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氏家譜之郭氏圖騰 郭氏圖騰 中國人在距今五千余年的三皇五帝時期就有了姓。那時是母族社會,只知有母,不知有父,所以姓 是“女”和“生”字組成,就說明最早的姓是跟從母親的。 在六千五百年前的河南省淮陽縣(古稱宛丘)一帶,生活著一個以蟒蛇為圖騰的部落,率領(lǐng)著這個部 落當(dāng)時正處在由母系社會向父系社會過渡的轉(zhuǎn)折階段,傳說其首領(lǐng)為太昊伏羲氏。太昊伏羲氏“結(jié)網(wǎng)罟, 養(yǎng)犧牲,以充庖廚”,繼而又發(fā)明了武器,古稱“木兵干戈”。太昊伏羲氏由此贏得了先民的愛戴,被推為 部落首領(lǐng)。在太昊伏羲氏的率領(lǐng)下,這一部落先后征服了以雄鹿、鱷魚、猛虎、蒼鷹、巨蜥、紅鯉、白 鯊、長須鯨為圖騰的八大部落,并取蟒蛇的身、鱷魚的頭。雄鹿的角、猛虎的眼、紅鯉的鱗、巨蜥的 腿、蒼鷹的爪、白鯊的尾、長須鯨的須組成一個新的圖騰。這個新圖騰體現(xiàn)了華夏九州的大融合,被 太昊伏羲氏命名為“龍”。太昊元年九月初五日,在古宛丘,太昊伏羲氏實現(xiàn)了華夏九大部落第一次結(jié) 盟。從此太昊伏羲氏“始定四海之廣,制九州”。他把自己統(tǒng)領(lǐng)的九大部落,“號曰龍師”。這樣,太昊 伏羲氏便成為遠古華夏第一位帝王,被華夏后裔尊為第一代龍祖。 圖騰一詞表示氏族的標(biāo)志和符號,有些圖騰,后來轉(zhuǎn)化為人的姓。由于那時的子女只知道母親而 不知父親是誰,所以姓是代表有共同血緣關(guān)系的氏族稱號,也就是說,一個氏族名下的成員都源于一 個母系祖先?!靶铡?/span>字最早的形體是由“人”和“生”組成,意思是人所生,因生而為姓;后來變?yōu)橛伞芭迸c “生”組成,意思是女子所生為姓,生而有姓。 圖騰釋義:是以所居住的地域在城里命名族稱的。根椐古籍《尚書·堯典·禹貢》記載,大禹的父 親鯀首次創(chuàng)造了“城郭”,據(jù)此推論郭姓可能是崇拜鯀的。郭像四方的城樓的整體形狀,以此為圖騰標(biāo) 志。居住在東城的稱東郭,居住在西城的稱西郭,居住在南城的稱南郭,居住在北城的稱北郭。郭姓 之郭,特指齊國首都。郭姓始祖禺虢,周文王弟虢。周文王弟虢仲、虢叔,以虢為郭,姬姓別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