊州會計培訓網
 
 張熙庭:說點題外的,上面說的這些,太正規(guī)。在一些不正規(guī)的公司,如果死板硬套,會把自己陷于不利。內控與制度,我個人認為,如果有人違反,自己能擋就擋,擋不了則立即匯報給領導,匯報的時候,自己帶個本子,當場記錄某年某月某日某時在哪里,我向某某領導反饋了這個事情,他的回復是什么。這是我以前打工時候的做法。這個做法有兩個好處,一是說明我匯報了,我不是蠻干;二是記錄了領導的表態(tài),我是在直接領導的授意下才干。萬一領導的表態(tài)很曖昧,你照做了出了問題,將來可以拿著這個本子,將自己推的干干凈凈,至少可以拉個墊背的。這個墊背的領導做了錯誤的指示本身該槍斃,他為什么回答曖昧啊,就是想讓我做替死鬼,我現在記錄了,我就不是替死鬼,這也是在保護自己。因為不可能每個企業(yè)都有那么正規(guī)和晴朗,有些企業(yè)呢,你做的再好都可能無力回天,所以,得等待機會,明哲保身最重要。當哪天如果真出了問題,就會面臨重新洗牌,老板可能會重新重視我們的工作,也許那個時候機會就來了。也許有人說,你這個記錄都沒有其他人在場做證人,無效。實際上,這個事情一旦鬧大了,鬧到老板那里去了,老板會相信你本子上的記錄是真實的。
 
 通過這則故事,我希望我們廣大的財務人員吸取王垕的前車之鑒。王垕的悲劇,我不希望再在我們財務人員身上重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