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施慧 俗名建品、嶗山道士 易道博大精深,無所不包。以太極八卦、河圖洛書、陰陽五行學說為基礎,旁及天文、地理、兵法、哲學、算術、醫(yī)學并滲透到幾千年中國社會的政治、經濟、軍事、科技、文化、教育等各個領域。歷代名人輩出如姜子牙、諸葛亮、劉伯溫等,諸子百家皆以《易》為根據(jù)。 孔子曰:“中也者,天下之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至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不偏不倚與不走極端的中庸之道,不陰不陽,剛柔相濟,中和興旺也。 老子曰:“將欲歙 ( xī) 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天下之物,陽極必陰,陰極必陽,由此可見收斂隱藏之后,必定張明。 毛主席熟讀《易經》,在矛盾論中講述政治軍事斗爭互相排斥對立,而兩個對立的又互相關聯(lián)著,即對立統(tǒng)一法則。提示了易學中陰陽對立斗爭,陰陽相互合作。 2007年胡錦濤主席在聯(lián)合國發(fā)言提出建立“和諧世界”,聽取擁有不同政治背景和國家的意見,有力的遏制美國的霸權主義。美國強權姿態(tài)的出現(xiàn),極盡其能顯示其強大,不得世界民意,多犯錯誤,就離弱不遠了。中國看似柔弱,不與之正面抗爭,其實是養(yǎng)精蓄銳,等待時機。所以強弱之勢,不在表面,不在一時,在于太極中心點,中庸王者之道。 18世紀德國著名數(shù)學家萊布尼茲通過對太極圖及 64卦陰陽排列順序的研究,在完成二進制理論的基礎上,才有劃時代的計算機問世。更令人驚奇的是地球所有生命的秘訣和易經十分相似, 64個卦象嚴格地對應著遺傳密碼 64個 DNA密碼。★★★★★ 日本 2200多所大學其中 110多所大學有專業(yè)的周易風水課,定期有專業(yè)的易學月刊,在易學的象數(shù)基礎上,創(chuàng)造了“五格剖象法姓名學”。二戰(zhàn)后建立的韓國,以太極八卦圖為國旗,易學思想深深影響著韓國的政治、經濟、教育等。 實際上就是多種學科綜合一體的自然科學。眾所周知,地球是一個大磁場,磁性有多種功能,其中有記錄功能、傳播功能,也有轉化為電功能。如先輩骨骸葬在某個地方,地磁場可以記錄周圍山水種類信息,在自然轉化中產生一種骨骸信號的電磁波,而子孫與先輩具備同類遺傳基因,其生物電磁波之間具有同位信息,能夠感應溝通。就如電臺廣播和電視發(fā)射信號,必須具備同頻道和赫磁的收音機和電視機才能接收。★★★★★ 好的風水,人體接收后起物理化學反應,能起到加強人體器官功能和思維功能及調控心理情緒功能。 時間與空間的一體性,是風水學推測吉兇的基礎。 以太陽系最大行星木星土星交會一次為 20年為一運,木星土星公轉最小公倍數(shù) 60年為一甲子為一元,木星繞太陽一周 12年配 12生肖。★★★★★ 太陽系行星的電磁輻射深深影響地球引力磁場,所以堪察風水必須用羅盤分辨地球引力和磁偏角,根據(jù)周圍時間空間環(huán)境元運變化推測。 但是, 提起中外聞名的“易經”,現(xiàn)在持反對意見的人可能不多了。但同樣源出“易經”的風水學卻有褒貶不一,揚棄各異的諸多情況。疑惑不解的人大有人在。更有甚者將風水學斥之為封建迷信的也不泛其人,在某些報章上也偶有所見,這是很不公平的。 有目共睹的事實是:人類腳踩地球,頭頂著藍天,人在天、地間孕育、生長、繁衍,人是天地的產物。老子說:“人與天地并列為三,無天地,無以見生成,天地非人無以贊化育。”“人法地,地法天,天發(fā)道,道法自然。” 系辭上講:“仰則觀象于天,俯則觀法于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 由此可見,鳥能擇木而棲,虎豹能擇山而穴。使人感悟而建立的、人與自然,因地制宜,協(xié)調發(fā)展的理念就是風水學發(fā)生發(fā)展的理論起源。 黃帝內經上也說:“人與天地相參,也與日月相應。” 黃帝宅經上說:“宅者,人之本,人以宅為家,居若安,則家代昌吉。”“夫宅者,乃是陰陽之樞紐,非博物明賢者未能悟斯道也。” 它既有高深的科學理論,也有淺顯易懂,人人皆能體察的常識。語言精練,實而不華,諸如:依山傍水,藏風聚氣,遇風則散,遇水則止,得水為上,藏風次之。無風則氣聚,得水則氣融。山環(huán)水抱必有氣,曲則生情建家宅。前高后底,老幼昏迷。青山秀水出才子,窮山惡水出刁民。前通后通,人財兩空等等,這些話都直接了當,一目了然的道出了人類生活的經歷。這些活生生的事實成了現(xiàn)在的經典名句。我們不仿把道理說得更通俗簡單一點。 人們常說:“冬暖夏涼”,就是說,人的居所在寒冷的冬天要溫暖。在炎熱的夏天要涼爽。就是說,誰也不愿意在陰暗潮濕、長年見不到陽光的居室里生活。 在古代根本沒有電氣的情況下,人類只能去尋找能適應大自然而生存的環(huán)境。也許還有人會說,現(xiàn)在有了空調可以不要講風水了吧??墒乾F(xiàn)在是否更加要考慮節(jié)約能源和環(huán)境保護等更多方面的問題呢!就拿現(xiàn)代建筑監(jiān)理部門的“秤土法”來說吧,這方法其實也是古代人按風水的理論傳承下來的。古人將“一斗土”秤重十斤以上為吉,六、七斤以下為兇。風水就是勘輿,就是勘測天,輿察地,就是要使人居環(huán)境能滿足趨吉避兇的要求。 中國五千年的文明史上,風水學有它光輝的一頁。歷經數(shù)千年研討風水學的人大多是知識分子,先知先覺的圣賢,大學問家,大科學家,大哲學家。從漢代以來,就有張衡、郭璞,唐代的李淳風、袁天罡。宋代的朱熹。明代的劉伯溫。清代的魏源、翁同和等人。神醫(yī)華佗、孫思貌、張仲景等醫(yī)學專家也都是根據(jù)風水學理論結合實際情況來醫(yī)病的。人類生活在宇宙中的“小小環(huán)球”之上,理應順應大自然的法則。莎士比亞曾說:“是星辰,天上閃爍的星星,主宰著我們的生存。”法國詩人 C.佩羅說:“想與星辰較量的人是瘋子。”反對風水學的人倒真有點像是瘋子。 由于漢代羅盤 (指南針 )的發(fā)明,并應用于風水術,使風水術更具魅力。用“八卦”分位,以“陰陽學說”結合人出生的“四柱”,用“五行生克”的原理,定吉兇、禍福。說明人的出生,就好比刻錄光盤,光盤刻出,盤中的內容無法更改。光碟機放出的也就是整碟的吉兇禍福,即人的一生禍福,這就是命運。★★★★★ ★★★★★ 隨著時間的遷移,光碟老化,放出模糊的歲月,雖然碟中的內容無法更改,但現(xiàn)時代的科學技術地地確確的能讓光碟重放異彩;即后天風水可以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環(huán)境;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運。★★★★★ 風水觀念在我國各民族人民心中刻下了深深的印象,影響也極為深遠。“趙家天子楊家將”的故事幾乎是家喻戶曉;破四舊時,干部、群眾冒著挨批挨斗的風險,風水師頂著游街示眾的浪潮,仍然信奉風水的事例,普遍存在。 為什么呢 ? 因為風水的本來意義是要使人達到避兇趨吉的目的,只要人類存在一天,人們對趨吉避兇的心理需求,是一天也忘不掉的。尤其在經濟高度發(fā)達的當今社會,這種需求更為強烈。 因此,深入研究風水,用其精華更好地服務于人類生活,是很有必要的。 “點穴”為何這樣難呢 ? 難就難在龍脈造出的假象容易使風水師產生誤診,沒有抓住實質性的東西。★★★★★ 如 96年 8月我到懷遠龍岡看過一塊風水,曾有很多風水師都說是“五馬歸糟格”,將來要出武官。 我去看了幾家人的祖墳和陽宅后,則斷言有一戶是十萬富翁。但為盜財窩家,另一戶為牢中???,一連的四五個祖墳,都為絕后之墳,結果實事正是這樣,這就是以“假”亂了真。 ---看真地形,找好氣場。★★★★★ 郭璞在《葬經》中解釋風水說:“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古人聚之使之不散,行之使有止;故曰風水”。 從中也可以體會到看地必須以“形”為主體,根據(jù)“形體”識別“氣場”的吉兇,點最佳氣場中的“聚氣處”為“穴”,穴的周圍有山 (砂 ),風不能入,氣才能“驟”;氣以水為界,有水則氣止。由此可知,“龍、穴、砂、水、向”的排列組合得當,才能使氣聚而不散。所以,相風水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尋求“好氣場”。 ★★★★★ ★★★★★ 空氣與地氣互相交流,在地面上橫行,就成為能催萬物生化的生氣。生氣能使生物生長、發(fā)育。例如春天到來,放在屋內的種子自會發(fā)芽;放在緊閉的陰宅里的雞蛋會出小雞,就是生氣的作用。 《葬經》上說的“葬者,乘生氣也。夫陰陽之氣,聚而為風,升而為云,降而為雨,行乎地中而為生氣。生氣行乎地中,發(fā)而生乎萬物。”就是這個意思。可見我們的祖先很早以前就發(fā)現(xiàn)了這條規(guī)律。 自“陰陽學說”出現(xiàn)后,就認為宇宙萬事萬物都處于“陰陽”之中,而又內含“陰陽”。醫(yī)學把人體內的氣分為陰陽兩種,并根據(jù)陰陽二氣的盛衰情況查病、治病,至今仍行之有效。風水師用陰陽二氣的盛衰來分辨氣場的吉兇 (陽吉陰兇 )也不難理解了。 兇山惡水,水走砂飛,地勢幽深,龍砂急走帶尖,水流直沖所形成的氣場為“惡氣場”,其中之氣為不祥之氣,風水學上稱作“煞氣” (壞風水 )。砂尖、水急,使氣聚得更緊密,產生的力也更大,對人的影響也更大。這理同于、導體尖端放電和磁棒兩端才帶有磁力。 而煞氣成員中,也會有這些“陰影”存在。例如,中央電臺曾廣播過一條消息,說新疆某地公路的拐彎處,呈規(guī)律性的車禍,但未報道其原因。在波蘭某地也出現(xiàn)同類現(xiàn)象,波蘭人就挖開這片地段,發(fā)現(xiàn)下面有許多暗流,車禍地點恰是暗流的交叉點,并測出暗流的輻射能量很大,輻射場對人的大腦神經起作用,找到了車禍的原因。像這樣的車禍,古人稱之為遇“煞”,實際與地理 (風水 )有關。 古之建城,由風水師選址設計,如北京、西安、南京、杭州、蘇州等古城。藏風聚水利于人民安居樂業(yè),城市的興旺發(fā)展。隨著農村城市化,風水廣泛運用到小區(qū)樓盤策劃,工廠商鋪調整布局。現(xiàn)在政府注重發(fā)展軟實力,中國功夫、中醫(yī)針灸在全球發(fā)揚廣大,如按西方的標準看,人體穴位經脈用科學儀器難以驗證,但深受西方民眾歡迎認可。最近國家又推廣孔子學院,以儒學為先鋒,不遠的將來周易風水等一系列中華傳統(tǒng)文化將被世界民眾了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