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心聽禪
誰人心中沒有一處山水田園?誰人愿于世俗紛爭中勞頓一生?
紅塵中奔忙的人們,辛苦疲憊之余,總是想往淡泊寧靜,想往禪意人生…… 常喜云水禪心意境:空山鳥語兮,人與白云棲……常喜田園詩詞寧謐:曖曖遠(yuǎn)人村,依依墟里煙…… 可我們終是紅塵俗子,每日在熙熙嚷嚷的灰色樓宇間穿梭,日出而往,日落而歸,疲累困頓麻木了心智,世情淡漠蒙蔽了真心,抬眼望,人生旅途漫漫,如何排遣,如何解憂,安然從容渡一生。 紅塵三千丈,一念唯在山水間…… 一直想逃離世俗的憂煩,做一個隱逸之人,過一種舒心透氣的生活。找尋一處山水田園,安放踟躕的心靈,找尋宿命的皈依。 心中常無事,便是人間好時節(jié)。若得空閑,懷揣清心一顆,一壺酒,一溪煙,一張琴,來往山水間,坐臥云起時。雖無陶潛、陳繼儒那般才華八斗學(xué)富五車,能在春耕秋收,自給自足中過一段與世無爭的日子,也很美。朝來蒔花草,夜靜聽蟲鳴,日子如白云一樣不受羈絆,心頭常有清涼的山風(fēng)輕撫,卻也平淡樸實,恬美自在。 喜歡飲茶,常坐松下石桌旁,煮一壺茶意乾坤??茨劬G的茶芽在沸水中浸潤,輾轉(zhuǎn),舒放,沉淀,散香……那是一種怎樣的清和雅韻??! 茶盞潔白清新,杯底有暗花隱現(xiàn),茶湯馨香沁心,琥珀通透惹人愛。最是那一顆飲茶的心,無語無聲,安靜沉淀到極致。一心在茶,一念在茶,雙手捧杯,溫香暗傳,心是安暖的,味蕾是沸騰的,微啟朱唇,小酌半盞,你可聽到了心底的泉聲涌動,你可嘗到了雨露陽光浸染的滋味? 蘇軾說:從來佳茗似佳人。茶中禪境,竟有絕世佳人般的娟美靜好。 詩僧皎然說:九日山僧院,東籬菊也黃。俗人多泛酒,誰解助茶香。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花開見禪意,茶中見佛性。一盞茶,凝聚了天地靈氣日月精華,茶湯清和,潤澤,剔透,給人以心曠神怡之境。一顆品飲的心,由此清醒,真實,冷靜,心由此有了禪定,不為外物所擾。淺斟慢飲間,眼漸明,心漸安,回首時,始覺天地寬。 你若是愛茶之人,品得一顆水云心,方知,佛家的禪,不可說,只能以心來悟。 生活的終極是平淡—— 空靈的山水國畫,只有水墨的交融,卻從中渲染出層次萬千。點,線,面,刻畫萬物不外乎這三個層面。自畫作中筆墨的氣韻流暢,構(gòu)圖的立意布局,畫面的風(fēng)格意境可以看出一位畫者的氣度襟懷,眼界高低,學(xué)識涵養(yǎng),執(zhí)著勤奮。 一幅畫,或高遠(yuǎn),平遠(yuǎn),深遠(yuǎn),或軒宇,山亭,茅屋,令觀賞之人心生可望,可居,可游的意境,便是畫品的極致! 畫者與觀者,原本不相識,今古不相干,卻能透過紙背找尋心之共鳴,這不得不說,是藝術(shù)魂靈的境界升華。 畫者追求畫境的虛靜,淡遠(yuǎn),蕭疏,荒寒,給觀者以靈魂的撫慰與靜心妙悟,自超脫的胸襟中體會生命的意義。 暮春的花謝,深秋的葉落,都是一種寂然之美。當(dāng)韶華隱去,當(dāng)寒霜臨至,你可嗅到漫山秋菊淡香。那些山林中默默生長的植物,無力扭轉(zhuǎn)乾坤之手,靜靜的選擇了坦然接納,霜風(fēng)過后,更見成熟蘊(yùn)涵與灼灼風(fēng)致。 最愛青山白云素朵,悠悠出岫,不亢不卑,舒緩有致,隨風(fēng),隨意,隨緣…… 一朵云,心中總是蘊(yùn)著雨。俗世里素心的女子,何時修得云一樣的情懷,紅塵風(fēng)雨中含著眼淚奔跑,卻是微笑著的,眉間一彎,有如初的溫暖,即便風(fēng)潮洶涌,心,終是坦然的,安靜的…… 生活已太多煩憂,熙熙囔囔紛繁瑣碎中,唯有修得一顆靜心,自尋心中桃花源,生命才會增添靈動,更具意義。時時保有一顆柔軟心,有一顆發(fā)現(xiàn)美和一顆善于欣賞美的心靈,眼中常見美的事物,手中常做美的事情,你的心便不再受年齡界限制約,孩童一般,追尋不輟,通透清澈。 一代宗師李叔同說:大事難事看擔(dān)當(dāng),逆境順境看襟度,臨喜臨怒看涵養(yǎng),群行群止看識見?!边@是一個人修心修禪的最高境界。 對于名利,放緩腳步不再追逐,跌跌撞撞中總是滿處心傷,順流逆流,走過才知,它的盡頭卻是虛妄一場。花有開落,月有缺圓,天宇中默默運(yùn)行的自然法則尚且如此,人為螻蟻,放開襟懷,學(xué)用禪心看世界。 敢于直面痛楚,善于接納生活中的缺憾,取舍與抉擇都隨緣吧!不悲不喜,不慍不怒,知道有得必有失,懂得利與弊共存,凡事都有兩面性,生命本無常,人心又何必窄小狹隘。放下,看淡,不經(jīng)意間便風(fēng)清云淡,迎接你的是又一片海闊天空。 這世間從來不存在完美與圓滿—— 花看半開,酒飲半酣,茶至半盞,食取半缽,也是一種美妙的禪境。不貪心,不妄求,安心自在的惜取當(dāng)下,靜心修得禪心之妙。 好茶是為了更深刻的友誼而存在世間,清和警醒,明鏡自鑒;好花是為了更多蒙塵的心靈洗盡塵埃,祛除煩憂;好畫是為了更多淡泊的心來瞻仰高山偉岸,靜水流深,將自然的簡潔內(nèi)斂化為心中襟懷,以達(dá)自悟,自省! 自然處處禪意,生活處處禪心,人生,就要像林清玄先生所說:“生命沉苦時要加一點清涼的菊花,激越時要加一點內(nèi)蘊(yùn)的普洱;在苦中猶有向上飛揚(yáng)的心,在樂里不失去敏銳深刻的態(tài)度。這樣,生命的茶才能越陳越醇,越泡越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