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醫(yī)科大學總醫(yī)院 萬征 來源:365心血管網(wǎng) 心臟驟停(sudden cardiac arrest,SCA)是公共衛(wèi)生和臨床醫(yī)學領域中最危急的情況之一,如不能得到及時有效救治常致患者即刻死亡,即心臟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根據(jù)新的循證醫(yī)學證據(jù),歐美相繼更新了CPR指南,中華醫(y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專家組出臺了《心肺復蘇:中國專家建議2011》,以規(guī)范我國CPR技術,提高CPR的成功率。掌握心肺復蘇(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尤其是基礎生命支持(BLS)的關鍵步驟和注意事項,提高CPR質量,對SCA的救治至關重要。 一、成人基礎生命支持 (BLS) BLS是SCA后挽救生命的基礎,主要是指徒手實施CPR。BLS的基本內容包括識別SCA、呼救急救系統(tǒng)、盡早開始CPR、迅速使用除顫器除顫。BLS簡化流程見圖1。BLS流程能幫助單個施救者來區(qū)分優(yōu)先次序,但如由團隊進行CPR,應同時進行各種措施。
圖1 成人基礎生命支持簡化流程 (一)立即識別和呼叫急救系統(tǒng) 如果單獨的施救者發(fā)現(xiàn)一個無反應成年患者或目擊一個成年人突然神志不清,在確定周圍環(huán)境安全后,施救者要立即拍打患者的雙肩并呼叫患者,以判斷患者的反應。如果一旦發(fā)現(xiàn)患者無呼吸或異常呼吸或無反應,施救者可假定患者發(fā)生SCA,立即在最短時間內啟動急救系統(tǒng)(即呼叫120等),120調度員應指導非專業(yè)施救者檢查呼吸,指導施行CPR的步驟。在啟動急救系統(tǒng)后,現(xiàn)場施救者應立即對該成年患者進行CPR。 (二)脈搏檢查 非專業(yè)救援人員可以不檢查脈搏直接按SCA處理。醫(yī)務人員檢查脈搏時間不應超過10秒,如果在10秒內無法明確感覺到脈搏,應開始胸外按壓。 (三)盡早開始CPR 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成人SCA最主要原因是致命性心律失常,此時循環(huán)支持比呼吸支持更重要,目前各指南和專家共識均推薦CPR時,應首先進行胸外按壓(C),再進行開放氣道(A)和人工呼吸(B,即C-A-B)。或普通施救者可以僅做胸外按壓的CPR(Hand-Only CPR)。 1. 胸外按壓技術與注意事項 胸外按壓是指在胸骨下1/2中部進行有節(jié)奏的快速用力按壓,通過增加胸內壓和直接壓迫心臟而產生血流。為達到最好的按壓效果,如有可能,應把患者仰臥位放置在一個堅硬的平面上(硬地或硬板),施救者跪在患者右側的胸部旁,或站在床旁。施救者一只手的掌跟放在患者胸骨中下部(圖2),然后兩手重疊,手指離開胸部(圖3);雙肩垂直于按壓的雙手,雙臂伸直,借上身的重力來協(xié)助按壓。對成人胸外按壓速率每分鐘至少 100 次(以保證整個CPR過程中胸外按壓能達到80次/分) ,并且按壓的深度至少
圖2 施救者一只手的掌跟放在患者胸骨的中下部
圖3 另一只手的掌跟放在第一只手的上面,兩手平行重疊,第一只手手指離開胸壁 2. 氣道管理 氣道操作必須要迅速有效,并盡可能減少中斷胸外按壓。 (1)非專業(yè)人員開放氣道 經訓練的施救者使用仰頭抬頦法(圖4)開放氣道。
圖4 仰頭抬頦法開放氣道。施救者一手按住患者前額,另一手抬起患者下頦,使患者頭部盡量后仰,下頦與氣管在一水平線 (2)醫(yī)務人員開放氣道 對于沒有頭或頸部創(chuàng)傷的患者,醫(yī)務人員應該使用仰頭抬頦法開放氣道。如果醫(yī)務人員懷疑有頸椎損傷,應使用雙下頜上提法而不能拉伸頭部。當雙下頜上提法不能保證開放氣道時仍應使用仰頭抬頦法。 3. 人工呼吸 一旦開放氣道,經訓練的施救者應使用口對口或球囊面罩人工呼吸來供氧及通氣,不需要做看、聽和感覺呼吸的操作??偟囊笕缦拢?/span> l 每次吹氣時間要在1秒以上; l 足夠的潮氣量以使得胸廓抬起; l 采用按壓-通氣的比率為30:2; (1)口對口人工呼吸 口對口人工呼吸時,應先開放氣道,捏住患者的鼻子,并口對口密閉,給予每次超過1秒的正常呼吸(而不是深呼吸,以避免通氣過度,或預防施救者頭暈)。引起通氣困難最常見的原因是未能正確開放氣道,如果第一次人工呼吸后患者的胸廓不能抬起,就要重新用仰頭抬頦法開放氣道,然后再給予第二次人工呼吸。 (2)口對鼻通氣 如果不能通過患者的口進行通氣(如口腔有嚴重損傷)或者患者的口腔不能打開或者患者在水里或者口對口很難密閉時應進行口對鼻通氣。 4. 使用除顫器進行早期除顫 SCA由四種心律引起:室顫、無脈性室性心動過速(簡稱室速)、無脈性電活動和心室停搏。高質量的CPR和在最初幾分鐘內對室顫/無脈性室速實施除顫是ACLS成功的基礎。 (1)室顫/無脈性室速:對于室顫患者,如果能在意識喪失的3~5分鐘內立即施行CPR及除顫,存活率是最高的。一名施救者先啟動急救系統(tǒng),然后如有除顫器立即除顫,并立即做高質量的CPR。當現(xiàn)場有兩名及以上施救者時,一人應立即胸外按壓,另一人迅速啟動急救系統(tǒng),并取來除顫器盡快使用。搶救人員應立即應用除顫器給予一次電擊,能量是雙相波為200J,單相波為360J或最大能量。電擊后立即繼續(xù)CPR 2分鐘,再檢查心律。如需要,可以再次電擊。強烈建議當除顫器準備時要持續(xù)進行CPR。當至少1次除顫和2分鐘CPR后室顫/無脈性室速仍持續(xù)時,可給予腎上腺素或血管加壓素。當室顫/無脈性室速對CPR、除顫和血管活性藥均無反應時,可給予胺碘酮。如果沒有胺碘酮,可給予利多卡因。 (2)無脈性電活動/心室停搏:搶救人員不需進行除顫,應立即進行CPR 2分鐘,再重新檢查心律,觀察心律有無變化,如無變化繼續(xù)循環(huán)進行上述搶救措施。一旦有搶救藥品,應給予腎上腺素或血管加壓素,不推薦使用阿托品。 5. 不同施救者的CPR策略 施救者在啟動急救系統(tǒng)后的CPR流程,要根據(jù)訓練水平決定其操作的具體策略,例如僅做胸外按壓的CPR,或胸外按壓和人工呼吸結合的CPR,或CPR和使用除顫器。 (1)未經訓練的非專業(yè)人員 鼓勵未經訓練的非專業(yè)人員對SCA患者在第一時間立即實施CPR,可以僅做胸外按壓的CPR,強調“快速而有力地按壓”。 (2)經過訓練的非專業(yè)人員 經過訓練的施救者(包括院內及院外)要施行胸外按壓結合人工呼吸的CPR;持續(xù)做CPR直至除顫器使用,或者醫(yī)務人員接管患者。 (3)醫(yī)務人員 所有的醫(yī)務人員都應該接受BLS的培訓,都應該能對SCA患者按C-A-B順序循環(huán)做CPR,并正確使用除顫器。鼓勵團隊分工合作和針對最可能SCA原因展開施救。 二、高級心血管生命支持(ACLS) ACLS是指由專業(yè)急救、醫(yī)護人員應用急救器材和藥品所實施的一系列復蘇措施,主要包括人工氣道的建立、機械通氣、循環(huán)輔助儀器、藥物和液體的應用、電除顫、病情和療效評估、復蘇后臟器功能的管理等。但良好的BLS是ACLS的基礎,是患者是否能最終取得良好預后的關鍵。 三、小結 高質量的CPR應按C-A-B的順序,維持充分的按壓頻率(至少100次/分),按壓要有足夠的深度(至少 |
|
|
來自: 看書學習198 > 《醫(yī)學走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