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膽囊炎、膽石癥患者常用穴位如下所述。 (1)曲池 取穴時屈肘,在肘橫紋頭外端凹陷中。可調理脾胃、行氣活血。 (2)陽池 在手背腕橫紋正中的凹陷中。可清利三焦、除煩、清利濕熱。 (3)陽陵泉 取穴時屈膝垂足,在腓骨小頭前下方凹陷中??汕謇文懀枥P節(jié)、清利濕熱,是肝膽保健之要穴。 (4)足三里 在外膝眼下3寸(10厘米),脛骨脊外緣一橫指處凹陷中??山∑⒑臀?、補氣養(yǎng)血、疏通經絡、解痙止痛。 (5)懸鐘 在外踝尖上3寸(10厘米),腓骨前緣凹陷中,可清肝利膽、通經活絡、補腎養(yǎng)髓。 (6)陽輔 在外踝尖上4寸(約13厘米),腓骨前緣兩筋之間??汕逍垢文憽⑹杞浕罱j。 (7)丘墟 在外踝前下方凹陷中??汕甯卫?、疏筋利節(jié)。 (8)足臨注 在足背小趾、四趾的趾縫紋頭后1.5寸(5厘米),小筋后骨縫中??汕甯卫?、疏經通絡、理氣止痛。 膽囊炎、膽石癥病人進行養(yǎng)生按摩時要對經絡穴位熟悉,取穴要少而精,堅持每天清晨起床前和夜晚睡前各做1次,不要急于求成,不要半途而廢。按摩時應注意防寒保暖,操作時勿損傷皮膚。必要時可使用按摩乳、芝麻油或滑石粉等作為潤滑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