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風濕熱痹
趙守真醫(yī)案:農(nóng)人湯瑞生,素患風濕,遇冬則發(fā),今冬優(yōu)劇。癥見發(fā)熱惡寒,咳而無汗,下肢痛重,腓肌不時抽搐,日鋪增劇。舌苔白厚而燥。處方 麻黃 杏仁 薏苡仁 甘草 蒼術(shù) 黃柏 忍冬藤 木通
3劑諸癥大減,遂去麻黃加牛膝 丹參 絡石藤,數(shù)日而愈。
2頸項腫大
張漢符醫(yī)案:黃某,男14歲,頸項腫大,上及腮頰,一身盡痛,微寒發(fā)熱,日浦優(yōu)劇,脈浮軟稍帶數(shù)象,舌苔白薄粗腐。大便黃軟,小便微黃?;颊呤谴?,病前拉纜繩汗出當風,傍晚又在河中洗浴。處方--麻杏薏甘湯加蒼術(shù)9克,服藥5劑病愈。
3風濕感冒
諸葛連祥醫(yī)案:李某,男36歲,因汗出吹風,發(fā)熱十余日不解,下午熱勢增重,全身痛重,咽痛紅腫,咳嗽痰白粘稠,無汗,舌苔白膩,脈濡緩略浮。議為風濕性感冒,用麻杏薏甘湯加豆蔻秦艽,一劑知,2劑愈。
4水腫
李曉湘醫(yī)案:但某,男7歲,眼瞼及下肢浮腫已3天,頭痛,惡寒,咳嗽,惡心厭食,雙側(cè)腎區(qū)叩擊痛,小便黃少,大便溏薄,脈滑,舌苔白而微膩。尿檢:蛋白(++++),白細胞少量,顆粒管型(++)。證屬風水,處方---麻黃10 杏仁12 甘草3 薏苡仁30 白茅根30 玉米須30 茯苓12 半夏12 澤瀉15
6劑癥大減,以本方合防己黃芪湯善后。
5咳嗽
李曉湘醫(yī)案:胡某,男60歲,有慢支病史,近半月嚴重復發(fā),抗生素無效。癥見咳嗽氣急,痰黃粘稠,不易咳出,舌苔薄黃而膩,脈象浮滑略數(shù)。證屬痰熱郁肺,治宜清熱宣肺化痰。
炙麻黃6 甘草6 杏仁10 薏苡仁30 冬瓜仁30 黃芩10 桔梗15 瓜蔞皮15 梔子15 百部15 雙花15
5劑而安
6鼻淵
李曉湘醫(yī)案:林某,男40歲,發(fā)熱鼻塞,嗅覺失靈,面額部疼痛劇烈,鼻涕色黃粘稠,煩躁難眠,口咽干燥,舌尖紅,苔黃膩,脈滑數(shù)。
處方--麻黃6 甘草6 杏仁12 苡仁60 桔梗16 黃芩15 漏蘆15 梔子5 石膏30 魚腥草30 雙花15
5劑癥大減,與上方去石膏加夏枯草善后。
7風隱疹
李曉輝醫(yī)案:張某,男28歲,患者于一周前淋雨,遂周身出現(xiàn)風團,瘙癢難忍。舌質(zhì)淡紅,苔黃膩,脈濡數(shù)。
處方-麻黃15 杏仁10 薏苡仁15 甘草15 當歸15 地膚子15
3劑而獲全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