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講 追逐物欲煩惱多
王中平
人的身心健康問題,實質(zhì)上是與客觀的物質(zhì)世界和精神境界這兩方面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人們通過一些事物的表面現(xiàn)象,從客觀的角度,只認為物質(zhì)好、金錢好、權(quán)力好,因為它能滿足人們的某種需要及個人的欲望。所以有些人往往是眼觀身外之物,心想名利聲色,而內(nèi)心卻很少平靜和自然。他們因欲望強,為得不到而苦惱,一旦得到后更加痛苦,因為他們的心情太不坦然,不具備得到后的承受量。他們沒有成功時盼成功,成功以后煩惱多;沒有發(fā)財時盼發(fā)財,發(fā)財以后災難多??傊?,這種煩惱與災難伴隨著身體的種種疾病而來。以上的這些情況,原因何在呢?大家很可能要找一些外界因素,在這里我們不排除外界因素的影響,但人們更不能忽略了內(nèi)在因素,即人們對自然力缺乏理解,不知道自然力在平衡著什么。
從心平健康學的角度講,人們雖然生活在自然環(huán)境里,但面臨的是新的社會體制和復雜的人際關系,人們難免有些不適應,所以由于物質(zhì)生活和現(xiàn)實狀況等原因,使人們產(chǎn)生了各種各樣的矛盾心理,在各種欲望的利誘下,人們大都不能站在自然的角度看待事物和處理問題,以致于雜念紛紛,導致心態(tài)失衡。因為人們看到的是宇宙間發(fā)生的物質(zhì)現(xiàn)象,而忘了宇宙的本源——自然平衡。但就是由于這種現(xiàn)象的存在,而引發(fā)和增加了人們的欲望,沒有一個安祥的心態(tài)。所以一個人欲望滿足以后,新的欲望又隨之而生,這種物質(zhì)和精神的嚴重失調(diào),促使了事態(tài)的惡性循環(huán),同時也使人們的身心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和損失。只要知道大千世界是平衡的世界。如果我們能把本源的不動之心,保持得象水一樣平靜的話,那么對我們的家庭、社會、特別是對自身的益壽延年,將會起到本質(zhì)的作用。
在廣闊的大自然中,人類是宇宙萬物之靈,它有最高級的思維和最復雜的情感功能,它可以創(chuàng)造豐富的物質(zhì)世界和遼闊的精神天地。由此看來,人類應該健康瀟灑地生存,應該對大自然有較大的貢獻。而今天的人類,隨著物質(zhì)財富的日益增加,仍然被諸如生老病死與吉兇禍福等方面的痛苦與煩惱所纏繞,并且各種不治之癥也相應增多,使人們活得很累,很不瀟灑。比較而言,動物處在沒有保證的生存環(huán)境里,但它們的生活方式,依然是自由自在。它們那出類拔萃的生命力,來源于自身的平衡,它們生活在大自然的懷抱當中,夏日的酷暑、冬季的嚴寒,風霜雨雪,無處安身,饑渴勞苦,時時在困擾著它們,但它們都習以為常的自然處之,它們滿足于大自然賦予它們的天時地利,它們對大自然沒有過分的苛求,然而卻通過自己的能力努力地生存,頑強地拼搏,它們是大自然中真正的強者。我們在它們身上看到的是勇氣、頑強和自然平衡。就此而言,今天的人類,擁有的物質(zhì)財富,是那樣的豐富多彩,人類所處的生存環(huán)境是那樣的舒適安逸,然而所有這一切,還是遠遠滿足不了人們對物質(zhì)生活越來越高地追求。當今有些人為自己創(chuàng)造了各種各樣的優(yōu)越的物質(zhì)條件,看來是愛己,實際上是害己。他們把自己嬌慣成只能在風平浪靜的環(huán)境中才能成長的鮮花,他們放棄了大自然賦予他們自己某種鍛煉的權(quán)力和磨練的機會,從而影響和降低了人類整體素質(zhì),出現(xiàn)了身體與心靈的嚴重失調(diào)。這個問題是應該引起人們的足夠重視。
物質(zhì)與精神不僅存在于我們的生活當中,也直接反應在我們的身體上,如我們的精神總處在極積向上的良性狀態(tài)下,身體中的物質(zhì)也會進行良性化合,使人感覺輕松,身體健康。曾有一個子宮癌患者的哥哥找到我,說:“我妹妹到醫(yī)院檢查,被確診為患了子宮癌,家里都瞞著他,只說子宮有病,醫(yī)生讓做子宮摘除手術(shù),但妹妹害怕,不愿做手術(shù),我們又不能告訴她實情,而不做手術(shù)又怕拖下去耽誤她的病,我想您用心理調(diào)節(jié)的方法一定能治好她的病?!钡诙欤衙妹脦У轿疫@,經(jīng)查找,她的病是由于今年7月單位里的一件事,引起她心不平所導致的。她說:“過去單位財務科沒有科長,我一直代理科長,今年7月,單位調(diào)來了一位科長,可她一不懂業(yè)務;二又是廠長的親戚,我覺得她整天瞎指揮、胡來,認為她在整我,我對此又氣、又恨,沒有辦法。”我說:“你對她的做法不能明說,只能暗著生氣,這就是導致你得病的內(nèi)因?!蔽覐膰掖蟮钠胶獾絾挝患皞€人的平衡,給他講起,用安慰法讓她想開。給她看了三次以后,讓她哥哥帶她到醫(yī)院復查。第二天她哥哥跟我說:“經(jīng)彩超檢查,那個惡性瘤沒有了,您說那個瘤子哪去了?”我告訴他:“這就是精神變物質(zhì),物質(zhì)變精神。她的精神在不正常的狀態(tài)下,惡性物質(zhì)的東西就長出了。當她的精神發(fā)生了轉(zhuǎn)變,物質(zhì)就隨之發(fā)生變化,癌也就消失了”。
當你對待一個事物,認為自己有能力斗爭、抗衡時,反應在身體上的就是通常我們說的“炎癥”。當你認為這件事特別不對,又無力斗爭,不能抗衡,沒有辦法時,這種心理反應在身體上就出現(xiàn)癌癥。人體是一個大的化工廠,你有什么想法,就進行什么化學合成。心情就如同化工廠的調(diào)節(jié)密碼,而心平健康學研究的就是怎樣破譯這些密碼;研究什么想法得什么??;想什么事使身體的哪個部位患病的規(guī)律。掌握精神變物質(zhì)的規(guī)律,我們就可以真正的當自己的主人,當一個明明白白的人。反之,自己病了以后還不知道因為什么造成的,總在找外在原因,而不知道去找這個疾病的直接發(fā)射源,來調(diào)整內(nèi)因。
人本是世間萬物之靈,是大自然最偉大的杰作。人有著完美健康的身體和真、善、美的心靈,只有人身心的自然平衡,才能發(fā)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才能認識和完美自我,認識和完美世界。人既可以掌握自己的命運,創(chuàng)造美好的未來,還可以作國家的主人翁,推動歷史車輪的前進。任何消極悲觀和無所作為都不是人應有的氣質(zhì)。我們前面已經(jīng)強調(diào)了自然力了了分明,對于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平等的,不管是誰,只要你違背了自然,或帶有某種強烈的個人欲望,那么自然力必然會用各種方式給予平衡,其中包括倒霉、災難、疾病、煩惱以及不順。這就是對某些遇到此種情況找不到答案的人,做了明確的回答。對上述的人來講,如果他們自己意識不到這種潛在的危險,繼續(xù)放縱自己的妄為,無論是從物質(zhì)上、精神上,還是對國家、對家庭、對個人都會造成很大的損失。所以,我們?nèi)绮患m正這些不正之風,必將后患無窮。同時心理上的失調(diào),也必將導致身體上的種種疾病。人生的價值和意義在于奉獻而不完全是索取,所以我們提倡奉獻精神,只有在我為人人的無私奉獻中,才能獲得精神物質(zhì)的雙豐收。
總之,人世間一切美好的追求、崇高的品德和偉大的業(yè)績,都和奉獻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而人們一旦把無私的奉獻換成貪婪的索取,那么一個健康、純潔、正直、善良的人就會變得自私、愚昧、災難、多病和不可救藥的人。因此,為了防患于未然,我們必須清楚物質(zhì)與精神的對立統(tǒng)一,深刻理解自然力與平衡論的總體協(xié)調(diào)關系,把奉獻和收獲溶為一體,心平地面對世間的一切。人們只要奠定了良好的思想精神基礎,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才能完成從精神變物質(zhì),再從物質(zhì)到精神這樣一個轉(zhuǎn)換和升華的過程。讓我們大家以純撲之心,以最少的欲望,最佳的精神狀態(tài),去建設我們的國家,美化我們的家園,讓世界充滿愛,愿世界灑滿陽光。
第二十一講 想得開就是真幸福
王中平
學習平衡論首先我們要認識兩個概念,即自然力和平衡論。自然力平衡論是心平健康學理論的奠基石,是我們從根本上揭示疾病根源的理論基礎,也是幫我們把心放平、把事情想開的重要方法。當我們細心地觀察這個世界時,就會發(fā)現(xiàn)世界上萬事萬物都在無時無刻地進行著各種復雜而又微妙的平衡。人類自古以來就對這種無形的力,有著種種的深刻體驗。無形之自然力控制著有形的事物。人類對這種無形之力,一方面在有意無意之中體驗到它的存在,認同這種無形之力的巨大作用;另一方面又視而不見,因為自然力不是直觀的。但這種所謂的無形之力,真真切切、實實在在地存在于我們這個物質(zhì)世界中。
我們把制約萬事萬物發(fā)展、變化、平衡規(guī)律的這種力稱為自然力。就人體而言,我們把制約人的心理、生理與病理之間變化平衡規(guī)律的這種力稱為自然力。自然力就是締造了物質(zhì)世界自然規(guī)律的那個無形的力;就是在人類違背了這些自然規(guī)律時,必然要受到制約和平衡的那個無形的力;就是在人們的種種言行違背了客觀規(guī)律,必然得到相應結(jié)果的那個無形的力……中國古代先賢以樸素的思維、智慧地在《道德經(jīng)》、《易經(jīng)》、《黃帝內(nèi)經(jīng)》中,將其名之曰:“道”、“太極”、“陰陽”的力。尤其是陰陽理論,指出萬事萬物不出陰陽,這是一對此消彼長,動態(tài)對立統(tǒng)一的矛盾,如日與夜,明與暗,冷與熱……。自然力是以平衡的方式,按照自然的法則和規(guī)律,對萬事萬物起制約作用的,有關這種平衡方式的理論稱之為平衡論。平衡論包括橫向平衡,即家長之間、同事之間、夫妻之間等的平衡??v向平衡是過去與現(xiàn)在的平衡,現(xiàn)在與未來的平衡。所有的太過和不及都會有平衡。
學完這套平衡理論,就可以一分為二的對待人生中的很多問題,把對與錯、好與壞等諸多概念淡下來,沒有一套想開理論你淡不下來,有了平衡理論、信號理論,就能夠辯證的看問題,最后逐漸淡下來。因為你淡下來以后存的信號就少,就能少得病,就像俗語說的“酒色財氣是堵墻,人人都在里邊藏,若能跳出此墻外,不是神仙也壽長”,怎么跳?你心沒有淡下來,光想著想開想開,能想得開嗎?所以接受一些新的理論是很必要的,遇到任何一個事情,都能辯證看到好與壞的雙重性。
平衡論需要理解,但無論你信不信它都存在。當你掌握了自然力的平衡理論后,你就會少著很多急,少生很多氣,明白自己有過激的行為和心理都會有自然的平衡。你再遇上大事的時候,學會怎樣調(diào)解自己的心情。平時你最煩什么人,你最喜歡什么人,遇上了就會拿他當大夫治你的病。
學習平衡理論關鍵要和自己結(jié)合,找一找在自己生活當中,最期望什么?最怕什么?那就是你存信號最多的地方。你這一輩子就為錢奮斗,錢就能困你一輩子。如你就為了孩子奮斗,孩子就能磨你一輩子。我們學習平衡理論、信號理論是為了通過這些概念,讓你知道你過去存了各種各樣的不平心理(信號),現(xiàn)在就出現(xiàn)了相應的平衡。如你過去有氣恨心理,現(xiàn)在身體就會出現(xiàn)痛的感覺來平衡;如你曾對領導長輩不服,就會用頸椎的病癥來平衡;如對孩子方面的事沒想開,讓你遇上這么一個孩子;對丈夫方面存信號了,讓你遇上這么一個丈夫;同事問題沒想開,就讓你在工作中挨著這么一個人,都是平衡的需要。你學習了平衡理論以后,就不再反感這些人了,而是把他們都當作自己的鏡子,看看自己都曾有過什么違背自然平衡的心理和言行。平衡理論最終就是幫助你認識并想開問題,解脫身心的好方法。
通過自己的切身體會去接受自然平衡的理論,一方面為了治病,另一方面也為使你的心能平靜下來。當你對自然力理解的越透,活的就越輕松;你越較勁,活的也越累。不但是身體上的累,更是精神上的累,我們需要的是精神和身體的雙重放松。
通過對平衡論的接受和研究,認識并理解了事物的變化及人生哲學以后,無論在事業(yè)上能否成功,都是有收獲的。人生不在于追求后得到什么,而在于在這個過程中你體會和學到了什么。當你遇上困難時,你要考慮到它自然的一面,但是不等于認命。學習平衡論不是讓人唯唯諾諾,而是教人要拼搏、要奮斗,在拼搏奮斗的過程中要保持什么心態(tài),再遇到挫折或問題時怎樣想開。
你用平衡理論可以跟自己的很多方面結(jié)合,以前給孩子輸入過什么程序?有人從結(jié)婚開始,還沒孩子,就商量有了孩子以后要怎么做,實際是把程序排上了,等到有了孩子以后,麻煩就來了,就是前面那些程序起了作用,出現(xiàn)了平衡。在一次學習班上有個學員問我:“我兒子18歲了,1米8幾的個子,最近他撬家里的鎖,偷家里的錢花,過去這孩子沒有這些毛病,氣得我不知道怎么辦好?”我問她:“你結(jié)婚前對這樣的孩子說過什么過頭的話?”她說:“我那時看見到自己家玩的孩子隨便開抽屜拿東西,很反感,說過,我要是有這樣一個孩子就踹死他?!蔽腋嬖V她:“孩子現(xiàn)在的行為,就是平衡你當年的這個心理定位和程序,你當時的心態(tài)太偏激了,過后你都忘了,現(xiàn)在是用你的孩子來平衡你當年的過?!蹦銓橐鲚斎脒^什么程序、兒女的程序、功名利祿的程序、疾病的程序等都是很普遍的現(xiàn)象,只要你的定位偏激了都會帶來平衡,要從理論上認識,把程序改變過來。
學習平衡理論的目的不是讓你信或者不信,而是在生活當中怎么去結(jié)合,怎樣去解脫自己、解脫別人。從疾病入手逐漸認識自然力的平衡論,根據(jù)平衡論的規(guī)律,把事想開,把病祛掉,當更深層認識自然力的平衡論,吉兇禍福的概念就會發(fā)生變化。比如:你覺得就是某人坑了你,但你通過學習平衡理論認識到,這是對我原來某個行為的平衡,從而原諒他,一點氣急恨都沒有。但同時你如果能意識到是他救了你的時候,就不是你原諒別人的問題了,而是別人在點化你,讓你把當年對某件事的不良定位和不平心理調(diào)整過來。看問題的角度、平靜度不一樣,就事論事,你這次原諒了,你覺著我太想得開了,原諒他了,別人再一招你,你的火還能起來,因為你還沒有理解到哪個平衡層次。
用平衡理論治病的完善過程:由參事。把當年想不開的事大量的想,將它們想開。第二個層次是參理、參觀點,實際上是改變頭腦里面原有的很多理念、觀點,把原來的程序給置換過來。再深化一步,第三個層次就是參狀態(tài)。參狀態(tài)也是最不容易的,需要改變?nèi)说谋举|(zhì)。
自然力總能正面、側(cè)面地給你平衡。人的層次概念不一樣,為事業(yè)追求的人,為理想追求的人,似乎生活得飄渺,但他精神上充實。而有些人拼搏,追求了一生,沒有找到自己最終要追求的那個點,就離開這個世界了。到頭來也不明白為什么是這個結(jié)果。
有的人學習平衡論是從獲取知識的角度來學,甚至還能去給別人講,但是真正目的與自己結(jié)合才是關鍵。有些人學習后在找平衡理論和他原有的知識是否一致,而不是這個平衡理論對自己是否有用,用起來管不管事,只要跟他的原有邏輯不符,就認為這個理論不對,他們實際上是被自己原有的知識困住了。認識一個事物要看它與自然合不合,而不是與原有的知識合不合。
學習平衡論,有的人覺得對治病有些收獲,有的人覺得在生活中遇到了坎坷的時候能找到平衡。實際上,它能幫人們減輕的不只是當時的疾病所造成的身心的損害,而且還能減少以后的許多災難。明白人生的目的不一定要發(fā)財、當官,而是要在獲得平衡的同時去拼搏、去奮斗、去創(chuàng)造幸福的未來。
通過學平衡論,年輕人既要學會拼搏,又要學會平靜。遇到挫折,你平靜地把它放下來,可能未來的成就就是你的,因為你的容量和承受力增大了。你再較勁兒,接著存信號,下回倒霉的還是你。
接受平衡理論,第一要先與自己結(jié)合,提高自己是要點。有些人學后覺得自己想開了許多,可能剛趕上人家十年前的狀態(tài),人家用哲學或者從其它角度早就想到了。要學會用你的長處,用平衡理論,去想開和解決問題。有人學習平衡論,開始是為了減少一些痛苦和祛病,之后發(fā)現(xiàn)對生活中的其他方面都有幫助,其實治病只是讓人入門的方便法,只要你覺得痛苦就有沒想開的點。
平衡論可以幫助我們繞開很多問題和道理,我們沒有必要就事論事,實際上人的任何一種過分都會帶來一種相反的結(jié)果,如當年越窮越光榮,現(xiàn)在就得平過來,沒錢就得悲哀點,有錢就能光榮點。不用跟一件事、一個人較勁,無所謂對不對,比如:冬天對?還是夏天對?都對,只要存在就是需要。咱們講的是平衡,并不是說人一天到晚就應該高興,人要面對那么多事情,沒有那套平衡邏輯樂不出來,高興不起來。平衡就是教你一套想得開的邏輯,人要樂觀,對什么事以觀為主,看什么都自然。
第二十二講 得病是平衡的需要
王中平
人為什么得???得病是一種需要、一種平衡,讓你明白現(xiàn)在得病是平衡當年,對某些事沒有辯證的看問題,有偏激的心理,你找到平衡點病才能徹底好。
得病沒有憑空的,它來源于你的思想境界。根據(jù)自然力平衡理論,是自然力用得病這種形式告訴你,你的想法過沒過,不是錯沒錯。它可以以各種形式告訴你,它可以變成你的感覺、變成你的病。你過了怎么知道?通過病點化你的過,如你對卑躬屈膝的人反感,往前彎腰就費勁。你對這些人理解了,彎腰就正常了。平衡理論使我們知道,面對一切要能折能彎,你身體的對應部位就不得病。對待事物就能直不能彎,或者就能彎不能直,處處較勁,不但活的累,而且身體還會得病。
病沒有白得的,是需要才得的病。都跟你的心理定位連著,你有什么樣的心理就有什么樣的身體。得病是調(diào)信號的一種形式,但人們并不知道,是自己當年面對各種事物存的不平心理,當遇到適當?shù)沫h(huán)境,如傳染、外感等誘因時,激活了原有的內(nèi)因,疾病就出現(xiàn)了,不同的病癥只是存了不同內(nèi)因的結(jié)果。如有的人一著涼,得了感冒;有的人一磕一碰,造成骨折,是存留信息的反應方式。得病是對你偏激心理的平衡。在生活中你看別人別扭,總想把他扳過來,當你跟他較勁時,就會發(fā)現(xiàn)自己轉(zhuǎn)頭時困難。你覺得什么好過了時,它就能給你帶來相反的結(jié)果。實際上得病是讓人覺悟的。
得病并不可怕,得病是當年你看不開較勁的狀態(tài)或理念存留在腦海中的信息,在誘因下的反應,得了病就按我們找到的心理規(guī)律把當年的不平心理和不良定位轉(zhuǎn)換過來,你的身體就健康了,生活就更解脫了。只要按照這個方法,病無論現(xiàn)在能不能好,最終結(jié)果會好。而現(xiàn)在對待某些惡性病,病人的最終定位結(jié)果是不良的,癌癥病情發(fā)展快的原因也與此有關,因為得癌以后,人容易產(chǎn)生恐懼怕死的心理,這種心理就會使疾病產(chǎn)生惡性機轉(zhuǎn),這時病人的不良邏輯也就越繞越深,造成惡性循環(huán)。
存病很容易,世間的很多事,遇到了就可能影響你的情緒,包括自己的疾病、不順、挫折等。這些都會引起分辨心,有分辨心就會存信號。人對什么事物存的重的都有,存后你能想開了是良性循環(huán)。想不開,身體的結(jié)果也將是那個惡性結(jié)果,你對世界的定位就是你身體的反應,包括你對所有的人、事、物、動物。如果你覺得這個世界那么自然,一切都在平衡之中,都是自然的,當你的心能順應自然時,你身體就正常。你的心理往哪邊偏激的時候,身體里也就多了一個不正常的點,你某一項生理功能就失常了。因人們較什么勁的都有,所以得什么病的也都有。哪有病就說明哪還沒明白。實際上不論你表現(xiàn)怎樣、動機如何,身體有病,你已經(jīng)偏離自然了。
存病的心理定位跟病是一致的,你對世界定位的同時,也在給你的身體、給你的生活在定位,你這些心情強了,引發(fā)的這個病就多;你那種心情強了,導致那個病就多;你的定位越偏激,反平衡越大,得的病就越重。如:把誰都當成壞人或有一件事覺得對方特別壞,這個心理影響腎功能。定位成別人特壞,得想辦法去算計,想的就不一定是好辦法,對各種招數(shù)的心理也可反應在腎上。原諒了別人受益的是你自己,你少得病,你的反平衡越少。
付出與得到是很重要的一塊平衡,付出了就一定得到,但不一定在你付出的這個點上得到,這與你付出時的狀態(tài)有關,同時也受大平衡的影響。但你得到是早晚的事,是從不同事物上的得到,不是你付出后就應該從所付出的這件事上得到,如是這樣在人們就不用去悟了,這個世界上人的覺悟就一樣高了。正因為每個人看問題的深度不一樣,平衡點把握的不一樣,才出現(xiàn)了覺悟的高低,區(qū)別在對待事物的深度上。就像下棋,走哪步對?高手看出將要走的五步,低手就看出一步,只能這樣走,不走這步走什么?其實能走的步多了,但由于層次的區(qū)別,你只能走這一步?,F(xiàn)在返回來想,把當時使你心存不平的事,都定位為需要,因因果果就應該這樣,都是需要,無所謂好壞,就沒有不好的感覺,對你的治療就有決定性的作用。
得病不是得在事上而是得在心上,較勁時的心理常為惡性心理,不僅會導致很多病,也會給自己的生活帶來很多不順。心平的作用,不僅能去掉身上的病還去掉了后邊的不順。有的人在拼搏中面對受挫,心能馬上靜下來,分析為什么有這個平衡結(jié)果,明白后調(diào)整心態(tài),把一切都淡化,生活得越自然,感覺會越好。
我在給人調(diào)治中發(fā)現(xiàn),對知識越較勁的人邏理性疾病越重,得病的重度與你的邏理重度是成正比的。對知識不特別注重的人,患事物性疾病的多,他不管邏理。社會上較什么勁的都有,且較的重度不一樣,因此病的重度和種類也不一樣。其實知識應是為了擴大你的胸懷和視野用的,如果被知識困住了,生活的空間反而更窄了。社會上得知識病的、有知識障礙的太多了。如電視里演什么東西中有致癌物質(zhì),它的銷售量立刻就下來,只要想不開,對事繞了死扣,就是存了得癌的內(nèi)因,與吃什么沒有絕對關系。想不開對事繞了死扣,使氣血變成癌。轉(zhuǎn)換觀點后,把原來的事想開了,癌癥又可化合成營養(yǎng),這是一個辯證關系。
往往科學知識越發(fā)達,人們越注意,人的免疫力就越容易被破壞,人自身的防御、免疫系統(tǒng)發(fā)揮的作用就越少。人們平時過分注意的過程,實際上是調(diào)存信號的過程,即引發(fā)疾病的過程,再遇到相應的外因,病就出現(xiàn)了。但病不是每次心情波動都一定出反應,關鍵在人存信號多少,對事物你心越重,存的信號就越重,越容易導致發(fā)病。
人對什么事心里繞了死扣,常導致惡性疾病。如:癌癥,是你偏激心理太強了,而又不能自我調(diào)整的結(jié)果。其實可怕的不是當時的偏激心理,而是病了以后自己不能解開,這時才是最可怕的。所以遇到什么事,最根本的是想開。
通常人得病后在醫(yī)院檢查的結(jié)果還沒出來時,最容易胡思亂想,心寬的人想到良性結(jié)果的多,心窄的人往另一面想的多。你想的越多,程序排的也越多,信號調(diào)的也越多。不管得什么病,首先心要坦然。學習心平健康學的理論后,對病就有了新的認識,得了病,明白是原來存了不平心理,就能坦然面對這個病,按照心理規(guī)律進行調(diào)整,一邊調(diào)治一邊體會這個病,靜下來體會病的本身,對病就有調(diào)整作用。
實際上用心理治療是通過病發(fā)現(xiàn)自己生活中各方面的過,所有能讓你不舒服的事都能讓你發(fā)現(xiàn)自己的缺點,發(fā)現(xiàn)以后主動的去調(diào)整。從治療來說,要通過你發(fā)現(xiàn)社會的毛病返回來發(fā)現(xiàn)自己,只有這么逐步發(fā)現(xiàn)錯覺,修證自己,才能逐漸達到覺悟,覺悟了才是正覺。正覺越多你活得就越輕松、越自然;錯覺越多你活得就越累。
調(diào)整時首先要能平靜坦然地面對疾病,把對疾病的不理解換成是平衡的需要,如沒有這套理論,誰得了病,都覺得自己不該得病,得病實際是自然需要。人都在這種平衡循環(huán)當中,平靜的目的是為了不陷入兩極(太過和不及),把以前認為不平的哪些事想開,對治病和工作生活都有利。
事物性疾病,有時想幾遍就能起到治療的作用。帶有邏輯、觀點的就要轉(zhuǎn)換邏輯。如很多老同志現(xiàn)在再來看文革時的很多東西,如把它看作社會的需要就容易想開,只要立體的看社會,就會明白任何事物的出現(xiàn)都是平衡的需要,如只看到社會的某一個片段、某一點就不容易繞開。實際上哪一個時代都有需要,只要你過激了,就會有平衡,但人一般出問題時,想不到這是怎么一種平衡關系。人應該要求進步,要求進步本身沒毛病,但心過了以后就出問題了,有些人被冤枉恰恰是源于過分的求好,人要把握的是火候、是度。
鍛煉對身體有益是肯定的,但不是絕對的,在一次人口普查中,我了解了十幾位百歲老人,有一條規(guī)律是共通的,就是想得開。他們當中有性格好的,也有性格不是那么好的,但是說完就過去了,不往心里去,不往心里存信號。長壽最根本的原因是心平,但外因不是沒有作用,有一個好的環(huán)境能讓你更靜心。人能想開很關鍵,想不開光鍛煉身體不行,鍛煉完了接著較勁照樣得病,也不會長壽。在鍛煉身體的同時,又能想得開是很關鍵的。
學心平健康學治病的方法,真正目的是通過這些病,要理解平衡法則,并不斷發(fā)現(xiàn)自己的過。在調(diào)病過程中我?guī)椭?,給你指出:你的病是因某件事引起的不平心理所導致的;是哪個心情得的這個病;你怎樣想病就能好、就能見輕。但你就較勁想不開,我就無法幫了。我能做到的是把病因是什么,怎么反思告訴你。想開的整個過程是你自己完成,我指路把方法告訴你,不給你指路,你可能繞了半天找不到,是什么心理得的病,但想開還得靠你自己。
真能做到看什么都正常,你會解脫很多。病今天沒有調(diào)好,明天接著調(diào),根據(jù)身體慢慢來,要能通過身體找到本來。在自然當中只有你不知道的道理,沒有沒道理的事。咱們現(xiàn)在的平衡理論,能幫你想開很多,但這畢竟在眾多的理論中還是一點,治病只是過程,希望用平衡的理念造福于自己、家人。
第二十三講 怎樣認識自己
王中平
人們常說:人生最難的就是戰(zhàn)勝自我,而戰(zhàn)勝自我的前提是要認識自己。我認為認識自己也是很難的,學習心平健康學,并用心平的理論給自己調(diào)病的過程,實際上就是重新發(fā)現(xiàn)自己,正確認識自己的過程。
但通常人們很難發(fā)現(xiàn)自己的觀點和狀態(tài),就像兩個人相對擦玻璃一樣,雙方只看見對方不干凈的地方,很難發(fā)現(xiàn)自己這一面臟的地方,這時可通過看別人的狀態(tài),回來找自己,想想自己是否也有相類似的狀態(tài)。過去的事忘了怎么辦?在你的日常生活中,必定要反應出來,通過這些事提醒你,這就是對你存有這類信號的平衡。當你看不慣什么人,什么事,你還得碰上這類人、這類事,自然在隨時地提醒你??赏藗儼l(fā)現(xiàn)自己的缺點特別不容易,如果你已經(jīng)把當年看不慣別人的心理改過來了,以后你的身邊再也不會遇到這種人來平衡你。你現(xiàn)在對這類人還是看不慣,以后你身邊還會遇見這類人。而且和他在一起,你就有不舒服的感覺,實際上不是這會兒跟它存的這么重,是調(diào)來了過去你對他的一批不平心理。心理轉(zhuǎn)變的程度和你對自然平衡理解的深度有聯(lián)系。
只要是人,就一定還有沒想開的點,這就是你的薄弱環(huán)節(jié)。要找到自己的薄弱環(huán)節(jié),轉(zhuǎn)變它,這樣你活得才會更輕松。
面對一個事物,你既要知道有利的一面,又要知道弊的那一半,你應平靜地坦然對待。不要害怕遇上不好的事情,也不要只盼望好的事情,任何事物的好壞都是相對的,罪跟福也是相對的,可人們往往就怕受那個罪,盼那個福。其實凡是你得到的無論是罪或是福,都是你自己的,要坦然地面對,坦然去調(diào)整。因為事物的發(fā)展是跟你心的靜度連著,沒有定力就會影響結(jié)果。
人要有命論,但不唯命論。人沒有命,不客觀,但是命運就不能變嗎?有一部分命是能改變的,如生氣得病,你不生氣起碼少得病,這一點是你能把握的。有些是你不能把握的,但它同時和你的心還是有聯(lián)系。現(xiàn)在關于國家經(jīng)濟的情況,你著急,既便給你急死了,也沒有用,不如你坦然面對。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你只要盡匹夫之責就可以了。你是個工人,你要盡廠長之責?給廠長安排安排,是什么結(jié)果?替國家著急,替總理安排安排?那行嗎?俗話講: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你沒在那個位置上,沒有那種體會和感覺,看問題容易偏在自己的理上,你要知道,你需要盡什么責,就盡什么責,能把你的不平心理、過激狀態(tài)調(diào)整過來就夠了。
對別人提供幫助也是一樣,在有能力的情況下,別人需要,你再心理平靜的去幫助他。有一些人幫助別人,不是看別人需要不需要,而是根據(jù)自己的感覺去幫,幫完了別人不領情,反而罵你,你會感到很生氣、窩火,不理解對方,你能不能站的層次高一點,就當把信號調(diào)來,自己利用這個條件解信號。如果你跟他較勁,就是反作用了。
六祖壇經(jīng)里有一句話:“有我罪即生,忘功福無比。”忘記功勞,干多了樂意,給自己的人生邏輯干呢。就應該那樣干,是你的人生邏輯;就不能那樣干,也是你的人生邏輯,因為有“我”以后,人不能換位思考。有“我”就是罪孽,后邊就會有疾病和痛苦的平衡,平靜無我的干,后邊福氣就等著你呢,這是個辯證關系?!坝形易锛瓷笨梢苑从车焦ぷ?、家庭、生活很多方面,自私心越重的時候,得不到你該得到的那一塊。是你的但現(xiàn)在不給你,等你把我忘了的時候才給你。在社會生活中體會,什么時候“我”心出來了,該是什么結(jié)果?你驗證幾回,就明白原來如此。通過這些,最終讓你平靜,你要沒有這個體驗過程,成功以后,不激動的很少。
既要把一切看淡,又要有一顆拼搏進取心,人生沒有追求點就迷茫了,如果你的追求點太高了,又承受不了,變成壓力了,就要把這個點降低一點。
你可以根據(jù)你的愛好、你的素質(zhì),包括先天的加上后天練就的,在哪方面能發(fā)展就在哪方面努力。不能實現(xiàn)就暫時放下,說明你的容量等條件還不夠,當容量慢慢擴充之后再爭取,就得到了。得到后又會再有新的欲望,它可能會給你招來災難,需要你再擴容,人要實現(xiàn)自己的目標就要經(jīng)過這樣循環(huán)往復的過程。
人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確定發(fā)展的方向。但是人們往往容易產(chǎn)生欲望,剛一順利,或剛成功,又出現(xiàn)許多想法,于是面對的災難就多。中國古代,像老子,他們是怎樣面對生活?老子說:“把事情辦完,走了?!睂嶋H上對他而言已經(jīng)夠了,他再激動,面臨的就是倒霉的事。不只是中國,外國也一樣,自然力對全世界都一樣,越能做到合于自然的人,生命力越強。美國的第一任總統(tǒng)華盛頓,在美國統(tǒng)一后,底下的將軍們都盼著他趕快走,如他不走,別人沒有爭總統(tǒng)的資格,他很明白,提出給我蓋一個莊園就行,統(tǒng)一后你們當總統(tǒng)。別人很高興,給他蓋了莊園。他走后,別人爭總統(tǒng),但沒爭出高低來,就又把他請回來。他回來后說,他不會永遠當總統(tǒng),當時他的很多做法,100年之后,美國還在用。他雖然只當了4年總統(tǒng),但他當時做的很多事成了美國的法律,如果他繼續(xù)當下去,可能在歷史上早就沒名了。人們往往在拼搏成功后,得不到利益,心里就不能平衡。所以說肚量、容量大小就在這里。投入后沒有得到那樣大的利益,這時,你真能心平的話,正是在擴容的時候,明白擴容的這種關系,對我們有一定作用。其實生活當中,表面上看起來要舍掉一部分,而其實在那里面就會得到一部分。但是往往讓人舍掉是很不容易的,實際上當你舍掉了利益的同時也舍掉了災難。
天黑了,該怎么辦?天能永遠黑嗎?天黑了你睡覺,明天早晨天就亮了,天亮了你再接著干。天黑你非要接著干,非要太陽出來,那你不是有毛病嗎?要是能辯證地看問題,從兩方面都理解了,自己就得救了。所以佛家的“渡盡眾生,己方渡”,渡哪里的眾生呢?是渡自己當年的信號,把自己所煩的人、所氣的人、所恨的人都渡盡了、都想開了,不就是自己得救了嗎?
過去在學校學習的一般調(diào)皮的孩子,現(xiàn)在自己開公司、作老板,感覺活的很輕松、瀟灑。而過去學習好的,現(xiàn)在一天到晚地干,功勞可能還不是你的。說明你承受事物的容量不夠,能不能干大事業(yè),光有知識是不夠的,文化高低不是唯一條件。什么都往心里存,怎么能成功呢?有人面對問題的時候只會發(fā)愁,說明你把這件事看重了,你找不到解決的思路了才發(fā)愁。站在第三者立場看,你的想法是多余的。
什么是你的?錢是你的嗎?你丟了別人一樣花。官是你的嗎?把官給你罷免了,別人還可以當。這個關系怎樣認識?到底什么是你的?只有“明白”是自己的。我給別人講自然力的平衡論,越講越多,不是越講越少,不象錢花完了就沒有了,不是一個概念。這時反過來叫大家心態(tài)平靜,大家需要這樣的平靜。把智慧轉(zhuǎn)變成財富,還是把財富轉(zhuǎn)變成智慧,這是一個目的的問題。既要拼搏奮斗,得到財富,又要把它放開,你覺得就財富是你的,你就要痛苦了,因為它只是驗證你明白的程度。這個時候,控制自己的能力越強,疾病和挫折就少,越控制不了、越亢奮,倒霉越大。當你沒有容量的時候,到達的位置越高,摔得越慘。
“明白”是自己的,存的信號早晚也都是自己的。你明白后把信號消了,要學會全面展寬。學了平衡論,要活學活用,根據(jù)你的素質(zhì),你的很多前后因果,去選擇你的成功點。怎樣才能獲得成功?一方面是你的素質(zhì),另一方面是你后天努力付出的大小,這兩方面加到一起才是成功。
你有多少想開就有多少解脫,較勁程度和身體的病成正比,真得從心里把那事看的很淡,淡到什么程度,就解脫到什么程度。你覺得這事不太重,引起的毛病也不太重。有的人說氣死我了,我得怎么怎么樣,你病的重度和你較勁的大小是成正比的。有的人表現(xiàn)出的現(xiàn)象同樣是這么重,當時可以鬧、罵,但事后一會兒就忘了。這類人,毛病來的快去的也快,有的人不言不語的,屬于內(nèi)向型的人,遇上事嘴上不說,心理真較勁,當他得病輕時,你也看不出來,真看出來了也來不及了,所以說什么人就什么結(jié)果。有了這個理論,有一個優(yōu)點,在自己倒霉時,得病時,不怨別人,我為什么倒這個霉?為什么得這個???是因為自己前面有信號,這時你就坦然多了。
第二十四講 程序?qū)θ说挠绊?/P>
王中平
人有一個愿望或排一個程序,自然力就成全你這些想法。為了讓你達到目標就得讓你擴大容量,在愿望實現(xiàn)之前,首先來的是信號,你要想實現(xiàn)目標,先得有容量,在你沒有容量的時候,它要給你擴容,于是就用疾病和大量的磨難不順來磨你。等把你的心磨涼了,真靜下來了,可能就該達到預期效果了。那些真正發(fā)了大財?shù)娜耍呀?jīng)把錢放下了。什么時候最難呢?最初想發(fā)財,最玩命的時候,那時候是災難最多的時候,很多人是在這一段的時候,被淘汰了,熬不過去,原因是信號沒消掉,來了災難又不接受,就下來了。到最后磨涼了,才開始平過來,因為畢竟拼搏時沒有那么亢奮了。還有一個把格調(diào)降低一點也是維持一種平衡。定位太高了,總覺得達不到的心理就產(chǎn)生了,身體上也就容易出現(xiàn)中醫(yī)所講的虛證,這時可適當?shù)陌涯愕亩ㄎ唤档鸵稽c。
咱們這個理論跟社會上的信仰不一樣,通常說信則靈,不信則不靈,咱們的概念是你信不信都存在。害羞就會臉紅,你真有不服和犟勁,你的頸椎就要出毛病,這是法則和規(guī)律。但這個規(guī)律聯(lián)系到心理,這種心理反回來對身體造成影響,是這樣一種循環(huán)的邏輯關系。有人說這是心理暗示,其實暗示時真正起作用的是讓對方心理發(fā)生了變化,叫接受暗示。在接受暗示時你在換你的原始程序,或者你隨著這個程序去體會,讓這個程序本身產(chǎn)生作用。
你有什么邏理,自然就賦予你什么,你的身體和行為觀點反映你的人生觀、世界觀、宇宙觀。遇到不愉快的事,你誰也別怨,一生中你的很多觀點,有的可能小時候你想過一遍、輸入一個程序,大了你完全忘記了,這個程序可能就會影響你的一生。人就像計算機一樣,你編了什么程序,到特定的時候就按此運行。就跟調(diào)鬧鐘一樣,你已經(jīng)調(diào)好程序,到六點就響,你不讓它響怎么辦?你重新調(diào)一遍,到六點鐘自然就不響了。治病也是這樣,現(xiàn)在我的肩膀疼,是當年在單位我認為擔子重,怕完不成任務,我排的程序是堅持的心理。治療時就要針對當年的事重新?lián)Q一個程序,把當年堅持的心理,換成我愿意干,那是在鍛煉和造就我,從這個角度想病就下來了。說起來像說笑話,但一個觀念能把一個人的本質(zhì)轉(zhuǎn)變,這就是命運的轉(zhuǎn)變。如果本質(zhì)不變只是躲災躲難,我個人認為很難。
人活的累,得病也好,或者從各個方面講,是你給自己制定了一套程序,就是你自己設定了一套思路,設定了一個框框,然后你一生沿著這個框框去走,你鉆到你自己那個框框里了。所以,你每干一件事之前,在剛開始的時候,心的平度、開度,程序的通度,對這件事的結(jié)果,有決定性的影響。這就不單單是治病的問題了,對生活的解脫是多方面的,等到結(jié)果不如意的時候,再反過來參信號,不如最初就把那個程序融通了。
我們的磨難與不順是和想法連著的,就是和我們的程序連帶的。你編排的這個程序給自己訂了這么一個框框,自己就鉆到這個里面去了,你定那么一個框框就上那里面去了。比如你煩油頭滑腦的人,你就吃不了肥肉;我怕說錯了,怕說話招人煩,就嗓子疼,說不了話。你存了一個信號,你就出一個結(jié)果。通過平衡論的學習遇事要自然、坦然,把自己原來不自然的程序轉(zhuǎn)變過來。在生活當中,去體悟、去驗證。不要沿著自己的程序較勁,我這個就對,就怎么樣。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你要多角度辯證的看問題,在好里面還有什么不好?在不好里邊還有什么好?你為什么要有這種盼望?為什么要害怕?找自己的為什么,連續(xù)往下找,找到了以后把它調(diào)整過來。這是平衡論深層次的東西,不單單是把幾個信號解開,是沿著理往下問為什么。
學習平衡論,當生活中有什么事讓你心不平的時候,你一方面是反思以前的信號,另一方面是改變自己的原始程序。疾病反復的原因,是你程序還沒改過來。你還盼著,病趕緊好了得了,這個狀態(tài)能好嗎?面對疾病,很坦然,不犯了,我也很坦然。環(huán)境好時生活的坦然,環(huán)境不好時還能活得坦然。有個好工作,很坦然,現(xiàn)在工作差一點,也很坦然。因為任何的吉兇禍福,不過是一個往復的平衡。再遇見事的時候,先不急于消這件事兒,通過這個事找自己那個原始程序進行修正。如果能改變原來定的程序,層次就更高了。通常人們轉(zhuǎn)變高興程序的少,當年對什么事有怕、恨等心理的轉(zhuǎn)變的多,當年高興的程序用不用變呢?從平衡來講,你高興程序不變,高興完了不還是災難嗎?你為什么高興???因為你只看見好的一半才高興。人要能辯證的看問題才不得病,你先把那半個想開了,另外那一半不平,也出毛病。你能轉(zhuǎn)變過去恨別人的觀點,以后就少得疼痛的病。再變一變當年什么事使你高興?什么事你盼望好來著?為什么?你看到哪一半了?就把那一半程序再給它編排回來。實際上你最終發(fā)現(xiàn),人活一輩子完成的都是自己編的一套程序。
我的為人原則:“不受人尊崇?!辈灰蝗颂У锰吡耍约河X得自己高了,后面就要出問題了。但這不等于不受人尊重,當你覺得自己怎么著了,實際是自我尊崇的感覺,不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大。人要知道自己的強項、弱項,對自己要很了解,不管別人怎么樣,自己能把握。不無限度的相信,人就是人,哪門知識強是強項的問題,還有他的弱項。但還要“不被人戲弄”,有人戲弄你,實際上被戲弄的不是事,而是心,他那點伎倆你都看清楚了,就是一個樂兒,這里邊有層次問題。
一位學員的單位,組織老干部學習電腦打字,但他不會拼音,這個邏輯本身就給自己排了不良程序,真學時可能這批信號就出來了,就會顯得更加能力不足,形成了不良循環(huán)。如把它當成一個樂趣,把程序調(diào)整過來,去了以后,會與不會都長知識,學習是充實知識來了,這時你就給自己排了一個積極向上的程序,這個程序?qū)δ愕膶W習、對你的身體都能起到正作用。民間常說的“73歲、84歲是人的坎兒”對人有影響,其實是程序?qū)θ说挠绊?,你要定位到那年得死,那年會來很多信號,你要消不了信號,可能真死了。怎么辦呢?到了那年怎么跨呀?就說我不是那一年,這里你說他有作用,他起的是如何調(diào)信號的作用,與人活的自然度有關。
用平衡的觀點實際上是找你偏激的觀點,不辯證的行為。但對當年過激的地方,應該表示懺悔。但也有些人覺得學這個是不是就是懺悔?不是。它是一個自然法則,不是懺悔就沒有過錯的事,它是一個自然點,你不能聽天由命,但又不能跟命較勁,是通過你的努力,改變命運。如果沒有命運就不需要你改了,說明是有。人要活的有希望去掉欲望:人要活的有追求去掉苛求。隨心變命,而不是強求,心修到那了,命就改了。不是讓它改它就改。
發(fā)大誓愿的人,我要如何如何,發(fā)完愿就完事了嗎?你的一閃念,自然力都了了分明,你把程序一排,時空中就存上了信號,你可能因此就會有大災難,把大災難消掉了,就有大的解脫,大的成功了,這就是辯證關系。你既然受不了那罪,你把欲望降低些。人不要輕易許愿,如許的諾言就一定要兌現(xiàn),否則這個場會一直影響你。
同樣一件事你的心理定位不一樣,結(jié)果就不一樣。1996年11月我準備搞一個自行車耐寒萬里行的活動,萬里行前我們練車,8月20日從本溪到丹東的路上騎到邊門那個地方,有一個橋邊有很多石頭,前邊有人,后邊也有人,我回頭跟人說話,沒看見路,一下摔倒了,臉摔到石頭上了,眼睛上下兩邊都破了,鼻子都摔了,下巴上有一塊肉摔沒了。我想摔我正合適,這也是自然需要,還能練我的什么?在邊門大隊的門診部,我對醫(yī)生說:“我身上就帶了20元錢,而且你還要給我留出回丹東的路費,你能處理到哪,算哪?!贬t(yī)生給我縫了5針,說我們這兒就是這個條件,只能簡單的處理一下,你趕快去丹東醫(yī)院治療。我打了一個摩托車坐在后邊,一路上流了很多血。在丹東的醫(yī)院里,臉上三個部位需要手術(shù),分別由外科、五官科、口腔科來做,我到五官科作手術(shù)時,麻藥勁過了,大夫問還打不打麻藥,我問打麻藥有什么影響?他說:“手術(shù)時不疼,但恢復的慢?!蔽铱紤]到9月5號還要到大連參加第七界國際心身醫(yī)學亞洲部學術(shù)大會,就沒有同意打麻藥。手術(shù)的感覺很明顯,手術(shù)時刀剪的聲音,刮沙子的聲音,血熱糊糊的往下流,當時我靠毅力挺著,注意力放在體會心臟的跳動,我的心臟偷停了一下,我體會到心臟偷停的癥狀和挺著的心理有關,就告訴站在我旁邊的劉剛:你心臟偷停的毛病和挺著的心理有關,當時那個學員很感動。醫(yī)生把有沙子的肉弄下來,我說放到下巴這有個洞的地方,后來長著長著吸收了。我調(diào)整為什么摔我,找出為了面子,說別人等信號。給我做手術(shù)時,我排的都是良性的程序,沒有怕的心理,注意力都放在心臟偷停的感覺上,沒有怕,本身疼就緩解,承受力就強了。手術(shù)后第二天我就又和學員一起練車了,幾年后,我又見到那個醫(yī)生,他說:“手術(shù)太成功了,你不說都看不出來,當時認為會滿臉疤拉,臉一定特難看?!蔽也磺蠡謴偷教貏e好,恢復到哪是哪,就是一個體會過程,我要到底體會一下,參信號對外傷的恢復能起多大作用。通過大夫的表情一看,說明比一般人恢復的好。說明同一件事,心理定位不一樣結(jié)果不一樣。摔了可以定位為災難,定位該著,正因為當時摔了我,我有能力調(diào)過來,萬里行的活動還能搞,如摔了一個學員,活動就不可能搞了。我要考慮很多責任,很多東西。我想就該摔我,面對現(xiàn)實很坦然,相反長的倒快。如你怕變成什么樣,心理就容易緊張,我不怕難看,這也是我歷史上一個記錄。萬里行也有個紀念,長什么樣都不痛苦,這就是我的定位。
學這套理論之前,總認為自己正確的人,現(xiàn)在可以重新想一想,該怎樣面對生活中的問題。是否能改變自己很多處理問題的方法,改變自己對待事情的看法。沒學的時候,一般人認為,只有別人變了,自己才能變;現(xiàn)在可以發(fā)現(xiàn),當自己變了,周圍都在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