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幾天前的一個下午,聽完永嘉昆的《金印記》,走出獨墅湖劇院時,正值一場豪雨,我雖狼狽地淋著雨逃進車內(nèi),但視線的余光見西邊天空已有云際出現(xiàn),可知“驟雨不久”,不禁大喜。
盡管住在臨近太湖的城市,但由于本地的氣候因素及大氣污染,平時湖邊總是水汽氤氳,景物經(jīng)常是朦朦朧朧的,很難清晰地領(lǐng)略湖山真意。夏季由于氣壓高,空氣透明度有所增加,卻溽熱有擾游興。因此,當天的透雨既進一步地潔凈了空氣,又大大帶走了暑熱。是觀湖山、賞夕陽的良機,所以我改變既定行程,立即趕往西山。
到漁洋山下,雨已停,路邊樹叢間隔中露出的幾片湖綠山青,已足以令人興奮。到西山太湖大橋北堍橋頭下車,雨后憑欄觀湖,見西邊晚霞映紅了天空,也使湖面的綠色和遠山的青色既鮮亮又柔和,當時那種美輪美奐的色彩即使是再高明的畫家用最高級的顏料也是畫不出的。一會兒,太陽擠破了西邊的云彩,慢慢露出來,但還有幾縷紅云依舊像腰帶似地纏繞夕陽的腰間,上下的碎云都隨之鑲上了金邊,在云的烘托下,那個太陽就成了圖案畫里最常見的標準形象。此時,湖邊天際開來一艘帆船,使云日湖山顯得更加曠遠而生動。邊行著車我邊關(guān)注著右方日姿云態(tài)的瞬息萬變。過太湖大橋,走東村方向的環(huán)島西路,沿湖岸而行,享受著夕陽慢慢落下時天色、山色、湖色的各種細微變化。最后在縹緲峰下、銀杏樹間的一農(nóng)家飯店吃晚飯。淳樸的店主,提供了一個可以觀湖景的包間,我就在窗前看著湖光山色直至天空完全漆黑,此刻,店主的菜才適時地端上來。
菜如烹者,味正而淳和,我飽餐后走出飯店,抬頭見穹頂繁星點點,久違的銀河終于顯現(xiàn),但未見到當天應(yīng)有的月亮。遂開車繼續(xù)環(huán)島巡游,找尋月亮的蹤跡,直至過了太湖大橋,還是沒見一點月光,心想,今天是不是周邊云層較厚,可能看不到月亮了,雖然西山的夕陽晚霞空前之美,但未見月光,畢竟心存遺憾。
上天不負有心人,不一會,在車窗右邊,突然見城市方向的云里有光透出,正是月光,慢慢地,那個月亮羞答答地露出一點、一塊、一半、一大半,而后,大大方方地完全走了出來,從此,那個從城市方向照過來的她,就一直在我車窗的右上方伴隨我之后的旅程。






 飯店窗外
 太湖“四葉菜”
 城里的月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