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來源: 西祠胡同taijiwukong的角落 沉著虛靜 武術一道。心急者敗。誠能不動心。則敵之進攻。我靜以待之。若心急氣浮。則不但難以破敵。且反足致敗。身以機敏為第一。心以沉著為主。持此自修。雖不籍器械。而敵以武器攻擊。我亦心守沉靜而巧勝敵械。是皆沉著虛靜之效也。 養(yǎng)我靈覺 凡眼耳之活動。根于心之發(fā)動。故觀物應聽而心動。此人之常也。吾人之遭遇危險。不能預知。故平時步行時。當注意前后左右。不可疏忽。蓋不幸受人阻擊。不特受害負傷。而多年之練習。悉付諸逝水也。 且應敵之時。因眼之活動。而神勇自滿。動作亦速。敵人圖我之意時。先已了然于胸。察敵眼光之所注。與吾身相觸之靈覺。敵方意向。我無不知。我得而從之制也。 威嚇應用 發(fā)聲則氣能專一。力自舒遠。而聲必起自丹田。動作得勢。是因氣之相應。勇氣自增。而敵氣敗餒矣。 然發(fā)聲若不得體。任意喧嘩。既損禮體。并傷我威。反招善叫貓兒不善捕鼠之譏。不如保持寧靜心氣。 殘敵之心 若無殘敵之心。一不能敵眾。二不能了事。諺謂交手不留情留情便失手。殘敵心者。敵敗后。切莫不可以假之以還手之機。著須一心注釋敵人。不令其有任何再生動作。如若有我為敵所敗。際此瞬間。既須振作監(jiān)視故心中另一意念。俾揉應敵之道。皆間不容發(fā)。防護周全。 多求練歷 修習武技。當求練歷 故對練之事為習武要事。切勿自以為技術未精而氣餒。務于對練中鍛煉技巧。嫻熟技巧。領會要訣。與固定養(yǎng)氣定心各要則。如此身體力行。學會破敵功夫。而后百戰(zhàn)不殆。 對練時。若心存畏懼。便已輸了七分。往往見技術過人者。竟意外大負。是必心中懷懼故也。過后方悔敵技平常。已無及矣。故對練時。不宜輕敵。但亦不妨放膽引敵。一著未善。既當變化。力求得勢。自信力自然而生??謶直阆?。籍此努力修煉。不厭不倦。練習既多。境界自高。 練武者之惡德 夫治學者。專心治學。神不外鶩。唯教誨之是尊。造詣必可致遠。武藝亦學問一端。若自恃身體之強壯。膂力之方剛。或恃藝之初成。而夷視一切者,真木偶之猙獰。無復竿頭之日進。蓋武技要求。不再有一欣昂之軀。血氣之勇。此皆未經(jīng)琢磨之粗坯下料。無足敖視。乃淺器易盈爾。 注重對練 當求與多數(shù)人對練。廣得經(jīng)驗。若拒與新人對練。最阻進步。勿 挑選對手。好挑選者。必自是而輕人。若遇是輩。先觀其破綻而敗之。彼屢次敗破。最后必示好意相與??沙扇岩?。對于較弱于己者。勿視為無益于己。而敷衍從 事。此種根性至劣。故對后進。必當親切叮嚀。教導不倦。是亦樂事也。遇他人練。宜靜觀其得失。取其所長。矯其所短。善弈者不必自弈。閱其勝者敗者機微。得 矣。自與人教試。宜以禮待之。勿舉動輕慢。若為人所負。切不可存報復之心。蓋勝敗常也。唯致力于學。乃可收之于桑隅。 料敵之法 夫敵有陰敵陽敵二種。其形狀不易判別。升觀以弱。或為勁敵。 外觀極盛而或為易與。內(nèi)家拳法。常使一身鎮(zhèn)靜而變化無方。存心料敵。雖不能燭照計數(shù)。亦可臨時察言辨色得之。敵顏色赤。則性氣向上。性氣外發(fā)。心必急。已 失勝利之機。敵顏色青白者。心必怯。怯則身體枕顫。方法不能活用。故吾人較勝。宜不怯不急。 心壯魄強 心魄既吾人精神力之謂也。為人心之基。有強有弱。有精力者有 氣有勢。見敵而起制勝之心。則勢滿也。此為心魄之作用。由心生膽。由膽生力。力以身體為基礎。身體虛弱。雖有此心。亦屬白運心魄。無效也。身體強壯。方能 不為物動。基礎方立。故練身亦是要事。有心。有體。既當習氣。呼吸皆自心中所起。切勿使氣息閉止。便不持久。故求運氣調(diào)息。而后心自靜。魄自堅。強壯毅。 機智勝膂力 力有時而窮。巧有時不濟。一智可勝千軍。 以智就事。安渡窘境。豈獨賴拳勇技擊乎。 破勢收勢 內(nèi)家決無先動手打人之理。如對方一出手。既是破勢。我得有隙 可乘。是所謂隙開進莫遲也。但須明虛實。不貪不求。方是高手。如敵不破勢??梢杂靡?。用引之要。在引出敵隙。非露己隙與人也。且當引誘。皆不可不知。收勢 須能一發(fā)既有一收。方能力之可生生不竭也。不可舊力已失。新力未生。既強作妄焉。雖銳無用。我能蓄勢常新。新力不斷。此須于平日練拳時成。 取敵要妙 取敵之道。在乎敵身。不在乎我。敵弱于我。拿而制之。敵強于 我。徑取其穴。敵合于我勁。提而放之。敵力道多變。我當制機之宜。大凡高來低取。尚嫌太疏。隨來隨往。因敵施為。方是識癥設治之良醫(yī)。法尚干凈利落。道道 地地。純在人身上做功夫。我身上不可有絲毫之擺設。否則技藝總不高。 練氣歸根 技擊之道。有形態(tài)之強非真強。此蓋氣散于外。未能歸藏也。無 形態(tài)上之強而堪以為強者。乃是真強。蓋已練氣歸根者。不見形態(tài)之壯。不見顏色之威。氣不驚。心不驚。但見柔弱。此得內(nèi)家之正。斷人功夫高下??梢酝?之。蓋不在其形。而在其氣。此亦在己學之精深也。俗人求于皮相。俗人無學而淺學也。古來精于此道者。以練氣為根本。此內(nèi)家真?zhèn)髡龑W也。
|
|
|
來自: 興安書館 > 《內(nèi)家拳口訣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