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疼痛要靠動來治(健康新觀點)
多數人認為,疼痛時要靜養(yǎng),活動只會雪上加霜。事實上,適當的鍛煉對緩解疼痛效果明顯。近日,美國《健康》雜志載文,告訴我們能止疼的運動。 游泳。美國得克薩斯州斯科特與懷特體育醫(yī)學與康復診所理療專家安德魯·麥唐尼爾表示,游泳時水的浮力可以減輕體重對關節(jié)的壓力,尤其對上肢關節(jié)有好處。水中運動可緩解腰痛、纖維性肌痛及類風濕關節(jié)炎疼痛。 騎自行車。無論是室內的動感單車還是室外騎行,都是很好的承重運動,并且有助于大腦釋放更多的“快樂激素”內啡肽,對身體各部位的疼痛都有效。但膝關節(jié)不好的人要注意防護。 舉重。美國邁爾密大學米勒醫(yī)學院臨床康復學教授羅伯特·厄文博士表示,舉重可緩解包括類風濕在內的多種疼痛,但是運動強度以適中為宜。 步行。當下肢受傷疼痛時,會感覺寸步難行。然而,步行卻可以增強膝關節(jié)附近肌肉,有助于保護和恢復關節(jié)功能,對腿部肌肉和關節(jié)受損效果不錯。 仰臥蹬腿。美國整形外科醫(yī)生協會數據顯示,90%的類風濕關節(jié)炎患者腳部和腳踝腫脹疼痛,導致很多運動無法進行?;颊卟环裂雠P舉腿,腳部繃直,上下運動。該動作有助于增加關節(jié)營養(yǎng),減少僵硬和疼痛。 緊握拳頭。緊握拳頭,然后松開,反復進行多次?;蛘哂|摸每根手指指尖,然后慢慢滑向掌心。這些動作可以最大限度活動手部關節(jié),減少關節(jié)炎或經常使用電腦引起的手腕、手指疼痛。 打太極拳。美國《新英格蘭醫(yī)學雜志》刊登一項研究發(fā)現,每周練習兩次太極拳,堅持兩周可大大緩解肌纖維損傷引起的疼痛、僵硬和疲勞,全身各部位都能起到良好的調節(jié)作用。 普拉提和瑜伽。這兩項運動可以增強腹部及后背肌肉力量,既可增強力量,又可改善平衡,降低摔跌及骨折危險。經常練,有助于緩解頸部不適、肩膀疼、腰疼等慢性疼痛。 練握力球。麥唐尼爾建議,辦公桌上準備一個可一手把玩的球,可隨練習手部捏、滾、擠等動作,活動手部和手腕關節(jié)、肌肉和韌帶力量。另外,用皮筋套住大拇指和手指,練習手指力量也具有同樣的效果。 拉伸運動。對身體進行舒展和拉伸,簡單方便,隨時可做,也不會對關節(jié)增加太大負荷,還能鍛煉心肺功能。該運動能幫助緩解慢性腰背疼、頭疼等癥狀,但運動時不宜用力過猛。 半蹲練習。蹲伏練習有益于膝關節(jié)、軟組織等的恢復,然而,強度過大也會導致疼痛甚至組織損傷。不妨練習半蹲。具體動作是:雙腳分開,與肩同寬,慢慢下蹲至45度,雙膝彎曲但不超過腳趾。為了保持平衡,可以靠墻進行半蹲練習。 慢跑。無論是對慢性疼痛患者還是普通人,慢跑都是很好的運動。有助于促進全身血液循環(huán),減少體內炎癥因子,增強心肺功能。對于過度疲勞引起的腰背疼、頭痛,以及關節(jié)疼痛等,都有良好的止疼效果?!?/p> |
|
|
來自: lxq1953 > 《醫(yī)療保健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