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凡子
一件清代湖藍(lán)色綢緞棉襖,很近似于小時婆婆給我手工縫制的罩衣款式,小立領(lǐng),斜襟,盤扣。只是袖子沒有這么寬,左右也沒開裾。 這種棉襖過去叫宮廷短褂,上有十二章紋刺繡,繡像圖有日月星辰等,一般平民不可用,是皇家內(nèi)宮所穿的衣服。 這樣的棉襖如果手工精湛,今天也是大可一穿的。 十月京城,寒意漸濃,枝頭秋葉片片瑟縮,心中不禁涌起對兩樣?xùn)|西的念想:棉襖與火鍋。 火鍋時時可得,而我要的那種棉襖,卻早已不復(fù)得到。 寫兩個關(guān)于棉襖的小故事,算為自己的精神添衣加暖。 小時有一年的初冬,從小帶自己長大的龔婆婆,來家里為自己縫制棉衣。是大人去恭敬請來婆婆,專為我做新年要穿的棉襖的。 婆婆要來家的前一天,給我做衣裳的燈芯絨布、棉花與花棉布都準(zhǔn)備好了,要給婆婆吃的軟飯、豆花與蒸菜也準(zhǔn)備好了――婆婆的牙齒基本上已經(jīng)掉光,她要吃的東西都得是軟爛的。 于是在約定的那天,婆婆就笑瞇瞇地來到了家里。 我還沒有上學(xué),所以可以整天守在婆婆的身邊,看她怎樣做棉襖,怎樣吃飯,怎樣打盹兒。 婆婆來家的時候,頭發(fā)梳得溜光,臉泛笑容,身著一件陰丹藍(lán)小立領(lǐng)夾襖,無肩袖,右衽,腳上一對千層底布鞋,利索而溫情,干干凈凈。 婆婆的針線活是非常精湛的,所以我的棉襖,全由她一針針縫制出來,而并不是縫紉機踩出來。 很清晰地記得她如何給我量尺寸、在布上劃線;如何裁剪、將棉花均勻拼縫;又如何在領(lǐng)處上漿、熨燙;一邊細(xì)密地縫合一邊還給我穿穿試試,端詳一下是否合身、自如。 眼望著一件衣服,慢慢從手里變出來。 我一邊呆看這樣的奇跡,一邊取了小針學(xué)著婆婆的樣子縫零碎布。因為這可笑的用心,婆婆便耐心教我做盤扣,幾次下來,做出來的盤扣居然可以縫在棉襖上了。 戴著老花鏡埋頭縫紉三天,婆婆給我做成了一件紅花布棉襖,一件燈芯絨外套,一條燈芯絨褲子。 棉衣為小立領(lǐng)、對襟、盤扣,正好合身,免得寒風(fēng)鉆進(jìn)來。外套則為立領(lǐng)斜襟,略大,以使穿起來方便。 看我穿上一身紅彤彤的新衣,可溫暖漂亮地過冬了,婆婆便笑瞇瞇地取下手指上的頂針,收拾好針線籃子,謙虛收下母親送的一點食物,回家去了。 為什么我會一直記著婆婆給我做棉襖的這個場景呢。 從那個時候到現(xiàn)在,多少更漂亮的衣服都穿過了,而婆婆的棉襖,卻始終留在記憶里,沒有忘記過。 記得婆婆衍縫的線角,畢直勻稱;縫合的針角,精細(xì)到幾乎看不見;衣服袖窩處的拐彎,一線皺褶都沒有;棉襖上身,正好貼著內(nèi)衣而又行動自如。 穿著這樣一身新衣當(dāng)然足夠令人喜悅,但依偎著婆婆望她一針一線的忙碌,心里也實在震顫。 是一種相親的氣息,暖和的氣息,惡夢醒來不害怕的氣息。 再沒有過的氣息。 《易經(jīng)》里說:垂衣裳而天下治。說的是一國之君要穿好衣裳、儀態(tài)端莊治理國家,既比喻要注重君臣之道,也要注重禮節(jié)儀態(tài)。 國家不是什么人都可染指治理的,無才無韜略,難治大國。不過就一己而言,衣服穿好點,扣子扣端正點,儀態(tài)萬方點,卻是可以做到的,我將此稱為“垂衣治自己”。 再想到工作后的某年,約四、五年前,一收藏衣服的好友,邀我們幾個朋友專去她的家里看她的民國老衣。 我們知道,大陸四十多年前的文化革命,以及更久遠(yuǎn)以前的種種革命,已將中國人從精神到物質(zhì)所存的好物,盡皆毀滅,這其中自然也包括民國老衣。 美麗的宋慶齡出生世族大家,民國年代在孫先生身旁所著的衣物,均高貴奢華。新中國之后,這樣的世家女子,也要被迫燒毀自己的所有精美衣物,來遷就農(nóng)民大權(quán)在握后恨美憎美的病態(tài)審美觀。 所以大陸有真正好衣的人家,沒有;代表中國服飾文化的華衣美裳,盡皆收藏在國外。 朋友是臺灣人,藝術(shù)史學(xué)博士,于國外讀書治學(xué)多年,從她的審美與鑒賞力上,從收藏老衣的機遇與可能性上,絕非一窮二白的大陸人可以比擬。 在這個好友處,我平生第一次見識了什么叫真正的衣服,什么是民國年代的華美,什么是真正的貴族氣質(zhì),什么是中國人的智慧與審美。 她的收藏,大多是清至民國時代品相完好的老衣,綢緞、皮毛、刺繡服飾應(yīng)有盡有,長袍夾衣、棉襖馬褂爭奇斗艷,還有少量旗袍。 它們多是世家之衣,大資本家之衣,鄉(xiāng)紳地主之衣,遺老遺少之衣。其質(zhì)地之精美,配色之絕妙,縫制之精湛,材料之考究,乃我等紅旗下長大的無知之人,聞所未聞,見所未見,想所未想。 衣服一件件上身試穿,人一次次在鏡子前痛感絕望。這樣的服飾藝術(shù),這樣的好東西,本該大力得到傳承,而我們竟然把它連根拔除,消滅了。 好友一件件端詳我試她的衣裳,一件件替我理衣領(lǐng)、拽袖口,有些衣服尚要進(jìn)行如何穿上身的指導(dǎo),忙得神情疲憊,卻又兩眼放光:好你個女人吶,你真穿出了這些衣服的味道,給了它們靈魂吶! 贊罵難分之余,又對在客廳里讀書、等著給我們沏新茶的男朋友一聲大吼:記得啊,等我死的那天,這些衣服全部給凡子??! 這一句令人捧腹的玩笑話,解除了所有人試衣一整夜的疲憊,也暫時去除了大家心中那莫名的痛愛與絕望。 此件黑綢緞繡團(tuán)花的棉襖,袖口與衣襟的海水江崖紋很顯古板,但它是皇家衣服的傳統(tǒng)紋樣,作為老衣收藏,必須如此。 好在牡丹團(tuán)花美麗觸目,色調(diào)艷而雅,小立領(lǐng)上的繡花更是巧用妙心,穿在身上,實在也是很美雅的。 淺色刺繡老衣是比較少見的,因為較難保持其顏色不褪。此淺金綢緞繡八寶紋短褂,除了規(guī)矩的團(tuán)花,立領(lǐng)、袖口與下擺處的黑底碎梅花鑲邊,破了淺色所致的單調(diào),再在袖口處接一小段白色繡花綢緞,增多了衣服的層次感,別有其好看處。 是了,那個團(tuán)花稱為八寶吉祥,其中的圖案之一,是書哦。古人再愛錢,但也知道讀書是同等重要的。 極喜歡這件老衣的華貴感,我們以前提到過的云肩,在這件衣服上得到了精致生動的再現(xiàn),只是它已經(jīng)與衣服合二為一了,內(nèi)中可研究出中國傳統(tǒng)服飾的發(fā)展軌跡來。 寶藍(lán)色的綢緞主體,艷艷地活潑地繡上花朵與蝴蝶,但其精工細(xì)作之最,一為對襟盤扣處一分為二的打籽繡大花朵,二為袖口衣擺處不厭其煩的博古紋絳邊及嬰戲紋滿繡(云肩上也繡滿此紋),足夠華貴,足夠驚艷,當(dāng)是重大慶典宴席時所穿的高貴華服。 要知道什么叫富貴十足的百花爭艷,看這件石青綢緞彩繡棉襖就好了。主體幾乎繡滿牡丹,要的就是迎面而來的花枝招展。艷麗也罷,卻也不忘君子之道,立領(lǐng)處、袖口及底襟都繡上梅蘭松竹。 這么的繁而不雜,真是妖嬈。但再妖嬈,也是琴棋書畫皆通的君子似的妖嬈。 海水江崖紋真是讓這件石青綢緞繡衣顯得過于累贅了,但它是皇家的象征,文化意義已經(jīng)超過了圖案的本意,繡上它表明的是身份,所以重要。 此件刺繡女褂的有趣處,是它除花卉圖案外,繡的是人物風(fēng)景。看衣服相當(dāng)于讀故事,天真好玩之人穿這樣的衣服,最配。 袖口處那一小段白色綢緞繡花,很雅。 終于有件男人的衣服,藍(lán)地團(tuán)龍朝服,擠進(jìn)女人的世界來了。 所謂朝服,是古代君臣百官的議政之服,相當(dāng)于今天執(zhí)政者的正式西服,也相當(dāng)于過去執(zhí)政者的中山服。 可惜不知道繡的是幾爪幾蟒圖,不然可判斷它是幾品官員的衣服。 小立領(lǐng),對襟,四開裾,外為青色內(nèi)襯淺藍(lán),顏色配得悅目。如做得小巧修身些,圖案改造成非傳統(tǒng)圖式,此件袍子女人穿在身上,會是非常有味道的。 (文中所有錦衣妙圖來自香港錦繡堂珍藏,特此致謝) 轉(zhuǎn)自凡子新浪博客 文字略有改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