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刮痧12、肩周炎治療三步曲(王敬)
![]() 肩周炎 肩周炎是以肩關節(jié)疼痛和活動不便為主要癥狀的常見病癥。本病的好發(fā)年齡在50歲左右,俗稱“五十肩”,多見于體力勞動者。如得不到有效的治療,有可能嚴重影響肩關節(jié)的功能活動,妨礙日常生活。本病早期肩關節(jié)呈陣發(fā)性疼痛,常因天氣變化及勞累而誘發(fā),以后逐漸發(fā)展為持續(xù)性疼痛,并逐漸加重,晝輕夜重,夜不能寐,不能向患側側臥,肩關節(jié)向各個方向的主動和被動活動均受限。肩部受到牽拉時,可引起劇烈疼痛。肩關節(jié)可有廣泛壓痛,并向頸部及肘部放射,還可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三角肌的萎縮。
病理
肩關節(jié)是人體全身各關節(jié)中活動范圍最大的關節(jié)。其關節(jié)囊較松馳,關節(jié)的穩(wěn)定性大部分靠關節(jié)周圍的肌肉、肌健和韌帶的力量來維持。由于肌腱本身的血液供應較差,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而發(fā)生退行性改變,加之肩關節(jié)在生活中活動比較頻繁,周圍軟組織經(jīng)常受到來自各方面的磨擦擠壓,因而容易發(fā)生慢性勞損。
發(fā)病肩部原因 肩外因素 病理生理
1、肌和肌腱。可分兩層。外層為三角肌,內層為崗上肌、崗下肌、肩胛下肌和小圓肌四個短肌及其聯(lián)合肌腱。聯(lián)合肌腱與關節(jié)囊緊密相連,附著于肱骨上端如袖套狀,稱為旋轉肩袖或肩袖。肩袖是肩關節(jié)活動時受力最大結構之一,易于損傷。肱二頭肌長腱起于關節(jié)盂上方,經(jīng)肱骨結節(jié)間溝的骨纖維隧,此段是炎癥好發(fā)之處。肱二頭肌短頭起于喙突,經(jīng)盂肱關節(jié)內前方到上臂,受炎癥影響后肌肉痙攣,影響肩外展、后伸。 2、滑囊。有三角肌下滑囊、肩峰下滑囊及喙突下滑囊。其炎癥可與相鄰的三角肌、崗上肌腱、肱二頭肌短腱相互影響。 3、關節(jié)囊。盂肱關節(jié)囊大而松馳,肩活動范圍很大故易受損傷。 上述結構的慢性損傷主要表現(xiàn)為增生、粗糙及關節(jié)內、外粘連,從而產(chǎn)生疼痛和功能受限。后期粘連變得非常緊密,甚至與骨膜粘連,此時疼痛消失,但功能障礙卻難以恢復。 表現(xiàn)診斷
本病女性多于男性,左側多于右側,亦可兩側先后發(fā)病。多為中、老年患病。 逐漸出現(xiàn)肩部某一處痛,與動作、姿勢有明顯關系。隨病程延長,疼痛范圍擴大,并牽涉到上臂中段,同時伴肩關節(jié)活動受限。如欲增大活動范圍,則有劇烈銳痛發(fā)生。嚴重時患肢不能梳頭、洗面和扣腰帶。夜間因翻身移動肩部而痛醒。病人初期尚能指出疼痛點,后期范圍擴大,感覺疼痛來于肱骨。肩周炎的患者主要有以下的一些表現(xiàn):
1、肩部疼痛:起初時肩部呈陣發(fā)性疼痛,多數(shù)為慢性發(fā)作,以后疼痛逐漸加劇或頓痛,或刀割樣痛,且呈持續(xù)性,氣候變化或勞累后,常使疼痛加重,疼痛可向頸項及上肢(特別是肘部)擴散,當肩部偶然受到碰撞或牽拉時,??梢鹚毫褬觿⊥?,肩痛晝輕夜重為本病一大特點,多數(shù)患者常訴說后半夜痛醒,不能成寐,尤其不能向患側側臥,此種情況因血虛而致者更為明顯;若因受寒而致痛者,則對氣候變化特別敏感。 2、肩關節(jié)活動受限:肩關節(jié)向各方向活動均可受限,以外展、上舉、內外旋更為明顯,隨著病情進展,由于長期廢用引起關節(jié)囊及肩周軟組織的粘連,肌力逐漸下降,加上喙肱韌帶固定于縮短的內旋位等因素,使肩關節(jié)各方向的主動和被動活動均受限,當肩關節(jié)外展時出現(xiàn)典型的“扛肩”現(xiàn)象,特別是梳頭、穿衣、洗臉、叉腰等動作均難以完成,嚴重時肘關節(jié)功能也可受影響,屈肘時手不能摸到同側肩部,尤其在手臂后伸時不能完成屈肘動作。
3、怕冷:患肩怕冷,不少患者終年用棉墊包肩,即使在暑天,肩部也不敢吹風。 4、壓痛:多數(shù)患者在肩關節(jié)周圍可觸到明顯的壓痛點,壓痛點多在肱二頭肌長頭腱溝。肩峰下滑囊、喙突、岡上肌附著點等處。 5、肌肉痙攣與萎縮:三角肌、岡上肌等肩周圍肌肉早期可出現(xiàn)痙攣,晚期可發(fā)生廢用性肌萎縮,出現(xiàn)肩峰突起,上舉不便,后彎不利等典型癥狀,此時疼痛癥狀反而減輕。三角肌有輕度萎縮,斜方肌痙攣。崗上肌腱、肱二頭肌長、短頭肌腱及三角肌前、后緣均可有明顯壓痛。肩關節(jié)以外展、外旋、后伸受限最明顯,少數(shù)人內收、內旋亦受限,但前屈受限較少。 6、X線及化驗室檢查:常規(guī)攝片,大多正常,后期部分患者可見骨質疏松,但無骨質破壞,可在肩峰下見到鈣化陰影。實驗室檢查多正常。年齡較大或病程較長者,X線平片可見到肩部骨質疏松,或崗上肌腱、肩峰下滑囊鈣化征。 治療中醫(yī)綜合方法
1、中藥以祛風散寒、解痙通絡,活血化淤為目的的。
2、拔罐 拔罐治療肩周炎常選用的穴位有:肩井、肩隅、肩前、肩貞、天宗等穴位。每次選兩個穴位,交替使用。
3、刮痧 刮痧治療肩周炎常選用的經(jīng)絡有:手臂外側的肺經(jīng)、大腸經(jīng)。 每周可刮1~2次。
4、針灸 針灸治療肩周炎常選用的穴位有:肩井、肩隅、肩前、肩貞、大椎、曲池、外關、腕骨等穴位。選用1~1.5寸針灸針,用75%酒精棉球消毒皮膚,刺入穴位,留針20~30分鐘。每日1次。兩周為1療程。
5、理療 選用超短波等高頻電磁療法,每日1次,10天為1療程。可起到消炎、鎮(zhèn)痛、解痙、改善血液循環(huán)、松弛肌肉的作用
1.生山楂甘草湯 生山楂50克,桑椹50克,桑枝25克,烏梅25克,白芍20克,伸筋草20克,醋制元胡20克,姜黃15克,桂枝15克,威靈仙15克,醋制香附15克,甘草10克。水煎溫服,3日2劑,1個月為1個療程。服藥期間除配合練功外停用其他藥物或療法。舒筋通絡,祛淤行痹止痛,滑利關節(jié)。主治肩周炎。 2.白芍湯 白芍、沙地龍各400克,制馬錢子、紅花、桃仁、威靈仙各350克,乳香、沒藥、骨碎補、五加皮、防己、葛根、生甘草各150克。將上藥共研為極細末,裝入膠囊,每粒含生藥0.2克,成人每次口服3粒,每日3次,溫開水送服。半個月為1個療程,休息3天,再行下1個療程。主治肩周炎。 3.黃芪當歸湯 黃芪60克,當歸20克,桂枝12克,白芍20克,炙甘草16克,大棗10克,威靈仙120克,穿山甲6克,防風12克,蜈蚣2條,生姜10克,羌活12克。每日1劑,水煎服。補胃氣,通經(jīng)絡,散寒濕。主治肩關節(jié)周圍炎。冷痛者,加制川草、烏草各10克;兼痰濕者,加法半夏12克,膽南星10克;病久三角肌萎縮者,加制馬錢子0.3克。局部可以配合以針灸治療。 食療藥膳1.取追骨風30克,酒60克。追骨風入酒內浸泡5日。分數(shù)次內服。 蛇肉湯:烏蛇肉、胡椒、生姜、食鹽各適量,燉湯,肉湯同食,日2次。具有補虛、祛風、散寒之效。適用于肩周炎晚期而體虛、風濕阻絡者。
川烏粥:生川烏頭約5g,粳米50g,姜汁約10滴蜂蜜適量。把川烏頭搗碎,研為極細粉末。先煮粳米,粥快成時加入川烏末,改用小火慢煎,待熟后加入姜汁及蜂蜜,攪勻,稍煮即可。具有祛散寒濕、通利關節(jié)、溫經(jīng)止痛之效。適用于肩周炎風濕寒侵襲所致者. 簡單康復療法
1、急性期或早期最好對病肩采取一些固定和鎮(zhèn)痛的措施,以解除病人疼痛,如用三角巾懸吊,并對病肩做熱敷、理療或封閉等治療。 2、慢性期主要表現(xiàn)為肩關節(jié)功能障礙。這時以功能鍛煉和按摩為主,配合理療進行治療。肩周炎康復治療的方法主要是醫(yī)療體操。 (l)體操練習:雙手握住體操棒,在體前,手臂伸直,然后反復用力向上舉,盡量向頭后部延伸;在體后,雙手握棒,用力向上舉。 (2)手指爬墻練習:側面或前面站立,抬起患炎側的前臂,以食指和中指貼墻,然后沿墻向上慢慢作爬墻式運動。 (3)患側手臂上舉,反復摸后腦勺;病側手于體后,上抬摸背部。如果患側手臂活動不便,可用健側手幫助患側手上抬。 常用方法聳肩運動:處于坐位或是立位。兩肩處于放松的聳動,幅度從弱到強。每天持續(xù)兩次,每次在50-120下??筛鶕?jù)自己病情酌情考慮。 拉肩運動:后伸壓肩,背地桌面,雙手扶桌,反復下蹲,重復10次,練習肩關節(jié)后伸功能。 甩手運動:兩腳分開站立,先用手揉擦肩部,使局部肌肉松弛,然后甩動手臂,先前后,后左右,甩動幅度由小到大(與身體呈30~90度),速度由慢到快(每分鐘30~60次),每次1~5分鐘。 爬墻運動:面對墻壁,兩足分開與肩同寬。上肢前伸,手指做爬墻運動和由低逐漸增高,使肩臂肌肉有牽拉感,重復10次,堅持練習。 劃圈法:劃圈動作應象太極拳一樣,緩慢、深長,不能用暴力亂掄上肢,以免造成肩袖斷裂。劃圈分為豎圈、橫圈兩法。豎圈為前后方向豎著劃圈,橫圈為上下左右方向劃圈,類似太極拳中的云手動作。每次可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各劃15~20圈,也可根據(jù)自己的體質逐漸加量。每天練3~5次。 拉輪練習:在墻或樹上安一滑輪,并穿過一繩,兩端各系一小木棍,上下拉動鍛煉。 梳頭動作:雙手交替由前額、頭頂、枕后、耳后,向前、縱向繞頭一圈,類似梳頭動作,每次可15~20次,每天3~5次。 屈肘甩手:背部靠墻站立或仰臥于床上,上臂貼身,屈肘,以肘部作為支點進行外旋活動。 展翅:站立,上肢自然下垂,雙臂伸直,手心向下緩緩向上用力抬起,到最大限度后停10秒鐘左右,然后回到原處,反復進行。 體后拉手:自然站立,在患側上肢內旋并后伸姿勢下,健側手拉住患側手或腕部,逐漸向健側和上方牽拉。 頭枕雙手:仰臥位,兩手十指交叉,掌心向上放于頭后部(枕部),先使兩肘盡量內收,然后再盡量外展。 旋肩:站立,患肢自然下垂,肘部伸直,患臂由前向后劃圈,幅度由小到大。離子導入法或理療方法均可改善血運,消除肌肉痙攣,防止粘連,并有一定的止痛作用。在早期或疼痛較重時病人可服用消炎鎮(zhèn)痛藥物,如雙氯滅痛、芬必得、扶他林等藥物,或舒筋活血藥物如強力天麻杜仲丸、大活絡丹、疏風定痛丸等,也可外用止痛噴霧劑、紅花油等。 肩周炎 - 注意事項1、在做上肢提舉或后旋時,應先揉按肩部與小角度擺動,使肩部肌肉松弛后再進行該動作,以免拉傷肩部組織。
2、患側上肢不宜過量提舉重物,注意局部保暖,以防復發(fā)?!? 3、平時可以選擇進行一些輔助性的上肢(肩部)鍛煉活動,但強度不宜過大,應循序漸進,以免造成肌肉拉傷 。 健康刮痧12、肩周炎治療三步曲(王敬)
肩周炎誘因
肩周炎與網(wǎng)球肘
肩周炎不能一疼就吃止疼片。
肩周炎三步曲
第一步 刮后背
![]() 第二步 刮前面
![]() 可以留罐的幾個穴位:天宗穴,大椎 ,肩井,肩貞。
![]()
![]() 相關鏈接
|
|
|
來自: 后湖蓮花 > 《針炙、刮痧、拔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