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枳實導滯麴連芩,大黃術(shù)澤與茯苓,食濕兩滯生郁熱,胸痞便秘此方尋。
 大黃
治傷濕熱之物,不得施化,痞悶不安,腹內(nèi)硬痛,積滯泄瀉。
大黃(一兩)、枳實(麩炒)、黃芩(酒炒)、黃連(酒炒)、神麴(炒。五錢)、白術(shù)(土炒)、茯苓(三錢)、澤瀉(二錢)。蒸餅為丸。多寡量服。
此足太陰、陽明藥也。飲食傷滯,作痛成積,非有以推蕩之則不行,積滯不盡,病終不除,故以大黃、枳實攻而下之,而痛瀉反止,經(jīng)所謂通因通用也。傷由濕熱,黃芩、黃連佐之以清熱。茯苓、澤瀉佐之以利濕。積由酒食,神麴蒸窨之物,化食解酒,因其同類,溫而消之。芩連、大黃,苦寒太甚,恐其傷胃,故又以白術(shù)之甘溫,補土而固中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