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自慰网亚洲一区二区,亚洲一级在线播放毛片,亚洲中文字幕av每天更新,黄aⅴ永久免费无码,91成人午夜在线精品,色网站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欧洲wwwww在线观看

分享

元和五臟五行音(音樂與養(yǎng)生 )

 圖書 館員 2013-01-12
元和五臟五行音樂『中國古曲網 』

強脾  1 (哆)

強肺 2  (來)

強腎  3.6(米 啦)

舒肝  7.4(西 發(fā))

強心  5 (索) 

腎水黑 羽音:(米啦)反復連續(xù)念或唱1——2小時開始出聲,累了就默唱,專心些必有效驗。

功效: 消炎,清熱,軟化血管;

適應癥: 腎炎,腎結核;

尿道炎,膀胱炎;

腰肌勞損,風濕關節(jié)炎;

婦女陰道炎,白帶過多和神經衰弱。、

預防骨髓炎,預防腎虛所引起的頭暈、目眩。精力不足、發(fā)育不良。

歌唱家很少有身體不好的,就是丹田之氣充足,他們每天的練聲,對他們來說,就是最好的五臟鍛煉。人的五臟六腑健康了,也就不容易生病了!大家不妨試試看,很簡便易行的,身體有了好轉情回來告訴一聲,謝謝。

(前面已經有很多人受益了?;貋砀嬖V說這里好了,那里好了的,希望博友們也一樣受益。)










 
 
音樂養(yǎng)生和音樂療法
 
   古今中外無數實例證實,音樂可以解憂養(yǎng)生,鼓舞斗志,也可以祛病延年。音樂療法是心理療法的一個分支,具有深邃的內涵和無窮的魅力。
    當你邁入考場前你是否聆聽過青藏高原、黃河頌或卡門序曲?當聽了這些激越亢奮,充滿自信的樂曲后你的競技狀態(tài)和臨場發(fā)揮是否會意外得好?當你遇到煩心事,心情郁悶沮喪彷徨時,是否撥冗靜心地欣賞過二泉映月、春江花月夜或者藍色多瑙河?這些悠揚靜謐令人心扉敞開的器樂是否已解開了你的心結,撤掉了心中的塊壘?
    據一位在美國專修心理學的同行講,美國許多老人院、老年公寓盡管物質生活富足醫(yī)療保障很好,但是老年人因為孤獨、寂寞、抑郁、失眠導致的軀體和心理的病痛很難用藥物收效,后來他的導師就給老人們增加了音樂療法作為輔助治療——— 整個老人院用《上帝保佑美利堅》做背景音樂使之不絕于耳,其他病癥則“辨病施樂”。例如痛癥用肖邦、舒伯特、莫扎特、柴可夫斯基的不同的小夜曲;抗焦慮用天鵝湖、藍色多瑙河;臨終關懷用貝多芬的一些名曲。據說都收到了程度不同的療效。
    音樂為何具有這么大的能量,為什么它既可以養(yǎng)生又可以祛病呢?
    音樂,就是一種周期性震動聲源發(fā)出的音樂聲波,這種特殊的物理信息(頻率一般在27-400赫茲)通過聽神經,經由心理和物理兩途徑調整人的中樞神經系統(tǒng),使興奮和抑制達到協(xié)調、有序、和諧,因而糾正和排除了不利健康的壞信息,保留了好信息。
    音樂養(yǎng)生,就像信仰養(yǎng)生、藥膳養(yǎng)生一樣,它可以養(yǎng)正氣,固本源、去雜念,驅邪氣。用和諧動人的旋律點撥人的心音可使身心共振、內外共鳴、護固元氣,達到氣血暢旺,經絡暢通,陰陽平衡。音樂養(yǎng)生的道理源于中醫(yī)理論,其最為經典的釋語就是:氣血沖和,百病不生,一有怫郁,萬病生焉。機理在于美妙之音可加強人體的氣化、氣通、氣足。難怪古人說:十二律神韻可通天地,合神明;可以泣鬼神、感天地、撼草木。
    天籟之音何以力量巨大,它的原理出自哪兒呢?出自中國的古代哲學,出自天人相應,陰陽五行。五行生克有序、協(xié)調就可使五臟元氣沖和,精氣神充沛,“陰平陽秘”,就可得到健康。這就是它的奧秘。
    現代音樂由七音符十二平均律組合,古代中國則是五音制律。五行有土金木火水,它們分別對應宮商角徵羽(12356);脾肺肝心腎;喉牙舌齒唇。就像氣功六字訣鍛煉,“噓”音可清肝,“呵”音補心氣,“呼”音健脾胃,“呬”音潤肺,“吹”音補腎,“嘻”音通三焦一樣,不同力度、速度、音程的音樂可產生效果各異的不自主的生理反射;不同的音符、旋律、節(jié)奏會振蕩不同的臟腑經絡,使之共鳴共振有序和諧,并能免其太過或不及,以此調節(jié)氣化氣通,從而維護身心健康。比如西醫(yī)的焦慮癥、抑郁癥,它們多數可譯歸于中醫(yī)學的“肝郁癥”。中醫(yī)所說之肝,主藏血,主筋健,主謀慮,主藏魂。可調節(jié)血運,調節(jié)情志,舒暢氣機,平穩(wěn)血壓,利膽健脾,其生理功用主要的就是“主疏泄”,“肝”在五行中屬木,水可生木,金又克木,所以中醫(yī)治療此類病多用六味地黃丸滋肝腎、固本源以恢復肝的疏泄功能,另用紫苑、桔梗、牛子等宣肺的藥物克制肝氣的太過;或用芍甘湯、逍遙丸柔肝緩肝之急迫,進而達到疏肝解郁,治療煩怒、淡漠、失眠、厭世這一類病候。
    如同用藥的道理,古代養(yǎng)生音樂也是依據陰陽五行為指導,在樂曲中制造和諧與平衡。多用羽、商、角為主音符編創(chuàng)主旋律組合樂曲以調控肝郁不舒。在整個樂曲起承轉合中的每個樂段,其調式的始音尾音多為羽商角音并且音域相對較長一些,樂器多用古箏、笙、二胡、琵琶、揚琴、簫、籟等演奏,絕少用嗩吶、笛子、打擊樂之類。此種舒緩悠然之美音可震撼肝臟,鼓蕩氣機,疏通肝經從而達到疏解肝郁、鎮(zhèn)靜安神、調治焦慮緊張恐怖的癥候。我們可以通過欣賞喜洋洋、雨打芭蕉、平湖秋月以及昆曲、京劇的一些片斷調式感悟古人的智慧。

 

陰陽與音樂養(yǎng)生

心身調治   

        陰陽學說是中國古代的哲學思想,它用來說明萬物既對立又統(tǒng)一的辯證關系以及一切事物變化現象的屬性,正所謂“陰陽者,萬物之能使也?!薄肮玛幉簧?,獨陽不長”,陰與陽在相互依存、相互制約、互根互用、相互消長中維持著動態(tài)的平衡關系,以成“陰在內,陽之守也;陽在外,陰之使也”之格局。“陰平陽秘,精神乃治”,作為貫穿整個中醫(yī)體系的一個基本脈絡,陰陽平衡是身心健康的基礎。東漢《太平經》運用陰陽學說解釋音樂的起源和養(yǎng)生意義,認為音樂的發(fā)展是順應宇宙萬物陰陽相生、動靜相應的規(guī)律的。對音樂的陰陽之理,我們可詮釋為:高為陽,低為陰;大調為陽,小調為陰;強為陽,弱為陰;剛為陽,柔為陰;金革之聲為陽,絲木之聲為陰等。音樂養(yǎng)生,恰是針對機體陰陽偏勝偏衰的屬性,用音樂的陰陽屬性來補偏救弊,從而協(xié)調陰陽平衡。
  如對陽虛寒證患者,可溫陽散寒,選用活躍、歡快、興奮、激情的音樂進行欣賞。由于陰陽的相對性,也必須根據人們的性別、年齡、文化程度、藝術修養(yǎng)等諸多因素因人因地制宜。
  《五行與音樂養(yǎng)生》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中將五音與天、地、身、心相聯系,將角、徵、宮、商、羽分屬木、火、土、金、水,從而五音與五臟相通,有了“五臟相音”學說,即宮聲入脾,商音入肺,角聲人肝,徵聲入心,羽聲入腎。在《左傳》、《國語》、《管子》等史籍中也可看到五音與陰陽五行的關系。與五行的相生、相克相似,五音也是對立統(tǒng)一的,宮生徵,徵生商、商生羽、羽生角,羽屬水,角屬木,它們之間于調式上為主屬關系,此為相生;而商、角屬金、木;徵、羽屬水、火,均為大二度,系不協(xié)和音程,在傳統(tǒng)音樂中屬相克。音樂的內蘊是以人的情感為軸心的,古人就將五音各調所發(fā)出的精神效應進行歸類:“宮音和平雄厚,莊重寬宏;商音慷壯哀郁,慘憮健捷;角音圓長通澈,廉直溫恭;徵音婉愉流利,雅而柔順;羽音高潔澄凈,淡蕩清邈”。由五音的精神效應所決定,故“聞宮音,使人溫舒而廣大;聞商音,使人方正而好義;聞角音,使人惻隱而愛人;聞徵音,使人樂善而好施;聞羽音,使人整齊而好禮?!薄拔迮K相音”學說在音樂養(yǎng)生中具有重要意義,正如《內經》中所指出,宮為脾之音,大而和也,嘆者也,過思傷脾,可用宮音之亢奮使之憤怒,以治過思;商為肺之音,輕而勁也,哀者也,過憂傷肺,可用商音之歡快使之高興,以治過憂……這也就是說,屬本臟之音均可用于治療本臟病,當然我們還可根據五行生克的規(guī)律,用于治療他臟之病。一般說來,宮調式和徵調式色彩明亮,具有健脾、
  養(yǎng)心的作用,羽調式和角調式色彩上較暗淡,具有補腎、舒肝的作用,商調式介乎兩者間,可使人感欣慰而有清肺之功效,因此根據不同的癥情,依據五行學說選用適當的音樂可獲得較好養(yǎng)生效果。

 

五音療法
 
  就是根據中醫(yī)傳統(tǒng)的陰陽五行理論和五音對應,用角、徵、宮、商、羽五種不同的音調的音樂來治療疾病。

  五音分屬五行木、火、金、土、水通肝、心、肺、脾、腎五臟。具體應用時應該在全面分析病情的基礎上,針對病癥發(fā)生的臟腑、經絡結合陰陽五行之間的相生相克關系,選擇相應的音樂對病人進行治療。一般用來治療由于社會心理因素所致的身心疾病。

  對于失眠、神經衰弱可選擇一些親切、溫存,曲調低吟、節(jié)奏徐緩慢而平穩(wěn)的音樂,于睡前收聽,以起到安神寧心、鎮(zhèn)靜的作用如《平沙落雁》、燭影搖紅》......

  對于原發(fā)性高血壓、冠心病等引起的心悸、頭暈、,可選擇情調悠然、節(jié)奏徐緩的古典音樂與輕音樂。如《春江花夜月》、《平湖秋月》......

  對于憂郁癥可選用格調歡樂、興奮、舒暢、節(jié)奏明快活潑的曲目。如《喜洋洋》、《步步高》......達到舒心解頤郁的目的。

  對于消化不良胃腸功能紊亂者,可選用節(jié)奏平緩舒心悅耳之曲,以促進食欲,調節(jié)胃腸功能。如《花好月圓》、《北國之春》......

  根據五音對應五臟的屬性,對于肝氣郁結,怒傷肝等肝膽疾病應該選擇角調式曲目如《草木青青》、〈綠葉迎風〉

     心氣不足用徵調式曲目如〈喜相逢〉、〈百鳥朝鳳〉....

     思傷睥致脾氣虛脾胃不和者可選宮調式曲目,如〈秋湖月夜〉、〈鳥投林〉.....

  憂傷肺所致肥氣虛,肺失宣降所致咳喘,可選商調式音樂,如〈陽關三疊〉、〈黃河大合唱〉......

  腎氣虛、腎不納氣所致的咳喘,可選擇羽調動式曲目。〈昭君怨〉、〈塞上曲〉等。

  另外,在用五音治療情志時,可依據五志相勝的原理,選擇相應的曲目。

  如以悲切的商調式來音樂治療因怒極而致的神經亢奮,狂躁的病態(tài);

  用恐懼的羽調式音樂來治療因過度喜悅而致的心氣渙散、神不守舍的疾?。?/FONT>

  用鮮明、舒暢的角調式音樂來治療思慮過度而致的神情低落、沉悶的疾病;

  用熱烈、明快、歡樂的徵調式音樂來治療因為悲哀過度導致的精神萎靡不振,時時哀嘆哭泣的疾??;

  用敦厚、莊重的宮調式音樂來安定極度恐懼引起的情緒不穩(wěn)定,治療其神志錯亂的疾病。

   注意事項:

  1·可能排除各種干擾,使身心沉浸在樂曲的意境之中;

  2·某些樂曲兼具兩種以上的意義和作用,必須靈活選用,以避免有悖病情的內容;

  3·必須控制音量,一般在40~60dB即可,用于安神的可更低些;

  4·選擇樂曲或者表演方式應該根據病人病情及患者的民族、區(qū)域、文化、興趣、愛好、性格特點,不應該強迫病人反復聽一首曲子或厭煩的樂曲,或參加不喜歡的表演及交流活動,否則會適得其反。

   

五音調情志

音樂能養(yǎng)生、治病,已被中外許多學者公認,尤其是中國古典音樂,曲調溫柔,音色平和,旋律優(yōu)美動聽,能使人忘卻煩惱,從而開闊胸襟,促進身心健康。

在兩千年前,中醫(yī)的經典著作《黃帝內經》就提出了“五音療疾”的觀點。中醫(yī)認為,五音,即角、徵、宮、商、羽,對應五行(木、火、土、金、水),并與人的五臟和五種情志相連。如宮調式樂曲,悠揚沉靜、淳厚莊重,有如“土”般寬厚結實,可入脾;商調式樂曲,高亢悲壯、鏗鏘雄偉,具有“金”之特性,可入肺;角調式樂曲,朝氣蓬勃,生機盎然,具有“木”之特性,可入肝;徵調式樂曲,熱烈歡快、活潑輕松,具有“火”之特性,可人心;羽調式音樂,凄切哀怨,蒼涼柔潤,如行云流水,具有“水”之特性,可入腎。中醫(yī)的“五音療疾”就是根據5種調式音樂的特性與五臟五行的關系來選擇曲目,以調和情志,調理臟腑,平衡陰陽,達到保持機體氣機動態(tài)平衡、維護人體健康的目的。

依據上述原理,可采用以下方法調暢情志:

浮躁在五行中屬“火”,這類人做事爽快,愛夸夸其談,爭強好勝。平時未發(fā)作時,應引導其積極的一面,聽些徵調音樂,如《步步高》、《狂歡》、《解放軍進行曲》、《卡門序曲》等,這類樂曲激昂歡快,符合這些人的性格,能使人奮進向上。在情緒浮躁時,則應用水來克制,聽些羽調式音樂,如《梁?!?、《二泉映月》、《漢宮秋月》等,緩和、制約、克制浮躁情緒。

壓抑在五行中屬“土”,這些人多思多慮,多愁善感。平時應多聽宮調式樂曲,如《春江花月夜》、《月兒高》、《月光奏鳴曲》等。這些曲目悠揚沉靜,能抒發(fā)情感。當遇到挫折,極度痛苦壓抑時,應聽角調式音樂,如《春之聲圓舞曲》、《藍色多瑙河》、《江南絲竹樂》,此類樂曲生機蓬勃,能以肝木的蓬勃朝氣制約脾土的極度壓抑,使其從痛苦抑郁中解脫出來。

悲哀在五行中屬“金”,悲痛時,應聽商調式樂曲,如《第三交響曲》、《嘎達梅林》、《悲愴》等,能發(fā)泄心頭郁悶,擺脫悲痛,振奮精神。對于久哭不止,極度悲傷的患者,應聽徵調式音樂,如《春節(jié)序曲》、《溜冰圓舞曲》、《閑聊波爾卡》等。其旋律輕松愉快、活潑,能補心平肺,擺脫悲傷與痛苦。

憤怒在五行中屬“木”,憤怒生氣時,應多聽角調式樂曲,舒肝理氣,如《春風得意》、《江南好》等。在憤怒至極,大動肝火時,應聽商調式樂曲,如德沃夏克的《自新大陸》,艾爾加的《威風堂堂》等,以佐金平木,用肺金的肅降制約肝火的上亢。

絕望在五行中屬“水”,這些人多因遇到大的挫折及精神創(chuàng)傷而對生活失去信心,產生絕望,故必須以歡快、明朗的徵調式樂曲,如《輕騎兵進行曲》、《喜洋洋》,中國的吹打樂等,補火制水,重新喚起對美好未來的希望。

音樂治療每日2~3次,每次以30分鐘左右為宜。最好戴耳機,免受外界干擾。治療中不能總重復一首樂曲,以免久聽生厭。治療的音量應掌握適度,一般以70分貝以下療效最佳。

 

五音手診調理

一、宮調式樂曲(脾音土音)----平衡的感覺

《春江花月夜》《月兒高》《月光奏響曲》

二、羽調式樂曲(腎音水間)----按摩的享受

《二泉映月》《漢宮秋月》《喜洋洋》

三、商調式樂曲(肺音金音)-----火炙的的作用

《第三交響曲》《悲愴》《嗄達海林》

四、角調式樂曲(肝音木間)----拔罐的體會

《江南好》《春風得意》《江南竹絲樂》

五、徵調式樂曲(心音火音)-----拍打的快感

《步步高》《狂歡》《解放軍進行曲》

 

五音脈沖治療

【中醫(yī)五音】

中醫(yī)五音,是古代的宮、商、角、徵、羽5種調式音樂的特性與五臟五行的屬性關系來選擇曲目,進行調養(yǎng)治療。

●宮調式樂曲

特點:風格悠揚沉靜、淳厚莊重,有如“土”般寬厚結實,可入脾。可調節(jié)消化系統(tǒng)功能、對神經系統(tǒng)、精神的調節(jié)也有一定的作用。

宮調式樂曲,如《春江花月夜》、《月兒高》、《月光奏鳴曲》等

●商調式樂曲

特點:風格高亢悲壯、鏗鏘雄偉,具有“金”之特性,可入肺;可調節(jié)呼吸系統(tǒng)功能,對神經系統(tǒng)、內分泌系統(tǒng)有一定的影響。

商調式樂曲,如《第三交響曲》、《嘎達梅林》、《悲愴》,

●角調式樂曲

特點:構成了大地回春,萬物萌生,生機盎然的旋律,曲調親切爽朗,生氣蓬勃,清澈馨香,如暖流溫心,清風入夢,具有“木”之特性,可入肝;主要調節(jié)神經系統(tǒng),對內分泌系統(tǒng)、消化系統(tǒng)也有調節(jié)作用。

角調式樂曲:《春之聲圓舞曲》、《藍色多瑙河》、《江南絲竹樂》《春風得意》、《江南好》

●徵調式樂曲

特點:旋律熱烈歡快、活潑輕松,構成層次分明、情緒歡暢的感染氣氛,具有“火”之特性,可入心;主要調節(jié)循環(huán)系統(tǒng),對神經系統(tǒng)與精神系統(tǒng)疾病也有調節(jié)作用。

聽些徵調音樂,如《步步高》、《狂歡》、《解放軍進行曲》、《卡門序曲》等,這類樂曲,

●羽調式音樂

特點:風格清純,凄切哀怨,蒼涼柔潤,如天垂晶幕,行云流水,具有“水”之特性,可入腎。主要對泌尿與生殖系統(tǒng)有調節(jié)作用。

羽調式音樂,如小提琴協(xié)奏曲《梁?!?、《二泉映月》、《漢宮秋月》《輕騎兵進行曲》、《喜洋洋》中國的吹打樂

 

琴道與養(yǎng)生

宮調式

樂曲的風格主要是悠揚沉靜、溫厚莊重,給人以濃重厚實的感覺。根據五音通五臟的理論,宮音入脾,對脾胃系統(tǒng)作用比較明顯,促進消化系統(tǒng),滋補氣血,旺盛食欲,同時能夠安定情緒,穩(wěn)定神經系統(tǒng)。

宮音匹配土型人,即陰陽平和之人。其為人態(tài)度和順可親,忠厚樸實,端莊持重,觀察事物邏輯分明,易聽取別人的意見,樂于助人,但性情略為保守。其性情溫厚,陰陽調和,一般不容易感染疾病,音樂養(yǎng)生中可以多聽典雅溫厚的宮調樂。使身心更為健康。

代表曲目有:《梅花三弄》、《高山》、《流水》、《陽春》等。

商調式

商調式的風格鏗鏘有力,高亢悲壯,肅勁嘹亮。聽商調音樂,可以增強肌體抗御疾病的能力。商音入肺,可以加強呼吸系統(tǒng)的機能,對于改善衛(wèi)氣不足的狀況。

商調匹配金型人,又稱少陽之人。金型人意志堅定,性格開朗,獨立意識強,判斷是非能力及組織能力、自制能力頗強,有自以為是的傾向。金型人陽氣較盛,音樂養(yǎng)生應該以調和陰陽為主,發(fā)散陽氣,適合聽柔和的羽、角調式的音樂。

代表曲目有:《慨古吟》、《長清》、《鶴鳴九皋》、《白雪》等。

角調式

角調式樂曲悠揚,生機勃勃,象征春天萬木皆綠,角音入肝,對諸如脅肋疼痛、胸悶、脘腹不適等肝郁不舒的諸種癥狀作用尤佳。

角調匹配木型人,為少陰之人。性格多愁善感,對人生比較悲觀,認識事物的能力強,鉆研學問,具有才華。木型人大多優(yōu)柔寡斷,沉默寡言,有時讓人難以親近。由于木型人陰氣偏重,陽氣不足,建議配合用角調樂或宮調樂來調節(jié)陰陽。

代表曲目:《列子御風》、《莊周夢蝶》等。

徵調式

徵調的風格歡快,輕松活潑,象火一樣升騰,具有炎上的特性。徵調入心,對心血管的功能具有促進作用,對血脈淤阻的各種心血管疾病療效顯著。

徵調匹配火型人,火型人屬太陽之人,性格開朗,樂觀,反應敏捷,積極主動,志向遠大,即使失敗也不易后退。但容易急躁沖動,自制力不強,甚至控制不了自己?;鹦腿岁枤膺^多,陰氣不足,應配合聽羽調式音樂,調和陰陽,避免陽氣過剩而導致的一系列疾病和情緒上的失控。

代表曲目:《山居吟》、《文王操》、《樵歌》、《漁歌》等。

羽調式

羽調式清幽柔和,哀婉,有如水之微瀾,羽聲入腎,故可以增強腎的功能,滋補腎精,有益于陰虛火旺,腎精虧損,心火亢盛而出現的各種癥狀,如耳鳴、失眠、多夢等。腎精有補髓生腦之功,故羽調式的水樂有益智健腦的作用。

羽調匹配水型人,為太陰之人。性格內向,喜怒不露于表,不喜歡引人注目,心思慎密,謹慎精明,認識事物細致深刻。學問頗好,但含而不露。水型人陰氣太重,醫(yī)家主張,應該用水樂泄其陰氣,再以火樂振奮其陽氣,從而獲得陰陽平衡。

代表曲目:《烏夜啼》、《稚朝飛》等。

 
 
中醫(yī)養(yǎng)生音樂療法

音樂與養(yǎng)生

  音樂養(yǎng)生是中醫(yī)養(yǎng)生學的一個組成部分。運用音樂來調劑人們的精神生活,改善人們的精神狀態(tài),從而起到預防、治療某些心理情志疾病的作用,這在我國已有很早的文字記載了。

  那么音樂養(yǎng)生的道理是什么呢?戰(zhàn)國時代的公孫尼在《樂記》中說:“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物使之然也”。明代張景岳在《類經附翼》解釋說:“樂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這就是說,音樂首先感受于人心,而心在中醫(yī)生理學中又主宰著人的神與志,一曲活潑歡快的樂曲能使人振奮精神,激發(fā)情趣;而一首優(yōu)美雅靜的樂譜卻讓人暢志舒懷,安定情緒,相反,一曲悲哀低沉的哀樂,卻能催人淚下,悲切不已。這就是所謂外因通過內因來調節(jié)心理上的不平衡狀態(tài)。因此,音樂對于人的心理具有康復情志、娛樂養(yǎng)生的意義。

  音樂發(fā)展至今已有四五千年的歷史了。由于人們生活在大自然之中,因此,上古時代的人類最先接受的娛樂內容必然是大自然的湖光山色,以及風濤傾耳、瀑布歡騰、潺潺泉水、虎嘯猿啼、空山鳥語、蟬鳴蛙噪等優(yōu)美的天然樂章,這可以說是最原始的自然音樂了。人們生活在這種環(huán)境之中,身心必然要與大自然的天然樂章相協(xié)調,如此天長日久地聞聽自然音樂之美,就能使他們的心境自然而然地處在良好的狀態(tài)之中。自然音樂發(fā)展到后來就形成了民間音樂和宮廷音樂,所謂《下里》、《巴人》、《陽春》、《白雪》就指上面所言。古代帝王為了遣懷暢志,常以宮廷音樂來消除政務煩惱或康復情志疾病。金代醫(yī)家張從正認為音樂是一味很好的良藥,對于情志、精神郁悶不舒所引起的疾病,只要不斷給予“笙笛”一類的音樂“良藥”,就能治愈。這說明音樂不僅能改善外部環(huán)境的美好氣氛,也能調節(jié)人體的內心世界。

  這些年來,中醫(yī)學比較重視音樂醫(yī)療和康復養(yǎng)生,并強調人體形與神的統(tǒng)一。中醫(yī)認為:“天有五音,人有五臟,天有六律,人有六腑”。于是在《內經·素問》中便記述了“宮、商、角、徵、羽”這五種不同的音階,并進一步將它落實到五臟,就出現了“脾在音為宮,肺在音為商,肝在音為角,心在音為徵,腎在音為羽”。那么為什么五臟能與“五音”相應呢?這要從中醫(yī)“形神統(tǒng)一”的整體加以理解。朝鮮金禮蒙的《醫(yī)方類聚》說:“脾好音樂,絲竹(樂器)才聞,脾即磨矣”。經觀察證實,音樂確能促進消化液的分泌和吸收功能,但是否直接作用脾胃所致?從臟腑學說來講,五音合五臟,從五行學說理解,心屬火、脾屬土。音樂感受于心,然后根據五行生克規(guī)律,即“火能生土”,故心受之能對脾胃產生影響。其他各臟的原理也基本如此,都是通過音樂所產生的精神意識活動來使“五臟以應五音”的。所以《晉書·律歷上》指出:“是以聞其宮聲,使人溫良而寬大;聞其商聲,使方廉而好義;聞其角聲,使人惻隱而仁愛;聞其徵聲,使人樂養(yǎng)而好施;聞其羽聲,使人恭儉而好禮”。說明音樂不但影響感情變化,而且也包括情志變化。不過對于古人的經驗之談,我們只能參考而已。

  總之,不同的音樂樂曲對于不同年齡層次的人們,確實具有一定的怡情養(yǎng)生及康復醫(yī)療作用,愿人們在輕松歡快的旋律中歡度自己美好的一生。

  音樂陶冶人的情操,撫慰人的靈魂,使人忘記疲勞與煩惱。一首優(yōu)美的樂曲能使人精神放松,心情愉快,令人體大腦得到充分的休息,體力得到適當的調整。音樂還能傳遞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引起您和朋友情感上的共鳴,達到心靈上的契合。音樂是人類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糧。音樂與美容的結合還為人們提供了一種更加完美的養(yǎng)容藝術。

  音樂的養(yǎng)生功效

  音樂有治病功效。經常聽音樂的人,其內分泌系統(tǒng)、消化系統(tǒng)可從內到外得到調整。音樂還能緩解皮膚的衰老,增加人的壽命。為什么音樂可以對人體產生如此大的功效?為什么不同的音樂可以治療的疾病也有所不同呢?其理論基礎到底是怎樣的?

  [振動協(xié)調]

  人體由許多有規(guī)律的振動系統(tǒng)構成,人的腦電波運動、心臟搏動、肺的收縮、腸胃的蠕動和自律神經活動都有一定的節(jié)奏。當人患病時,體內節(jié)奏處于異常狀態(tài),選擇適當的樂曲,借音樂產生的和諧音頻,可使人體各種振頻活動協(xié)調,從而有益于患者恢復健康。

  [按摩刺激]

  聲波所具有的特殊能量,傳入人 體后,使細胞發(fā)生和諧的同步共振,可直接對細胞起到一種微妙的按摩作用,從而增進細胞的新陳代謝作用,促進內分泌系統(tǒng)釋放出多種生理活性物質,達到增強機體免疫力的目的。

  [宣泄能量]

  現代社會生活節(jié)奏緊張,對職業(yè)技術的要求不斷提高。人的身心長期處于應激狀態(tài),便會導致身心疾病的發(fā)生。欣賞音樂、歌唱,可以宣泄心 理的壓力和生理的能量,消除緊張,治療疾病。

  [溝通橋梁]

  疾病往往使人不同程度地與外界交流減少,心理疾病尤為突出。這使人產生孤獨感和不安全感,情緒和精神受到損害。音樂作為一種手段,恰恰可以起到交流的作用,可減少孤獨感和不安全感,達到治療的目的。

  [生陽氣與通經絡]

  欣賞音樂可使人進入一種特殊的“氣功狀態(tài)”。適當的音樂,可使人的心境凈化,達到較高的入靜狀態(tài),從而產生陽氣,打通經絡,實現治療疾病、保健身體的目的。

  五音治病

  祖國醫(yī)學早在2000多年前的《黃帝內經》中就已探討了音樂與人體生理、病理、養(yǎng)生益壽及防病治病的關系?!秲冉涭`樞邪客篇》里說:“天有五音,人有五臟;天有六律,人有六腑。”認為:角為木音通于肝,徵于火音通于心,宮為土音通于脾,商為金音通于肺,羽為水音通于腎。于是便溝通了五音、五臟和氣的五種運動方式的內在聯系。五音各有其功效。

  [正角調式]

  角為春音,屬木主生。正角調式能促進全身氣機的展放,調節(jié)肝膽的疏泄,兼有助心、疏脾、養(yǎng)胃的作用。用于養(yǎng)生保健,可養(yǎng)肝暢氣,肝不足者,春季宜多聽;用于練功,可促進 經脈的疏通;用于腦力勞動,可提神醒腦,困倦而又必須繼續(xù)工作時宜聽用;用于體育運動,可提高興奮性;賽前競技狀態(tài)較差時,邊做準備活動邊聽用;用于治療,則可防治肝氣郁結、肝氣犯胃、肝氣犯脾、脅脹胸悶、食欲不振、噯氣泛酸、腹痛泄瀉、性欲低下、月經不調、膽小易驚、心情郁悶、精神不快、煩躁易怒等。

  [正徵調式]

  徵為夏音,屬火主長。正徵調式能促進全身氣機的提升、調節(jié)心臟功能、兼有助脾胃、利肺氣的作用。用于養(yǎng)生保健,可養(yǎng)心陽、助心氣,夏季宜多聽;用于練功,可促進氣血運行;用于腦力勞動,可振奮精神,提高效率,注意力不集中時宜聽用;用于體育運動,可激發(fā)斗志、提高興奮性、準備活動后期至出場參賽前宜聽用。用于治療,可防治心脾兩虛、中氣下陷、內臟下垂、頭暈目眩、神疲力怯、神思恍惚、心悸怔忡、胸悶氣短、情緒低落、形寒肢冷等病癥。

  [正宮調式]

  宮為長夏音,屬土主化。正宮調式能促進全身氣機的穩(wěn)定,調節(jié)脾胃升降,兼有保肺氣、利腎水的作用。用于養(yǎng)生保健,可調和脾胃,脾胃較弱者,長夏宜多聽;用于練功,可平和氣血,促進入靜;用于腦力勞動,可穩(wěn)定心理,需深思熟慮,縝密思考時宜聽用;用于體育運動,可提 高穩(wěn)定性,對于需要發(fā)揮技巧的比賽項目,賽前過度緊張,心理不穩(wěn)定者宜聽用;用于治療疾病,適用于脾胃虛弱、升降紊亂,惡心嘔吐、腹 瀉、飲食不化、脘腹脹滿、消瘦乏力、神衰失眠、肺虛氣短、小便短少等病癥。

  [正商調式]

  商為秋音,屬金主收。正商調式能促進全身氣機的內收,調節(jié)肺氣的宣發(fā)和肅降,兼有保腎抑肝作用。用于養(yǎng)生保健、肺氣較虛者,秋季宜多 聽;用于練功,可促進聚氣貯能;用于腦力勞動,可寧心靜腦,對于用腦過度、興奮不已、不能自控者宜聽用;用于體育運動,可降低興奮性,在運動后需放松并消除疲勞時宜聽用;用于治療疾病,適用于肺氣虛衰、氣血耗散、自汗盜汗、咳嗽氣喘、心煩易怒、頭暈目眩等病癥。

  [正羽調式]

  羽為冬音,屬水主藏。正羽調式能促進全身氣機的下降,調節(jié)腎與膀胱的功能,兼有助肝陰制心火的功效。用于養(yǎng)生保健,腎氣較虛者,冬季宜多聽;用于練功,可促進貯能化精和丹田運氣;用于腦力勞動,可安神,對于大腦疲勞、氣血上沖、頭脹腦熱、難以入眠者宜聽用;用于體育運動,可抑制興奮,對于賽后休整、減少能量消耗、恢復體力時宜聽用;用于治療疾病,適用于咳喘嘔逆、虛火上炎、心煩失眠、夜寐多夢、腰酸腿軟、性欲低下或陽痿早泄、腎不藏精或小便不利等病癥。

  現代音樂療法

  風靡世界的音樂治療法,是伴隨著現代高節(jié)奏的緊張生活而出現的一種保健、治療方法。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或在醫(yī)療康復的過程中,聽一

  曲高雅、清新、輕松、流暢的樂曲,可緩解緊張情緒、消除身心疲勞,輔助治療某些疾病。

  [音療處方]

  主要是通過樂曲本身的節(jié)奏、旋律,其次是速度、響度、諧調等的不同而療效各異。根據病情診斷,在辯證施曲的原則指導下,選擇適當的樂曲組成音療處方。

  [療程與環(huán)境]

  一般30日為一療程,每日2~3 次,每次1小時左右,療程與一次治療的時間因素有關。音樂治療室應設置在清雅謐靜、綠蔭濃郁之處。室內要求舒適美觀,陳設典雅,空氣對流,并配有調節(jié)心理和養(yǎng)神調情的色彩和香花等。

  [一般療法]

  一般療法主要包括音樂安神法、音樂開郁法、音樂悲哀療法、音樂喜樂療法四種。

  所謂音樂安神法,是利用某些具有安神寧心、鎮(zhèn)靜催眠的樂曲,以消除緊張、焦躁情緒的一種方法,如《春江花月夜》、《梅花三弄》等;音樂開郁法,是利用具有開暢胸懷、舒解郁悶功效的樂曲,以消除情志郁結的病癥,如《古曲》、《喜洋洋》等;音樂悲哀療法,是以節(jié)律低沉、凄切悲涼之曲調感人,達到“悲勝怒”的效果,多用于神情亢奮、憤怒、狂躁諸癥,如《葬花》、《小胡笳》等;音樂喜樂療法,是利用具有使人輕松、欣快、喜樂的音樂,以消除悲哀憂思郁怒等病態(tài)神情的方法,如《百鳥朝鳳》、《黃鶯吟》等。

  音樂美容法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利用音樂進行美容,已在世界各地風靡多時,是一種公認的簡便而又高雅的方法。近年來,西方國家流行用德國著名作曲大師莫扎特的音樂進行美容,日本用莫扎特的音樂來防治脫發(fā)……這些都是用音樂美容的具體應用。

  [音樂美容的原理]

  音樂能夠美容,從物理上來說,是因為樂聲能與皮膚產生諧振。這些風格多樣、情緒各異、變化萬千的樂曲,各自都具有不同的振動頻率和聲波。按“同聲相應,同氣相求”的道理,這些振波一旦被人體或物體所接收,就會產生感應效果。而且,振動頻率在100~150 赫茲之間的樂聲,對人的皮膚會比較有幫助的。音樂本身具有塑造功能。音樂家創(chuàng)造意境中的美,使欣賞者能從中產生一種遐想。這種遐想不僅能給人一種美好的享受,而且這種美好的遐想,可以通過自身的意念導入和作用于人體,完成它的美的工程。

  [美容音樂的選擇]

  在選擇美容音樂時,以相對恒定、持續(xù)、用多泛音樂器演奏出來的曲子為妙。同時還要注意以下禁忌:

  ◆ 節(jié)奏忌起伏大

  用于美容的音樂,不要求有較大的起伏,那樣會造成人情緒的劇烈波動,同時聲能的變化過大,會使全身許多器官發(fā)生共振,不利于“撫 慰皮膚”。而美容音樂,要求音波的刺激量要保持相對恒定和持續(xù),對心理、生理的某一方面恒定地發(fā)揮作用,既要有起伏變化以體現音樂的美感,又不致變化過大而達不到持續(xù)的刺激量。

  ◆ 樂曲宜多泛音

  所選的美容音樂最好有比較多的泛音。這樣,可引起人生理、心理產生平靜、快樂的情緒變化。泛音多的樂曲能使人安寧和愉悅,泛音少的能引起人激動或緊張。

  ◆ 演奏宜用多泛音樂器

  最后,演奏樂曲的樂器應該以中音樂器和穿透性較強的樂器為主。這是因為:這兩類樂器的泛音較多。在對人的心理影響上中音樂器有柔和的心理效應,穿透性強的樂器使人有滲透的感覺,這些都是為了實現“美容”這個特定的目標而提出的要求。此外,樂器的演奏響度上大多是中等,因為中等響度的音樂給人以安祥、溫暖、舒適的感覺,這是千余年來一直被公認的理論。另一部分樂器應該是穿透性較強的樂器,發(fā)出的脆亮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快,達到 的距離遠,如柳琴、琵琶等。從“陰陽”的觀點來說,中音樂器偏于陰,穿透性樂器偏于陽,能造成陰陽平衡的音樂感受。此外,所謂穿透性,其實也是從美容的效果出發(fā),一是能使人產生向皮膚滲透的心理感受,二是也能產生皮膚的諧振,維護皮膚的血液循環(huán)。

  音樂養(yǎng)生的注意事項

  養(yǎng)生的內容實在太廣泛了,僅就中醫(yī)來說,就有內服藥物、藥膳、外用藥物、面膜、針灸、按摩、氣功等方法。音樂只是養(yǎng)生方法的一種,如 果綜合運用各種方法,可以取得更好的養(yǎng)生效果。采用音樂養(yǎng)生時,有一些問題要多加注意:

  [音樂設備的選取]

  最好使用高保真音響播放正版CD音樂,但在特殊的情況下,例如不想影響別人,或在一些不方便的場合,還是可以利用隨身聽,但最好不要用耳塞式耳機,而用封閉式耳機。這樣雖然聲波作用不到皮膚,但音樂的心理效應、以及心理效應產生的心率、血壓、呼吸、激素、新陳代謝等

  方面的作用仍然會產生,同樣有美容的效果,只是差一些而已。

  [適時適地聽音樂]

  在早晚起床或就寢時,可以用養(yǎng)生音樂作為背景音樂;亦可在閉目養(yǎng)神時靜心體味音樂。在欣賞音樂時,最好離開音響設備2米左右,并且置

  身于音響的正前方,這樣可以比較好地接收音樂聲波且左右均衡,對聽覺最有利。

  [音量要適當]

  音量的大小,對人體的按摩作用只有很小的區(qū)別,沒有太大的意義。如果聲音大到臟腑有感覺的話,人的耳朵會吃不消的。所以,應以最佳聽覺感受來收聽音樂。

  [睡眠音樂的選擇]

  在選擇睡眠音樂時,所選曲目除一般催眠曲必須具備的要素外,還要注意旋律的美感,最好選擇音量、節(jié)奏、情緒漸緩的曲子,這樣可使催

  眠的效果更好。睡眠音樂應在入睡前播放,播放時間酌情而定,長短不拘,不要戴著耳機入眠。注意控制音量低于一般音樂,以45 分貝以下為

  宜。為提高睡眠質量,入眠之后不要停止播放,最好再持續(xù)一段時間(可將兩段音樂連放),音樂結束后讓錄音機自動停止。

  聽音樂有禁忌

  空腹忌聽進行曲。人在空腹時,饑餓感受很強烈,而進行曲具有強烈的節(jié)奏感,加上銅管齊奏的效果,人們聽了受步步向前的驅使,會進一步加劇饑餓感。

  吃飯忌聽打擊樂。打擊樂一般節(jié)奏明快,鏗鏘有力、音量很大,吃飯時欣賞,會導致人的心跳加快、情緒不安,從而影響食欲,有礙食物消化。

  生氣忌聽搖滾樂。人生氣時,情緒易沖動,常有失態(tài)之舉,若在怒氣未消時聽到瘋狂而富有刺激性的搖滾樂,無疑會火上加油,助長人的怒氣。

  在中國,五音可以結合五行。宮音雄偉寬宏,具土之特征,可入五臟中的脾;商音清靜、肅穆,具金之特性,可入肺;角音屬木,可入肝;徵音屬火,可入心;羽音屬水,可入腎。五音和五臟這兩個看似截然不同的概念,經由五行而彼此產生作用。 東方人將所謂恰當的音樂環(huán)境歸結為——依據體質去選取,如:火型人宜選水樂來減少浮躁的情緒,反之水型人宜聽火樂可增強腎功能,木型人處事缺乏決斷,可聽金樂鼓勵自己。民歌就具備養(yǎng)生的功效——如金樂可采用中國西北的傳統(tǒng)民謠,木樂可采取西南地區(qū)的民歌,水樂可取材自《塞上曲》和《蘇武牧羊》,火樂可用江南絲竹樂,《春江花月夜》的部分曲調和土樂相符。還有大家熟悉的黃梅調,通過研究可以促進人的健康。 西方古典音樂里,舒伯特的音樂能助失眠者入睡,巴赫的音樂可減輕消化不良,莫扎特的音樂所具有的神奇魅力甚至可減少人們在電腦打字時打錯字,員工勞累時可起到消除疲勞、振作精神的作用,經研究發(fā)現甚至能減輕風濕性關節(jié)炎的疼痛。 音樂只要對——對于聽者是合適的音樂,能使受眾從感官到性情由外到里得到陶冶,刺激身體內啡肽天然鴉片制劑的釋放,這種內啡肽能達到舒緩身心和紓解疼痛的效果,還能增強受者的藝術感染力,使孩子更合群、更懂事、更懂禮。 生理上,音樂對于呼吸、血壓、心臟跳動、血液流量的變化起引導的良好作用。人體為什么在特定的音樂環(huán)境中產生反應?是與人體的細胞本身的節(jié)奏有密切的關聯——就象人心臟的節(jié)奏與外部節(jié)奏協(xié)調時,自然有舒暢的感受

 
 
音樂與養(yǎng)生
 
    音樂養(yǎng)生是中醫(yī)養(yǎng)生學的一個組成部分。運用音樂來調劑人們的精神生活,改善人們的精神狀態(tài),從而起到預防、治療某些心理情志疾病的作用,這在我國已有很早的文字記載了。
    那么音樂養(yǎng)生的道理是什么呢?戰(zhàn)國時代的公孫尼在《樂記》中說:“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物使之然也”。明代張景岳在《類經附翼》解釋說:“樂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這就是說,音樂首先感受于人心,而心在中醫(yī)生理學中又主宰著人的神與志,一曲活潑歡快的樂曲能使人振奮精神,激發(fā)情趣;而一首優(yōu)美雅靜的樂譜卻讓人暢志舒懷,安定情緒,相反,一曲悲哀低沉的哀樂,卻能催人淚下,悲切不已。這就是所謂外因通過內因來調節(jié)心理上的不平衡狀態(tài)。因此,音樂對于人的心理具有康復情志、娛樂養(yǎng)生的意義。
    音樂發(fā)展至今已有四五千年的歷史了。由于人們生活在大自然之中,因此,上古時代的人類最先接受的娛樂內容必然是大自然的湖光山色,以及風濤傾耳、瀑布歡騰、潺潺泉水、虎嘯猿啼、空山鳥語、蟬鳴蛙噪等優(yōu)美的天然樂章,這可以說是最原始的自然音樂了。人們生活在這種環(huán)境之中,身心必然要與大自然的天然樂章相協(xié)調,如此天長日久地聞聽自然音樂之美,就能使他們的心境自然而然地處在良好的狀態(tài)之中。自然音樂發(fā)展到后來就形成了民間音樂和宮廷音樂,所謂《下里》、《巴人》、《陽春》、《白雪》就指上面所言。古代帝王為了遣懷暢志,常以宮廷音樂來消除政務煩惱或康復情志疾病。金代醫(yī)家張從正認為音樂是一味很好的良藥,對于情志、精神郁悶不舒所引起的疾病,只要不斷給予“笙笛”一類的音樂“良藥”,就能治愈。這說明音樂不僅能改善外部環(huán)境的美好氣氛,也能調節(jié)人體的內心世界。
    這些年來,中醫(yī)學比較重視音樂醫(yī)療和康復養(yǎng)生,并強調人體形與神的統(tǒng)一。中醫(yī)認為:“天有五音,人有五臟,天有六律,人有六腑”。于是在《內經·素問》中便記述了“宮、商、角、徵、羽”這五種不同的音階,并進一步將它落實到五臟,就出現了“脾在音為宮,肺在音為商,肝在音為角,心在音為徵,腎在音為羽”。那么為什么五臟能與“五音”相應呢?這要從中醫(yī)“形神統(tǒng)一”的整體加以理解。朝鮮金禮蒙的《醫(yī)方類聚》說:“脾好音樂,絲竹(樂器)才聞,脾即磨矣”。經觀察證實,音樂確能促進消化液的分泌和吸收功能,但是否直接作用脾胃所致?從臟腑學說來講,五音合五臟,從五行學說理解,心屬火、脾屬土。音樂感受于心,然后根據五行生克規(guī)律,即“火能生土”,故心受之能對脾胃產生影響。其他各臟的原理也基本如此,都是通過音樂所產生的精神意識活動來使“五臟以應五音”的。所以《晉書·律歷上》指出:“是以聞其宮聲,使人溫良而寬大;聞其商聲,使方廉而好義;聞其角聲,使人惻隱而仁愛;聞其徵聲,使人樂養(yǎng)而好施;聞其羽聲,使人恭儉而好禮”。說明音樂不但影響感情變化,而且也包括情志變化。不過對于古人的經驗之談,我們只能參考而已。
    總之,不同的音樂樂曲對于不同年齡層次的人們,確實具有一定的怡情養(yǎng)生及康復醫(yī)療作用,愿人們在輕松歡快的旋律中歡度自己美好的一生。
    音樂陶冶人的情操,撫慰人的靈魂,使人忘記疲勞與煩惱。一首優(yōu)美的樂曲能使人精神放松,心情愉快,令人體大腦得到充分的休息,體力得到適當的調整。音樂還能傳遞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引起您和朋友情感上的共鳴,達到心靈上的契合。音樂是人類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糧。音樂與美容的結合還為人們提供了一種更加完美的養(yǎng)容藝術。
 
音樂的養(yǎng)生功效
    音樂有治病功效。經常聽音樂的人,其內分泌系統(tǒng)、消化系統(tǒng)可從內到外得到調整。音樂還能緩解皮膚的衰老,增加人的壽命。為什么音樂可以對人體產生如此大的功效?為什么不同的音樂可以治療的疾病也有所不同呢?其理論基礎到底是怎樣的?-
    振動協(xié)調:人體由許多有規(guī)律的振動系統(tǒng)構成,人的腦電波運動、心臟搏動、肺的收縮、腸胃的蠕動和自律神經活動都有一定的節(jié)奏。當人患病時,體內節(jié)奏處于異常狀態(tài),選擇適當的樂曲,借音樂產生的和諧音頻,可使人體各種振頻活動協(xié)調,從而有益于患者恢復健康。
    按摩刺激:聲波所具有的特殊能量,傳入人體后,使細胞發(fā)生和諧的同步共振,可直接對細胞起到一種微妙的按摩作用,從而增進細胞的新陳代謝作用,促進內分泌系統(tǒng)釋放出多種生理活性物質,達到增強機體免疫力的目的。
    宣泄能量:現代社會生活節(jié)奏緊張,對職業(yè)技術的要求不斷提高。人的身心長期處于應激狀態(tài),便會導致身心疾病的發(fā)生。欣賞音樂、歌唱,可以宣泄心理的壓力和生理的能量,消除緊張,治療疾病。
    溝通橋梁:疾病往往使人不同程度地與外界交流減少,心理疾病尤為突出。這使人產生孤獨感和不安全感,情緒和精神受到損害。音樂作為一種手段,恰恰可以起到交流的作用,可減少孤獨感和不安全感,達到治療的目的。
    生陽氣與通經絡]:欣賞音樂可使人進入一種特殊的“氣功狀態(tài)”。適當的音樂,可使人的心境凈化,達到較高的入靜狀態(tài),從而產生陽氣,打通經絡,實現治療疾病、保健身體的目的。
 
五音治病
    祖國醫(yī)學早在2000多年前的《黃帝內經》中就已探討了音樂與人體生理、病理、養(yǎng)生益壽及防病治病的關系。《內經靈樞邪客篇》里說:“天有五音,人有五臟;天有六律,人有六腑?!闭J為:角為木音通于肝,徵于火音通于心,宮為土音通于脾,商為金音通于肺,羽為水音通于腎。于是便溝通了五音、五臟和氣的五種運動方式的內在聯系。五音各有其功效。
    正角調式:角為春音,屬木主生。正角調式能促進全身氣機的展放,調節(jié)肝膽的疏泄,兼有助心、疏脾、養(yǎng)胃的作用。用于養(yǎng)生保健,可養(yǎng)肝暢氣,肝氣不足者,春季宜多聽;用于練功,可促進經脈的疏通;用于腦力勞動,可提神醒腦,困倦而又必須繼續(xù)工作時宜聽用;用于體育運動,可提高興奮性;賽前競技狀態(tài)較差時,邊做準備活動邊聽用;用于治療,則可防治肝氣郁結、肝氣犯胃、肝氣犯脾、脅脹胸悶、食欲不振、噯氣泛酸、腹痛泄瀉、性欲低下、月經不調、膽小易驚、心情郁悶、精神不快、煩躁易怒等。
    正徵調式:徵為夏音,屬火主長。正徵調式能促進全身氣機的提升、調節(jié)心臟功能、兼有助脾胃、利肺氣的作用。用于養(yǎng)生保健,可養(yǎng)心陽、助心氣,夏季宜多聽;用于練功,可促進氣血運行;用于腦力勞動,可振奮精神,提高效率,注意力不集中時宜聽用;用于體育運動,可激發(fā)斗志、提高興奮性、準備活動后期至出場參賽前宜聽用。用于治療,可防治心脾兩虛、中氣下陷、內臟下垂、頭暈目眩、神疲力怯、神思恍惚、心悸怔忡、胸悶氣短、情緒低落、形寒肢冷等病癥。
    正宮調式:宮為長夏音,屬土主化。正宮調式能促進全身氣機的穩(wěn)定,調節(jié)脾胃升降,兼有保肺氣、利腎水的作用。用于養(yǎng)生保健,可調和脾胃,脾胃較弱者,長夏宜多聽;用于練功,可平和氣血,促進入靜;用于腦力勞動,可穩(wěn)定心理,需深思熟慮,縝密思考時宜聽用;用于體育運動,可提高穩(wěn)定性,對于需要發(fā)揮技巧的比賽項目,賽前過度緊張,心理不穩(wěn)定者宜聽用;用于治療疾病,適用于脾胃虛弱、升降紊亂,惡心嘔吐、腹瀉、飲食不化、脘腹脹滿、消瘦乏力、神衰失眠、肺虛氣短、小便短少等病癥。
    正商調式:商為秋音,屬金主收。正商調式能促進全身氣機的內收,調節(jié)肺氣的宣發(fā)和肅降,兼有保腎抑肝作用。用于養(yǎng)生保健、肺氣較虛者,秋季宜多聽;用于練功,可促進聚氣貯能;用于腦力勞動,可寧心靜腦,對于用腦過度、興奮不已、不能自控者宜聽用;用于體育運動,可降低興奮性,在運動后需放松并消除疲勞時宜聽用;用于治療疾病,適用于肺氣虛衰、氣血耗散、自汗盜汗、咳嗽氣喘、心煩易怒、頭暈目眩等病癥。
    正羽調式:羽為冬音,屬水主藏。正羽調式能促進全身氣機的下降,調節(jié)腎與膀胱的功能,兼有助肝陰制心火的功效。用于養(yǎng)生保健,腎氣較虛者,冬季宜多聽;用于練功,可促進貯能化精和丹田運氣;用于腦力勞動,可安神,對于大腦疲勞、氣血上沖、頭脹腦熱、難以入眠者宜聽用;用于體育運動,可抑制興奮,對于賽后休整、減少能量消耗、恢復體力時宜聽用;用于治療疾病,適用于咳喘嘔逆、虛火上炎、心煩失眠、夜寐多夢、腰酸腿軟、性欲低下或陽痿早泄、腎不藏精或小便不利等病癥。
 
現代音樂療法
    風靡世界的音樂治療法,是伴隨著現代高節(jié)奏的緊張生活而出現的一種保健、治療方法。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或在醫(yī)療康復的過程中,聽一曲高雅、清新、輕松、流暢的樂曲,可緩解緊張情緒、消除身心疲勞,輔助治療某些疾病。
    音療處方:主要是通過樂曲本身的節(jié)奏、旋律,其次是速度、響度、諧調等的不同而療效各異。根據病情診斷,在辯證施曲的原則指導下,選擇適當的樂曲組成音療處方。
    療程與環(huán)境:一般30日為一療程,每日2~3次,每次1小時左右,療程與一次治療的時間因素有關。音樂治療室應設置在清雅謐靜、綠蔭濃郁之處。室內要求舒適美觀,陳設典雅,空氣對流,并配有調節(jié)心理和養(yǎng)神調情的色彩和香花等。
    一般療法:一般療法主要包括音樂安神法、音樂開郁法、音樂悲哀療法、音樂喜樂療法四種。所謂音樂安神法,是利用某些具有安神寧心、鎮(zhèn)靜催眠的樂曲,以消除緊張、焦躁情緒的一種方法,如《春江花月夜》、《梅花三弄》等;音樂開郁法,是利用具有開暢胸懷、舒解郁悶功效的樂曲,以消除情志郁結的病癥,如《古曲》、《喜洋洋》等;音樂悲哀療法,是以節(jié)律低沉、凄切悲涼之曲調感人,達到“悲勝怒”的效果,多用于神情亢奮、憤怒、狂躁諸癥,如《葬花》、《小胡笳》等;音樂喜樂療法,是利用具有使人輕松、欣快、喜樂的音樂,以消除悲哀憂思郁怒等病態(tài)神情的方法,如《百鳥朝鳳》、《黃鶯吟》等。
 
音樂美容法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利用音樂進行美容,已在世界各地風靡多時,是一種公認的簡便而又高雅的方法。近年來,西方國家流行用德國著名作曲大師莫扎特的音樂進行美容,日本用莫扎特的音樂來防治脫發(fā)……這些都是用音樂美容的具體應用。
    音樂美容的原理:音樂能夠美容,從物理上來說,是因為樂聲能與皮膚產生諧振。這些風格多樣、情緒各異、變化萬千的樂曲,各自都具有不同的振動頻率和聲波。按“同聲相應,同氣相求”的道理,這些振波一旦被人體或物體所接收,就會產生感應效果。而且,振動頻率在100~150赫茲之間的樂聲,對人的皮膚會比較有幫助的。音樂本身具有塑造功能。音樂家創(chuàng)造意境中的美,使欣賞者能從中產生一種遐想。這種遐想不僅能給人一種美好的享受,而且這種美好的遐想,可以通過自身的意念導入和作用于人體,完成它的美的工程。
    美容音樂的選擇:在選擇美容音樂時,以相對恒定、持續(xù)、用多泛音樂器演奏出來的曲子為妙。同時還要注意以下禁忌:-
    節(jié)奏忌起伏大:用于美容的音樂,不要求有較大的起伏,那樣會造成人情緒的劇烈波動,同時聲能的變化過大,會使全身許多器官發(fā)生共振,不利于“撫慰皮膚”。而美容音樂,要求音波的刺激量要保持相對恒定和持續(xù),對心理、生理的某一方面恒定地發(fā)揮作用,既要有起伏變化以體現音樂的美感,又不致變化過大而達不到持續(xù)的刺激量。
    樂曲宜多泛音:所選的美容音樂最好有比較多的泛音。這樣,可引起人生理、心理產生平靜、快樂的情緒變化。泛音多的樂曲能使人安寧和愉悅,泛音少的能引起人激動或緊張。
    演奏宜用多泛音樂器:最后,演奏樂曲的樂器應該以中音樂器和穿透性較強的樂器為主。這是因為:這兩類樂器的泛音較多。在對人的心理影響上中音樂器有柔和的心理效應,穿透性強的樂器使人有滲透的感覺,這些都是為了實現“美容”這個特定的目標而提出的要求。此外,樂器的演奏響度上大多是中等,因為中等響度的音樂給人以安祥、溫暖、舒適的感覺,這是千余年來一直被公認的理論。另一部分樂器應該是穿透性較強的樂器,發(fā)出的脆亮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快,達到的距離遠,如柳琴、琵琶等。從“陰陽”的觀點來說,中音樂器偏于陰,穿透性樂器偏于陽,能造成陰陽平衡的音樂感受。此外,所謂穿透性,其實也是從美容的效果出發(fā),一是能使人產生向皮膚滲透的心理感受,二是也能產生皮膚的諧振,維護皮膚的血液循環(huán)。
 
音樂養(yǎng)生的注意事項
    養(yǎng)生的內容實在太廣泛了,僅就中醫(yī)來說,就有內服藥物、藥膳、外用藥物、面膜、針灸、按摩、氣功等方法。音樂只是養(yǎng)生方法的一種,如果綜合運用各種方法,可以取得更好的養(yǎng)生效果。采用音樂養(yǎng)生時,有一些問題要多加注意:
    音樂設備的選?。鹤詈檬褂酶弑U嬉繇懖シ耪鍯D音樂,但在特殊的情況下,例如不想影響別人,或在一些不方便的場合,還是可以利用隨身聽,但最好不要用耳塞式耳機,而用封閉式耳機。這樣雖然聲波作用不到皮膚,但音樂的心理效應、以及心理效應產生的心率、血壓、呼吸、激素、新陳代謝等方面的作用仍然會產生,同樣有美容的效果,只是差一些而已。
    適時適地聽音樂:在早晚起床或就寢時,可以用養(yǎng)生音樂作為背景音樂;亦可在閉目養(yǎng)神時靜心體味音樂。在欣賞音樂時,最好離開音響設備2米左右,并且置身于音響的正前方,這樣可以比較好地接收音樂聲波且左右均衡,對聽覺最有利。
    音量要適當:音量的大小,對人體的按摩作用只有很小的區(qū)別,沒有太大的意義。如果聲音大到臟腑有感覺的話,人的耳朵會吃不消的。所以,應以最佳聽覺感受來收聽音樂。
    睡眠音樂的選擇:在選擇睡眠音樂時,所選曲目除一般催眠曲必須具備的要素外,還要注意旋律的美感,最好選擇音量、節(jié)奏、情緒漸緩的曲子,這樣可使催眠的效果更好。睡眠音樂應在入睡前播放,播放時間酌情而定,長短不拘,不要戴著耳機入眠。注意控制音量低于一般音樂,以45分貝以下為宜。為提高睡眠質量,入眠之后不要停止播放,最好再持續(xù)一段時間(可將兩段音樂連放),音樂結束后讓錄音機自動停止。
    聽音樂有禁忌
    空腹忌聽進行曲。人在空腹時,饑餓感受很強烈,而進行曲具有強烈的節(jié)奏感,加上銅管齊奏的效果,人們聽了受步步向前的驅使,會進一步加劇饑餓感。
    吃飯忌聽打擊樂。打擊樂一般節(jié)奏明快,鏗鏘有力、音量很大,吃飯時欣賞,會導致人的心跳加快、情緒不安,從而影響食欲,有礙食物消化。
    生氣忌聽搖滾樂。人生氣時,情緒易沖動,常有失態(tài)之舉,若在怒氣未消時聽到瘋狂而富有刺激性的搖滾樂,無疑會火上加油,助長人的怒氣。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