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wǎng)絡(luò)整理)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白話譯文:
有個東西混然而成,在天地之前即已存在。無聲無息的、無邊無際的,敻然獨立,永不遷動;周而復(fù)始,運行不已,它可以做為一切天地萬物的母親。我們不知何以名狀它,約定叫它做「道」;勉強地形容它,說它是廣大無邊;廣大無邊而運行不盡,運行不盡而玄遠無際,玄遠無際而又返回本源。這么說來,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這么說來,總體之本源的「道」是創(chuàng)生不已的、普遍而高明的「天」是寬廣無涯的,具體而厚實的「地」是涵藏?zé)o盡的,虛靈明覺的「人」也一樣具有自強不息的創(chuàng)生可能。)
整個大宇長宙中有這四大,而人居其中之一,人學(xué)習(xí)「地」的厚實涵藏,進而學(xué)習(xí)「天」的高明寬廣,進而學(xué)習(xí)「道」的本源創(chuàng)生,最后則是效法學(xué)習(xí)「自然」生成。
藥方:
留意發(fā)展的向度,用「圓環(huán)式的思考」去替代「單線式的思考」,想想恒久的可能。人之為人,是因為天地萬有一切都可以在一剎那間被納到心中,除非你自己看小了自己。具體的生長,普遍的發(fā)展,脈絡(luò)的安排,自自然然地,如如無礙!
萬物負(fù)陰而抱陽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fù)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人之所惡,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為稱;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span>
白話譯文:
大道之生,渾淪為一、「不可言說」,「不可言說」,分裂為二、轉(zhuǎn)為「可說」;既為「可說」,參合天地、成就為「說」;「說」必有指,指向?qū)ο?,?gòu)成「萬物」。
萬物存在載負(fù)陰柔而環(huán)抱陽剛,養(yǎng)其虛靈之氣以為調(diào)和。孤、寡、不德這些話頭是人所厭惡的,而王公偏以此自稱,為的是調(diào)和其氣。
如上所說,存在事物雖或減損,反而增益;雖或增益,反而減損;這道理是前人所留下的教示,我也同樣的教示你!矜強自恃的人,不得好死,我將以此做為教示世人的綱領(lǐng)」。
藥方:
人們用語言名號去對既有的存在定下標(biāo)簽,但可不要忘了未貼標(biāo)簽前,正是存在事物生長的過程!任何存在事物總有陰陽剛?cè)醿蓚€對立面,用你的謙卑心靈去活轉(zhuǎn)它吧!「處環(huán)境以應(yīng)無窮」!
教,是不言之教,是柔弱之教,這是生長的關(guān)鍵處;即使要說話,還是要歸于不說。
損之可益,益之可損,自然有一種持平原則,人間福分亦是如此,且安心吧!
反者,道之動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br> 白話譯文:
正反往復(fù),自然大道,行動不息,柔弱溫順,自然大道,運用無窮,天下有千萬個分別的事物,它生起于人們有形有象的執(zhí)著分別,這有形有象的執(zhí)著分別則又生起于無形無象的渾淪為一。 藥方: 將一條線圈成一個圓,原先的兩端就成為同一個點!想想:這就叫「道」理!管人家說你、笑你脆弱,你明白自己是在生長就好了!須知:此時生長最安全,最有空間!沒有經(jīng)驗,正充滿了可能性,誰說一定要是老經(jīng)驗的好!「無」可以是「沒有」,可以是「可能」,更可以是「無窮無盡」,有個「無」真好! 無為而無不為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化而欲作,吾將鎮(zhèn)之以無名之樸。夫亦將無欲,無欲以靜,天下將自定?!?br> 白話譯文:
自然大道,原本平常,不為什么目的,而自如其如的生長著。當(dāng)政的侯王若能執(zhí)守這自然大道,天下萬物將回到自身,自然化成。自然化成生出了貪欲渴求,我將憑依不可名狀的本源之道去鎮(zhèn)伏它。如此一來,便可以無貪無求;無貪無求而回到寧靜,天下將因之自然安定! 藥方: 不要老算計功利、不要老想著目的,無目的、當(dāng)下自然,便是灑落,這就成個自然豪杰!不須去管理,讓他們自己想出一套自己管理自己的方式,你只須看看就可以了!一切計議便會生出貪欲渴求,這時須要的不是去壓抑它,而是讓大道顯現(xiàn),這樣的鎮(zhèn)伏是自然鎮(zhèn)伏,這才有效!無貪無求,就是至福;真正的德從此處立起,這是通于自然大道的,這叫道德,道生之、德蓄之!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白話譯文: 能識別清楚他人,算是「聰智」,能回到自身好自了解,算是「明白」。勝過別人,叫做「有力」,勝過自己,才是真正強者。知足的人,算是富有;奮力實踐,必然已確立了志向。不離大道之所,才能長久;身雖死,精神長存,這叫長壽。 藥方: 真正的智慧是自照照人,明白了自己,因而清楚了別人,是以自身為起點展開的。強者是不隨自家的軀殼起念的,強者是咬著牙,和血吞!更重要的是放下!知足者富、自尊者貴,能知此,就能立得了志,立得了志,就能奮力向前!情境具有生長的力量,也可能會成為毀損的力量,要好好經(jīng)營它!有了好情境,心靈主體又順適可成。 以道佐人主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其事好還。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后,必有兇年。善者果而已,不敢以取強。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強。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br> 白話譯文:
用自然大道來輔佐人主的人,就不會以兵力強取天下,以兵力強取天下,很快就會引發(fā)報復(fù)!戰(zhàn)爭所在之處,遍地荊棘!大戰(zhàn)之后,兇悍連年。善于用兵的,速求結(jié)束,不敢逞強豪??!速求結(jié)束,不敢自負(fù);速求結(jié)束,不敢夸耀;速求結(jié)束,不敢驕慢!速求結(jié)束,用兵乃不得已;速求結(jié)束,用兵切勿逞強。 任何事物,一旦逞強,勢必衰頹老死,這就不合自然大道。不合自然大道必然就會很快消逝滅亡! 藥方: 暴力必然引來暴力,只有柔性才能化解暴力。不得已要用到戰(zhàn)爭,但要速求結(jié)束,不要逞強!成功了要哀矜而勿喜!過頭的,就會老逝!等待吧!可以不要用霹靂手段,就不要用!殘忍的戰(zhàn)爭,要有一分慈忍的精神!怒目金剛手段要是低眉菩薩心腸! 「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夫樂殺人者,不可得志于天下。吉事尚左,兇事尚右。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言以喪禮處之,殺人眾多,以悲哀泣之。戰(zhàn)勝以喪禮處之?!?br> 白話譯文:
再好的兵器,還是不吉祥的東西。人們多半不喜歡它,因此有道之士不愿用兵。有道君子平常以「左」為貴,而用兵則以「右」為貴。兵,是不吉祥的東西,不屬有道君子的東西。不得已要用兵,當(dāng)以恬淡為上。用兵得勝也不須贊美,若是喜歡贊美用兵,我們說這是以殺人為樂。那以殺人為樂的人,是不可能得到天下人認(rèn)同的。自古以來,吉祥之事以左為尚,兇危之事則以右為尚。同這道理,偏將軍危害少些,因此,居于左;上將軍危害大些,故居于右。顯然的是說:以喪禮來處理這樣的事,戰(zhàn)爭殺人眾多,當(dāng)以悲哀之心,悌泣之。因此,打了勝仗當(dāng)以喪禮來處理。 藥方: 涉及于勝敗的事,要用恬淡的心情去處理;涉及于生長的事情,要用心去沾溉它! 「自然大道」是生命的源動力,心靈則是土地,要去耕耘它、種植它!在這里,你會發(fā)現(xiàn)自然大道。哀兵必勝,勝兵當(dāng)哀,勝的不是讓對方敗了,哀的反倒是這樣的勝拜,這是要讓自己「死去活來」,好自生長。 打敗對方,你贏了!可能這樣你就輸了!輸在哪里?輸在你贏! 古之善為道者
「古之善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客,渙兮若冰之將釋,敦兮其若樸,曠兮其若谷,渾兮其若濁。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孰能安以動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br> 白話譯文:
古時候,那善于修道的人,精微、奧妙、玄遠、通達,深涵于道,難以了知。正因為他深涵于道,難以了知,因此我勉強地為他做一番描述形容。他遲疑審慎像是冬天涉過河川上的薄冰一般,他猶疑拘謹(jǐn)好像是畏懼四鄰的窺伺一般。他莊敬恭謹(jǐn)好像是賓客一般,他除去執(zhí)著好像冰雪銷融一般。他敦厚樸實好像未經(jīng)刨開的原木一般,他胸懷寬廣好像幽深的山谷一般,他渾淪不分看起來像是混濁的水一般。誰能讓那混濁動蕩的水,逐漸歸于寧靜,慢慢變得清澈;誰能讓它安歸于靜,再慢慢啟動、徐徐生長。保愛此道的人懂得不自滿,正因為他能夠不自滿,因此他能夠去舊更新。 藥方: 天道難以了知,不必老是想去窺伺;須知:有幾分敬畏就有幾分福氣。生命不是用分別心去認(rèn)識,而是用無分別心去感通,真切的感通起于敬畏。寧靜之后,再啟動,這樣的啟動才是強勁而有力的。不避混濁,能讓混濁澄清,這才是真功夫。朋友,息心止慮吧! |
|
|
來自: 采菊東籬 > 《生命科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