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董 高年瘧后,內(nèi)傷食物,腑氣阻痹,濁攻腹痛,二便至今不通,診脈右部弦搏,渴思冷飲,昔丹溪大小腸氣閉于下,每每開提肺竅,《內(nèi)經(jīng)》謂肺主一身氣化,天氣降,斯云霧清,而諸竅皆為通利,若必以消食辛溫??治缚谠賯?。滋擾變癥,圣人以真氣不可破泄,老年當(dāng)遵守。 紫菀杏仁蔞皮 郁金 山梔 香豉 二,又 舌白不渴不饑,大便經(jīng)旬不解,皮膚麻癢,腹中鳴動,皆風(fēng)濕化熱,阻遏氣分,諸經(jīng)脈絡(luò)皆閉。昔丹溪謂:腸痹宜開肺氣以宣通,以氣通則濕熱自走,仿此論治。 紫菀杏仁蔞皮 郁金 枳殼汁 山梔 香豉 三,葉,女,二便不通,此腸痹,當(dāng)治在肺。 紫菀杏仁蔞皮 郁金 黑山梔 桔梗 四,夏 二十,食下?lián)蚊?,旬日得一更衣,腸胃皆府,以通為用。丹溪每謂治腸痹,必開肺氣,謂表里相應(yīng)治法。 紫菀杏仁冬葵子 桑葉 土瓜蔞皮 按:以上四案皆用紫菀入方,葉氏聲言是遵丹溪“ 開提肺竅”治法,故每案必以 紫菀、杏仁、蔞皮三味肺系藥為主,且無一味通便利尿劑,可謂是不治便而便自通之典型方案。然開肺之藥尚多,何以屢用紫菀?恐與紫苑本身有通便功能不無關(guān)系,正如<藥品化義>所言:(紫菀)"因其體潤,善能滋腎,蓋腎主二便,以此潤大便燥結(jié),利小便短赤,開發(fā)陰陽,大有神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