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自慰网亚洲一区二区,亚洲一级在线播放毛片,亚洲中文字幕av每天更新,黄aⅴ永久免费无码,91成人午夜在线精品,色网站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欧洲wwwww在线观看

分享

詩歌鑒賞精選練習 高考題附答案

 liubaoliang 2013-01-27

詩歌鑒賞精選練習  

2009-04-07 11:18:24|  分類: 默認分類 |  標簽: |字號 訂閱

詩歌鑒賞精選練習3(語言鑒賞專題)

 

1. 04年浙江卷     閱讀下面這首詞,然后回答問題。

菩 薩 蠻      李白

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

          玉階空佇立,宿鳥歸飛急。何處是歸程 ? 長亭更短亭。

(1) 古典詩詞特別講究煉字。請簡要分析“空”字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

①“空"字表達了苦苦等待而沒有結(jié)果的孤寂、惆悵,增添了全詞的“愁”味,使主題更加鮮明。

2.04年全國卷三 閱讀下面一首宋詞,完成題目。

                        木 蘭 花             宋祁

東城漸覺風光好,縠皺波紋迎客棹。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  

浮生長恨歡娛少,肯愛千金輕一笑?為君持酒勸斜陽,且向花間留晚照。

  [ 注 ]皺:皺紗。此處比喻水的波紋。

對詞中“紅杏枝頭春意鬧” 的“鬧”字,你認為寫得好不好?為什么?

好。作者用一“鬧”字,不僅使人覺得杏花綻放得熱烈,甚至還使人聯(lián)想到花叢中蜂蝶飛舞,春鳥和鳴,把一派春意盎然、生氣蓬勃的景色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3. 05年全國高考一  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邯鄲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鄲驛里逢冬至 , 抱膝燈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yīng)說著遠行人。

[ 注 ] 冬至: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唐朝時是一個重要節(jié)日。

(2)作者是怎樣寫"思家"的?語言上又有什么特點?

   [答案]①作者主要通過一幅想像的畫面,即冬至夜深時分,家人還圍坐在燈前,談?wù)撝约哼@個遠行之人,以此來表現(xiàn)"思家"的。(想像1分,畫面描繪2分)②詩的語言樸實無華。(平易通俗)(意思答對即可)

4.06年遼寧卷   閱讀下面一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8分)

東  坡①   蘇軾

雨洗東坡月色清,市人行盡野人行。莫嫌犖確坡頭路,自愛鏗然曳杖聲。

     [注] ①此詩為蘇軾貶官黃州時所作。東坡,是蘇軾在黃州居住與躬耕之所。②犖確:山多大石。

 (2)請結(jié)合全詩賞析“鏗然”一詞的妙用。(5分)

2)“鏗然”一詞傳神地描繪出手杖碰撞在石頭上發(fā)出的響亮有力的聲音,與月下東坡的寧靜清幽形成鮮明對比;(3分)聯(lián)系前文對道路坎坷的交代,可使讀者體味到作者堅守信念、樂觀曠達的情懷。(2分)

以上答案不必拘泥,言之成理即可。

 

5.06年廣東卷      閱讀下面這首詩,回答以下問題(6分)

   粵秀峰晚望同黃香石諸子二首(其一)   譚敬昭

江上青山山外紅,遠帆片片點歸艭①。橫空老鶴南飛去,帶得鐘聲到海幢②。

注:①艭:小船。②海幢,即海幢寺。

⑵簡析詩中“帶”字的妙處。( 3分 )

(2)“帶”采用了擬人手法,賦予“老鶴”人的動作,不說鐘聲遠播,而說老鶴帶鐘聲到海幢,使畫面具有動感。

6. 07全國II卷   12、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8分)

新晴野望   王維

新晴原野曠,極目無氛垢。郭門臨渡頭,村樹連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農(nóng)月無閑人,傾家事南畝。

注:塵垢:塵埃。

(1) 第三聯(lián)上下兩句中最精煉傳神的分別是哪 一個字?請簡要分析。

答:分別是“明”和“出”,充分顯示出雨后的“新晴”,詩人極目“野望”所見的景色:田野外河水上漲,在陽光照射下“白水”波光鄰鄰,比平時更加明亮奪目;雨水沖洗后的群山,在太陽照耀下“碧峰”秀出,更加富有層次。

 

7、08【全國卷Ⅰ】閱讀下面這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8分)

江間作四首(其三)  潘大臨①

西山通虎穴②,赤壁隱龍宮。形勝三分國,波流萬世功。

沙明拳宿鷺③,天闊退飛鴻。最羨漁竿客,歸船雨打篷。

〔注〕①潘大臨(約1057~1106):字邠老,黃州(今湖北黃岡)人,善詩文。曾隨蘇軾同游赤壁。②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③拳宿鷺:指白鷺睡眠時一腿蜷縮的樣子。

(l)第三聯(lián)兩句中各有一個字用得十分傳神,請找出來,并說說這樣寫的好處。

【參考答案】⑴“拳”和“退”

用“拳”字形象地表現(xiàn)出鷺鳥在沙灘上棲息時的神態(tài)。用“退”字別致、生動地表現(xiàn)出鴻鳥在天空中飛行的狀態(tài)。這樣寫構(gòu)成了作者江邊所見的一幅靜動結(jié)合的畫面。

8、08【全國卷Ⅱ】閱讀下面這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8分)

春日即事  李彌遜①

小雨絲絲欲網(wǎng)春,落花狼藉近黃昏。車塵不到張羅地②,宿鳥聲中自掩門。

[注]①李彌遜(1085-1153),字似之,吳縣(今屬江蘇省蘇州市)人,歷任中書舍人、戶部侍郎等職。因竭力反對秦檜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職。②張羅地:指門可羅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1)請對首句中的“網(wǎng)”字進行賞析。

答:(1)作者由絲絲小雨想到了用絲織成的網(wǎng);再由絲網(wǎng)及暮春,想到要把春天網(wǎng)住,即留住春天。這個想象、比喻非常生動、新奇。

9、08【天津卷】閱讀下面的詩,回答問題。(5分)

山居即事  王維

寂寞掩柴扉,蒼茫對落暉。鶴巢松樹遍,人訪蓽門稀。

嫩竹含新粉,紅蓮落故衣。渡頭煙火起,處處采菱歸。

(1)       簡析“遍”字在頷聯(lián)中的表達效果。

答案:(1)“遍”字表現(xiàn)松茂鶴多,“稀”字表現(xiàn)來訪者少,兩者對照寫出山居環(huán)境的幽靜。

解析:此題考查的是鑒賞古代詩歌的能力。認真閱讀此詩并結(jié)合所學王維詩歌的特色,此題不難作答。第⑴問應(yīng)根據(jù)“遍”字本身的意義并結(jié)合句子所寫的景物來分析,要注意和“稀”字的對比。

10、08【重慶卷】閱讀下面這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6分)

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  王觀

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欲問行人去那邊?眉眼盈盈處。

才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

(2)宋人王灼《碧雞漫志》評王觀詞是“新麗處與輕狂處皆足驚人”。這首詞“新麗”的特點主要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請作簡要分析。(4分)

【答案】以美人的眉眼來描寫山水的清秀;又想象送走的美麗春光和友人在江南同往。把山水景物寫得清新秀麗如佳人。

【解析】考查詩歌的語言?!靶蔓悺笔钦Z言風格,答題的模式為描寫手法及其作用的分析,要結(jié)合原詩。

 

詩歌鑒賞精選練習4(表達技巧專題)

 

1、 05年湖北卷    元代馬致遠的雜劇《漢宮秋》第三折戲中,漢元帝在灞橋送別王昭君出塞和親時,有下面一段曲詞。閱讀這段曲詞,然后回答問題。

《漢宮秋》第三折 [ 梅花酒 ]

呀!俺向著這迥野悲涼。草已添黃,兔早迎霜。犬褪得毛蒼,人搠起纓槍,馬負著行裝,車運著糇糧,打獵起圍場。他、他、他,傷心辭漢主;我、我、我,攜手上河梁。他部從入窮荒;我鑾輿返咸陽。返咸陽,過宮墻;過宮墻,繞回廊;繞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黃;月昏黃,夜生涼;夜生涼,泣寒蜇①;泣寒蜇,綠紗窗;綠紗窗,不思量 !

注:①寒蜇:寒蟬。

 (2) 這段曲詞中運用了對仗、頂真的修辭手法,試簡析它們各有怎樣的藝術(shù)效果。                                                          

答:對仗:顯示了語言的對稱美,達到了意境美和韻律美的完美結(jié)合。頂真:具有回環(huán)跌宕的旋律美,表現(xiàn)了漢元帝離恨未已、相思又繼、千結(jié)百轉(zhuǎn)的愁緒。 

 

2、 05年全國卷二 閱讀下面一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

雨 后 池 上   劉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鏡照檐楹。 東風忽起垂楊舞,更作荷心萬點聲。

( 2 )試從“靜”與“動”的角度對這首詩進行賞析。

答案:一、二兩句以"水面平"、"明鏡"、"照檐楹"等寫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靜態(tài)。三、四兩句用"忽起"、"垂楊舞"及垂楊葉上的雨滴被風吹到荷葉上發(fā)出的"萬點"聲響等,表現(xiàn)了雨后池上的一種動態(tài)之美。詩既寫出了靜態(tài),又寫出了動態(tài),以靜顯動,又以動襯靜,動靜結(jié)合,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圖。

 

3、05年重慶卷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從軍行七首 ( 其二 ) 王昌齡

琵琶起舞換新聲,總是關(guān)山舊別情。撩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

 (2) “高高秋月照長城”與前三句寫法上有何不同 ? 這樣的寫法有什么好處 ?                                                                                   

答:  前三句敘事抒情,后一句寫景。以景作結(jié),寓情于景;創(chuàng)造意境,含蓄無限。 

 

4、06年福建卷    閱讀下面一首唐詩,按要求答題。(6分)

      端  居 ①    李商隱

  遠書歸夢兩悠悠,只有空床敵素秋②。階下青苔與紅樹,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 ①端居:閑居。 ②素秋:秋天的代稱。

⑵ 這首詩的三、四兩句在藝術(shù)手法上有什么特點?請簡要分析。(3分)

⑵在藝術(shù)手法上,第三、四句的最大特點是借景抒情。詩人借助對“青苔”、“虹樹”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寫,賦予客觀景物以濃厚的主現(xiàn)色彩,營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圍,表達了悲愁,孤寂和思親的情感。

從其他角度(如互文手法)回答,言之成理也可。

 

5、.06年安徽卷  閱讀下面一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8分)

柳梢青·送盧梅坡     劉過

    泛菊杯深,吹梅角遠,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邊孤雁,水上浮萍?!?/P>

    教人怎不傷情?覺幾度、魂飛夢驚。后夜相思,塵隨馬去,月遂舟行。

 [注] ① 泛菊:飲菊花酒。 ②吹梅:吹奏《梅花落》。

⑵ 作者在表達感情時主要運用了什么手法?請結(jié)合全詞內(nèi)容具體說明。

主要運用了比喻手法。上片用“云邊孤雁,水上浮萍”的比喻來表現(xiàn)離別之苦,下片用“塵隨馬去,月遂舟行”的比喻來表現(xiàn)思念之切。(意思答對即可)

(在這里,作者使用了兩個比喻,說明他們此別之后,如云邊的孤雁,深以失侶為苦;又如水上浮萍,到處漂泊不定。說明此雖之后,他的心象飛塵一樣時時緊跟在盧梅坡的馬后,又象明月一樣處處追隨在盧梅坡的舟旁。)

6、07安徽卷   12.閱讀下面這首詞,然后回答問題。(8分)

 

 

醉落魄·詠鷹   [清]陳維崧

寒山幾堵①,風低削碎中原路②。秋空一碧無今古。醉袒貂裘,略記尋呼處。     男兒身手和誰賭?老來猛氣還軒舉③。人間多少閑狐兔。月黑沙黃,此際偏思汝。

[注]①堵:座。 ②削碎中原路:形容鷹掠地飛過。 ③軒舉:意氣飛揚。

(1)這首詞的上片主要是用什么表現(xiàn)手法來寫鷹的?請作簡要分析。

答案:主要運用了襯托的手法。 借用壁立的寒山、空曠的大地、澄碧的秋空等場景,來襯托鷹的形象。(把“襯托”答成“烘托”也算對)

 

7、07山東卷  閱讀下面這首清詩,回答問題(8分)

出關(guān)①    徐蘭

憑山俯海古邊州, 旆②影風翻見戍樓。馬后桃花馬前雪, 出關(guān)爭得不回頭?

[注]①關(guān),指居庸關(guān)。②旆(pèi),旌旗。

(2)“馬后桃花馬前雪”一句在藝術(shù)表現(xiàn)上有什么特點?請作簡要分析。

①將關(guān)內(nèi)桃花爛漫與關(guān)外白雪茫茫兩個場景聚集到“征馬”這一關(guān)節(jié)點上,描寫生動,對比鮮明。

②“桃花”與“雪”分別代指家鄉(xiāng)的溫馨與塞外的清冷生活.在詩中具有象征意義,蘊含了思鄉(xiāng)的情感。

 

8、08年【江西卷】14、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6分)

初入淮河四絕句(三)    楊萬里

兩岸舟船各背馳,波痕交涉亦難為。只余鷗鷺無拘管,北去南來自在飛。

【注】淳熙十六年十二月,金人派遣使者來南宋賀歲,楊萬里奉命送金使北返途中,來到原為北宋腹地,現(xiàn)已成為宋、金國界的淮河時,感慨萬端,作詩以抒懷。

請從“虛實”關(guān)系的角度賞析這首詩。

【答案】前兩句實寫淮河兩岸舟船背馳、波痕接觸也難以做到,虛寫作者對國家南北分離的痛苦與無奈;后兩句實寫鷗鶩可以南北自由飛翔,虛寫作者對國家統(tǒng)一、人民自由往來的強烈愿望。

 

9、08年【遼寧卷】12、閱讀下面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問題。(8分)

〔正宮〕塞鴻秋·潯陽即景   周德清①

長江萬里白如練,淮山數(shù)點青如淀②。江帆幾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飛如電。晚云都變露,新月初學扇,塞鴻一字來如線。

〔注〕①周德清(1277-1365),號挺齋,高安(今屬江西)人。②淀:即藍靛,藍色染料。

(1)       請各舉一例說明這首散曲運用的三種修辭方法。

【答案】比喻,如將長江比作白練,江帆比作箭等;對偶,其中一二兩句對偶,三四兩句對偶。比擬(擬人)如說新月學扇。如果答排比,如前四句也可。

 

(2)       這首散曲一句一景,合起來又構(gòu)成了一幅色彩絢麗的潯陽山水圖。請分別從寫景的順序和動靜的角度對這首散曲作簡要賞析。

【答案】順序:一二句寫長江萬里,遠山重重,寫的是大處、遠景;三四句寫江上輕帆,山泉飛流,寫的是個體、近景;五、六句則從前四句的白天轉(zhuǎn)到傍晚,又地面轉(zhuǎn)到天空。

    從動靜角度看:一二句側(cè)重寫江、山的雄偉,是靜態(tài)的;三四句著重寫江帆的迅疾、山泉飛流,是動態(tài)的。

 

10、08年【四川卷】12.閱讀下面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問題。(8分)

[雙調(diào)]雁兒落帶過得勝令   吳西逸①

春花聞杜鵑,秋月看歸雁。人情薄似云,風景疾如箭。留下買花錢,趲入種桑園②。

茅苫三間廈③,秧肥數(shù)頃田。床邊,放一冊冷淡淵明傳;窗前,鈔幾聯(lián)清新杜甫篇。

[注]①吳西逸:生平不詳,曾當過小官,終看破紅塵歸隱。此曲為歸隱前后所作。②趲:趕快。③苫:用草覆蓋。

(1)       這首元散曲主要運用了哪些修辭方法?試作賞析。

 

答案:(4分)①對偶,如“秋月”句對“春花”句等;②比喻,如將“人情”比作“云”,“風景”比為“箭”等;③夸張,將“風景”比為“箭”的同時又兼用了夸張的方法。

考點: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能力層級E

解析:這道題考查得很實,幾個修辭手法不難判斷,對偶還應(yīng)該有三四句、九十句以及最后兩句。值得指出的是,所給答案并未按出題的要求進行內(nèi)容情感方面的賞析。這是很不妥當?shù)摹?/P>

 

詩歌鑒賞精選練習2(對比閱讀專題)

1、05年北京卷   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③題

夜 游 宮   記夢寄師伯渾      陸游

    雪曉清笳亂起,夢游處、不知何地。鐵騎無聲望似水。想關(guān)河:雁門西,青海際。

  睡覺寒燈里,漏聲斷、月斜窗紙。  自許封侯在萬里,有誰知?鬢雖殘,心未死。

 [注] 師伯渾,陸游的友人。

     ③詞中“自許封侯在萬里,有誰知?鬢雖殘,心未死”與陸游《書憤》中“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相比較,兩處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有何異同?                                                                     

相同點:詞句和詩句都表現(xiàn)了詩人抗金報國、建功立業(yè)的愛國之志和壯志未酬、理想落空的傷感之情。 

不同點:A、詞句抒發(fā)了對自己不被理解的慨嘆,突出了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的心境。 B、詩句著重表達了詩人壯志未酬卻已年老鬢衰的悲憤情懷。 

 

2、05年上海卷   閱讀下面的詩和相關(guān)材料,完成第16題。

望廬山瀑布    李 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廬 山 瀑 布    徐 凝

虛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暫息。千古長如白練飛,一條界破青山色。

蘇軾《東坡志林·記游廬山》:“仆初入廬山,山谷奇秀。……是日有以陳令舉《廬山記》見寄者,且行且讀,見其中云徐凝、李白之詩?!腴_元寺,主僧求詩,因作一絕云:‘帝遣銀河一派垂,故古來惟有謫仙辭。飛流濺沫知多少,不與徐凝洗惡詩?!?  

 16 .你是否同意蘇軾對李、徐兩詩的評價,請結(jié)合作品談?wù)勛约旱目捶ā?

同意。要點:李詩更為雄奇瑰麗,想像更為奇特,富有創(chuàng)造力,給讀者留下了回味的余地。

  不同意。要點:徐詩分別從視覺、聽覺等不同角度切入,氣勢顯得壯闊。

  (如有其他看法,只要言之成理,自圓其說,也能給分)

 

3、05年天津卷     閱讀下面一首詩,然后回答問題(2)。

                      湖 州 歌(其六)   南宋   汪元量

北望煙云不盡頭, 大江東去水悠悠。夕陽一片寒鴉外, 目斷東西四百州。

 [ 注 ] 此詩是元滅南宋時,作者被元軍押解北上途中所作。

( 2 )簡析“大江東去水悠悠”與蘇東坡“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表達的不同情感。

[解析] "大江東去水悠悠"抒發(fā)了作者身處國家衰亡不可挽救之時的悲痛心情,側(cè)重現(xiàn)實。蘇軾的詩句表達了對歷史流轉(zhuǎn)、英雄不在的感慨,側(cè)重懷古。

 

4、07湖北卷 閱讀下面兩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8分)

華清宮     吳融                 過華清宮    李約

 四郊飛雪暗云端,惟此宮中落便干。     君王游樂萬機輕,一曲霓裳四海兵。

綠樹碧檐相掩映,無人知道外邊寒。     玉輦升天人已盡,故宮惟有樹長生。

(1)兩首詩描寫了不同時期伯華清宮,請指出二者主要運用了哪種相同的表現(xiàn)手法,并作

簡要說明。(4分)

答案:①兩首詩都運用了對比(或?qū)φ铡⒂骋r)手法。

②第一首詩宮內(nèi)宮外(或空間)對比:宮外飛雪陰云,分外寒冷;宮內(nèi)綠樹掩映,溫暖如春。第二首今昔(或時間)對比:昔日霓裳羽衣,歌舞升平;今朝雜樹叢生,宮殿荒涼。

(2)兩首詩各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4分)

答案:第一首詩通過寫景狀物,鞭撻無視人民疾苦、沉湎于享樂的統(tǒng)治者。

第二首詩通過詠史抒懷,諷刺統(tǒng)治者荒淫誤國,感嘆王朝興衰。

 

5、07江西卷 閱讀下面兩首詩,然后回答問題。(6分)

               金陵晚望    高蟾                              金陵圖韋莊

         曾伴浮云歸晚翠,猶陪落日泛秋聲。        誰謂傷心畫不成? 畫人心逐世人情。

         世間無限丹青手,一片傷心畫不成。       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滿古城。

 【注】高蟾、韋莊,均為晚唐詩人。

 

(1)這兩首詩都寫到了“傷心”,詩人為什么傷心?

  答: 詩人為唐朝的衰敗而傷心。

                  

(2)兩位詩人一位說“一片傷心畫不成”,一位說“誰謂傷心畫不成”。請結(jié)合詩歌對此作簡要分析。

答:這兩首詩從不同的角度,表達了相同的思想感情。高詩作者通過晚望金陵,從“落日”“秋聲”等意象中,生出一片傷心之情,詩人認為這種深重的傷心,世上的畫家是看不出來的。韋詩作者通過觀看金陵圖,認為畫家用“老木”“寒云”等意象,足以表現(xiàn)出對國事衰敗的傷痛之情,所以說,傷心是難畫成的。

 

6、07遼寧卷 閱讀下面兩首古詩,然后回答問題。(8分)

秋夜獨坐(節(jié)選)    唐·王維

獨坐悲雙鬢,空堂欲二更。雨中山果落,燈下草蟲鳴。

夜深    宋·周弼

虛堂人靜不聞更,獨坐書床對夜燈。門外不知春雪霽,半峰殘月一溪冰。

(1)兩詩中均寫了夜景,又有所不同。清具體說明。(4分)

                                                                                

(2)兩詩中均有“獨坐”,而作者心境不同。試簡要分析。(4分)

    [答案](1)王詩寫的是“秋夜”,寫了山中果落、燈前蟲鳴的景象;(1分)周詩寫的是“春夜”,寫了春雪初停、殘月掛山、溪水成冰的景象。(1分)王詩描寫的是動景,(1分)周詩描寫的是靜景。(1分)

(2)王詩寫的是悲哀孤獨的心境。(1分)一、二句寫詩人獨坐的孤寂和歲月流逝的悲涼;三、四句寫草木昆蟲零落哀鳴,更添悲哀。(1分)周詩寫的是寧靜安適的心境。(1分)一、二句寫詩人獨坐燈下苦讀,不覺夜深;三、四句用“不知”室外景色的變化襯托了詩人夜讀時的投入和專注。(1分)

以上答案不必拘泥,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1)王詩和周詩都是三、四句寫“夜景”,這里分析“夜景”的不同,應(yīng)從內(nèi)容和手法兩個角度分析。(2)“心境”的分析,要抓住詩句中的關(guān)鍵字詞(或“詩眼”),王詩抓第一句中的“悲”,周詩抓“不聞”“不知”等。]

 

7、07浙江卷 .閱讀下面三篇作品,然后回答問題。(6分)

                烏衣巷    (唐)劉禹錫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人月圓     (金)吳激①

南朝千古傷心事,猶唱后庭花。舊時王謝,堂前燕子,飛向誰家?   恍然一夢,仙肌勝雪,宮髻堆鴉。江州司馬,青衫淚濕,同是天涯。

              [中呂]山坡羊·燕子  (元)趙善慶

來時春社,去時秋社②,年年來去搬寒熱。語喃喃,忙劫劫③,春風堂上尋王謝,巷陌烏衣夕照斜。興,多見些;亡,都盡說。

[注]①北宋亡后,吳激被迫仕金。在一農(nóng)宴喜上.偶遇流落為歌姬的宋朝宗室女子,遂有此作。②春社、秋社:古時祭祀土神一般在立春和立秋后的第五個戊日,分別稱春社和秋社。③劫劫:匆忙急切的樣子。(1)這三篇作品均通過        的意象,表達了深沉的        之感。(2分)

(1)燕子 興亡

(2)請簡要賞析這三篇作品的表現(xiàn)手法及語言特色。(4分)

(2)①劉詩今昔對照,寓情于景,含蓄深沉,體現(xiàn)了詠史詩的特色。②吳詞剪裁唐人詩句抒亡國隱痛,溫婉悲涼,凸顯婉約詞的正宗風韻。③趙曲以議論作結(jié),點破興亡,明快直露,有濃郁的散曲風味。

 

8、07重慶卷 閱讀下面兩首詩,然后回答問題。(6分)

         海棠 (宋)蘇軾             惜牡丹花 (唐)白居易

   東風裊裊泛崇光,香霧空月轉(zhuǎn)廊。     惆悵階前紅牡丹,晚來唯有兩枝殘。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    ∶鞒L起應(yīng)吹盡,夜惜衰紅把火看。

   [注]崇光:美艷的光彩。

   (1)蘇軾《海棠》詩的前二句描寫了海棠花的哪些特點?后二句抒寫情感時使用了什么手法?(4分)

                                                                             

                                                                             

   (2)蘇軾的《海棠》與白居易的《惜牡丹花》同樣寫夜里賞花,二者所抒發(fā)的感情有何不同? (2分)

                                                                             

                                                                             

【答案】(1)前二句描寫了光彩正艷、香氣正濃的海棠花在春風中、月色下的朦朧美;后二句用了擬人手法,以花比人。

(2)蘇詩愛花之盛開,白詩惜花之將謝。

【解析】此題考查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的能力,能力層級為E。本題選了兩首詩進行比較閱讀。蘇軾的詩中“泛崇光”“空蒙”“紅妝”一類詞,表達了蘇軾對盛開的海棠花的喜愛之情。白居易的詩,題目中的“惜”,第一句中的“惆悵”,第二句中的“殘”,末句中的“惜”等表明了使詩人對將要凋零的牡丹花的珍惜、惋惜之情。

 

詩歌鑒賞精選練習1(思想感情專題)

1. 05年廣東卷     閱讀下面的宋詩,然后回答問題。

春日登樓懷歸①    寇準

高樓聊引望,杳杳一川平。野水無人渡,孤舟盡日橫。

  荒村生斷靄,古寺語流鶯。舊業(yè)遙清渭②,沉思忽自驚。

注:①此詩約作于980年,詩人時年十九,進士及第,初任巴東知縣。  ②舊業(yè),這里指田園家業(yè)。清渭,指渭水。

 (2) 從首句的“聊”到末句的“驚”,反映了詩人怎樣的感情變化 ? 請聯(lián)系全詩進行分析。

 (2)本題考查對詩歌情感的把握能力。從注釋和標題可看出,這是作者離開家鄉(xiāng),初任巴東知縣所作,"懷歸"揭示了詩歌中含有思鄉(xiāng)盼歸之意。詩歌由寫景到抒懷,由"聊"到"驚",就表現(xiàn)了一種由閑情到心驚思鄉(xiāng)的感情變化過程。

答案:詩人登樓遠望,本是閑情,卻觸景生情,聯(lián)想起家鄉(xiāng),當他從鄉(xiāng)思中醒悟,發(fā)現(xiàn)自己身在異鄉(xiāng),心中不由一驚。這前后的感情變化,突出了作者的思鄉(xiāng)之情。

 

2. 06年江蘇卷    閱讀下面一首詞,然后回答問題。(8分)

鷓鴣天   室人降日,以此奉寄    [元]魏  初

去歲今辰卻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閑無處,兩鬢秋霜細有華。

山接水,水明霞,滿林殘照見歸鴉。幾時收拾田園了,兒女團圞夜煮茶。

注:室人降日:妻子生日。

⑴詞的前兩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第二句中的“又”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答案】(1)表達了作者漂泊中深切思念家中親人之情?!坝帧弊职凳咀髡卟恢挂淮卫僳E天涯,飽含愁苦與無奈。

 

3. 06年四川卷  閱讀下面一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8分)

                           夜   歸   周密

    夜深歸客依筇行, 冷磷依螢聚土塍。

  村店月昏泥徑滑,竹窗斜漏補衣燈。

 [注]筇:此代指竹杖。

(2)“竹窗斜漏補衣燈”這一耐人尋味的畫面中蘊含了哪些感情?請簡要賞析。

(2)這幅畫面描繪的是詩人想象(見到)的情景:竹籬茅舍中,一縷昏黃的燈光從竹窗里斜漏出來。青燈之下,詩人日思夜盼的妻子(母親)正在一針一線地縫補著衣服。詩人那懷鄉(xiāng)思歸的急切心情,家中親人對游子的關(guān)切和思念之情,正從這幅畫面中流溢出來。

【解析】本詩用“夜歸”統(tǒng)攝全篇,應(yīng)把握時令是“夜”和事件是“歸”,因此要找出“夜”中的意象,和“歸”中意境。既然已“夜深”了,還要歸家,那么思家懷鄉(xiāng)之切自不必說;“竹窗斜漏補衣燈”,這是游子(夜行人)快至家門時所見,夜已深了,家里還亮著“補衣燈”,家中親人對游子的關(guān)切和思念之情,撲面而來。

 

4.06年全國卷2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8分)

南 柯 子 王炎

山冥去陰重,天寒雨意濃。數(shù)枝幽艷濕啼紅。莫為惜花惆悵對東風。

蓑笠朝朝出,溝塍處處通。人間辛苦是三農(nóng)。要得一犁水足望年豐。

[注] 三農(nóng):指春耕、夏耘、秋收?!                         ?/P>

(2)試分析下闕的內(nèi)容,以及作者在詞中所抒發(fā)的思相感情?!                                ?/P>

(2)(4 分)描寫了農(nóng)民不避風雨、辛勤勞作的生活,發(fā)出了“人間辛苦是三農(nóng)”的感嘆,表達了農(nóng)民盼望風調(diào)雨順、五谷豐登的心情。 作者通過對農(nóng)民辛勞生活的感嘆,抒發(fā)了憐憫農(nóng)民的思想感情。

答出下闕內(nèi)容的,給 2 分;答出所抒發(fā)的思想感情的,給 2 分。意思答對即可。

 

5.06年浙江卷  閱讀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問題。(6分)

[正宮]叨叨令    無名氏

溪邊小徑舟橫渡,門前流水清如玉。青山隔斷紅塵路,白云滿地無尋處。說與你尋不得也么哥,尋不得也么哥,卻原來儂①家鸚鵡洲②邊住。

 [注]①儂:我    ②鸚鵡洲:此處為“漁父居處”的代稱。

 

 

(2)請結(jié)合全曲簡要分析“卻原來儂家鸚鵡洲邊住”所蘊含的思想情感。(4分) 

(2)①點明漁父(隱士)居住的環(huán)境是與世隔絕、遠離紅塵的“世外桃源”,表現(xiàn)其對所處環(huán)境的喜愛、自豪之情;②寫出漁父(隱士)超然塵世的情懷和隱逸的情趣。

[解析]詩歌鑒賞所選材料是元曲[正宮]叨叨令(溪邊小徑舟橫渡),元曲在已往的高考題中并不多見。曲中描繪了青山白云、門前流水、輕舟小徑這樣一個幽邃飄渺的極其澄凈的世界,字里行間表現(xiàn)出超然塵世的脫俗和隱逸情懷。寫法上,隱約回環(huán),先造其境,使人產(chǎn)生強烈的探詢感,結(jié)句借人們熟知的“鸚鵡洲”指稱“漁父”,點出意旨。含蓄蘊藉又不失明朗暢達。

 

6、07安徽卷   12.閱讀下面這首詞,然后回答問題。(8分)H

醉落魄·詠鷹

[清]陳維崧

寒山幾堵①,風低削碎中原路②。秋空一碧無今古。醉袒貂裘,略記尋呼處。     男兒身手和誰賭?老來猛氣還軒舉③。人間多少閑狐兔。月黑沙黃,此際偏思汝。

[注]①堵:座。 ②削碎中原路:形容鷹掠地飛過。 ③軒舉:意氣飛揚。

(2)結(jié)合下片的句子,分析詞人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案:“男兒身手和誰賭?老來猛氣還軒舉”,表達了猛氣猶存、老當益壯的情懷。“人間多少閑狐兔。月黑沙黃,此際偏思汝”,表達了期待施展抱負、建功立業(yè)的志向。

 

7、07江蘇卷      12.閱讀下面一首宋詞,完成下面兩題。(8分)

鷓鴣天 送人      辛棄疾

唱徹《陽關(guān)》淚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無窮樹,帶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幾千般,只應(yīng)離合是悲歡。江頭未是風波惡,別有人間行路難!

1   浮天水送無窮樹,帶雨云埋一半山  蘊含了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運用了哪種表現(xiàn)手法? 參考答案:(1)翹首遠望,依依不舍的惜別之情;路途艱險,祝福平安的關(guān)切之情;山高水長,前程迷茫的郁悶之情。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

 

 

8、07全國Ⅰ卷   12、閱讀下面這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8分)

望江南    超然臺①作   蘇軾

    春未老,風細柳斜針。試上超然臺上望,半壕春術(shù)一城花,煙雨暗十家。

  寒食②后,酒醒卻咨嗟。休時故人思故國,且將斷火試斷茶,詩酒趨年華。

[注]①超然臺:在密州(今山東諸城)城北。當時蘇軾任密州地方官。②寒食:清明前一或二日。舊俗寒食節(jié)不舉火,節(jié)后舉火稱新火。

(1)從詞中的“咨嗟”、“休對”、“且將”這些詞語看,你認為作者在詞中要表現(xiàn)的是一種什么樣的心情?請簡要分析。

答:(1)體現(xiàn)的是一種作者始終無法排遣的郁郁不得志的苦悶,又極力想把這種苦悶暫時排遣的心情。

(9、08【江蘇卷】10.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登金陵鳳凰臺    李白

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鷺洲??倿楦≡颇鼙稳眨L安不見使人愁。

【注】①一水:亦作“二水”。

(1)分別概括這首詩頷聯(lián)和頸聯(lián)的內(nèi)容,并說說其中寄寓了詩人什么樣的感慨。(4分)

(1)分別概括這首詩頷聯(lián)和頸聯(lián)的內(nèi)容,并說說其中寄寓了詩人什么樣的感慨。(4分)

 (2)“總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種修辭手法?尾聯(lián)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2)比喻。①憂君王為奸邪所蒙蔽,憂奸邪為非作歹;②憂賢者包括自己不得任用,憂國憂君憂民。

 

詩歌鑒賞精選練習5(意象意境專題)

 

1、04年廣東卷 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江  漢      杜甫

江漢思歸客,乾沖一腐儒。片云天共遠,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猶壯,秋風病欲蘇。古來存老馬,不必取長途。

( l ) 這是杜甫晚年客滯江漢時所寫的一首詩。詩中二三聯(lián)用了“片云”、“孤月”、 “落日”、“秋風”幾個意象,請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答案】(1)“片云”“孤月”意境凄涼,流露出作者孤獨、苦無知音的煩悶;“落日”“秋風”意境雄壯、開闊,又體現(xiàn)了作者“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的樂觀曠達。

 

2. 04年全國卷二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

鷓 鴣 天     晏幾道

十里樓臺倚翠微,百花深處杜鵑啼。殷勤自與行人語,不似流鶯取次飛。驚夢覺,弄晴時。   聲聲只道不如歸。天涯豈是無歸意,爭奈歸期未可期。

在這首詞中,作者為什么要描寫杜鵑的啼叫聲 ? 最后兩句是什么意思 ? 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

【答案】古人認為杜鵑的啼叫聲好像在說:“不如歸去!不如歸去!”這首詞的主題是游子思鄉(xiāng),最適宜從描寫杜鵑的啼叫聲入手。

最后兩句是說:不是不想回家,只是自己不能決定回去的日期。表達了作者無法主宰自己的生活,浪跡天涯有家難歸的感慨。

【解析】本詞考查對文化底蘊的理解與表達。像杜鵑、楊柳、陽關(guān)、紅葉,鴻雁等中國傳統(tǒng)文化意象的基本涵義要熟知并敏感地在鑒賞時領(lǐng)會貫通。

 

3.04年福建卷      閱讀下面一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

秋 夜      朱淑真

夜久無眠秋氣清,燭花頻剪欲三更。鋪床涼滿梧桐月,月在梧桐缺處明。

此詩無一“情”字,而無處不含“情”。請從三、四句中找出最能體現(xiàn)詩人感情的一個字,并在對全詩整體感悟的基礎(chǔ)上,簡要分析詩人在這兩句詩中是如何營造意境的。

【答案】“涼”?!皼觥弊旨葘懱鞗?,又寫心境的孤寂(或心涼)。由床上之月寫到天上之月,過渡(頂針)巧妙;愁情、涼床、月影和梧桐,共同營造出孤寂(離愁別怨)的意境。(答“缺”字,言之成理亦可。)

 

4.04年江蘇卷 閱讀下面一首唐代的邊塞詩,然后回答問題。 (6分 )

征 人 怨     柳中庸

歲歲金河復玉關(guān),朝朝馬策與刀環(huán)。

三春白雪歸青冢,萬里黃河繞黑山。

(1) 為什么說這是一首邊塞詩 ? 結(jié)合詩句具體說明。

詩句中有“金河、玉關(guān)、青冢、黃河、黑山”等代表邊塞的地名,寫了征人戍邊生活。

(2) 詩題為“征人怨”,通篇雖無“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請作簡要賞析。

怨年年歲歲頻繁調(diào)動,怨時時刻刻練兵備戰(zhàn),怨氣候酷寒,怨景色單調(diào)。

 

5. 05年江西卷     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

絕  句   吳濤

游子春衫已試單,桃花飛盡野梅酸。怪來一夜蛙聲歇,又作東風十日寒。

此詩體現(xiàn)了怎樣的季候特點?錢鐘書稱此詩表現(xiàn)了某種“情味”,結(jié)合詩句作簡要分析。

 答案為:春夏之交乍暖忽寒。通過細節(jié)和景物描寫,表現(xiàn)游子對季候變化特別敏感的某種心理。

 

解析:第一問完全可以從春衫已試單、桃花飛盡、蛙聲歇和十日寒中分析理解出來。視覺--游子春衫單、桃花飛盡;味覺--野梅酸:表現(xiàn)天氣變暖的感受。聽覺--蛙聲歇;觸覺--東風寒:表現(xiàn)"寒"的感受。第二問,錢鐘書的原話是這樣的:"下面這一首寫春深夏淺、乍暖忽寒的情味,倒是極新穎的。"所以這種情味應(yīng)該與變化的季候聯(lián)系在一起。季候的變化引起游子對家鄉(xiāng)、朋友的思念之情。這樣理解應(yīng)該是恰當?shù)摹?nbsp;

 

6、07廣東卷 閱讀下面的宋詩,然后回答問題。(6分)

  溪亭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高樹月初白,微風酒半醒。

獨行芽落葉,閑坐數(shù)流螢。何處漁歌起?孤燈隔遠汀。

  (1)詩人運用了哪些反映時間變化的意象來表現(xiàn)其情感?(2分)

答案:(1)用“清秋”“日暮”“月初白”“落葉”“流螢”“孤燈的意象,表現(xiàn)時間由傍晚到明月初升的變化。

 

7、08【山東卷】14、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回答問題。(8分)

畫堂春    秦觀

落紅鋪徑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園憔悴杜鵑啼,無奈春歸。

柳外畫樓獨上,憑欄手捻①花枝,放花無語對斜暉,此恨誰知?

【注】①捻(niǎn):持取,捻弄

(2)       上闕的景物描寫是如何表現(xiàn)無奈之情的?請作簡要分析。(4分)

答案:⑴上闕通過描寫鋪徑之落紅、弄晴之小雨、憔悴之杏園、哀啼之杜鵑等殘春景象,表現(xiàn)傷春(惜春)的無奈之情。

 

8、08【天津卷】16、閱讀下面的詩,回答問題。(5分)

山居即事  王維

寂寞掩柴扉,蒼茫對落暉。鶴巢松樹遍,人訪蓽門稀。

嫩竹含新粉,紅蓮落故衣。渡頭煙火起,處處采菱歸。

(2)詩的后四句寫出了怎樣的景與情?

(2)寫出了夕陽西下,炊煙升起,嫩竹荷花清新可愛,人們采菱而歸的景象。表現(xiàn)出作者悠然閑適的心情。

解析:此題考查的是鑒賞古代詩歌的能力。認真閱讀此詩并結(jié)合所學王維詩歌的特色,此題不難作答。第⑵問的“景”實際上就是把詩作的后四句用現(xiàn)代漢語表述出來,明確了“景”,“情”也就自然容易寫出來了。

 

9、【海南、寧夏卷】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8~9題。

題李世南畫扇①  蔡肇②

野水潺潺平落澗,秋風瑟瑟細吹林。逢人抱甕知村近③,隔塢聞鐘覺寺深④。

[注]①李世南:北宋著名畫家,擅畫山水。②蔡肇(?—1119):字天啟,丹陽(今屬江蘇)人。曾任吏部員外郎、中書舍人等職。③甕:這里指水甕。④塢:地勢周圍高而中央的地方。這里指山塢。

8、請簡單描述一下李世南畫的扇面中應(yīng)有的景物。這樣一幅畫面呈現(xiàn)出什么樣的氣氛?(5分)

【畫面大概是:有條小溪從兩山之間流出,樹林里樹葉飄落,一個人抱著甕在路上(或在溪邊),山谷那邊隱約露出寺廟。這畫面呈現(xiàn)出的是鄉(xiāng)村野外恬靜、安詳?shù)臍夥铡!?/P>

【畫面中應(yīng)有小溪、山(山塢)、樹林(落葉)、人、甕、寺廟等六種景物。描述出一至二種景物的,給1分;三至四種景物的,給2分;五至六種景物的,給3分。答出畫面呈現(xiàn)出什么樣氣氛的,給2分。意思答對即可?!?/P>

9、古人的題畫詩往往會闡發(fā)畫面以外的意趣,你覺得這首詩哪些描寫表現(xiàn)了畫面以外的景和趣?這樣寫有什么好處?(6分)

【1“水潺潺”聲音的描寫,2“秋風瑟瑟”聲音的描寫,3聯(lián)想到附近有個村莊的描寫,4遠處寺廟傳來“鐘”聲的描寫,都表現(xiàn)了畫面以外的景和趣。

這樣寫的好處是:1使畫面上靜止的景物活動了起來,變得有聲有色;2拓展了畫面,使之更顯豐富多彩?!?/P>

【能答出作者加入“水潺潺”聲、“秋風瑟瑟”聲、“鐘”聲并聯(lián)想到附近有村莊的,給4分,每答對一點給1分;能答出好處的,給2分,每答對一點給1分。意思答對即可?!?/P>

 

10、08【湖北卷】14、讀宋詞聯(lián)系其寫作背景回答問題(8分)

臨江仙  [宋]侯蒙

未遇行藏誰肯信,如今方表名蹤。無端良匠畫形容。當風輕借力,一舉入高空。

方得吹噓身漸穩(wěn),只疑遠赴蟾宮。雨余時候夕陽紅。幾人平地上,看我碧宵中。

【寫作背景】據(jù)宋人洪邁《夷堅志》記載:侯蒙其貌不揚,年長無成,屢屢被人譏笑。有輕薄少年畫其形貌于風箏上,侯蒙見之大笑,作《臨江仙》詞題其上。后一舉登第,官至宰相。

⑵《三國演義》的開篇詞《臨江仙》上闋“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zhuǎn)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與侯蒙詞一樣,都運用了“夕陽紅”意象,但其象征意義各不相同,請作簡要的比較。(4分)

(2)(4分)

①侯詞的“夕陽紅”象征個人的時來運轉(zhuǎn),大器晚成。

②《三國演義》開篇詞的“夕陽紅”象征歷史的滄桑變化。

【答案解析】

(2)①“雨余時候夕陽紅。幾人平地上,看我碧宵中”,借“夕陽紅”表現(xiàn)自己了的自信、憧憬,有一種大器晚成的欣慰在里邊。

②滄海桑田,歷史演變。《三國演義》開篇詞“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中的“夕陽紅”,它象征的就是歷史不斷的更替變化。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luò)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