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搞銷售的人有兩種,一種叫職業(yè)選手,他們都按規(guī)律做事,總是能成功;還有一種叫做業(yè)余選手,他們不知道什么叫做規(guī)律,偶爾也能成功,逮一把算一把。 那些舉世聞名的營銷員,都是越做越有規(guī)律,越有規(guī)律越會做,越會做就越賺錢。 所以,搞銷售很鍛煉人,這個世界上的百萬富翁,80%都從事過銷售。凡是一出手就先干一段銷售工作的人,他再回過頭來做管理,就可以運籌帷幄之中,而決勝千里之外。 要想獲得持久的成功,就要了解銷售中的規(guī)律。 規(guī)律一:人人都是瞎子 同樣一幅圖,有的人看著像一位少女,有的人看著像一個老太婆。幾個東西同時拿出來,有的人看到這一個,有分人看到那一個,有的人能看到兩個,有的人能看到三個。 總之,每個人的情況不一樣的,這就是所謂的盲點。人人都是有盲點的。從這個意義上說,人人都是瞎子。 王婆買瓜,瞎子自夸 盲字怎么寫? 亡和目。 亡不光有死亡的意思,還有丟失的意思,比如亡羊補牢,就是丟羊了。亡的第三個意思是失去功能,盲就是目失去了功能,眼睛失去了功能。 人的眼睛并不能看到全部,只是看到局部,所以盲點的概念是說:一個人在看的過程中,或者在選擇性的認知中,有失盲的現象,因而,他只能看到有限的可能性,排斥了對某些信息的感知。 王婆買瓜,自賣自夸。所有搞銷售的人,把自己的產品抱在懷里,就像看自己的孩子似的,什么都好。其實,任何東西都有好的一面,也有它不好的一面??蛻羰翘籼薜?,一看你的產品就能看出毛病來。 你說你的產品好,客戶沒有看到,因為客戶也有盲點。 我們自己都有盲點,為什么不允許客戶有盲點呢?客戶一旦把注意力集中在你產品的缺點反面,他越是集中,就越排斥與相反或者不同的信息,,因而也就排斥了對產品優(yōu)點的感知。 跟瞎子計較啥? 很多營銷員,銷售不成功就生氣,在背后偷偷摸摸地罵客戶:“瞧你那副德性,不買拉倒!這是一種補健康的心理,他們既不了解自己。也不了解客戶,是心態(tài)不平和的表現。心態(tài)不平和,你是做不長久的。 我爺爺領著我父親去當兵的時候,他拉著我父親的手說: “孩子,你要去當兵了,當兵會有兩種情況,一種是被分配到前線,如果到后方就比較安全,這是你的福氣;如果分配到前線,那是正常,分配到前線也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沒負傷,一種是負傷。沒負傷是福氣,負傷是正常。要是負了傷也會有兩種情況:一種是負輕傷,一種是負重傷,負輕傷是福氣,負重傷叫正常;負重傷也會有兩種情況,一種治得好,一種治不好,治得好是福氣,治不好叫正常;治不好也有兩種情況,一種是終身殘疾,一種就是死了,重傷殘疾叫福氣,死了就是正常?!?/p> 有的人搞銷售,搞了沒幾天,不行。太累了。銷售不僅是身體累,更多的是心累,心累就是不平和??蛻糍I了。那叫福氣要是不買,那叫正常,銷售也要講平和。 所有的人遭到拒絕,心里都會不舒服,這是人之常情。但是人們一旦知道了心理學中的盲點理論,知道人人都有這個弱點,就開始變得平和。 大多數人對拒絕的定義是:他不信任我,他看不上我,他對我有看法??墒?。懂得盲點理論以后,人們就會把這個定義轉化成:客戶是有盲點的,他拒絕我是正常的。當你從這個角度看人的時候,你就是有點像佛眼看人一樣,超脫了一點,和平了一點。 規(guī)律二:個個都是禽獸 現在,北大、清華開展了一個游校園的活動,就是全國各地的孩子集體到北大、清華來參觀。那些中小學生原先并不知道北大、清華到底是什么樣子的,參觀完了以后才知道,北京大學的圖書館是亞洲高校里最大的圖書館;北京大學的百年紀念講堂,克林頓總統(tǒng)曾經在那里發(fā)表過演講。他們也知道北京大學的未名湖、萬人大食堂、校舍和教室等等。 這些東西讓孩子們一看,他們心中就產生了一個對北京大學的概念。我女兒就是這樣的,她現在立志就要考北京大學,在她初中一年級的時候,我就不斷的領著她上北大去參觀,去熏陶,看來看去,最后看到眼睛里了,看到別的大學就不行了,都說這照北京差遠了。 一個人心中沒有目標的時候,不管現實怎樣,他覺得還行??墒且坏┬睦飿淞⑵鹨粋€目標,這個人就不滿足了,他就會不斷地努力,讓現實逐漸向自己心中的目標靠攏。 要想讓客戶買你的東西,就要給他樹立目標。 目標有兩種,一種叫做美好的目標,還有一種叫做恐怖的目標,或者叫痛苦的目標。 只要是銷售,這兩種目標都應該有。 人類作為一種動物,身上具有獸性,會天然地追求快樂,逃避痛苦。 所有的購買行為都是為了趨樂僻苦。 客戶不買你的產品,是因為購買你的產品能帶來的快樂你沒說夠,失去這個產品所造成的痛苦你又沒說透。好的沒說夠,壞的沒說透,說得是不好也不壞。不上也不下,不冷也不熱。最后生意就做得不死也不活。 規(guī)律三:四個買者,一個都不能少 有人以為,做銷售的時候,買者只有一個,其實不然。決定能否成交的,有四個買者。這四個買者,一個都不能少。 經濟買者 買一個東西,有的企業(yè)是董事長說了算,有的企業(yè)是總經理說了算。在家里,有的是先生說了算,有的是太太說了算,這個對買產品說了算的人,就是經理買者 經濟買者通常只有一個人。 我遇到過一個企業(yè),那個企業(yè)負責培訓的老總說:“這件事說了算?!比缓笏痛竽懙馗艺f他的想法和計劃。最后談到費用,我才發(fā)現,他說了不算,這件事就一直壓在這里。 我東調查,西調查,才發(fā)現這個老板要離職了。離職之前還在做垂死掙扎,把房子蓋在冰山上,結果太陽一出來,房子就塌了。 所以有的時候你認錯人,銷售是不會成功的。 這個家本來是先生說了算,你去跟太太說,太太最后也做不了主, 搞銷售的人,要慧眼識珠。 你出去銷售,剛出去的時候,這家公司誰說了算,你要一眼就看出來。如果你沒看清楚,把那個說了不算的人當成說了算的人,老給他做工作,那就等于自己給自己埋地雷。 使用買者 親自使用或者監(jiān)督使用的人,叫做使用買者。 比如,一些單位集體購買福利產品。這家單位的職工時使用買者,他們也有發(fā)言權,只要有一個不樂意買,說:“咱們別買這個,買這個吧!”都有可能使你這個生意沒法做。 技術買者 技術買者也挺厲害,一般是公司里的律師。財務,都屬于把關人,特別是財務,他是管家,老板一般都很相信他,所以財務比較有發(fā)言權。 有的人不注意這一點,去見大客戶的時候,找老總談,最后老總跟財務一商量,財務說:“老總我給你介紹一下,我有一個朋友,他們公司這類產品比他這個好多了!”請問是你和這個老總交情比較好,還是財務跟老總交情比較好?結果把這個事情放過去了,一場白辛苦。 使用買者和技術買者雖然沒有決策權,但是有否決權。這個很厲害的,所以有的時候,一不小心,你就踩上地雷了。 教練 我們到一個陌生的城市去,要不要找一個人問路?教練就是這個人,他教你如何識別各種買者,以及如何對待他們。 下面,我用一個案例來說明四個買者的問題。 我在海南島做保險的時候,有人給我介紹了一位房地產的老板于總。他的公司在海南有六棟大樓,都是以他自己的名字命名的。房子賣得很好,公司也比較有錢,所以我決定賣給他一張大單。 我給他寫信,第一封是求見信,沒見著。我不死心,又寫了第二封,推銷我自己。信寄出去了,他沒回,電話業(yè)打不同。最后沒辦法,我又寫第三封信。這是一封理念的信,講我們的產品多么好,講它的作用&意義。我揣摩著這封信,直接騎自行車來到這家公司。 進了公司,一位很漂亮的秘書小姐告訴我,于總在開董事會,問我有什么事需要幫忙。我遞上名片&信,介紹了一下自己,并請她親自把那封信交給于總。我給她留了電話,說這封信是關于于總個人理財方面的,希望她不要耽誤我。他說你放心吧,我一定回轉交給于總的。 這位小姐姓陳,事后我想,這位陳小姐比較關鍵,在四個買者中,她最起碼是一個教練,能告訴我一些情況。 她只要在這個公司里呆著,就要比我了較情況。所以我決定賄賂她一下。 過了兩天,我?guī)е粋€小禮品就到陳小姐那里去了,她見到我,說已經把那封信交給于總了。我說:“我今天不是見于總的,是來見你的,陳小姐謝謝你,你待人和善,將來一定有很好的成就。我得了一個小獎品,自己留著頁沒有用,但是很不錯,你一定回喜歡,我把它送給你?!? 我這么一說,她兩只眼睛直放光,顯得很高興,我就把禮物給她了。我說我想打聽一下,于總一般哪天天,什么時候比較方便,是中午比較閑還是下午比較閑? 她說中午比較閑,在辦公室吃飯。 臨走的時候,陳小姐送我到電梯口,她說其實你見于總的作用不大,因為他對保險計劃不感興趣,你還不如去見一見吳總。吳總是我們公司隊副總,也是公司的財務總監(jiān),老板挺聽他的話的,而且吳總是你老鄉(xiāng),也是東北人。 聽完她的話,我就直接去見吳總了。 俗話說,老鄉(xiāng)見老鄉(xiāng),兩眼淚汪汪,后來吳總說,那天我去見他,他覺得我是黑龍江聯(lián)誼會的會長。 吳總告訴我很多關于于總的情況,我給于總寫了第四封信,問吳總能不能幫我轉交給于總,他說沒問題,舉手之勞,這樣,這個轉信的工作就非同一般了,這封信的分量也就不一樣了。 過了三、四天,吳大哥告訴我,于總在開銷售工作會議的時候,還把我給表揚了。原來他看完我的信之后,把它夾在筆記本里,第二天開會,他拿著筆記本就去了。 開會的時候,他批評他們公司的銷售人員,說銷售工作做得不好,越說越生氣。后來一低頭,看到了筆記本里夾著的這封信,就拿出來用手比劃著說:“看沒看到我手上這封信?這是保險公司的一位孟先生,為了讓我買保險,連續(xù)給我來了四封信。人家這叫什么精神?這叫契而不舍的精神!如果咱們的銷售人員能學學人家,咱們的房子就能賣出去了!” 不久以后,那個秘書陳小姐給我打來一個電話,說有另外一家保險公司的業(yè)務員,拿著海南省政府某領導寫的引薦信來找于總,還不讓她轉交,要親自見于總。估計一旦這個人見到于總,就沒我什么事了,所以那天于總在辦公室,她也沒讓見,你們看,這說明這位陳小姐,她心中已經已經有我了。 我趕緊又寫了第五封信,這封信的措詞比較厲害一點,把不買這個產品的痛苦&買了之后的幸福對比說明,當然,我說得嚴重了一點,結果寫了五頁紙,信寄出去之后的第二天,我就接到于總打來的電話,很快,他就約我去他的辦公室,把報單給簽了。 這樣,我就做成了第一個大單。 你們看,在四個買者當中,于總既是經濟買者,也是使用買者,陳小姐是典型的教練,吳大哥叫做技術買者。 十六字言 通過上面這個案例,我給大家總結了四條規(guī)律,十六字言: 一網打盡 四個買者,只要有一個不清楚或者信息不足,你就危險。 我們搞銷售的,四個買者都要處理好。不能只找經濟買者,經濟買者身邊的那些人,也要處理好,否則他們無論是誰出一個壞主意,就讓你的生意做不成。 總之一句話,要一網打盡,相關人士都要照顧到。 借力使力 當我們見不到經濟買者的時候,就要去見技術買者或使用買者,借力使力,把我們培養(yǎng)成教練,借助他們的力量消滅危險到。 借力使力 當我們見不到經濟買者的時候,就要去見技術買者或者使用買者,借力使力,把他們培養(yǎng)成教練,借助他們的力量消滅危險。 契而不舍 要把培養(yǎng)和發(fā)展教練當做日常工作,契而不舍的進行。銷售工作的最大動作,是要教練做溝通,甚至把技術買者&使用買者都培養(yǎng)成教練。這是你銷售之前的掃雷工作,否則你銷售的過程中就有可能出現雷區(qū)。 適可而止 讓教練做舉手之勞的事,不要讓教練感覺壓力很大。讓他幫忙打聽情況還行,如果讓他做責任太大、壓力太大的事,他就不會幫你了。很多銷售人員都犯了這個大忌,時間一長,那些愿意幫你的人也都漸漸離開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