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寧武地處多山高寒地帶,農作物是以雜糧為主糧,計有山藥、莜麥、豌豆、胡麻、黃芥等,寧武人至今保持著天然純樸的飲食習俗,吃水磨面而不吃電磨面。寧武的莜面是三晉大地上最好的莜面,它是在高寒地帶的生長,深受本地百姓的喜愛。古志載:“(莜面)能飽腹,日一哺可不再食矣”。 質樸的人民也造就了質樸的飲食,寧武人的飯菜沒有什么花樣,就是兩個字——實在。寧武人的餐桌上,最常見的就是大燴菜。一道寧武大燴菜熱氣騰騰地上來,是無湯之面。或者說,連面也不是,是土豆粉條,加上五花肉片、白菜、豆腐、葫蘆條,有青有白,土豆粉條是白的,乍看以為是歐洲土豆,它們被一鍋燴了,五彩繽紛。土豆粉條略有彈性,夾起時會如橡皮筋彈起。寧武的豬肉皮薄、非膩、清甜,想象中它www.極有可能是一頭玉樹臨風的豬。豪華親熱的大燴菜,是土豆粉條做的,有彈性的,味覺上是綿柔與清鮮的,還有爽口的葫蘆條,遂有豪情大咽發(fā)生。寧武大燴菜就如同一個不施粉黛的美女,返樸歸真,卻美麗動人。 山西人愛吃面,寧武人更甚。在寧武吃的面的種類多,除白面外,還有豆面、莜面、蕎面、玉米面、高梁面、黃米面。面的種類如此之多,其做法就更加豐富,除了北方常見的饅頭面條餅子,寧武人更有許多獨特的面食作法,有剔尖、撥爛兒、搓魚兒、碗脫、拷佬佬、拿糕、窟累……等等。 蓮花豆就是油炸蠶豆。制作時,將當地所產白皮大蠶豆經溫水浸泡得白白胖胖,而后用小刀將蠶豆一端十字劃裂,置上好的胡油鍋中炸制,炸熟的蠶豆個個十字紋爆裂,皮黃肉白,酷似一朵朵活生生綻開的小蓮花。炸熟的蠶豆趁熱灑少許鹽面(也有拌白糖的),拌勻即可食用,這種蓮花豆吃起來香、脆酥、婦女兒童最喜歡吃,同時也是下酒的一道好菜。 莜面推窩窩也叫莜面栲栳栳,這是莜面的一種傳統吃法。這種飯是寧武人民的主要家常面食,當地人民自豪地說“寧武三件寶,莜面、山藥、大皮襖”。莜面推窩窩,吃起來簡單,做起來不易。推莜面窩窩的技術較難掌握,沒有經過一定時間的鍛煉,是很難做好的。發(fā)把式雙手操作,動作協調,迅速,一推一卷一立即畢,給人一種特技美的享受。首先,必須用剛熬開的水,將面和成三光式的面團,爾后,用手在磨研極細膩的石岸上一點一點把手推成貓耳似的薄面片,用食指卷成小捅兒,再一個挨一個有序排列在籠中,看上去就像放大了的蜂窩,最后上鍋蒸10-15分鐘熟后,即可食用。吃時一般都要蘸酸菜湯,要想美食,可以另選配蔥花磨菇湯和蒸羊肉湯。莜面窩窩用羊肉湯蘸著吃,那是再香不過了,筋而光滑的窩窩,拌之以幾塊羊肉細嚼慢咽,香而不膩,葷而不膻,會使人食欲大增,飽而不舍。 蔥花烙餅將面和好搟開,刷食油,撒蔥花、精鹽,卷成盤旋狀搟平,上鏊烙烤即成。外焦里嫩,層薄如紙,松酥可口。 蔥花烙餅是寧武城鄉(xiāng)人民喜愛吃的主食之一,常用炒雞蛋,烙油餅一類飯菜招待客人,可以說家家戶戶都會做。吃起來,層薄如紅,綿軟利口,金黃色美,酥香可口,不失風味,制作方法是:先將白面粉放在盆里,取溫水加適量食鹽,倒入盆中(如是冬天用七熱三冷水,夏季可完全冷水),用棍子攪拌,直到沒有干面為止,面和好后,放在一邊稍性一性,把和好的面搟開,刷上食油、撒上蔥花、鹽面卷起來,再盤成一團搟開,二三分厚,上平底鐵鍋烙,餅上色后翻過,兩面都刷上油,烙時要注意火色,不要焦了,兩分鐘即熟。吃時可以配上各種小吃、稀飯,更有風味特色。 山藥旋餅是用山藥和莜面制成的。是寧武人常吃的一種美食。其做法是:先將山藥洗凈煮熟,去皮后搗壓成泥,然后與適量莜面、食鹽、花椒粉、蔥花和合為面團,再一個一個搟成二三公分厚的圓餅,置鍋內以溫火燙熟即成。燙時要注意火色,不要焦了。 寧武水餃說起水餃,各地又有各地的姿彩、特色、風味。寧武人稱餃子為“扁食”。其特點是:皮薄、餡大、肚兒圓。正如清時寧武府五寨縣令秦雄褒道:“皮如荷葉薄且光,餡似肉丸噴清香,白鵝入水任翻騰,滿口山蔥野韭黃。”形象地道出寧武水餃的特色。 做餃子時寧武人在皮兒上特別講究均勻、細膩、綿薄、光滑,提之揉輕,揪之有彈性,照之如玉似晶,可見日光影象。餡兒以青山羊、肥綿羊、上等羯羊肉,取其肉滿膘肥,紅白相間處,剔盡脂膜,去盡骨質,洗過刀砧,精切細剁。在剁切時,加入適量鮮蔥節(jié)、嫩姜片、新韭、白蒜瓣兒,共切混剁,叮叮當當、手起刀飛,很有節(jié)奏,如一曲清清雅雅的山鄉(xiāng)曲,直剁到肉爛如泥,提之成條,拋之如丸,白紅相間,透出股股肉餡的幽香。再拌以椒、鹽、香油、胡油、小茴末等佐料,拌和均勻,咸淡適度,味道適宜,放入盆缽去腌浸,俗稱“和餡子”,使各種作料入味。 再把紅蘿卜——胡蘿卜,外皮朱紅者用镲子細镲,飛出條條如金雨的細絲條,按肉餡的多少,以五分之一作比,再精剁成細末,一并納入肉餡內,精心拌和,攪拌均勻,肉餡方成,取蘿卜的胡腥氣,甜甜的甘美味。胡蘿卜既去膻、去腥,減羊內味兒的特殊作用,又鮮嫩可口,營養(yǎng)豐富。鄉(xiāng)人有“羊肉嫩蘿卜,香死王老太”之說法。這樣的餡兒,使人食之不膩,入口有膻,而又有一股蘿卜的甜香,真是風味獨具。 皮兒搟就,餡兒調了,巧手的姑娘、媳婦兒,巧手一提,一包一壓,一只只水餃捏出,如一只只白鵝從手中飛落到金黃的秫秸箔箔上。有的且如小燕展翅,餡肚兒是身,邊用作翅;有的捏成元寶狀,四棱四角,兩耳高聳;有的捏成鼠鼠餃,渾身光滑閃亮,其角花紋一溜,收口處,捏成細細精精一條尾巴,入水飛翻,如銀鼠鬧水,別有一番情趣。還有捏成三角兒,長扁肚兒的。餃子做好后,投入鍋內,用溫火煮即可食用。白銀玉琢的羊肉水餃,皮兒青青見餡,餃兒淡淡透香,倒一點老陳醋,加一點鮮蒜泥,少許加一點辣椒油,加入香油點兒,加醬油水兒,趁熱把餃子放入,那香氣,那精滑,咬一口,一口香濃,禁不住口水四溢。你如欣賞一種工藝,又享受一種絕好的佳肴,那皮兒似面條,卻比觀條香精;那餡兒如丸子,卻比丸子細潤甘美。有羊肉的鮮美,有蘿卜的香甜,品味無窮,回味不盡,打一個飽嗝可香三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