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看武俠 閣主英雄出少年,八歲即看武俠,我輩實不敢比。我看武俠的年代比閣主要 晚一些,大約十一歲吧。 那時是一位同學從家中帶出來的,最初自然是什么都看,諸如:諸葛青云, 獨孤紅,等等都是看過的,大約看了有三。四十之后,我宣布,除了古龍,金庸, 梁羽生,溫瑞安,其余諸人的書我都不再看了。 當時是80年代末,我不曉的那時候有沒有四大名家之說,反正即使有,我當 時也是不知道的,所以選出這四個人來,純憑感覺。后來長大以后,發(fā)現了有四 大名家之說,我還很為自己小小年紀就能慧眼識英雄而得意了一把。 所以把其他人踢開,原因很簡單: 第一:他們編故事的本事太千篇一律,我不下20遍的看到:一個孤苦少年, 身負血海深愁,然后屢遇奇緣,當然也屢遇艷福,最終成為當世第一大俠,把仇 人殺的落花流水,報了大愁,又帶著他的若干夫人逍遙江湖?;蛘咭粋€大俠,怎 樣在江湖危難的時候挺身而出,破解了一個大陰謀,而這個陰謀,或者是一個很 著名的邪教,或者是陰謀的主使人剛好是一個著名的大俠。 這樣的故事本也無可厚非,這是一種很經典的布局嘛,金先生其實也是這么 寫的。問題是金先生的細節(jié)寫的相當精彩,而其他人連細節(jié)都千篇一律:比如所 謂奇緣,全都來自于什么隱居江湖很久的老前輩(這樣做的好處是主人公的身份可 以迅速提高,以至可以和那些四,五十歲的人稱兄道弟)再不就是來自什么很久很 久以前的武俠秘籍。 總之當我第20遍看到這些雷同的情節(jié)時,當我拿起一本書看了頭三十頁就可 以猜出結尾的時候,我實在是不能再看第21遍了。 其實故事呢,框架相同也無所謂,只要細節(jié)寫的好就可以成為完全不同的故 事,他們讓我讓我受不了的還在于:第二:其他人的文筆實在是不能與四大名家 相提并論,他們的文筆簡直和優(yōu)美搭不上關系,記的有一個人,動不動就寫女人 的胸脯如何如何,實在是讓我看了惡心。這樣的文筆對于同時也愛著古典詩詞的 我來說實在是一種折磨。 以上兩點還不是最主要的,更主要的問題是:第三:除了四大名家,其余的 人只有武而沒有俠。不錯,其余的人也每每寫出一些行俠仗義的話,但那只是一 種表面文章,骨子里和俠義毫無關系。他們的主人公"路見不平,拔刀相助"大體 上都發(fā)生在英雄救美之時,而更多的時候,我只看見主人公一殺一大片,很過癮。 問題是我是個女孩子,對打打殺殺實在是興致不大,從這方面說,也許我并 不是個真正的武俠迷。反正,看武俠書,我最討厭的便是打斗場面,尤其是碰到 那些毫無文采可言,只是充滿了血腥味的打斗描寫,我一般都是大段大段空過去 的。 總而言之,下面我就拋開其他人不提,單將一下四大名家了標題:玫瑰看武 俠之二梨花院落溶溶月----------評梁羽生梁大俠的作品我大都只看過一遍,而 且,已經隔了好幾年了,這次本想先找?guī)撞克臅鴣砜纯丛賹戇@篇文章的。奈何, 閣主這里只有他的兩本書,而且,這兩本書,我一下載還不能看。不知出了什么 問題,算了,那就只好憑記憶隨便寫兩句了。 梁大俠的書,我看的不太多,主要是找不到(不象古,金等人的遍地皆是), 可能我只看過最經典的幾本。哪位大蝦可以告訴我能找到梁先生作品的站點,我 會不勝感激的。 我看第一部的梁大俠的作品是《白發(fā)魔女傳》,這本書也是梁的經典之一, 我一直很喜歡,卓一航與練霓裳之間的愛情悲劇大約也可以算是武俠經典之一了。 那本書看的太久了,已經記不清細節(jié)了,只記得練霓裳鬧上武當山,與武當山的 諸位高手交鋒,在混亂之中,卓一航誤傷練霓裳,練為此傷心而去,一夜之間烏 絲變白發(fā)。練醒來之后,為此心灰意冷,從此遠走天涯。后來,卓一航醒悟過來, 追到了天山(?或是別的什么地方),而練霓裳還是執(zhí)意不見。看這本書的時候, 我年齡尚小,那時候很不明白,為什么卓已經追來了,練還是不肯見。后來再長 大一些,我才突然醒悟到,那是練霓裳“寧可玉碎,不為瓦全”的心情,最美好 的已經過去了,再要也沒有意思了。不如索性留個最美好的記憶。 所以,這本書讓我心痛了兩次,第一次是看書的時候,看到練頭發(fā)變白以后, 向她的好朋友告別(我忘了是誰了),然后飄然而去,心中不由大痛。第二次, 是很多年以后,有一天,突然明白了,練在天山拒不肯見卓的心情,明白了那份 無情背后的傷心和失落,不由再次黯然傷神。 但是這本書有一個敗筆之處,最后一點,寫練知道卓為她守候尤曇花,心中 已有些感動,去找卓,結果,正好看見卓和一個女孩子在一個帳篷里,剛好在療 傷什么的,一下子又起了誤會,大怒而去。我覺得這個場景是百分之百二流小說 家的牽強筆法,毫無必要,卓一航要和別的女孩好,大可在武當待著,犯不著特 意跑來天山炫耀。練也是個冰雪聰明的女孩,連這個道理都不懂嗎?這樣寫,實 在是減弱了練霓裳的光彩。 除了這本因為是我看的第一本而印象深刻,對梁的作品,我比較喜愛的還有 《云海玉弓緣》《萍蹤俠影》《冰川天女傳》《女帝奇英傳》《廣陵劍》等等。 《云海玉弓緣》是本好書,金世遺和歷勝男都刻畫的相當深刻,金世遺對歷 勝男的感情變化也寫的很真實,書中,金終于在歷臨死的時候,答應了娶她。我 想,即使本來對歷勝男再有成見,看了那一場死亡前的洞房花燭夜,也該煙消云 散了。 《萍蹤俠影》的具體情節(jié)我現在已經記不大清了,只記的那本書寫的很美麗, 很自然,很溫馨,好象愁苦少一些。 《冰川天女傳》里,桂冰娥這個形象塑造的不錯,是個很光彩照人的女俠形 象,而這樣的形象在武俠小說中實在不多見,能和她相提并論的,大約只有梁大 俠自己寫的呂四娘了。 《女帝奇英傳》中有關武則天的幾處評論和描寫我很喜歡,難得梁羽生,身 為男子,可以這么公平的評價武則天這個有爭議的女中豪杰。武玄霜和上官婉兒 也是我很喜歡的人物,實在不明白李逸怎么會舍棄這兩個好女孩而去選長孫璧那 種女人。 《廣陵劍》一書,整體上寫的還不錯,只是最后的結局實在太令人費解了, 已經到了一切都雪消云散的時候了,所有的障礙都解決了,卻平白無故的讓男主 角死了,實在是很難逃托故為悲劇的嫌疑。不過書中有關桂林的風景人情寫的相 當不錯。我特別記的其中有關馬肉米粉的介紹,讓我想了這么多年。(網上有桂 林的朋友嗎?是不是真的有馬肉米粉這種小吃,有了話,給我寄一點來,好不好? *^-^*)能和這相提并論大約只有,《天龍八步》中有關大理的風景描寫讓我同樣 心向神往了這么多年。 總結起來,梁先生的書讓我喜愛處,大致有如下幾點:第一:在幾位名家中, 古大俠不必提,他書中的女性根本只是點綴而已,實在少有個性鮮明的;溫大俠 也大體類似;而金大俠就更可惡了,他書中的女孩子,干脆是工具,唯一的作用 就是用來愛他的男主角,雖然有些智慧和頭腦,也是為了幫助他的男主人公罷了。 與此相反,梁大俠是唯一對女性態(tài)度足夠健康,正常的。他即不夸大女性, 也不貶低女性,而是正正常常的把女孩當女孩寫。 具體表現在于:梁大俠書中有真正的女主角,(而不是其他名家那樣的點綴), 象云蕾,歷勝男,納蘭明慧,都是很重要的主角,即使脫離和男主角的愛情,也 依然光彩奪目(而其他名家則正好相反),特別是桂冰娥,呂四娘,干脆就是書 中的真正主角。這在其他人的書中就更是少見了。 就沖這一點,身為女孩的我,也該對梁大俠另眼相看。 第二:在有關愛情的描寫上,梁大俠也有別于其他諸位:古大俠除了少數的 幾本書,幾乎沒有愛情,溫大俠書的愛情只是點綴,金大俠的愛情雖然纏綿悱惻, 可惜太一邊倒。惟有梁大俠書中的愛情,盡可能的健康向上,而且男女平等。 不過,這樣也有壞處,為了追求男女平等,有時梁大俠會比較過火,記的, 我看過一本《龍鳳寶釵緣》(?我不保證是這個名字)那里面簡直有拉郎配的嫌 疑,每一對三角戀愛,他都趕快再找一個以彌補多出來的那個人,結果到結尾的 時候,一下子成全了四五對,實在看的我瞠目結舌。 第三:我認為,梁大俠的寫的很真實,比如在《白發(fā)魔女傳》中,有關卓一 航的內心交鋒,寫的相當真實。而別的作家,在這方面的處理欠缺了一些,那些 男主人公們,往往為了一個“情”字,就大模大樣的拋掉了其他的一切,這樣看 起來自然煽情,但仔細想一想,真實的人生不該如此吧,情字固然重要,但情并 不是人生的唯一,人生總還應該有責任,抱負之類別的也很重要的事,不能打著 情的旗號,就把其他這些一筆勾銷,對不對。所以梁羽生的寫法是更可娶的。 第四:也是最關鍵的一條:梁大俠的古典文學功底實在是太好了,在幾位名 家中,論古典文學的修養(yǎng),他是絕對獨占鰲頭的,金先生雖然學識淵博,但論起 古典文學功底,嘿嘿,講句不客氣的話,與梁先生根本不可相提并論。這不是我 個人的偏愛,不服氣了話,你可以把他們兩人書中的自擬詩詞加以比較,高下立 可判也。 梁先生由于本人功底好,所以寫出的文字也分外的含蓄蘊籍,清麗婉轉,好 象一闋宋詞,而且一定是婉約派的名詞,讀起來,但覺余音裊裊,大有滿口生香 之意。其意境就象我用做本文章篇名的那句詞:“柳絮池塘淡淡風,梨花院落溶 溶月”。所以,梁先生的小說,即使不看故事,單讀文字,已經是一種很美的享 受了。由于手中沒有原書,我無法摘錄兩段,以做證明,但他書中有一闋詞,我 自從看過之后,一直很喜歡,曾熟誦成憶。錄在下面,以餐諸位:笑江湖浪跡十 年游,空白少年頭。對銅陀巷陌,吟情渺渺,心事悠悠。酒令詩殘夢斷,南國正 清愁。把劍淒然望,無處招歸舟。 明月天涯路遠,問誰留楚佩,弄影中洲?數英雄兒女,俯仰古今愁。難消受 燈昏羅帳,悵曇花一現恨難休!飄零慣,金戈鐵馬,拼葬荒丘。 ----------調寄《八聲甘洲》 總之,由于以上幾個方面,梁大俠的書在我心中有著相當的份量。 標題:玫瑰看武俠之三 醉里挑燈看劍 ------評溫瑞安 不知為什么,看到辛稼軒的這句詞,我會想到溫瑞安,也許是因為感覺相似 吧,辛棄疾的這句詞寫的很好,寫出了瀟灑,豪情,而這種豪氣,又不是少年的 意氣風發(fā),而是熱血英雄略帶悲壯的豪情,而這正是溫大俠給我的感覺。 我看溫大俠的第一本書,那就是《神洲奇?zhèn)b》,這部書從我一看,便驚為天 書,至今,仍然以為它是我讀過的最好的武俠書,這本書,沒有古龍的病態(tài),沒 有金庸的牽強,沒有梁羽生的矯情。有的是熱血,有的是豪情,有的是美麗的愛 情,有的是真摯的友情。。。 蕭秋水也是摯愛的武俠人物之一,他仗義而不莽撞,熱血而不沖動,對愛人 真摯,對朋友熱情,雖九死而不悔,始終能夠堅定自己的信念,在任何時候都未 曾泄氣,懂得助人,也懂的接受善意的幫助,不會象有些書中的主人公一樣,為 了無謂的面子,連別人的好心都不肯領,白受許多苦楚。 這本書里的情寫的也很好,有蕭西樓,蕭夫人對蕭秋水的父子,母子深情, (我還記的有關蕭夫人做菜的那一部分,寫那個空心菜,哎呀,讓我記到現在), 有蕭易人,蕭開雁對蕭秋水的兄弟情深,有蕭秋水對唐方的眷眷深情,有神洲結 義兄弟們的熱血豪情。。。 而且,不止是主人公寫的好,配角也寫的相當出色。我們都能記得鐵星月, 記得鄧玉涵,甚至記得廣州五虎,記的二胡,笛子,蕭。當然也不會忘記梁斗, 說起來,梁斗這個人物我以為是武俠小說中的唯一前輩大俠,除了他之外,別的 書中的前輩大俠,要么是披著羊皮的狼,要么是游戲風塵,沒有一點前輩的樣子, 要么雖然還有些前輩風采,但除了教主人公武功的時候露一面,其他時候就神龍 不見首尾。但梁斗是個例外,他真的很有前輩風范,很讓人心折的。 我所以推崇這本書一個最主要的原因是這本書的主旨很健康向上,無論是感 情還是武俠寫的都很清新,自然。沒有故意牽強附會,矯揉造作之處。 更重要的一個因素是這本書的文筆實在是太美麗了,如果說梁羽生的文筆象 一闋婉約派的宋詞,那么溫瑞安的文筆就象一首舒婷的朦朧詩。 《神州奇?zhèn)b》中的很多段落都讓我反復品味,特別是蕭秋水與唐方盤江邊的 一段,我簡直是愛不釋手,特摘錄如下:****亂石崢嶸,風景如畫盤江是個怪石 峻峭,自具蒼勁雄魄的魅力。 風吹過,蕭秋水心情美好,卻看見岸邊有一處遼闊的天地,鵝卵般的石子, 生長著幾棵小樹。 綠油油的葉子,深的綠,淺的綠,一葉小小的葉子,就像小小的手指頭;就 像唐方小小的,珍惜著的手指頭。 好清秀的小指頭。 風吹來時,所有深的淺的綠意的小手指頭都在招手,所有的小平,手手都在 招手。 蕭秋水走過去,小樹只及蕭秋水的腰身。 蕭秋水珍惜地看著那無名的樹,清綠的葉子,卻意外地發(fā)現那小樹結著一串 串,有熟了變橘紅色的果子,生澀時像葉子一般青綠的果子。 好美麗的果子:人生除了壯大的志向,亦有如此美好的小小生機。 蕭秋水向來不喜歡采摘,采摘雖然隨心喜歡,但也等于扼殺了生機。 可是風來的時候,他的心思更加清晰見底,像小溪一樣,不會如風似云,亂 成了一團,整理不清楚。 這次他禁不住采了一把小小的果果,“江南可采蓮”,他采的雖不是蓮,但 滿心滿意,都是江南。 他那盈盈的小果子,有鮮亮的橘紅,有清新的油綠,交給了唐方那白生生如 玉的小手,他說:“你看?!? 唐方就垂下頭來看了;那小小挺挺的鼻梁一抹,很是秀麗。 蕭秋水又說:“給你?!? 唐方就收下了,唐方沒有說話。 風自然地吹來,唐方的眼睫毛很長,一眨一眨的,很美。 蕭秋水也沒有說話。 奇怪是那班兄弟在此時此候,都躲到遠遠那邊去,小聲說大聲笑,不知在干 什么。 ***** 這一段,實在是寫的太棒了,金庸筆下雖然有的是凄苦纏綿的愛情,但如此 美麗,如此清新,如此浪漫的情節(jié)卻是絕無僅有,梁羽生筆下有類似的場景,但 卻沒有達到過這么溫馨,清麗地步的。 這段的筆法近乎白描,絕對的“天然去雕飾,清水出芙蓉”,然而給我的震 撼卻如此深刻,讓我這么多年都不能忘記。最初我沒明白是什么打動了我,后來 我仔細想了想,才知道讓我如此看重,是因為他寫出了古龍,金庸筆下都沒有的 幸福和快樂,古龍不必說了,他筆下的人物都是心苦黃連的,即便是金庸,雖然 他筆下的人物,個個風光無限,武藝超群,美人相伴,但你想想他可有真正幸福 快樂的時候?沒有,大都是苦中做樂,樂中有苦罷了。 溫瑞安這一段不同,這一段是不含陰影的真正的快樂,雖然已經經過了無數 風險,而且,前途難料,但此時此刻,只有你有我,還有那借以傳情的小小果子。 雖然沒有山盟海誓,但彼此早已心心相通,此間風光無限,怎不讓人心醉。而最 后一句,更是神來之筆,本來只是兩情伲儂,加上這一筆,則友情,愛情,全都 水乳交溶了,更讓人心曠神怡。 類似的段落在這本書里還可以找到很多,當然這是最好的一段,溫先生想必 自己也很喜歡,因為我記得不錯了話,在兩廣豪杰的結尾,蕭秋水掉涯之后,唐 方站在懸崖邊,還回憶起了這一段。 我一直想,要照這個思路寫下去,溫瑞安也許能超過古,金二人,也未可知。 可惜的是這本書不僅在溫先生的書中是絕無僅有的,而且,這一套書本身也并不 前后一致。其實我前面的話應該改一下,不是《神州奇?zhèn)b》是最好的書,而是截 止到《英雄好漢》為止,后面兩部《寂寞高手》和《天下有雪》我已經不愛了。 看《寂寞高手》的時候,我還鬧過一次笑話,那一天我是在自習課上看的, 看著看著,我突然一拍桌子,大喝一聲:“胡鬧1一下子語驚四坐,其間窘狀, 實在是無以言表。 猜的出是什么地方讓我如此生氣嗎?趙師容殘死! 看到這一段的時候我實在是不能不生氣,象趙師容那樣閑如風,雅如云,淡 如菊的女子,縱然形勢所逼,不能幸福的活著,至少也該從容的死去啊,怎么可 以,怎么可以這樣寫呢? 不錯,金先生也曾經一時好奇,寫過小龍女失貞,但一來,金先生很小心, 那一段根本是一筆帶過,后來終于事發(fā),也因為楊過的一句話就輕輕抹去了,所 以大家并不那么放在眼里,以至于我看過第一遍之后都記不清到底有沒有這回事 了,好象覺得跟未遂似的。 但溫瑞安這本書不同,他不僅寫了這件事,而且還特別描寫了當時的場景, 實在是讓我是可忍,孰不可忍。我沒有看過溫先生的傳記,不知道溫先生是不是 受過戀愛方面的挫折?所以心里有一些變態(tài)?我不是存心說這樣侮辱人的話,可 那一段文字我總覺得正常狀態(tài)下應該寫不出來才對。 除了《神州奇?zhèn)b》,溫先生的書我比較喜歡的還有:《說英雄,誰是英雄》 系列,特別是里面王小石與諸葛先生談論武俠局勢的那些對話,堪稱經典,即使 脫開武俠書來看,也頗具深意。 其他還有:《四大名捕》,《白衣方振眉》,等等,但這些書,我只能當故 事來看了,已經不能和《神州奇?zhèn)b》給我震動相比了。 至于所謂的新武俠,實在是不提也罷。要是能給溫先生本人發(fā)封信,我一定 要讓他把新武俠和《神州奇?zhèn)b》放在一起比較比較,看看它們的文筆,意境可以 相提并論嗎?看看曾經讓我心醉神往的文字,已經被糟蹋成什么樣了? 總之,溫先生最近的作品雖然讓我頗為失望,但憑他的一本書已足以奠定在 我心中的宗師地位了。 玫瑰看武俠之四 談談古龍和金庸 我是個吃果子喜歡把好的留在最后吃的人,所以前三篇先寫了蕓蕓眾生和溫 瑞安以及梁羽生。 下面就可以安安心心的寫我最心愛的兩位作家:古龍和金庸了。 本來想照前面那樣,分開來單獨論述的,但我看了閣主古龍評論版中《古, 金之爭》合集,里面有些話太過分了,古龍版還這樣呢,那金庸評論版就更不曉 的會怎么樣了。(對不起,我還沒來的及看)所以,我想先說幾句話。 我看了一下,發(fā)現古迷們大都還可以,雖然闡述了自己喜歡古龍的原因,但 仍然保持了對金先生應有的敬意。但個別金迷們就太離譜了。 個別金迷好象特別趾高氣揚,一副看金庸就高人一等的樣子。我怎么聽起來 到好象八十年代說武俠小說和嚴肅文學的區(qū)別似的:那時候的說法是,看經典著 作就是有修養(yǎng)的體現,而看武俠則是不務正業(yè)的,甚至有學壞的危險。經過了這 么多年以后,通過各位名家的努力,武俠小說慢慢的爭的了自己的地位。怎么我 閉門看書多年,什么時候武俠小說本身又分了三,六,九等? 說什么金庸與古龍不是同一檔次,不可相提并論。。。這話莫要說古迷們受 不了,誰有本事把這話傳給金先生,看看金先生本人敢不敢當這句話?! 講看古龍品位低的人,我很懷疑到底有沒有經過大腦,有那么多熱愛古龍的 人本身就說明了古龍的魅力,你講這種話算什么呢?那數以萬計的人都是白癡? 也許你可以反駁說,存在未必合理,幾萬人一起庸俗也是可能的,那么我還 要提醒你一個小小的問題:金先生封筆之后,曾親自邀請古龍接替他在明報武俠 版的江山,其推崇之意,不言而喻。 那么照你的邏輯,是不是金先生的品味也很值得懷疑呢? 好象還有人意氣風發(fā)的宣布,古龍無非是將長句截成短句,這樣的書,哪天 閑了,他可以寫個十本,八本出來。我很懷疑這個人到底有沒有看過古龍的書, 古龍的長短句自有自己類似與詩的韻律美,豈可輕易仿造?!我想請說這話的人 撥冗給我們不要說十本八本,哪怕寫一本出來呢,我相信古迷們自然就心悅誠服 了。 還有一個人干脆堅持古龍是在吟風閣上被人亂刀砍死的,不知是何用意。 不過,話說回來,古迷們也大可不必為這樣的言論生氣,金,古在武壇并駕 齊驅是不爭的事實,豈是一兩個人的話可以抹殺的?所以,與其生氣,不如不睬 他,看看這么多爭論便知道事實了,一個等級上的對手才有的爭嘛,不然,怎么 沒人爭是金庸好還是諸葛青云好,甚至沒人爭是金庸好還是梁羽生好。這不就說 明問題了嗎? 講老實話,我覺得這種爭論好無意義,爭古,金誰好,就好象爭婉約詞與豪 放詞誰好似的,你可能根本不喜歡宋詞,你可能兩個都能欣賞,你也可能只喜歡 婉約派的精致,你也可能只喜歡豪放派的疏宕,或者雖然兩個都喜歡,但更偏愛 其中之一,總之,這一切都是你個人的喜好問題,別人沒什么好說的,但你若因 為個人的喜好,就宣布其中某一方是經典,而另一方則不是同一等級,豈不是就 可笑了一些?再說了,就算你能勉強讓大家同意你的第一,第二排名又怎么樣, 也沒什么實際意義不是嗎,到不如具體一點,談談各人的成敗得失,也算是這些 書沒白看。 當然,有時候談一個問題,單局限于問題本身談不清,需要來個參照物做比 較,我前面講梁羽生和溫瑞安的時候也把他們和別人都做了比較,但那只是具體 到個別方面的比較,不牽涉整體的高下判別。 這篇文章算是前言吧,以后,我將從文筆,人物,感情等各個方面來具體闡 述古龍和金庸。 我把這些文章貼出來,本身就是為了拋磚引玉,歡迎大家跟我進行各方面的 探討,我會盡量答復的。 但如果有人用我本文批評過的那些話來攻擊了話,就恕我不予理睬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