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膽琴心,是武俠小說里俠之大者的最高境界。在歷史上,東晉的桓伊堪稱典型。他是習(xí)武出身的將軍,又精通音樂,“盡一時之妙,為江左第一”,是公認(rèn)的江南首席音樂家,作為中國著名十大古曲之一的《梅花三弄》,就脫胎于他原創(chuàng)的笛子曲。有將軍的神武,又有名士的風(fēng)范,桓伊即使放在今天,也會是一個令人追捧的潮人。
戰(zhàn)功卓著 政績斐然
桓伊,字叔夏,小名野王。他出身于名門望族,他的父親桓景曾作過侍中、丹陽尹,因功勛卓著被封邑為“長社侯”。這樣的家庭背景,桓伊躺在祖輩的功勞簿上,一輩子吃喝不用愁。可是桓伊卻不想依靠門第的恩澤,他投筆從戎,在大司馬桓溫手下?lián)瘟藚④姟?/p>
當(dāng)時前秦苻堅逐漸崛起,經(jīng)常在邊境挑起戰(zhàn)端。東晉朝廷倍感憂慮,公開選拔能御敵邊疆的將帥,桓伊以精通軍事,長于謀劃,而在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被任命為淮南太守。
成為獨當(dāng)一面的將領(lǐng)后,桓伊迅速發(fā)揮出了他全面的才能。他到任后,一方面整備軍事,訓(xùn)練部隊,另一方面整頓吏治,安撫百姓,救濟災(zāi)荒,發(fā)展生產(chǎn),為防御前秦入侵做好了充分的政治、經(jīng)濟和軍事準(zhǔn)備。咸安元年(371年),前秦王鑒、張蠔帶3萬大軍入侵淮南,桓伊不慌不忙,在淝水北岸的石橋設(shè)下埋伏圈,當(dāng)敵人到來時,他一聲令下,伏兵四起,將敵人全部殲滅?;敢烈驗榇舜螒?zhàn)功被封為宣城縣子爵,晉升為西中郎將,后來又升任為豫州刺史,任建威將軍,兼管豫州12郡和江西5郡的軍事工作,直接接受謝玄的指揮。
建元19年(383年),苻堅率80萬大軍南下企圖滅亡晉朝。大兵壓境,桓伊挺身而出,與謝玄、謝琰等率領(lǐng)精銳的北府兵8萬鐵騎,在淝水之濱決一死戰(zhàn),最終以少勝多,贏得了歷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戰(zhàn)”的勝利。這一戰(zhàn)保住了江南半壁河山,奠定此后數(shù)百年南北朝的格局?;敢烈攒姽Ψ鉃橛佬蘅h侯,進號右軍將軍。
太元9年(384年),桓伊升任江州(今江西九江市)刺史,拜護軍將軍,都督江州、荊州十郡、豫州四郡軍事。到任后,他立刻輕車簡從,深入民間訪疾問苦,回來后給皇帝打報告,為老百姓說話:江州經(jīng)常遭受外族掠奪,再加上連年遇到自然災(zāi)害,百姓糧食歉收,所剩住戶只有五萬六千。建議采取撫恤百姓的政策,合并人口小的縣衙,免除百姓拖欠官府的租米,將州府衙門遷移到豫章(今南昌)。孝武帝看到桓伊的奏章后,除了下令將江州衙門安置在尋陽,其余的都采納了桓伊的建議。這些體恤百姓的“拯撫”政策,很快便見到了成效,曾經(jīng)飽經(jīng)戰(zhàn)亂的江州生產(chǎn)得到了恢復(fù),群眾生活得到了改善,“百姓賴焉”,桓伊也贏得了很好的政聲民聲。
桓伊雖然建有大功,工資不低,皇帝的賞賜車載斗量,但他生性謙遜,生活樸素,不僅不追求奢華的享受,還處處以國家為念,生活十分儉樸。他死前最后一件事,是上交馬軍步軍鎧甲六百套,在呈送給朝廷的奏表中寫道:“臣深受朝廷恩寵,受命經(jīng)略西藩。淮南大戰(zhàn)時,敵寇倉皇北逃,人馬器械,隨處拋棄。當(dāng)時收集了許多殘破不全的器械,無法連貫一體加以使用。經(jīng)過多年修理,現(xiàn)已全部修整完好。當(dāng)今天下雖然大體一統(tǒng),但余寇仍未消滅凈盡,臣不甘心老朽衰邁,還想獻力獻策拼死效命,上報皇恩。這一志向再也不能伸展,臣在九泉之下含恨悲傷。謹(jǐn)以此馬軍裝備百具,步軍鎧甲五百套奉獻朝廷,皆放置于尋陽,請命令有關(guān)部門前往接收。”
孝武帝看了大為感動,下詔說:“桓伊忠誠報國,大志不遂,令人傷懷,遵其遺志接受所上鎧甲馬裝?!被敢烈簧鸀閲賱?,死于任上,被追贈為右將軍,加散騎常侍,謚號為烈。
忠肝義膽 箏歌進諫
如果評選史上最淡定的人,謝安一定會榜上有名。在決定東晉王朝命運的淝水之戰(zhàn)激戰(zhàn)正酣時,他在下棋;當(dāng)勝利的消息傳來,他也只對與他下棋的客人神色自若地說了句:“小兒輩已打敗敵寇?!敝x安一生中唯一的一次失態(tài),是因為聽了一首歌,唱歌的人就是桓伊。
那天,晉孝武帝在宮中擺下酒宴,喝得興起時,大聲說:“右軍可否吹笛為大家助助興呢?”孝武帝說的右軍,就是桓伊。只見他從容地站了起來,拿出“柯亭笛”放在嘴邊,清脆的音樂飄揚而出,抑揚頓挫,令人心醉,真可謂“妙聲發(fā)玉指,龍音響鳳凰”。一曲奏罷,滿座翕然稱善。
孝武帝聽得如醉如癡,意猶未盡,桓伊卻放下笛子說:“微臣彈箏雖不及吹笛的技巧,然而亦足以韻合歌管,請陛下準(zhǔn)我拂箏吟歌自彈自唱一曲,只是要請一人來為我吹笛?!?/p>
孝武帝非常高興,當(dāng)即命令內(nèi)宮歌妓吹笛伴奏?;敢翑[手說:“內(nèi)宮歌妓與愚臣必定配合不好,愚臣有一奴仆,善于配合吹奏。”孝武帝點頭應(yīng)允。
笛聲響起,桓伊拂箏而歌,他仰頭唱道:“為君既不易,為臣良獨難。忠信事不顯,乃有見疑患,周公佐成王,金縢功不刊,推心輔王室,二叔反流言?!被敢了遣苤驳摹对垢栊小?,歌聲“聲節(jié)慷慨,俯仰可觀”,聽得人無不動容。有一個人尤其不能自已,“泣下沾衿”,眼淚一直流到了衣襟上。他站起來走到桓伊身邊,激動地說:“使君于此不凡!”意思說,僅從你的這番舉動,就注定你不同于凡人!
這個人就是謝安。為什么年青時縱情歌酒高臥東山堅不出仕,百萬秦軍壓境尚且面不改色的謝安,聽到桓伊的一首歌會如此動情呢?
原來淝水之戰(zhàn)后謝安功名日盛,孝武帝晚年又嗜酒好色,謝安經(jīng)常進行規(guī)勸,王國寶等一批小人見有機可乘,便不時地在皇帝面前加以詆毀,孝武帝漸生猜忌,日益不滿。謝安一心為國,卻得不到理解,日子變得很難過。此時桓伊唱起《怨歌行》,是借曹氏兄弟相殘的典故,對皇帝加以勸諫,正唱到了他的心痛處,由此才當(dāng)眾落淚。
聽出桓伊弦外之音的孝武帝,“甚有愧色”,起身向桓伊致謝?;敢烈驗檎睙o畏,肝膽照人而成為千百年來人們稱頌的對象。
笛聲悠揚 梅花三弄
桓伊喜愛音樂,尤其擅長吹笛。他手中有一支名笛,叫做“柯亭笛”,相傳是東漢名家蔡邕親手制作。
桓伊對音樂也十分癡迷,特別喜歡聽人唱歌,每當(dāng)聽到優(yōu)美的歌聲,都會情不自禁地?fù)艄?jié)贊嘆。宰相謝安是他的粉絲,時常聽他吹奏笛子,一起談?wù)撘魳贰?/p>
桓伊的笛子吹得好,名氣也越來越大,朝野人士都以一聞其笛音為幸。有一次,“書圣”王羲之的兒子王子猷應(yīng)召赴京師,泊船在清溪河畔,恰好一輛馬車奔馳而過,車上的主人風(fēng)度不凡,便問道“這位坐在馬車上的人是誰?”有認(rèn)識的人回復(fù)說:“他就是京城著名的桓野王呀!”王子猷急忙命人拿上拜帖追上馬車,請求說:“我家主人聽說您笛子吹得很好,您能否為我家主人吹奏一曲?”
坐在車上的人,果真是桓伊。他打開拜帖,看到王子猷三個字時,便點頭答應(yīng)了。王子猷是當(dāng)時最有名的狂士,以行為怪誕聞名,有竹林之風(fēng)?;敢料碌密噥?,盤坐在胡床上,拿出他的柯亭笛,吹奏了一曲《梅花三弄》。一弄寒山綠萼,二弄姍姍綠影,三弄三疊落梅,笛聲悠揚,曲意深長。一曲終了,當(dāng)王子猷還沉浸在那蕩氣回腸的笛聲里時,桓伊已收起笛子,登上車子,絕塵而去。
當(dāng)年王子猷邀請桓伊吹笛所在地——蕭家渡渡口,在此后成為南京的一處名勝,被稱為“邀笛步”,一直到民國時期被毀,留存達一千多年。
后人評價桓伊,“玄心、洞見、妙賞、深情”四美皆具,“奇才、高節(jié)”二難并存。這樣的人,只有仰慕的份兒,難怪杜牧聽到笛聲悠揚,不由深情感懷:“月明更想桓伊在,一笛聞吹出塞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