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別搖晃孩子,這可能讓他成為冷面殺手翻譯 /毛彩鳳來源 /WebMD醫(yī)藥新聞插畫 /Leonard Gren  原標題為《反社會人格紊亂(APD)來源于大腦》 2000年2月14日(波士頓)-南加州大學(USC)的研究人員說他們已經首次辨認出一個至少部分與某些人的極度暴力犯罪行為和反社會行為有關的大腦缺陷。 反社會人格紊亂(APD)是一種經常發(fā)生在連環(huán)殺手和有暴力和侵略性傾向,沖動危險人物身上的一種心理疾病?;加蠥PD的人大腦前額皮層的某個組織(灰質)的體積與正常人或者有吸毒酗酒史但沒有APD 的人比起來減少了11%。 研究人員已經確認前額皮層是與情感,激發(fā),注意力,良知道德和自制有關的腦區(qū)。 極度暴力傾向和反社會行為和由于疾病或外傷造成的大腦前額皮層損害之間的關系很早以前就已經為人們所認識。最著名的病例是美國佛蒙特州一個名叫Phineas Gage的鐵路工人。1848年他從一次可怕的事故中幸免遇難并且很快地康復了。在這次事故中,一根三英尺多長的沉重的小鐵棒被爆炸氣流炸飛起來穿透了他的頭骨。事故過后,他的人格發(fā)生了明顯的變化,表現(xiàn)出很多APD的特征,包括反社會行為,使用下流的語言,明顯缺乏道德感,沖動,易怒,有侵略傾向,工作不能集中注意力以及對未來缺乏計劃等。 據(jù)美國精神病協(xié)會報道,雖然兒童要等到成年才能表現(xiàn)出典型的人格紊亂癥狀,一些表現(xiàn)出與APD相似的特征的兒童與其他兒童比起來尤其可能違反紀律和具有侵略傾向,比如折磨小動物或周圍的人,經常威脅恐嚇別人,使用會引起嚴重傷害的武器,撒謊,損壞公物,偷竊等?;加蠥PD的成年人經常做出觸犯法律的舉動,斗毆,欺騙,漠視本人和他人的安全,對自己的行為不悔改等。 但是USC的研究結果也從法律和道德角度對這一現(xiàn)象提出了疑問,一些暴力傾向者是否可以對自己的行為負完全責任,人們是否應該采用特殊方式對待他們,阻止他們的沖動行為,減輕他們的侵略性傾向,使他們即使在無人監(jiān)護時也不會對社會構成威脅。 芝加哥西北大學精神病學和行為科學教授M. Marsel Mesulam在接受WebMD網(wǎng)采訪時就這一問題尋求客觀分析的時候說,"我想任何人都不會把將這些人鎖起來作為阻止極度反社會行為的方法,那該怎么對待這些人呢,有沒有可能把這些行為控制在剛出現(xiàn)的時候呢"? 漢密爾頓McMaster 大學特殊兒童研究中心主任David R. Offord對這一看法表示同意,"這一發(fā)現(xiàn)令人激動的地方在于它是一個參量,這個參量可以幫助我們辨認出那些正逐步走向危險,在成人后會產生這一令人棘手地結果的兒童,可以幫助我們準確地發(fā)現(xiàn)處于潛伏期兒童"。 如果發(fā)現(xiàn)了產生這一問題的原因,醫(yī)生就可以找到治療方法來醫(yī)治這種大腦損傷,比如藥物或手術治療,或結合其他的方法如精神治療和行為療法。 Raine說,"我們試圖發(fā)現(xiàn)前額額葉損傷的原因所在,但目前我們還找不到答案。損傷可以由環(huán)境因素引發(fā),如出生時的并發(fā)癥會損傷大腦。幾年前我們進行的相關研究顯示出生時的并發(fā)癥會導致成年后的暴力傾向。如果我們給婦女更好的產前和產后照顧,我們就有可能減少造成對額葉造成損傷的原因之一"。 他還說,"另外一個原因可能是嬰兒早期受到虐待。如果嬰兒被反復搖晃,連接前額皮層的白神經纖維就會斷裂,從而前額皮層與大腦其余部分的聯(lián)系也斷開,導致一些神經細胞的衰退。所以問題就是我們應該怎樣防止嬰兒在早期受到虐待"。 Raine告訴WebMD網(wǎng)說,雖然現(xiàn)在醫(yī)治患有APD的成年人幾乎沒有什么希望,但"我們已經知道十年內我們會把第一塊微芯片植入人腦代替大腦中與情感和記憶有關的海馬區(qū),并且科學家正在試驗植入微芯片代替其他受損害的大腦組織。所以在十五到二十年之內我們應該可以為這些大腦組織受到損傷的人做些事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