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針灸疏通任督二脈的重要穴位:         一、列缺穴用于疏通任脈 "頭項尋列缺"概括說明了列缺穴對頭頸部疾患治療的普遍意義。其實這只是列缺穴功能的一個方面。此穴尚有另一方面的作用,那就是金元時代竇漢卿所創(chuàng)的八脈交會穴指出列缺穴通于任脈。凡與任脈的生理、病理有關(guān)功能或病變,都可取用列缺穴進行調(diào)治。 二、后溪穴用于疏通督脈 督脈總督一身的陽氣,壓抑了督脈也就是壓抑了全身的陽氣,于是,久而久之,整個脊柱就彎了,人的精神也沒了。人體的精神,不是被腦力勞動所消耗掉的,而是被錯誤的姿勢消耗掉的。治療久坐后產(chǎn)生的肩背酸痛會立竿見影,療效很好,這也是中醫(yī)的治根之法。眼睛也需要靠陽氣來溫煦,僅僅是眼睛疲勞,可能不能導致近視;真正導致近視的,是眼睛在缺少陽氣溫煦的情況下的過度疲勞。 后溪。這是小腸經(jīng)上的一個穴,把手握拳,掌指關(guān)節(jié)后橫紋的盡頭就是該穴。這個穴是奇經(jīng)八脈的交會穴,通督脈,能瀉心火、壯陽氣,調(diào)頸椎,利眼目,正脊柱。臨床上,頸椎出問題了,腰椎出問題了,眼睛出問題了,都要用到這個穴,效果非常明顯。它可以調(diào)整長期伏案或在電腦前學習和工作對身體帶來的一切不利影響,只要堅持,百用百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