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于一種事物由感而生,必然表現(xiàn)在聲音上。視中就是由聲音和氣息觀察一個人的內(nèi)心。人外在的聲音隨著內(nèi)心世界的變化而變化,所以說“心氣之征,則聲變是也”。人的聲音和氣息,如同人的心性氣質(zhì)一樣,各不相同。本篇就是介紹了怎樣通過人的聲音判斷人的心性氣質(zhì),這樣一來,人的聰惠愚笨、賢能奸邪就可以判斷出來了。
原文
視中者,占視其內(nèi)也,內(nèi)心所示,聲氣為先,聽聲處氣,觀察莫尚焉。
心氣華誕者,其聲流散;心氣順信者,其聲順節(jié);心氣鄙戾者,其聲嘶丑;心氣寬柔者,其聲溫好;信氣中易,義氣時舒,智氣簡備,勇氣壯直。
聲與音不同。聲主“張”,尋發(fā)處見;音主“斂”,尋歇處見。辯聲之法,必辯喜怒哀樂;喜如折竹,怒如陰雷起地,哀如石擊薄冰,樂如雪舞風(fēng)前,大概以“輕清”為上。
聲雄者,如鐘則貴,如鑼則賤;聲雌者,如ZHI者鳴則貴,如蛙鳴者則賤。遠(yuǎn)聽聲雄,近聽悠揚,起若乘風(fēng),止如拍琴,上上?!按笱圆粡埓?,細(xì)言不露齒”,上也。出而不返,牛鳴;急而不達(dá),深夜鼠嚼;或字句相連,喋喋利口;或齒喉隔斷,皆皆混談;市井之夫,何足比數(shù)?
譯文
所謂視中,就是觀察一個人的內(nèi)心。內(nèi)心所要表露的,首先體現(xiàn)在聲音和氣息上,聽聲音,探氣息,沒有比這方法更能觀察人的了。
心氣浮夸誕妄的人,其聲音流離散漫;心氣謹(jǐn)密誠信之人,其聲音和順有節(jié)奏;心氣鄙陋乖戾的人,其聲音沙啞難聽;心氣舒闊柔和的人,其聲音溫柔美好。誠信的聲氣中和平易,正義的聲氣隨時舒縱,智慧的聲氣完美無缺,勇猛的聲氣雄壯剛直。
聲和音實際上是不同的,聲產(chǎn)生于器官啟動之時,是空氣振動之初的狀態(tài),可以在發(fā)音器官啟動的時候聽到它,音產(chǎn)生于發(fā)音器官閉合之時,是聲在空氣中傳播的渾響狀態(tài),可以在發(fā)音器官閉合時感覺到它,辨別聲音的方法很多,但一定要著重從感情的喜怒哀樂中去細(xì)加鑒別;欣喜之聲,宛如翠竹折斷,(其情致清脆而悅耳);憤怒之聲,宛如平地一聲雷(其情致悲憤而強烈);悲哀之聲,宛如擊破薄冰(其情致破碎而凄切);歡樂之聲,宛如雪花在空中飄飄飛舞(其情致寧靜輕婉)。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輕揚而清朗。
如果是剛健激越的陽剛之聲,那么,像鐘聲一樣洪亮沉雄,就高貴;像鑼聲一樣輕薄浮泛,就卑賤。如果是溫潤文秀的陰柔之聲,那么,就像雞鳴一樣清朗悠揚,就高貴;像蛙鳴一樣喧囂空洞,就卑賤;遠(yuǎn)遠(yuǎn)聽去,剛健激越,充滿了陽剛之氣;而近處聽來,卻溫潤悠揚,而充滿了陰柔之致,起的時候如乘風(fēng)悄動,悅耳偷心,止的時候如琴師拍琴,雍容自如,這是聲音中的最佳者。俗話說“高聲暢言,卻不大張其口,低聲細(xì)語牙齒卻含而不露”,這是聲音中的較佳者。發(fā)出之后,散漫虛浮、缺乏余韻,像荒郊曠野的孤牛之鳴;急急切切、咯咯吱吱、斷續(xù)無節(jié),像夜深人靜的時候老鼠在偷吃東西;說話的時候,一句接一句,語無倫次,沒完沒了,而且嘴快氣促;說話的時候,口齒不清、吞吞吐吐、含含糊糊,這幾種說話聲,都屬于市井之人的粗鄙俗陋之聲,有什么值得跟以上的各種聲音相比的地方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