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最佳楹聯結構(八) 昆明大觀樓長聯 昆明大觀樓長聯是楹聯史上令人矚目的里程碑。它標志著:楹聯足以與詩詞曲賦駢文并駕齊驅,爭妍媲美。聯曰: 五百里滇池,奔來眼底,披襟岸幘,喜茫??臻煙o邊,看東驤神駿,西翥靈儀,北走蜿蜒,南翔縞素,高人韻士,何妨選勝登臨,趁蟹嶼螺洲,梳裹就風鬟霧鬢,更蘋天葦地,點綴些翠羽丹霞,莫孤負四圍香稻,萬頃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楊柳 數千年往事,注到心頭,把酒凌虛,嘆滾滾英雄誰在,想漢習樓船,唐標鐵柱,宋揮玉斧,元跨革囊,偉烈豐功,費盡移山心力,盡珠簾畫棟,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斷碣殘碑,都付與蒼煙落照,只贏得幾杵疏鐘,半江漁火,兩行秋雁,一枕清霜 大觀樓長聯在楹聯史上的地位,不在于“長”,而在于創(chuàng)造了楹聯結構的完美典型。 其特點是:以四言模式為基礎,通過在不同位置添加不同數量領、襯字的方法,構建了三組不同形式的同邊自對。對仗工麗多姿,聲調蕩氣回腸。 全聯共180字,36句;每邊90字,18句(領、襯字與所在句合為一句)。其結構可按“起、承、轉、合”分為4組。每組4句或6句,相當于一組或一組半四言模式。我們把(0011,1100,1100,0011/1100,0011,0011,1100)四言模式;把四言模式的反向(1100,0011,0011,1100/0011,1100,1100,0011)稱為反向四言模式,把每組最后一句句腳稱為“組腳”?,F分述如下: 第一組“起”: 五百里滇池,奔來眼底,披襟岸幘,喜茫??臻煙o邊 數千年往事,注到心頭,把酒凌虛,嘆滾滾英雄誰在 ?。保保保埃啊。埃埃保薄。埃埃保薄。埃埃保保埃?/SPAN> ?。埃埃埃保薄。保保埃啊。保保埃啊。保保埃埃保?/SPAN> 上聯描繪滇池景色,一望無際;下聯追憶云南歷史,百感交集。 此組第一句用五言句式。五言句式是四言句式的擴展,并與第三、第四兩個四言句式自然相接。第四句一字領接六言句式。六言句式也是四言句式的擴展。如果將擴展部分忽略不計,其結構就是一組反向四言模式: ?。?/SPAN>1100,0011,0011,1100/0011,1100,1100,0011) 句腳(0,1,1,0/1,0,0,1),組腳(0/1) 第二組“承”: 看東驤神駿,西翥靈儀,北走蜿蜒,南翔縞素,高人韻士,何妨選勝登臨 想漢習樓船,唐標鐵柱,宋揮玉斧,元跨革囊,偉烈豐功,費盡移山心力 -0011?。保保埃啊。保保埃啊。埃埃保薄。埃埃保薄。埃埃保保埃?/SPAN> ?。保保埃啊。埃埃保薄。埃埃保薄。保保埃啊。保保埃啊。保保埃埃保?/SPAN> 上聯眺望四周遠山,浮想聯翩,乘興將視線轉向下面要重點描繪的滇池風光。下聯借四個朝代的典故作出“偉烈豐功,總歸一空”的議論,為下面藝術渲染定下基調。 此組前四句是加一字領接四言模式: ?。?/SPAN>0011,1100,1100,0011/1100,0011,0011,1100) 句腳(1,0,0,1/0,1,1,0) 后兩句是四六句式,由于六言句是四言句的擴展,應視為半組反相四言模式: (0011,1100/1100,0011) 句腳(1,0/0,1) 這兩句不僅在文意上發(fā)揮了承上啟下的作用,而且在聲律上改變了“組腳”的平仄,使原來組腳(1/0),增加兩句后,組腳成為(0/1)。 第三組“轉”: 趁蟹嶼螺洲,梳裹就風鬟霧鬢,更蘋天葦地,點綴些翠羽丹霞 盡珠簾畫棟,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斷碣殘碑,都付與蒼煙落照 -1100?。埃埃保薄。埃埃保薄。保保埃?/SPAN> ?。埃埃保薄。保保埃啊。保保埃啊。埃埃保?/SPAN> 上聯將滇池無限風光簡約化,蟹嶼螺洲,蘋天葦地,形象生動。下聯將歷代興亡哲理藝術化,珠簾畫棟,斷碣殘碑,對比強烈。 如果將領、襯字忽略不計,此組在結構上仍然是一組反相四言模式 (1100,0011,0011,1100/0011,1100,1100,0011) 句腳(0,1,1,0/1,0,0,1)組腳(0/1) 第四組“合”: 莫孤負四圍香稻,萬頃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楊柳 只贏得幾杵疏鐘,半江漁火,兩行秋雁,一枕清霜 ?。埃埃保薄。保保埃啊。保保埃啊。埃埃保?/SPAN> ?。保保埃啊。埃埃保薄。埃埃保薄。保保埃?/SPAN> 上聯從稻香觸發(fā),聯想滇池四時美景,艷若驕陽。下聯從疏鐘驚醒,返回現實人生,凈如秋水。 此組是加三字領的四言模式 ?。?/SPAN>0011,1100,1100,0011/1100,0011,0011,1100) 句腳(1,0,0,1/0,1,1,0)組腳(1/0) 全聯結構如下: ?。保保保埃啊。埃埃保薄。埃埃保薄。埃埃保保埃?/SPAN> ?。埃埃埃保薄。保保埃啊。保保埃啊。保保埃埃保?/SPAN> ?。埃埃保薄。保保埃啊。保保埃啊。埃埃保薄。埃埃保薄。埃埃保保埃?/SPAN> ?。保保埃啊。埃埃保薄。埃埃保薄。保保埃啊。保保埃啊。保保埃埃保?/SPAN> ?。保保埃啊。埃埃保薄。埃埃保薄。保保埃?/SPAN> ?。埃埃保薄。保保埃啊。保保埃啊。埃埃保?/SPAN> ---0011?。保保埃啊。保保埃啊。埃埃保?/SPAN> ?。保保埃啊。埃埃保薄。埃埃保薄。保保埃?/SPAN> 孫髯昆明大觀樓長聯,以空間與時間為兩條主線,使自然景色,歷史滄桑,與藝術心靈,融為一體。令人百讀不厭,余味無窮,歷久彌新,嘆為觀止。 大觀樓長聯為最佳楹聯結構提供了經典模式。因為四言模式包含“句式生成基礎”和“句式連接方式”這兩個互相聯系的結構因素。就句式生成基礎而言,四言句式逐字向前擴展,可生成五字至七字楹聯句式。就句式連接方式而言,從四言模式最后一句開始,逐句向前增長,其句腳是每邊四句和四句以下一切對聯句腳安排的最佳選擇。 但是,當四言模式成為長聯分組的基本單位時,“組腳”(即每組最后一句的句腳)又成為全聯聲律關鍵。大觀樓長聯的組腳是0,0,0,1/1,1,1,0。由此推論,每邊五句以上(包含五句)的楹聯,在確定句腳時,還應考慮全聯是否需要按單句或偶句,甚至按三句或四句分組,并以此確定組腳。例如,可以將平仄序列相反的自對句,或平仄序列相同的自重句,視為一組。但是這種分組,應該是客觀的,全聯統(tǒng)一的。 短聯的劃分 長短聯的劃分,目前議論紛紜,最根本的一點是:要不要打破傳統(tǒng)概念?因此,首先要了解傳統(tǒng)的長短聯概念是什么? 梁章鉅《楹聯叢話》卷八:鄂文瑞公(鄂爾泰)亦有菜圃長聯云: 此味易知,但須綠野親身種 對他有愧,只恐蒼生面色多 曹雪芹《紅樓夢》第53回云:原來寧府西邊另一個院子,黑油柵欄內五間大門,上面懸一匾,寫著是“賈氏宗祠”四個字,旁書“特晉爵太傅前翰林掌院事王希獻書”,兩邊有一副長聯寫道: 肝腦涂地,兆姓賴保育之恩 功名貫天,百代仰蒸嘗之盛 由此可見,清代楹聯大師曹雪芹和梁章鉅都把11言聯(22字)作為長聯的下限。這決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當時的約定俗成,不能等閑視之。 為什么清人把11言和11言以上的對聯,稱為長聯?這需要從對聯結構上來分析。 對聯由律詩和駢文的對仗句脫穎而出,成為獨立文體。律詩對仗句以5言、7言為典型,可以直接構成5言聯或7言聯。駢文對仗句以4言、6言為典型,單對可構成4言聯、6言聯,偶對可構成8言聯、10言聯,尤以四六結構的10言聯為典型。因此,一般地說,10言和10言以下的對聯,在結構上與律詩或駢文的對仗句沒有多大區(qū)別。只有當4言駢文句式與7言律詩句式結合為11言聯時,對聯才有了不同于律詩和駢文的結構。這種新的對聯結構,宋代朱熹已經熟練運用。正如“§1,3 對聯史話”中提到的: 鳥識元機,銜得春來花上弄 魚穿地脈,挹將月向水邊吞 一聯創(chuàng)造了不同于律詩和駢文的對聯結構。 既然11言與10言的區(qū)別,在典型情況下反映了對聯結構與律詩、駢文結構的區(qū)別,把它作為長聯的下限是合理的。這里說“在典型情況下”,是指例如上述鄂爾泰菜圃聯的對聯結構。而賈氏宗祠聯,雖然也是11言長聯,仍保留了濃厚的駢文色彩 當然,曹雪芹和梁章鉅并不是從結構上,而是從習慣上區(qū)分長短聯的。對聯與其他文體的最大區(qū)別是作為文化裝飾公諸于眾。懸掛于廳堂齋室的對聯,其長度(即字數)要受空間環(huán)境與視覺效果的制約。對聯的長度,字的大小,應與建筑空間相適應;要盡量寫成一行,能看清每個字,以便觀賞。這些基本要求,對今人、古人并無差別。 因此,大量齋室聯是5言(10字)、6言(12字)、7言(14字)8言(16字)。 北京故宮太和殿雄偉莊嚴,也只用14言聯(28字) 乾隆題太和殿匾額《建極綏猷》與楹聯: 帝命式于九圍,茲惟艱哉,奈何弗敬 天心佑夫一德,詠言保之,遹求厥寧 帝命式于九圍:見《毛詩·商頌·長發(fā)》。式,用。九圍,九州。茲惟艱哉:見《尚書·商書·伊訓》。詠言保之:見《毛詩·周頌·載見》。詠同永。遹求厥寧:見《毛詩·大雅·文王有聲》。遹,發(fā)語詞。厥,其。 可見,一般場合的對聯多數在15言(30字)以內。壽聯挽聯,詠史詠事,可以寫得長些,有20言(40字),充其量40言(80字),也足以盡情發(fā)揮了??傊瑢β撾m不限長度,但并非越長越好。因此,清人稱11言和11言以上為長聯,是有道理的,符合科學,并未過時。 如上所述,如果把長聯下限界定為11言(22字)。4言(8字)到10言(20字)就屬于短聯,不必再考慮何種結構,不必再考慮一句還是兩句,以利操作。至于一言至三言,稱對,不稱聯的理由,在“§ 余下的問題是:長聯的上限如何界定?鑒于昆明大觀樓長聯在楹聯史上的公認地位,仍稱長聯為宜,并以此為界,把22字至180字稱長聯,180字以上稱超長聯。這樣界定的好處是,使昆明大觀樓長聯是“天下第一長聯”的地位,不可超越。同時也給超長聯留有廣闊的發(fā)展空間。 數據證明,昆明大觀樓長聯是楹聯結構的典范:全聯180字,36句;每邊90字18句;平均每句5字。四言模式(0011,1100,1100,0011/1100,0011,0011,1100)在實際應用時不全是四言句,而且有領襯字。所以平均每句5字有普遍意義。如果每邊4句按20字計算,長聯結構以四言模式為基礎,成倍增長,也就是字數從20字,增長為40字等等。于是,楹聯分為短聯、長聯、超長聯三類。短聯每邊4-10字,長聯每邊11-90字,超長聯每邊91字(含)以上。長聯還可以細粉為三類:每邊11-20字,每邊21-40字,每邊41-90字。這樣的界定和分類,既兼容了傳統(tǒng)稱呼習慣,也照顧了當前研究需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