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高考作文升格例析作者:陸 波 每年高考總會有一部分考生作文得分在三類下。究其原因,要么審題不準,要么字數(shù)不足,要么結(jié)構(gòu)散亂,要么書寫潦草,或者幾種情況兼而有之。下面就2007年安徽高考中一篇三類文加以分析,并提出升格措施。以便對備考2008的考生有所幫助。 給我一雙翅膀作者:重慶考生 小時候,望著漆黑夜空中那璀璨的群星,我夢想著自己能有一雙翅膀,展開雙翅飛向夜空,也能成為那璀璨的群星中的一顆……
幫助,是一朵奇異的花作者:吉林考生 一個窗臺上有一朵花,這個屋子就有了生氣;一棵樹上開了一朵花,這個樹就有了金秋的希望;一條路上綻放一朵花,這條路就多情纏綿了;一個人給另一個人送一束花,這兩個人就有了詩情畫意;一個健康人給病人送一把花,這個病人就有了與病魔抗爭的勇氣……
讓自己的生命為他人開一朵花,為他人燦爛一片心地,增加一縷溫馨,添一份生存下來的理由,多一些堅韌與不屈,也就提高了自己生存的質(zhì)量。用自己的愛心為他人做圃,給他人織一地綠陰、染一片色彩、開一朵芬芳,也就是在給自己的人生添彩。 能為別人開花的心是善良的,這善良之花必將散發(fā)出愛心的芬芳;能為別人付出勞動是偉大的,這偉大的勞動一定結(jié)出善念的碩果。一次無償?shù)孬I血是一朵花,一個受傷后救助是一朵花,一次善意的批評是一朵花,一句關(guān)切的問候是一朵花,一個親切的微笑是一朵花,一次跌倒后的挽扶是一朵花——為別人就是幫助,為別人就是愛心,為別人就是善念,為別人就是奉獻…… 唐代大詩人白居易說:“樂人之樂,人亦樂其樂;憂人之憂,人亦憂其憂?!碑敶麛?shù)學家華羅庚說:“人家?guī)椭?,永志不忘;我?guī)腿思?,莫記心上?!眰ゴ蟮目茖W巨人愛因斯坦說:“生命的意義在于設(shè)身處地替別人著想,憂他人之憂,樂他人之樂?!睙o產(chǎn)階級文學奠基人高爾基說:“給予永遠要比向別人索取快樂得多?!薄沤裰型獾膫ト藢椭鞒龅脑忈?,是多么精湛和深刻啊!幫助是春天的雨,當你干渴時,為你滋潤心田;幫助是夏日的風,當你酷熱時,為你送來清涼;幫助是秋之菊,當你孤獨時,為你默默開放;幫助是冬天的火,當你寒冷時,為你送來溫暖。 人既是獨立單一的個體,也是密切相關(guān)、血肉相連的群體,是永遠離不開互相扶持、互相幫助的。在漫長而短暫的人生中,我們都在不斷地接受父母、尊長、朋友和他人的幫助,同時更要學會去回報、幫助別人!因為,我們的生命之歌因幫助而動聽;我們的生命之河,因幫助而不干涸;我們的生命之光,因幫助而永不熄滅;我們的生命之詩,因幫助而流光溢彩。學會幫助吧——它是一朵花,嬌艷,馨香,更能結(jié)出碩果。 簡評 本文所以出彩,特色有三: 一、巧擬亮題,醒目傳神。緊緊圍繞材料所含立意、成文,并用比喻做標題形象醒目、暗含要義,既符合題旨要求,又激發(fā)讀者聯(lián)想。 二、選材豐富,內(nèi)容充實。作者思路開闊,聯(lián)想廣泛,選材由自然生物而社會人文,涉獵古今中外,既有生活中的習見,也有名人名言,從而使文章內(nèi)容豐贍,具有厚重感。 三、語言優(yōu)美,頗具文采。全文語句頗耐咀嚼、多用辭格,富有意蘊。大量的比喻,貼切、逼真,富有形象感;集中的引用,恰當切中,既顯作者閱讀積淀之豐,更大大增強述志明理的力度;多處排比,不僅使文章瑯瑯上口,增強氣勢,更顯作者語言功力不淺。 作家們的故事作者:海南考生 微寒的春夜或蕭瑟的冬晨,沉寂的雨夜或喧鬧的街頭,寧靜地獨處或結(jié)伴同游。常常不經(jīng)意間便想起了他們,我是那樣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他們的存在。“采菊東籬下”的陶淵明,“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的李白,“僵臥孤村不自哀”的陸放翁,“我自橫刀向天笑”的譚嗣同,還有地球那一邊,《荒野的呼喚》中的杰克·倫敦,《老人與?!分械暮C魍?,“自由旗幟”下的拜倫和普希金。真的,我是那樣清晰地感受到他們的思維方式和他們所擁有的快樂和幸福。我甚至可以看到他們順著他們的思維走向了不同的宿命。 然而,在我心中刻痕最深的便是那一位流浪的女作家,她叫三毛?;蛟S,到過撒哈拉沙漠的中國人有很多很多,她不是第一位,也不會是最后一位,但絕對是最特殊的一位。 沒有人能告訴我,撒哈拉沙漠的美在哪里,烈日炎炎下滾燙的沙丘是美嗎?寂靜的夜晚一望無際的孤獨的荒原算美嗎?膚色黝黑,講著一口我們聽不懂的語言的土著居民算美嗎?一直以來,沒有人能告訴我許許多多問題的答案。 后來?。∥易哌M了三毛,因為我驚詫于她生存的勇氣,我驚詫于她能快樂而幸福地生活在那一片不毛之地上,甚至留連忘返!就這樣我跟隨著她的足跡走到了那一塊奇異的土地上。 哦!我看到了…… 烈日炎炎下滾燙的沙丘中,傲然地屹立著一棵棵仙人掌,向我展示著生命不屈的美。 寂靜的夜晚一望無際的荒原頂上,有一望無際的星空,在繁星滿天的夜晚,我知道了什么叫作幸福,那種感受著大自然偉大的幸福。 膚色黝黑,熱烈的土著居民會在夜晚來臨的時候,圍著火堆跳起快樂的皮鼓舞。在異國的歌聲中,我領(lǐng)略了一種從沒有過的快樂! 順著三毛的足跡,我領(lǐng)悟了一個道理:換一種思維方式,我們將有一種從未有過的快樂和幸福。 三毛或許并不知道,太平洋彼岸一位號稱“美利堅硬漢”的作家筆下有這么一位圣地亞哥老人,在捕魚過程中,歷盡千難萬苦,終于捕到了一條大魚,卻在歸航的時候遭到鯊魚的圍攻,他一人單身拼搏,直到大魚被吃得一干二凈,他才放棄拼搏。 當這個《老人與?!返墓适聜鞅槿驎r,有人謳歌那位老人的偉大,有人贊揚那位老人的不屈,有人稱頌?zāi)俏焕先说膱詮?。但我想,正因為他在拼搏中感受到了幸福和快樂,一種別人詫異的在搏斗中體現(xiàn)他并沒有老去的幸福和快樂,他才會有后來的偉大、不屈、堅強。 生活其實真的很簡單,不要認為每天都是那么的平凡和相似,換一種思維,我們就會感悟到生活的幸福和快樂! 生活本身并不平靜,有失意的雨,沮喪的云,憂傷的霞,惱人的風。換一種思維,我們就會感到生活的幸福和快樂,我們才會在幸福和快樂中信心百倍地面對明天! 簡評 有人認為海南卷的作文題很難寫,事實卻并非如此,只要吃透了材料,還是非常好寫的。你看,這篇作文就準確地抓住了材料的核心之一。換一種思維,定會有新的天地,新的幸福與快樂。寫來非常切題。開篇也是非常輕松,將筆觸伸向作家們的故事。讓作家們的故事來闡述出思維的方式?jīng)Q定幸??鞓放c否的主旨。文章語言優(yōu)美,材料豐富而典型,行文上詳略有致,寫法上有敘有議,敘議結(jié)合,的確是一篇考場佳作。 一步與一生作者:四川考生 我們經(jīng)常會聽到周圍的人用“這一步很關(guān)鍵”來形容一件事情的重要性。至于高考,更用不著說,長期被家長、老師用來闡述與人一生的關(guān)系??墒?,在我看來,重要的一步,往往不是升遷,成功,而是自我心靈價值的提升。[開篇點明中心。]
前蘇聯(lián)作家康·巴烏托夫斯基在隨筆集子《金薔薇》里記述了這樣一個故事: 在波羅的海沿岸住著世代以捕魚為生的拉脫維亞居民,他們向海而生,可是每次出海捕魚都會死很多人。其中一個小漁村里立著一塊巨大的花崗石,上面刻著一句碑銘:紀念那些死在海上與即將死在海上的人們。作家很不解,不明白為什么寫一句如此不吉利的話。當?shù)鼐用窀嬖V他,在他們眼里,這則碑銘有著這樣的含義:紀念那些征服了海與即將征服海的英雄們。作家被強烈地震撼了。[摒棄了人們常用的名人事例做材料,令人耳目一新。] 這不是一個普通的文字差異,而是那里的居民對生命的意義的顛覆性理解。他們這種認識上的轉(zhuǎn)變與提升使他們雖死猶生。這也是為什么出??赡芩涝诤I?,而每次出海的人卻從來不少的原因。認識的進步成就了他們豪放的一生。[對材料進行分析,使材料、觀點緊密結(jié)合。] 唐朝著名詩人劉禹錫,因參加永貞革新失敗被貶至“巴山楚水凄涼地”長達二十三年。這是多么巨大的痛苦!可他沒有消極沉淪,而豪放地唱出了處于社會之秋的自勉之意: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正是這種對人生的珍視使他明白,在困境要耐得住寂寞。于是他開始像屈原寫《楚辭》一樣,用一種新的文學形式改寫當?shù)孛窀?。[用劉禹錫的事例,又比用李白、杜甫、蘇東坡之類的事例,來得新鮮。] 于是,我們便有了膾炙人口的《竹枝詞》《柳枝詞》等詩篇,這些無不是他對百姓生活的細致觀察所得。 他的社會地位在下降,他的官職在下降,可他的文學造詣、心靈認識在上升,大步的上升,使他的一生的價值也在上升。[再次進行論證分析事例。] 有一個少年抓住了一只雛鳥去與一位智者打賭?!澳阏f我手中這只雛鳥是死呢還是活呢?”少年勝券在握地問,因為他動手指頭的力度便可決定雛鳥的生死,從而決定雙方的勝負。 智者微微一笑:“生命在你手中?!盵少年與智者的對話,引出下文,同樣是事例新鮮。] 是啊,生命在我們每個人的手中,讓它過得有意義是我們的責任。 相信此刻我所邁出的雖不是一生中最好的一步,但卻是上升的一步! 簡評 本文之所以能獲得59分的高分,是因為具有下列特點:(1)緊扣題目要求立意。文章開篇即提出“在我看來,重要的一步,往往不是升遷,成功,而是自我心靈認識值的提升”的觀點,高人一籌,給人以啟發(fā)。(2)語言不追求華麗的辭藻,但顯得樸實厚重。這和近年來一些考生片面追求所謂的“文采”而以辭害義、空洞無物的作文形成鮮明的對比。如第4段對康·巴烏托夫斯基《金薔薇》中故事的分析,緊扣了原材料和文章觀點,語言準確、連貫、簡明,言之有物。(3)材料新鮮,分析深透。文章沒有使用順手即可拈來的材料,如李白、杜甫、陶淵明、蘇東坡等被人用濫了的材料,而是選用了一般人較陌生、少用的材料入文,如《金薔薇》中小漁村居民的碑銘、劉禹錫面對痛苦的豪放自勉、智者的微笑回答。三個材料,從不同的角度,很好地詮釋了觀點,做到了觀點和材料的和諧統(tǒng)一。(4)結(jié)構(gòu)絲絲入扣。開頭提出觀點,中間分析論證,結(jié)尾呼應(yīng)篇首,全文一氣呵成,結(jié)構(gòu)圓熟。 季節(jié)作者:福建考生 曾經(jīng),想要做一個豪放不羈的文人,行走在羽扇綸巾之間,在落花中獨立,看微雨中飛燕,綠柳如煙中墨筆生香,只求在宋代那華美的錦緞上留下自己韻短而味長的一筆;曾經(jīng),也想學易安凄柔幽婉,隨手斟杯青酒,便能盛滿離人的眼淚,書頁間曼曲輕歌,便能道盡萬古癡情。
然而,屬于宋詞的季節(jié),那百花熱情綻放的春季,如今卻早已靜靜消逝,取而代之的,是如同秋季般蕭瑟與荒蕪的現(xiàn)代社會,所有美好的事物早已如落葉般靜靜飄落。 人類文明的進步,數(shù)字時代的到來,那個精致玲瓏的季節(jié),早已濃縮成淡淡的疏影,在墨香古卷中沉淀下去。驄駿馳騁,快不過手中鼠標輕點;綠蠟紅燭,亮不過高樓燈紅酒綠。身前身后,全是忙忙碌碌的上班一族;睜眼閉眼,都是琳瑯滿目的紅綠指數(shù),生活節(jié)奏正以令人瞠目結(jié)舌的速度加快?,F(xiàn)代人正在把自己變成流水線上的罐頭,沒有個性,毫無情感,有的只是機械地、快速地朝著盡頭移動。在那本該絲弦弄音、霓裳輕舞的七夕之夜,還會有誰去看那纖云暗渡?素箋成灰,相思成災(zāi),在愛恨情仇隨意拋灑的今日,還會有哪家女子,“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這是個欲望充斥靈魂的季節(jié),回望鋼筋水泥的叢林,如秋季般陰森。人們的心靈被禁錮,在追名逐利中迷失自我,卻嘆息良辰美景虛設(shè),世路難行??墒?,又有誰肯把浮名換作淺斟低唱?又有誰坦蕩,一蓑煙雨任平生?太多的是非恩怨剪不斷、理還亂,我們?nèi)杖蔗葆宀恢K,哪里還能用無與倫比的文字,寫出千回百轉(zhuǎn)卻明澈依舊的心境? 現(xiàn)代人的空虛、寡陋,就似落葉后的枯樹枝,單調(diào)乏味。記得張潮《幽夢影》中有言:“因雪想高士,因花想美人,因酒想俠客,因月想好友,因山水想得意詩文”,而現(xiàn)代人卻早已習慣于“因雪想堵車,因花想開店,因酒想公關(guān),因月想星球大戰(zhàn),因山水想開發(fā)區(qū)批文”。而那造就山水仙氣、世外清音的佳句,那種意在筆先、神余言外的韻律,也早已零落成泥碾作塵,于暮靄沉沉中遁于無形;那蘭舟催發(fā)的槳聲,也早已在千里煙波的楚江里,一篙獨去。 回眸之間,萬千繁華已落盡,只剩一個單調(diào)的秋季。 簡評 生活中作者一定是個善于觀察、善于思考的人,他對人類生活的變化有著極為敏銳的感受。題目“季節(jié)”觸動了作者對生活的感受、體悟,于是有了對當前生活的深入反思,有了對心靈的深刻剖析,并由此深深感受到現(xiàn)代文明讓熱情綻放的春季流逝,而只剩下一個單調(diào)的秋季這樣獨特深入的個性感悟,這是目前人們生活的真實寫照。可以說,是作者的思想深度決定著文章的寫作深度。 文章語言輕快、流暢,古往今來娓娓道來,視野開闊,文思敏捷;許多語句凝練靈動,充滿著作者對生活深邃的哲理思考。尤其是對古詩文的化用,文中大量使用卻絲毫不著痕跡,張潮《幽夢影》的引用及其充滿靈氣的改造,顯示著作者深厚的文化積淀及其實踐運用的能力。 母語情作者:湖北考生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漢語,作為民族文化的載體,傳承了太多的民族底蘊,太濃厚的民族感情。作為一個中國人,在當今世界多元競爭與交匯的時代,向著五湖四海的兄弟朋友喊出中國話,將是怎樣一種自豪與榮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