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 1月 19日,眉縣楊家村的 5位村民在取土?xí)r,發(fā)現(xiàn)了 27件均刻有銘文的青銅器??脊艑W(xué)者辨認(rèn),這是一處西周時(shí)期的青銅器窖藏,共出土了鼎、鬲、壺、盤、匜、盂、盉等 7種造型精美、紋飾華麗的青銅器。其中,刻有 372字的逨盤上記載了西周 12位天子的業(yè)績和單氏家族 8代人輔佐王室伐商紂、建周邦、征荊楚、討?yīng)濁?、管山林、致和天下,以及因功受冊封賞賜等重要活動和事跡,為西周歷史、考古、文物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實(shí)物資料,堪稱是一部刻在青銅器上的西周斷代史。
逨盤:中國第一盤
盤是西周時(shí)期的盛水器,一般與匜配套使用。逨盤通高 20.5厘米,口徑 53.4厘米,重 18.5千克,方唇,折沿、淺腹,附耳、鋪首和獸足。盤內(nèi)底刻有 372字銘文,記載了單氏家族 8代人輔佐西周 12位天子征戰(zhàn)、理政、管治林澤的歷史。逨盤對西周王室變遷和年代世系都有明確記載,其中,提到西周諸王名號比《史記·周本紀(jì)》早了約 700年。
更可貴的是,整篇銘文以單氏家族的8代祖先為主線,穿插記述了與其對應(yīng)的 12位天子,在記述周王功績的同時(shí),暗附了單氏家族的榮耀,這種行文布局實(shí)可謂匠心獨(dú)運(yùn)。因此逨盤被譽(yù)為“中國第一盤”,也被列為中國禁止出國(境)展覽的文物之一。
內(nèi)容:單氏家族史
那么,逨盤是怎樣記述單氏家族和西周王室的歷史呢?我們可以從翻譯出來的銘文進(jìn)行分析:銘文以年代為序,在每個(gè)年代里,先言自家,后說王室,共提到 8位單氏家族的先祖,以及文王、武王、成王、康王、昭王、穆王、共王、懿王、孝王、夷王、厲王、宣王等 12位周天子。其中,提到了幾位周天子的輝煌業(yè)績,例如,文王、武王興周滅商,成王、康王開疆拓土,昭王討伐荊楚,穆王征戰(zhàn)四方等。
逨盤銘文所記載的西周各天子的重要史事,與其他文獻(xiàn)和銘文所記載的基本吻合??梢姡瑔问霞易逶谖髦軙r(shí)期很受王室倚重,而從共王起不再提及業(yè)績,也暗示著西周國勢開始衰弱。
銘文:未提到周公
提到西周,周公姬旦不得不提。我們知道,姬旦是武王姬發(fā)之弟,曾輔佐武王姬發(fā)滅商。武王死后,成王年幼,由周公攝政平定叛亂、營建洛邑、大封諸侯、制禮作樂,不僅鞏固了周朝的統(tǒng)治根基,也開創(chuàng)了后世中國以禮治國的先河。周公遂與孔子并稱為“二圣”?!渡袝ご髠鳌酚涊d:“周公攝政,一年救亂,二年克殷,三年踐奄,四年建侯衛(wèi),五年?duì)I成周,六年制禮作樂,七年致政成王。”
但逨盤銘文為什么沒有提到周公呢?有學(xué)者認(rèn)為,周公攝政期間,成王雖然年幼,不能直接管理朝政,但在名義上畢竟還是周王,周公只是臨時(shí)代理而已,因此,周公不能與武王、成王等并列被寫入逨盤。(記者 祝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