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孝堂山郭氏墓石祠
孝堂山郭氏墓石祠位于山東省長清縣孝里鋪的孝堂山。 孝堂山是一座高約30米的土山,古代曾稱作巫山,因為這里保存有一座石祠,因而自從南北朝以來此山即因此而著稱于世。巫山也因石祠而更名為“孝堂山”。孝子堂是東漢初年(約公元一世紀)的孝子郭巨的墓祠,是中國現(xiàn)存的最早的地面房屋建筑。 石祠坐北朝南,平面呈長方形,面闊3.8米、進深2.13米,高2.63米,墻厚0.20米,全部用青石砌筑而成。室內(nèi)正中有八角形的石柱,高0.86米,兩端呈斗形,與后墻之間的跨度約2.13米的三角形石梁和東西兩柱相連結,負載著重達20多噸的屋頂,并將石祠分為東西兩間。 祠的各種建筑構件上雕刻有藏紋、垂帳紋、菱紋等簡樸的裝飾,石壁和三角形石梁上還雕刻有精美的圖畫,內(nèi)容包括神話傳說、歷史故事、天文星象以及朝會、出行、迎賓、征戰(zhàn)、獻俘、狩獵、庖廚、百戲等,十分豐富。雕刻手法多采用平地線刻法,在漢畫像石中獨具一格。 祠內(nèi)還保存著許多漢唐以來的游人題記,其中最早的是東漢永建四年(129年)和永康元年(167年)二則題記。在石祠山墻外側刻有北齊隴東王的《感孝頌》,具有較高的歷史文化和書法藝術價值。 郭巨墓祠由于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所以自從宋代著名的金石學家趙明誠把它錄入其著作《金石錄》以來,后代又多次被著錄,但是有關建筑的確切年代卻仍是千古之謎,至今仍眾說紛紜。 (來源:中國網(wǎng))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