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太人,《圣經》與基督教的產生
第一章 《圣經》與歷史
(一位澳洲同學給大家寄來明信片,前邊是一張世界地圖,后邊寫著:“北半球的朋友們,換個角度看看世界吧,你們的地圖掛倒了!”) JBC1.1a 倒掛的世界地圖
地球是圓的,但是我們平常所看到的世界地圖卻是平的。把球面投射到平面,在世界各地有不同的做法。在中國出版的世界地圖,通常將亞洲放在圖的正中,歐洲在西邊,美洲在東邊,大西洋被切成了兩半,一半在最東頭,另一半在最西頭。在歐洲出版的地圖,就變成歐洲擺在中間,亞洲移到了東部,美洲移到了西部,被切開的經度線就落進了太平洋。好在汪汪大洋之中,并沒有太多地理上值得注意的標志,切在太平洋或是切在大西洋很難說清孰優(yōu)孰劣。 類似的作法來到美洲,就有點別扭了。那里出版的地圖,自然也是把美洲擺在中間。如此一來,傳統(tǒng)概念上屬于西方的歐洲在地圖上卻是擺在東方,傳統(tǒng)概念上屬于東方的亞洲在地圖上卻是擺在了的西方,而被切開的經度則落在了歐亞大陸之上。如果你想要查看中亞地區(qū)的詳情,就得往返于這張地圖左右兩個極端[1]。 同一個世界,地圖的畫法不一樣,心態(tài)卻是一致的:大家都想把自己最為在意的地方擺在圖上最顯眼的位置。筆者讀書時,曾有一位澳洲來的同學,畢業(yè)回去之后給大家寄來一張明信片,畫的也是一張世界地圖,卻是南邊朝上,北邊朝下,澳洲放在最顯眼的中上部,歐亞與北美大陸都跑到下邊去了。明信片上還寫著:北半球的朋友們,換個角度看看世界吧,你們的地圖掛倒了! 英國的Hereford大教堂里,保存了一張繪制于1300年前后的世界地圖,是現(xiàn)存歐洲中世紀地圖里最大的一張,顯示的也是一個在現(xiàn)代的我們看起來很是奇怪的角度。它的方向與我們所習慣的方向不同,東邊朝上,南邊朝右。于是,高高在上的是亞洲大陸,而地圖主人所居住的英國,卻落在了左下角。
====================

圖一:珍藏于英國Hereford大教堂之中,現(xiàn)存最大的中世紀歐洲的世界地圖。圓盤形的世界,以耶路撒冷為中心,內中含有一個“T”字,分出亞非歐三大陸。此時,美洲大陸還沒有被發(fā)現(xiàn),地圖繪制的水準也比較原始,圖中的比例、方向、地形多半是出于想像。
==================== 會有這樣的畫法,并不是因為中世紀的英國人比現(xiàn)代人謙卑。論年代,這張地圖產生于地理大發(fā)現(xiàn)之前兩百年。當時的繪圖技術還相當原始,圖中的距離根本就不成比例,連方向都是錯的,比如說應該是在非洲東部的埃及竟然被弄到亞洲大陸上去了。許多陸地、河流、海洋、島嶼的形狀,完全是想像出來的。想像的依據是當時在精神與文化上占有完全主導地位的《圣經》。在制圖史上,那個時代被稱為“宗教想像的時代”[2]。制圖人受古希臘、古羅馬的影響,認為地球上可居住的部分應該是一個像字母O的圓盤形狀,四周圍著海洋。擺在圓心這個重要位置上的是耶路撒冷,基督教的發(fā)源地。 按照當時的理解,O形之內還含有一個“T”字,將陸地分成三大塊。T字那一橫的上半部分,也就是東邊的部分,屬于亞洲。T字的那一豎穿過地中海,把西方分成兩部分,北邊是歐洲,南邊是非洲。對于亞洲,他們只熟悉現(xiàn)在的中東地區(qū)。對于非洲,他們只熟悉地中海沿岸的北非地區(qū)。至于說三個洲有多大,以及亞洲東部與非洲南部的情形,他們并不清楚。所以在圖上根本就找不到中國與日本,美洲大陸的存在自然也是未知的?!妒ソ洝防锝^大部分故事都發(fā)生在兩河地區(qū)(現(xiàn)今的伊拉克)和埃及,特別是處于二者中間的巴勒斯坦。在中世紀西方人的概念中,“亞洲”多半指的是這一中東地區(qū)。也是因為《圣經》的緣故,耶路撒冷才被擺在地圖的中心位置。 對于東方的印度,他們有一個模糊的概念,知道印度的東邊還有高山險阻?!妒ソ洝飞险f上帝創(chuàng)造世界的時候,建了一個人間樂園,名為“伊旬園”。人類的始祖亞當與夏娃開初是在里邊享福的,只是后來不聽話才被趕了出來。這個伊旬園就放在印度的東北,處于大陸最東端的那個圓圈之中,周圍的高山險阻為的是擋住這些罪惡深重的人們闖進伊旬園。除了地上的這個樂園之外,天上還有一個天堂,也畫在圖上,但是畫到圓盤外邊去了。圖的最頂端,畫的正是耶穌,兩旁坐著天使們,以及列隊等待接受耶穌審判的人們。地圖上還密密麻麻畫著其它的圖像與文字,標明《圣經》故事發(fā)生的地點[3]。以基督教的角度來想像世界,把東方放在上邊是自然的事。
(本節(jié)注釋將放在1.1b節(jié)結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