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易以思??芍^善喻矣。】 非常親和,非常融洽的氣氛,然后又讓學生覺得學得很輕松,又能去獨立思考,這樣的一個教學的方法,“可謂善喻矣”。這樣的教法,確確實實是善于教誨他人,讓人明白。 那具體我們舉一個例子,大家有沒有看過《了凡四訓》這一部書?沒看過的請舉手。請放下,不多。大家翻到《德育古鑒》兩百七十頁。了凡先生,他也是一個很傳奇的人。這一篇文章,《了凡四訓》,在日本列為治國寶典,很受日本人的推崇,它是我們中華民族明朝的一篇很有名的家訓,結(jié)果人家拿去當治國寶典,我們連讀都沒讀過。所以我們身為炎黃子孫,不要入寶山空手而回。 前面這一段主要是,我們快一點把它看過,我就不太多解釋了。大家邊看,我順著解釋,我就不念原文。 了凡先生說,他童年,父親就去世了。老母親命令他,不要讀書了,就學當醫(yī)生。為什么?這個是學了以后可以養(yǎng)生,又可以去看病,可以濟人。而且學得這一門技能,然后也頗有名氣的話,這也是你父親以前的愿望。 后來,剛好袁了凡先生,他到了慈云寺,剛好遇到一個老人,胡須很長,相貌不凡,飄飄若仙,仙風道骨的樣子,然后就跟他講,你是當官的人,明年應(yīng)該就要好好去讀書,就能考上秀才,這一些公家的讀書機會,你何不去讀書呢?結(jié)果了凡先生跟他講,講說:因為我爸爸想要我從醫(yī)。講了這些情況。結(jié)果這一位長輩就說,“吾姓孔,云南人也”,他是得到“邵子皇極正傳”,算人的命,還有算一個國家的命,都算得很準。這個書在《四庫全書》里面都有,邵庸先生他們都是精通《易經(jīng)》,很會算。 你們有沒有去算過命?有沒有?算得準不準?準,那你白修了。修身的人還被人家算得準,那叫白修一場。你修得好,他算不準的。好,大家好好修個幾年,去算算。假如還都算得很準,那就要好好檢討;都算得不準,這幾年還算有點提升。
而且那個因緣還說要把“邵子皇極正傳”要傳給他的,“數(shù)該傳汝”。結(jié)果他把他引回家里,讓他算,算他們家,算他?!霸嚻鋽?shù)”,看他算得準不準?!袄w悉皆驗”,那個“纖”就是很細的事情都算得很準?!坝杷炱鹱x書之念”,他實在算得太準了,就相信他說的?!岸Y郁海谷為師”,他就開始讀書了。結(jié)果孔先生又幫他算,而且說他,“縣考童生當十四名,府考七十一名,提學考第九名”。結(jié)果明年赴考,三個地方考上的名次完全一樣,那就更相信了。
最后說,老先生,那你就把我這一生全算了吧?!皬蜑椴方K身休咎,言:某年考第幾名,某年當補廩”,這個“補廩”就是公費生領(lǐng)的國家給他們的俸祿?!澳衬戤斬暋?,當上貢生?!柏暫竽衬戤斶x四川一大尹”,“大尹”可能就是像秘書長,縣長旁邊的重要助手?!霸谌稳臧?,即宜告歸”,就差不多了,該回家了?!拔迨龤q八月十四日丑時,當終于正寢”,連他哪一天的哪一個時辰死都算得出來,有夠厲害?!跋o子”,沒有兒子。他趕緊都把它記下來,“予備錄而謹識之。自后凡遇考較,其名數(shù)前后,皆不出孔公所懸定者”。之后很多年,所有的名次都如孔先生跟他算的,完全準。
只有一件事有蹊蹺了,“獨算予食廩米九十一石五斗,當出貢”,就是他吃到九十一石五斗的時候才轉(zhuǎn)成貢生。可是吃到七十余石的時候,“屠宗師即批準補貢”,就是那負責人就要批他可以當貢生?!坝韪`疑之”,這個“竊”就是私底下覺得有懷疑。“后果為署印楊公所駁”,剛好那一段時間,屠宗師剛好有事,就來了一個新的官員,就把他駁回去了。“直至丁卯年始準貢”,到了丁卯年才補上貢生,然后計算一下,所吃的米剛剛好九十一石五斗。
所以經(jīng)過這些事以后,他更沒有懷疑了?!坝枰虼艘嫘胚M退有命,遲速有時,澹然無求”,反正命都是注定了,沒有什么好去求的了。所以“貢入燕都,終日靜坐,不閱文字”,他去讀國家辦的學校,在北京讀,那他覺得命都注定了,就每天靜坐,也不看什么書了。后來又回到南京讀書。因為明朝很特別,他本來定都南京,后來又移到北京,所以有兩個地方都有國學。
他轉(zhuǎn)回南京,剛好有一天,“訪云谷禪師于棲霞山”。從這個文章,我們看很有意思,儒生,道家的,佛家的,這三家相處得非常自然,學問都互相切磋。
結(jié)果他們“對坐一室,三晝夜不瞑目”。很厲害,三天都沒睡覺,我一天沒睡覺就不行了。“云谷問曰:凡人所以不得作圣者,只為妄想相纏耳”,人都是被妄想給綁住了。你坐了三天,沒有見起一個妄念,為什么呢?云谷禪師很驚訝,他功夫這么好?!坝柙弧?,我的命都被孔先生算準了,榮辱死生都有定數(shù)了,怎么想也沒用,想它干什么。
結(jié)果云谷禪師就笑了,我以為你是英雄豪杰,原來只是凡夫一個。這么一說,他很好奇了,那您這話是什么意思?“人未能無心,終為陰陽所縛,安得無數(shù)?”人沒有能達到無私無我,都還是在天地五行的控制之下?!暗┓踩擞袛?shù)。極善之人,數(shù)固拘他不得;極惡之人,數(shù)亦拘他不得”,極善的人,他的命運就整個轉(zhuǎn)變,極惡的人也是。所以你二十年來的命,全部被算準,連一絲一毫都沒有變,那不是凡夫,不然是什么?結(jié)果他就問,“然則數(shù)可逃乎?”這個命數(shù)真的逃得過嗎?
接下來這一段我們就可以看到,云谷禪師是真會教育人,確確實實,“可謂善喻矣”,他真的是“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
我們看,“曰:命由我作,福自己求”,開始引導了。而且引導的時候,從對方熟悉的東西去引導他,不要講一大堆他不懂的?!霸姇Q,的為明訓”,那讀書人,《五經(jīng)》是必修科目,所以舉出這些例子他很容易接受,“道而弗牽”。
“我教典中說,求功名得功名,求富貴得富貴,求男女得男女,求長壽得長壽。夫妄語乃釋家大戒,諸佛菩薩豈誑語欺人?”這一段話我們可以知道,以前的讀書人,儒道釋的經(jīng)都看。尤其讀書人,有幾部書,縱使他不學佛,他都會看?!督饎偨?jīng)》、《六祖壇經(jīng)》,這些很優(yōu)美的文章,他們都讀。所以也知道,佛家的一些重要的教誨,五戒其中就是不妄語,怎么會騙人呢?
結(jié)果他當下也把他的疑惑提出來了,“予進曰,孟子言:“求則得之?!鼻笤谖艺咭?。道德仁義,可以力求”,功名富貴那怎么求得了?云谷禪師跟他講,孟子的話沒有錯,你把它理解錯了?!叭瓴灰娏嬲f”,你看那時候讀書人,都讀《六祖壇經(jīng)》。“一切福田,不離方寸”,所有的福報不離開這一顆心?!皬男亩?,感無不通”,所以求在我,不獨得道德仁義的修養(yǎng)而已,“亦得功名富貴”,內(nèi)外都求得了?!叭舨环垂獌?nèi)省”,不反省自己,只是向外去攀求,“則求之有道,得之有命”,還是求不了。要求得了,要如理如法,要反求諸己,要修這一顆心,命運才能變。
剛剛這一段是“道而弗牽”,舉一些他能了解的經(jīng)句慢慢引導他,然后引導的過程他馬上提出懷疑,又趕緊引導,讓他明白。
接著,“開而弗達”,啟發(fā)他,讓他思考,不把話給他講透,讓他自己悟。
就問他,那孔先生算你終生怎么樣?他馬上把所有一生這些情況都告訴他。那云谷禪師知道了之后,這個問題就問得妙了。就問他:那你自己想想,這個“揣”就是自己想,你應(yīng)該得到功名嗎?你應(yīng)該有兒子嗎?這個就是設(shè)問,讓他去思考,這個就是“開而弗達”。
結(jié)果了凡先生也很受教,就趕緊思考、反省。他說:不應(yīng)該。一個人自己承認跟別人說,一不一樣?假如云谷禪師說,你本來就不應(yīng)該有兒子嘛,你本來就應(yīng)該考不上嘛。假如是這樣的,他心里還有點不服氣,為什么?那不是他自己悟到的,他可能還在那有牢騷??墒鞘峭耆龑?,讓他自己思考出來的,他就完全明白了。
結(jié)果他說:不應(yīng)該??频诘闹腥?,“類有福相”,結(jié)果我福薄,“又不能積功累行,以基厚福”,自己又沒有好好去行善?!凹娌荒头眲 保庥植缓?,度量又小,不能容人。時常還用才智去壓人,傲慢,就常常妄談很多事情,可能還批評這個,批評那個。就剛剛我們說的俞凈意公,差不多都有這個問題。所以人書讀多了,不力行,就常常會亂批評,就刻薄?!吧噤h所及,觸怒鬼神”,這個口就折福,這個都是他反省是薄福之相。
然后又問他:你能生孩子嗎?能有后代嗎?他又分析了好多點自己的問題:好潔、善怒、多言耗氣,喜歡晚上喝酒,徹夜常坐,這個都是他沒有兒子的原因所在。“其余過惡,不能悉數(shù)”,他說還有很多,來不及說了。那這個都讓我們反省,讀了這么多圣賢書了,結(jié)果是落得個過惡很多,數(shù)都數(shù)不完,那這個就已經(jīng)偏離了讀書的目的,讀書是希圣希賢,是改習氣,那都變成知識而已。
所以云谷禪師這個時候,又藉由他的反省把道理告訴他:這個科第、福分都是修來的。他有千金的福報,定是千金人物;能享百金福報的,定是百金人物;會餓死的,那也是餓死的人物。上天祂只是去執(zhí)行而已,祂沒有偏心的,都是人自己造作的命運。
然后生子,有百世的德,定有百世子孫保之。這個我們非常清楚的,孔子的后代第八十世了,甚至是,好像八十一,可能都有了。有百世子孫保之,人家出的都是孝子賢孫?!坝惺乐抡叨ㄓ惺雷訉O保之;三世二世之德者,定有三世二世子孫保之;其斬焉無后者”,就是斷子絕孫,“德至薄也”。
都跟他分析完了,道理清楚了,接著給他具體的指導。你今天既然知道不對了,將以前所不好的這些習性跟過錯,造成不能登科,不能生子的這些錯誤,“盡情改刷”,都要把它改掉?!皠?wù)要積德,務(wù)要包荒,務(wù)要和愛,務(wù)要惜精神”,這些都是點出他的問題。
接著鼓勵他,這叫“強而弗抑”?!皬那胺N種,譬如昨日死;從后種種,譬如今日生”。大家有沒有覺得我剛剛念這一句,念得特別大聲?大聲就是重點。就是讀這篇文章不是看故事,藉由這個故事啟發(fā)我們,我們從今天開始,“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從后種種,譬如今日生”??疵恳黄匾慕?jīng)文跟好文章的時候,都要當自己是當機者,就講給我聽的,這樣句句都有受益。假如看的時候,那是袁了凡的事,不干我的事,那就很難受益了。都當作是為我講的,那就受最大的利益。
“此義理再生之身”,重生,不隨本來的命運走了。因為起心動念、一言一行,都跟道義,跟道德相應(yīng)?!胺蜓庵恚腥挥袛?shù),義理之身,豈不能格天?”大家在聽到這一段的時候,有沒有覺得內(nèi)心澎湃,很受鼓舞,有沒有?你們都麻木了嗎?我都覺得,我念得愈念愈來勁,這個就可以感覺到,這些言語非常鼓舞袁了凡先生?!疤自唬骸疤熳髂?,猶可違?!痹娫疲骸坝姥耘涿郧蠖喔??!薄倍际桥e這些鼓勵他的道理,讓他有十足的信心去改過。
好,接下來的部分大家自己回去看。假如繼續(xù)這樣發(fā)展下去,可能我們今年《禮記·學記》都講不完。就舉這一段很重要的,云谷禪師確實是一個好老師,循循善誘,這個方法特別值得我們來效法。
本文來源弟子規(guī)公益網(wǎng)http://www./clsfx_130809g.asp,歡迎轉(zhuǎn)載,感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