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錄>卷五\瘧疾門 <篇名>瘧疾總括 屬性:瘧疾夏暑秋寒風,榮衛(wèi)合邪病始成,陰陽相并發(fā)寒熱,口間淺深作分明。 [注] 瘧疾者,多因夏傷于暑,其氣舍于榮內,至秋復感寒風, 則榮衛(wèi)合邪而成瘧,發(fā)時或寒或熱者,陰陽相并也, 每日作者,因初病邪氣尚淺,伏藏于榮,隨經絡而行故也, 其間日作者,因邪已深入脊,膂間伏藏于沖脈故也, 其晝發(fā)者,因邪在三陽之淺, 夜發(fā)者,因邪在三陰之深, 瘧之將退者,亦由夜而晝,由間日而至每日, 此為去陰就陽,由深而淺,其病欲巳也, 治者須詳細分別可也。 % 瘧疾門
<目錄>卷五\瘧疾門 <篇名>寒瘧風瘧 屬性:先寒后熱身無汗,此為寒瘧不須評,先熱后寒身有汗,此為風瘧須詳明, 寒宜麻黃羌活劑,風惟桂枝羌活從。 [注] 此瘧疾初起,發(fā)散之法也, 先寒后熱者,因先傷于寒后傷于風,寒多熱少身無汗者,謂之寒瘧, 以麻黃羌活湯主之, 先熱后寒者,因先傷于風,后傷于寒,熱多寒少,身有汗者,謂之風瘧, 以桂枝羌活湯主之。 (麻黃羌活湯) 麻黃 羌活 防風 甘草生 引用生姜水煎服。 (方歌) 麻黃羌活湯醫(yī)瘧,身體無汗寒熱璔,麻黃羌活防風草,引姜煎服體安寧。 (桂枝羌活湯) 羌活 防風 桂枝 甘草生 引用生姜水煎服。 (方歌) 桂枝羌活湯,治瘧豈尋常,羌活生甘草,防風桂枝良。 % 瘧疾門
<目錄>卷五\瘧疾門 <篇名>食瘧 屬性:食瘧寒熱腹脹膨,面黃惡食悶不通,輕者須用柴平劑,便□加味大柴攻。 [注] 食瘧者,因食而病瘧者也,由小兒飲食無節(jié),復受風暑之氣, 以致寒熱交作,胸腹脹滿,痞悶不通,面黃惡食也, 但食有輕重,須當別之, 輕者宜柴平湯主 ,重者宜大柴胡湯加檳榔草果主之, 治者果能因證調理,則積滯清,而瘧慚退矣。 (柴平湯) 陳皮 半夏姜制 蒼術米泔水浸炒 厚樸姜炒 黃芩 柴胡 甘草 人參 引用姜棗水煎服。 (方歌) 柴平湯治傷食瘧,陳半蒼術同厚樸,黃芩柴胡草人參,姜棗作引為良藥。 (大柴胡湯) 方見傷寒。 % 瘧疾門
<目錄>卷五\瘧疾門 <篇名>瘧痰瘧飲 屬性:瘧疾痰飲多嘔逆,面黃目腫胸膈膨,痰盛清脾加橘半,飲盛加蒼倍人苓。 [注] 小兒素有痰飲,復因外邪凝結脾胃,故嘔逆也, 若瘧疾或經汗下之后,表裹無證,宜用清脾飲以和之, 痰盛者,本方加橘紅倍半夏,飲盛者,加蒼術倍茯苓, 若兒氣已虛弱,更當加人參以扶其正。 (加減清脾飲) 柴胡 黃芩 半夏姜制 甘草炙 厚樸姜制 青皮醋炒 檳榔 茯苓 草果人參 白術土炒 橘紅 南蒼術炒 引用生姜水煎服。 (方歌) 清脾治瘧兼痰飲,柴苓半樸青榔,苓果氣虛參術入,痰盛加橘飲盛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