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舌質 舌質,即舌的本體,故又稱舌體,是舌的肌肉和脈絡組織。望舌體主要觀察舌神、舌色、舌形、舌態(tài)以及舌下絡脈幾個部分。 一 . 舌神 ( 一 ) 有神 ( 榮舌 ) 【舌象特征】舌色紅活、潤澤,運動靈敏自如。 【臨床意義】榮舌是謂有神,雖病亦屬善候。 【機理分析】榮舌主要反映津液充足,氣血充盈,精神健旺?!恫焐嘀改稀け嫔嘀駳狻吩唬骸胺采噘|有光有體,不論黃白灰黑,刮之而里面紅潤,神氣榮華者,諸病皆吉?!? ( 二 ) 無神 ( 枯舌 ) 【舌象特征】舌色干枯而晦暗無光、死板而毫無生氣,運動失靈。 【臨床意義】枯舌是謂無神,屬兇險惡候。 【機理分析】枯舌主要反映津液匱乏,氣血大虧,精神衰敗?!恫焐嘀改稀け嫔嘀駳狻氛f:“若舌質無光無體,不拘有苔無苔,視之里面枯晦,神氣全無者,諸病皆兇?!?
二 . 舌色 舌色,即舌體的顏色。一般分為淡紅、淡白、紅、絳、青、紫六種。 ?。ㄒ唬┑t舌 【舌象特征】舌體顏色淡紅潤澤,白中透紅。 【臨床意義】淡紅舌為氣血調和的征象,常見于正常人。疾病時見之多屬病輕。 【機理分析】淡紅舌主要反映心之氣血充足,胃氣旺盛的生理狀態(tài)。舌色與膚色的形成原理相似,紅為血之色,明潤光澤為胃氣之華,正如《舌胎統志》說:“舌色淡紅平人之候,……紅者心之氣,淡者胃之氣?!? 外感病初起,病情輕淺,尚未傷及氣血及內臟時,舌色仍可保持正常而呈淡紅;內傷疾病時見之,提示陰陽平和,氣血充盈,多屬病輕,或為疾病轉愈之象。
(二)淡白舌 【舌象特征】舌色比正常淺淡,白色偏多紅色偏少,稱為淡白舌。如舌體色白,全無血色,則稱為枯白舌。 【臨床意義】主氣血兩虛、陽虛??莅咨嘀鱾⒚撗獖Z氣。 【機理分析】氣血虧虛,血不榮舌,或陽氣虛衰,運血無力,無以推動血液上充于舌,致舌色淺淡。陽虛則內寒,經脈收引,使舌的血行減少,也可見舌淡?!渡噼b辨證》指出,淡白舌是“虛寒舌之本色”。若舌色淡而舌體瘦薄,屬氣血兩虛;若淡白濕潤,舌體胖嫩,多屬陽虛水停。精血耗竭、脫血奪氣、舌失充養(yǎng),故見舌枯白無華。提示病情危重。
(三)紅舌 【舌象特征】舌色較正常舌色紅,呈鮮紅者,稱為紅舌。 【臨床意義】主實熱、陰虛內熱。 【機理分析】血得熱則行,熱使血管擴張、血行加速,熱使氣血沸涌,致使舌體脈絡充盈而舌色鮮紅;或陰虛水涸,虛火上炎于舌絡而舌紅。舌色稍紅或僅見舌邊尖紅,多提示外感表熱證初起。舌尖紅赤破碎,多為心火上炎。舌兩邊紅赤,多為肝經熱盛。舌色紅而有苔者,多屬實熱證;舌色鮮紅少苔或有裂紋、舌體瘦小多為虛熱證?!侗嫔嘀改稀氛f:“舌色鮮紅,無苔點,舌底無津,舌面無液者,陰虛火炎也?!? ?。ㄋ模┙{舌 【舌象特征】較紅舌更深或略帶暗紅色者,謂之絳舌。 【臨床意義】主里熱亢盛、陰虛火旺。 【機理分析】絳舌多由紅舌進一步發(fā)展而成。其形成原因一是邪熱亢盛,氣血沸涌,舌部血絡充盈而舌紅絳;二是因熱入營血,耗傷營陰,血液濃縮,血熱充斥于舌而舌絳;三是可因陰虛水涸,虛火上炎于舌絡而舌紅。所以,絳舌比紅舌的病情深重。 舌色紅絳而有苔者,多由外感熱病熱入營血或內傷雜病,臟腑陽熱偏盛所致,屬實熱證;《辨舌指南》說:“絳,深紅色也。心主營、主血,舌苔絳燥,邪已入營中?!鄙嗌t絳而少苔或無苔者,提示胃、腎陰傷,多由熱病后期陰液受損,或久病陰虛火旺,屬虛熱證?!侗嫔嘀改稀氛f:“絳而光亮者胃陰亡也。”“舌雖絳而不鮮,干枯而萎者,腎陰涸也”。
(五)青紫舌 【舌象特征】全舌呈均勻青色或紫色,或局部現青紫色斑點,均稱青紫舌。青紫舌還有多種表現,舌淡而泛現青紫色,則為淡青紫舌;紅絳舌泛現青紫色,則為紫紅或絳紫舌;舌上局部出現青紫色斑點,大小不一,不高于舌面,稱為“瘀斑舌”或“瘀點舌”。 【臨床意義】主氣血運行不暢。 【機理分析】青紫舌是氣血運行不暢所致。全舌青紫,表明瘀血較重,多是全身性瘀血所致;舌有紫色斑點者,瘀血程度較輕,多見于瘀血阻滯局部,或局部脈絡損傷所致。 紫舌色的深淺與寒熱性質有關。舌色淡紫或紫暗而濕潤,多見于陽虛陰盛之證。多由陰寒內盛,陽氣不宣,氣血不暢,血脈瘀滯而致;舌色青為寒凝血瘀之重證,提示陰寒內盛,陽氣受遏,血行凝泣所致。舌色紫暗或絳紫舌而干枯少津,舌苔少而干,多見于熱證,提示熱毒熾盛,深入營血,營陰受灼,氣血不暢。舌色泛現青紫或出現瘀斑是由肺失宣肅,或肝氣不疏、血行不暢、或氣虛無以推動血行而致血流障礙。青紫舌還可見于某些先天性心臟病或藥物、食物中毒等病癥。 此外尚有暴力外傷,損傷血絡,血液溢出而舌現斑點,舌色可無明顯異常。舌色紫暗或舌上有斑點,多為瘀血內阻所致。
三 . 舌形 舌體的形質包括老嫩、胖瘦、點刺、裂紋和齒痕等方面。 ?。ㄒ唬├稀⒛? 【舌象特征】舌質紋理粗糙或皺縮,舌體堅斂蒼老,舌色較暗者為老舌;舌質紋理細膩,舌體浮胖嬌嫩,舌色淺淡者為嫩舌。 【臨床意義】老舌多見于實證;嫩舌多見于虛證。 【機理分析】舌質老嫩是形質的綜合表現。老和嫩是疾病虛實的標志之一?!侗嫔嘀改稀吩唬骸胺采噘|堅斂而蒼老,不論苔色白、黃、灰、黑,病多屬實;舌質浮胖嬌嫩,不拘苔色灰、黑、黃、白,病多屬虛。”邪氣亢盛,充斥體內,正氣未衰,邪氣壅滯于舌,故見舌質蒼老。氣血不足,無以上充于舌;或陽氣虧虛,運血無力,則舌嫩色淡白。精血不足,則舌嫩紅少苔。
(二)胖、瘦 【舌象特征】舌體比正常的人大而厚,伸舌滿口,稱為胖大舌。舌體脹大滿嘴,舌色鮮紅或青紫,甚則舌腫脹而不能收縮回口中,稱為腫脹舌。舌體比正常舌瘦小而薄,稱為瘦薄舌。 【臨床意義】胖大舌多主水濕內停,腫脹舌主心脾熱盛、外感濕熱。瘦薄舌主氣血不足、陰虛火旺。 【機理分析】胖大舌多因脾腎陽虛,氣化失常,津液輸布障礙,體內水濕停滯所致。舌色淡白,舌體胖大者多為氣虛、陽虛。舌脹大而色紅者多為里熱。舌腫脹色紅絳,多見于心脾熱盛,熱毒上壅。此外,先天性舌血管瘤患者,可見舌的局部腫脹色紫,屬于血絡瘀阻的局部病變,多無全身辨證意義。瘦薄舌總由氣血陰液不足,舌失濡養(yǎng)所致。舌體瘦薄,舌色淡白者,多見于久病氣血兩虛,血不上榮;舌體瘦薄,舌色紅絳,舌干少苔或無苔,多見于陰虛火旺,陰液虧虛無以滋養(yǎng)舌體故舌瘦薄,陰虛火旺則舌色紅絳,陰液不能上承則舌干少苔或無苔。
?。ㄈc、刺 【舌象特征】點,是指突起于舌面的紅色或紫紅色的星點。大者稱星,小者稱點。色紅者稱紅星舌或紅點舌;色白者稱白星舌。刺,是指蕈狀乳頭增大、高突,并形成尖峰,形如芒刺,撫之棘手,稱為芒刺舌。點和刺相似,可以并見,故合稱點刺舌。點刺舌最多見于舌尖部。 【臨床意義】提示臟腑陽熱亢盛,或為血分熱盛等。根據點刺所在部位,一般可以推測熱在何臟,如舌尖生點刺,多為心火亢盛;舌中生點刺,多為胃腸熱盛;舌兩邊生點刺為肝膽火熱等等。 【機理分析】點刺是指蕈狀乳頭腫脹或高突的病理特征。點,是蕈狀乳頭體積增大,數目增多,乳頭內充血水腫,甚至形成尖峰,形如芒刺,多為邪熱內蘊、充斥舌絡。點刺數目的多少與邪熱程度有關,點刺越多,邪熱越盛。觀察點刺的顏色,可以估計氣血運行情況以及疾病的程度。如點刺鮮紅為血熱內盛,或陰虛火旺;點刺色絳紫為熱盛而氣血壅滯。
?。ㄋ模┝鸭y 【舌象特征】舌面上出現各種形狀的裂紋、裂溝,深淺不一,多少不等,統稱為裂紋舌。裂紋或裂溝中無舌苔覆蓋者,多屬病理性變化;裂紋可呈現“人”、“ | ”、“井”等形狀,嚴重者可呈腦回狀、卵石狀、或如刀割、剪碎一樣。如溝裂中有舌苔覆蓋,則多見于先天性裂紋。 【臨床意義】多見于精血虧虛,或陰虛火旺,或脾虛氣弱者。 【機理分析】裂紋舌多由舌體失養(yǎng),舌面乳頭萎縮或組織皸裂所致。是全身營養(yǎng)不良的一種表現。舌色淡白而裂者,是血虛之候,多為血虛血不上榮于舌所致,故《辨舌指南》認為:“有紋者血衰也。紋少,紋淺者衰之微;紋多、紋深者衰之甚也?!鄙嗌t絳而裂,則由熱盛傷津,或陰虛火旺,陰津耗損,舌失濡養(yǎng)所致。全舌絳色,或有橫直裂紋而短小者,表明陰虛液涸。舌色淡白胖嫩邊有齒痕又兼見裂紋多為脾虛氣弱,舌體失養(yǎng)所致。 在健康人中大約有 0.5% 的人在舌面上有縱、橫間深溝,裂紋中有苔覆蓋,且無不適癥狀,為先天性舌裂,有別于病理性裂紋舌。
?。ㄎ澹X痕舌 【舌象特征】舌邊緣有牙齒壓迫的痕跡,多伴舌體胖大。 【臨床意義】主脾虛、水濕內盛證。 【機理分析】舌邊有齒痕,多因舌體胖大受牙齒擠壓所致。故多與胖大舌同見。舌體不胖大而出現齒痕,是舌質嬌嫩的齒痕舌。舌淡胖大而潤,舌邊有齒痕,多由寒濕壅盛體內,或陽虛水濕內停而致;舌色淡紅,舌邊有齒痕,常見于脾虛、氣虛;若舌紅腫脹滿口,舌邊有齒痕,為濕熱痰濁內蘊。 此外,有先天性齒痕舌者,多見舌體不大舌淡紅而嫩,邊有輕微齒痕;病變中見之表明病情較輕,常見于小兒及氣血不足患者。
四 . 舌態(tài) 舌態(tài),指舌體的動態(tài)。舌體活動靈便,伸縮自如,為正常舌態(tài),提示氣血充盛,經脈通調,臟腑健旺。常見的病理舌態(tài)有舌體痿軟、強硬、震顫、歪斜、吐弄和短縮等異常變化。 (一)痿軟舌 【舌象特征】舌體軟弱無力,不能隨意伸縮回旋。 【臨床意義】多為傷陰或氣血俱虛。 【機理分析】痿軟舌多因氣血虧虛、陰液損傷,無以濡養(yǎng)舌肌與舌脈。舌痿軟而紅絳少苔,多見于外感熱病后期,邪熱傷陰,或內傷久病,陰虛火旺。舌痿軟而舌色枯白無華,多屬于氣血俱虛。多因久病氣血虛衰,舌體失養(yǎng)所致。新病舌干紅而痿,主熱病津傷;舌紅干而漸痿者,是肝腎陰虧已極之象。
?。ǘ娪采? 【舌象特征】舌失柔和,屈伸不利,或板硬強直,不能轉動。 【臨床意義】多見于熱入心包,或為高熱傷津,或為風痰阻絡。 【機理分析】《千金要方》指出:“舌強不能言,病在臟腑?!闭f明舌強硬一般不是局部病變,而是關系到內臟的病變。強硬舌可見于外感熱病熱入心包時,心神受擾,舌無所主;或高熱傷津,筋脈失養(yǎng),舌體失柔所致;或肝風挾痰,致風痰阻絡,肝陽上亢,筋脈失養(yǎng),而致舌體強硬不能轉動。舌強硬而舌色紅絳少津,多見于熱盛之證;舌體強硬而舌苔厚膩,多見于風痰阻絡;突然舌強語言謇澀,伴有肢體麻木、眩暈者多為中風先兆。
?。ㄈ┩嵝鄙? 【舌象特征】伸舌時舌體偏向一側,或左或右,稱為歪斜舌。一般舌歪在前半部明顯。 【臨床意義】歪斜舌多見于中風、喑痱、或中風先兆。 【機理分析】歪斜舌多由肝風內動,挾痰挾瘀,或痰瘀阻滯一側舌部經絡,而致舌收縮無力,不能伸出,故常見病側舌肌弛緩,健側舌肌如常,伸舌時舌體向健側歪斜。
?。ㄋ模╊潉由? 【舌象特征】舌體不自主地顫動,稱為舌顫動。其輕者僅伸舌時顫動;重者不伸舌時亦抖顫難寧。 【臨床意義】為肝風內動之象。 【機理分析】舌顫動是動風的表現之一。凡氣血虛衰,陰液虧損,舌失濡養(yǎng)和濡潤,無力平穩(wěn)伸展舌體,因而抖動不寧;或為熱極津傷而動風,都可以導致舌顫動。舌淡白而顫動者,多見于血虛動風;舌絳紫而顫動,多見于熱極動風;舌紅少苔而顫動,多見于陰虛動風。此外,舌顫動可見于酒毒內蘊者。 ?。ㄎ澹┩屡? 【舌象特征】舌伸于口外,不即回縮者,稱為吐舌;伸舌即回縮,或反復舐口唇四周,掉動不寧者,均稱弄舌。 【臨床意義】多為心脾有熱之象。 【機理分析】心熱則動風,脾熱則津耗,以致舌體吐弄不寧。吐舌可見于疫毒攻心,病情危急時見吐舌,多為心氣已絕。弄舌多為熱甚動風的先兆。吐弄舌也可見于小兒智力發(fā)育不全。 ?。┒炭s舌 【舌象特征】舌體卷短、緊縮,不能伸長,嚴重者舌不抵齒。舌短縮常與舌痿軟并見。 【臨床意義】多為病情危重的征象。 【機理分析】舌短縮,色淡白或青紫而濕潤,多屬寒凝筋脈,或氣血虛衰而致舌脈攣縮或舌體失養(yǎng);舌短縮,色紅絳而干,多屬熱病傷津、筋脈拘急所致;舌短縮而胖大,苔滑膩者,多屬痰濁內蘊,風痰阻絡??傊炭s舌提示病情危重。 此外,先天性舌系帶過短,亦可影響舌體伸出,稱為絆舌。無辨證意義。
五 . 舌下絡脈 舌下絡脈是位于舌系帶兩側縱行的大絡脈,管徑小于 2.7mm ,長度不超過舌下肉阜至舌尖的五分之三,絡脈顏色為淡紫色。望舌下絡脈主要觀察其長度、形態(tài)、顏色、粗細、舌下小血絡等變化。 舌下絡脈的觀察方法是:先讓病人張口,將舌體向上腭方向翹起,舌尖可輕抵上腭,勿用力太過,使舌體保持自然松弛,舌下絡脈充分顯露。首先觀察舌系帶兩側的大絡脈粗細、顏色,有否怒張、彎曲等改變。然后再查看周圍細小絡脈的顏色、形態(tài)以及有無紫暗的珠狀結節(jié)和紫色血絡。 舌下絡脈異常及其臨床意義:舌下絡脈細而短,色淡紅,周圍小絡脈不明顯,舌色和舌下粘膜色偏淡者,多屬氣血不足。舌下絡脈粗脹,或舌下絡脈呈青紫、紫紅、絳紫、紫黑色,或舌下細小絡脈呈暗紅色或紫色網狀,或舌下絡脈曲張如紫色珠子大小不等的瘀血結節(jié)等改變,都是血瘀的征象,其形成原因可有寒、熱、氣滯、痰濕、陽虛等不同,需進一步結合其他癥狀進行分析。 舌下絡脈的變化,有時會出現在舌色變化之前。因此,舌下絡脈是分析氣血運行情況的重要依據。
|
|
|
來自: 尚純純 > 《3--中醫(y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