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買點的把握是被認為是一種高效的介入,時間短收益效益高。但個人認為纏在從17構(gòu)建中樞這個理論時候并沒有完全草稿好,而是邊寫邊完善,其中在18中反映出來的和后面的矛盾。關(guān)于工商銀行的三買就具有代表性。那個日線的所謂三買根據(jù)30課左右的理論完全是一個5分鐘的后抽。但是被認為是日線的三買。這和纏本身所描述的條件是矛盾的!竊以為這可能是纏也一時沒有注意自己的表達的含糊性和A0變換的切換導致了30F的三買說成了日線的三買。因為在纏后面的文章中非常清晰的指明脫離中樞的運動可以是次級別中樞的三買強勢離開,而本級別的三買應出現(xiàn)在20070112上。 關(guān)于三買條件的三個分類,趨勢+盤整,盤整+趨勢,趨勢+反趨勢。這些走勢組合里面的中樞應該是同級別的,也就是走勢類型也是同級別的。18課里面的條件首要就是次級別的走勢類型離開和返回,而“次級別"就說明其中走勢中樞的級別相同。再進一步如果對次級別走勢進行分解的話,盤整+盤整其實也是被允許的:這其中就可分為兩種,第一種,兩個盤整的中樞沒有絲毫觸碰,那么這合起來也可以看成一個次級別趨勢的。第二種是兩個中樞有重疊部分,其后仍然可以走第三段次級別走勢和第四段次級別走勢和第五段次級別走勢,而第二和第四沒有絲毫重疊,這樣不會出現(xiàn)中樞升級的情況。實際情況中也是被允許的,正好形狀還類似于5浪結(jié)構(gòu)上升。 個人猜想在18課程中出現(xiàn)的這樣的情況,和設定A0有密切關(guān)系,三根K線的上下波動重疊被定義為本級別中樞和次級別中樞對表達三買是有一定影響的,但實質(zhì)還是一樣的。 |
|
|
來自: 現(xiàn)代數(shù)學問題 > 《纏論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