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以個人為圓心——學會克制克服任性


    曾經有一個山東的歲女孩,在家里受到父母和爺爺奶奶寵愛,幾乎是到了要星星不給月亮的地步。有一天女孩讓媽媽下班給買冰棍,媽媽這一天特別忙,沒有顧得上買,回家后,女孩很不高興,她悄悄地把老鼠藥放在了媽媽的飯里,致使母親中毒身亡。

    還有這樣一個男孩,平日爺爺極嬌慣這個孫子,使孫子的脾氣大得很,指使起爺爺來,簡直不知誰是爺爺,誰是孫子。有一天,這個男孩居然想起用牙簽扎爺爺“玩”,而這個爺爺竟任由孫子去扎,若躲避,孫子就大哭大鬧。孫子終于將牙簽扎到了爺爺的左眼上,當時這個爺爺竟然為了怕嚇著孩子而不動彈,以致孫子又扎瞎了爺爺的右眼,使爺爺雙目失明。


   這種任性同上一個例子一樣可怕。這些雖然都是極個別的例子,但是說明了一個簡單的道理,任性是不良個性,是影響我們健康成長的大敵。大敵當前,應該正確認識和對待。

   除了以上的特殊例子,我們自己也能發(fā)現自己是否有任性的表現。比如,有的學生在商店見到自己喜歡的玩具、書籍等等,就非要買不行,不管父母是否同意,不給買,就要鬧個天翻地覆。又比如,明明知道上課要遵守課堂紀律,不能隨便說話,但是,卻不愿約束自己,依然與左右同學說個不停,不但自己無法聽課,還影響了其他同學。這也是常見的例子。


    歸納起來,任性的種種表現如下:

    1.想要什么東西就一定要家長給買。

    2.想干什么就一定要干什么,不管要求是不是合理。

    3.在學校,一旦自己的要求不能滿足,就情緒低落。由此,可以知道所謂任性就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非達到自己的要求不可,雖然許多要求是不合理的,不能滿足的,但是卻不管不顧周圍的環(huán)境,蠻不講理,不達目的不罷休。在家里習慣于任性,到了其他環(huán)境也難于約束自己,就會產生一系列不良后果。


    任性的害處:

    1.在家里任性,為所欲為慣了,到學校里、社會上就行不通,會處處遇挫折,不順利,甚至碰得頭破血流。

    2.由于自己一意孤行,影響了與同學、老師的關系,造成人際關系緊張。

    3.由于不能約束自己,心中只有自己沒有別人,往往造成不愉快的場面,影響自己的情緒,危害個人身心健康。

     能夠約束自己的行為、克服任性,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需要有毅力,有自制能力。一個人事業(yè)成功很重要的就是能夠戰(zhàn)勝自己,只有達到這一點才能把握住自己的航船,馳向勝利的港灣。一個有自我控制能力的人往往能得到成功。歸納起來,有自制力的種種表現如下:

    1.能夠嚴格要求自己,抵制一些與自己要做的事不相干的干擾。

    2.能夠控制自己的消極情緒和與它密切相關的語言等,以完成自己要做的事。

    3.不在成功時驕傲自滿,不在失敗時灰心喪氣。

    有自制力的好處有許多,歸納如下:

    1.能夠克制消極因素對學習的干擾,保證學習任務的順利完成。

    2.能夠克制外界不良習氣對自己的干擾,以保證個人身心健康。當然,自制力并非與生俱來,應該從小注意培養(yǎng),對任性更要努力克服。

    那么應該怎樣克服任性,加強自制力呢?

    1.首先要明確自己的位置,在家里,可能是父母和家人的寵兒,受大家的呵護;而到了學校則只是學校里的一個普通學生,和每個同學都一樣,沒有任何一點特殊。因此,不論是課堂紀律,還是課后活動,都

要開始學會約束自己,克制自己。

    2.在培養(yǎng)自制能力的開始階段,可能還不會約束自己,那么可以先請老師和父母提醒和督促,慢慢地建立起良好的習慣,達到提高自制能力的效果。

    3.要記住大教育家馬卡連柯的名言:“克制自己是隨時隨地要注意的,應當使這種行為變成一種習慣?!?/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