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錄:
1、專題:專題文章:立夏養(yǎng)生
2、中醫(yī)告訴你立夏養(yǎng)生六個注意事項
3、春夏交替飲食9大原則
4、初夏多吃扁豆能健脾和胃祛濕氣
5、二十四節(jié)氣立夏養(yǎng)生寶典(組圖)
6、立夏民間農(nóng)諺
1、專題文章:立夏養(yǎng)生
![]() ![]()
2、中醫(yī)告訴你立夏養(yǎng)生注意事項
2012年05月04日12:41 來源:漢網(wǎng)
馬上就要立夏了,立夏該如何養(yǎng)生呢?中醫(yī)告訴你立夏養(yǎng)生注意事項。
![]() 中醫(yī)認為“夏氣與心氣相通”,立夏養(yǎng)生要注意早睡早起,重視“靜養(yǎng)”,避免運動過后大汗淋漓,“汗”出傷陽,在飲食調(diào)養(yǎng)方面,宜采取“增酸減苦、補腎助肝、調(diào)養(yǎng)胃氣”的原則,飲食宜清淡,多吃蔬菜、水果、粗糧。起床前可以做幾個小動作,有利于增強體質(zhì),中醫(yī)養(yǎng)生,延年益壽。 ![]()
![]() 養(yǎng)生專家提醒說,立夏以后,天氣轉(zhuǎn)熱,人的心神易受到擾動,出現(xiàn)心神不寧。因此,值此時節(jié),人們要格外重視精神的調(diào)養(yǎng),加強對心臟的保養(yǎng),尤其是老年人不可有過激之處,應(yīng)該保持愉快的情緒,安閑自樂,切忌暴喜傷心,保持神清氣和、心情愉快的狀態(tài)。 ![]() 立夏之后血熱會給人帶來很多不適,氣虛血熱會影響人的消化功能。因此,每頓飯不要過飽,給胃留下足夠的蠕動空間。還人以輕松自然。今年的夏季注意涼血補氣和早睡早起,是人儲存陽氣力求身體大獲豐收的一個季節(jié)。 ![]() 對大多數(shù)人特別是關(guān)節(jié)患者來說,夏季應(yīng)該避免貪涼,不用或適度使用空調(diào)和風扇。在工作場合中,應(yīng)把自己的病情告訴同事,以取得同事的理解,盡量不用空調(diào)或適當調(diào)高溫度。最好常備一件長袖衣,隨外界環(huán)境隨時加減衣服。 ![]() 立夏節(jié)氣,人們常常衣單被薄,即使體健之人也要謹防外感,一旦患病不可輕易運用發(fā)汗之劑,以免汗多傷心,避免氣血淤滯,以防心臟病的發(fā)作。故立夏之季,情宜開懷,安閑自樂,切忌暴喜傷心。清晨可食蔥頭少許,晚飯宜飲紅酒少量,以暢通氣血。 3、春夏交替健康飲食9大原則
2012-04-17 06:21:12 來源: 愛美網(wǎng)論壇
時值春色漸濃、夏日將近的季節(jié)交替時期,正是人們身體調(diào)養(yǎng)的最佳時節(jié),但也是人們食欲大開,容易暴飲暴食、飲食不規(guī)律的時候。因此,如何合理健康的飲食就顯得尤為重要,下面就是幾條春末夏初的健康原則:
原則一:熱能分配要合理 一到假期,不少人喜歡睡懶覺,一覺醒來九、十點,早餐自然也就吃不上了,直接等著中午大吃一頓滿足胃口,這樣的做法千萬不可取。節(jié)日期間一日三餐的熱能比例分配要合理,不吃早餐而午餐、晚餐超量,這樣容易代謝超負荷而導致肥胖。 假期的早餐應(yīng)以高蛋白食物為主(一袋牛奶、一個雞蛋和粥),再搭配一點蔬菜和水果,就更合理了。還可以喝一點咖啡或茶,以便提神醒腦。建議大家,最合理的三餐熱能分配是:早餐占30%,中餐占40%,晚餐占30%。 此外,對于想要控制體重、減肥的朋友,還要適當控制每日總熱能的攝入,尤其減少花生、核桃、芝麻等熱量較高的食物食用,減少零食的攝入。
原則二:補充優(yōu)質(zhì)蛋白質(zhì) “五一”前后陽氣生發(fā),人體各組織器官功能開始日趨活躍,增加了對營養(yǎng)物質(zhì)的攝取。適當攝入肉類、雞蛋、牛奶等優(yōu)質(zhì)蛋白質(zhì),不僅能增強體力,旺盛精力,還因優(yōu)質(zhì)蛋白質(zhì)中富含可使大腦清醒和警覺的酪氨基酸,還可驅(qū)除“春困”。 提倡適量食用豆制品,但應(yīng)避免聚會時一次性大量攝入高蛋白食物,否則會造成營養(yǎng)過剩,增加腎臟負擔,痛風病人更要注意高蛋白物質(zhì)的攝入。
原則三:飲食宜清淡溫和 中醫(yī)講春夏養(yǎng)陽,此時節(jié)應(yīng)減少含油類食物的攝入,選用較清淡溫和的低脂肪食物。炒菜選用花生油、大豆油、橄欖油等植物油,一日不超過25克,少用油炸油煎食品,避免肥胖、脂肪肝、高血脂等病癥的發(fā)生。可多吃一些菌類,如黑木耳、銀耳、蘑菇、香菇等。 黑木耳富含礦物質(zhì)鈣,而鈣對人體肌肉、心、腦等細胞的功能起主導作用;銀耳富含銀耳多糖,能提高人體衛(wèi)士巨噬細胞的吞噬能力;蘑菇含有蘑菇多糖,可抵抗綠膿桿菌的侵襲。春季是病毒活躍的時候,很多病毒都會乘虛而入,進入人體內(nèi),食用菌是春天里的天然保健營養(yǎng)品,多吃食用菌還可以增加人體抗病毒的能力。
原則四:多吃高纖維素、高礦物質(zhì)食物 選用高纖維素、高礦物質(zhì)的食物,增加黃綠色蔬菜與時令水果的攝取,不僅可以補充人體維生素和無機鹽的不足,還可充分滿足人體肝臟的需求。薺菜、油菜、芹菜、菠菜、馬蘭頭、枸杞頭、香椿、蒲公英等可起到清熱解毒、涼血明目、通利二便、醒脾開胃等作用。 適當吃些蔥、姜、蒜、韭菜,可以祛散陰寒,具有殺菌防病的功效,可減少感冒發(fā)生。
原則五:注意主副食搭配 朋友聚餐時,很多人都只吃肉菜不吃主食,這樣既不符合養(yǎng)生之道,又不符合營養(yǎng)需要。主食是我們每天能量的主要來源,主食吃多而消耗少會導致肥胖,但不吃主食又不能獲取正?;顒幼銐虻哪芰?,容易導致身體虛弱無力,只減肥了但沒有健康的體質(zhì)。 所以,每餐保證有適量主食才能保證充足體力而又不肥胖。所以應(yīng)該多主食,少副食的原則。
原則六:注意粗細糧的搭配 現(xiàn)代人飲食精細考究,精糧吃的多而雜糧很少涉足。事實上,雖然精米、精面口感好,但加工中去掉了富含B族維生素、鈣、鋅、鐵和膳食纖維的外皮,容易導致維生素、微量元素缺乏。而小米、燕麥、高粱、山藥、芋頭等五谷雜糧的營養(yǎng)素卻很豐富。 所以粗細搭配,節(jié)日期間在享受精糧造就的美味佳肴的同時,適時吃些粗糧,才能有效保障足夠的營養(yǎng)素攝入。
原則七:注意葷素食搭配 既要有四條腿的豬牛羊肉,又要有兩條腿的雞鴨鵝,還要有一條腿的菌類,和沒有腿的魚類,還要有豆制品和有根、莖、葉、花、果的果蔬,這才算是一桌有營養(yǎng)又健康美味的美食。一般來說,兼“吃”并蓄,葷素食比例1:4,肉食中四條腿的、兩條腿的、一條腿的和沒有腿的比例各占1/4。
原則八:注意酸堿性搭配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攝入的肉類、蛋、禽類、魚蝦類等成酸性食物日漸增多,由此造成人體內(nèi)環(huán)境偏酸性,易導致各種代謝疾病。因此每日要增加胡蘿卜、菠菜、芹菜、花菜、油菜、萵筍、蓮藕、柿子椒等時令蔬菜、水果、豆類及其制品和奶類等成堿性食品攝入,由此保持身體酸堿平衡,增強人體免疫力,避免疾病。
原則九:注意干稀搭配 健康的飲食每餐要有干有稀,易于消化??刹扇∪饨z、碎肉、燴肉末羹、肉丸子等制法,或與一些富有營養(yǎng)的食物共同燉煮、燴炒,如豬脊骨燉海帶、菠菜燴豬肝、萵筍炒肉片、紫菜蛋湯等??偝愿砂桶偷氖澄飳θ梭w腸胃不利,根據(jù)具體情況采用干稀搭配,不僅能增加飽腹感,還有助于人體消化吸收。要記住“飯前喝湯,苗條健康”。
4、初夏多吃扁豆能健脾和胃祛濕氣
2012-05-02 06:04:13 來源: 愛美網(wǎng)
春天慢慢進入尾聲,夏天正式登場,濕氣重的體質(zhì),可以通過用健脾、祛濕功效的湯、粥來調(diào)節(jié),除了土茯苓、赤小豆這類中醫(yī)藥效比較強的食物外,還可通過吃綠色蔬菜來祛濕,比如扁豆。
扁豆健脾化濕需煮熟防中毒 扁豆被稱為“豆中之王”,扁豆又叫娥眉豆、茶豆、南扁豆、藤豆。中醫(yī)認為,扁豆味甘入脾胃經(jīng),主治脾虛有濕、體倦乏力、少食便溏、水腫。中醫(yī)書籍提到扁豆,味甘平而不甜,氣清香而不竄,性溫和而色微黃,與脾性最合。扁豆是一味補脾而不滋膩,除濕而不燥烈的健脾化濕良藥?! ”舛沟臓I養(yǎng)成分相當豐富,包括蛋白質(zhì)、脂肪、糖類、鈣、磷、鐵、多種維生素及食物纖維等,扁豆角的B族維生素含量特別豐富?! ⌒枰⒁獾氖牵舛怪卸臼录l頻發(fā)生,因為扁豆中的紅細胞凝集素、皂素等天然毒素比較耐熱,只有將其加熱到100℃并持續(xù)一段時間后,才能破壞。因此無論是在家中還是在外,都要注意扁豆必須炒熟才食?! ”舛惯B皮吃更好 扁豆衣為扁豆的種皮,性味功用與扁豆類似,唯效力遜于扁豆,但毫無壅滯之弊,用于脾虛泄瀉、浮腫、清熱除濕等。土對應(yīng)脾,暴食傷脾,如有腹脹、腹瀉、倦怠、氣短、韌帶和肌肉松弛、身體水腫等癥狀時,就需要養(yǎng)脾了。下面介紹扁豆6道健脾祛濕食譜
扁豆糕 食材:扁豆500克,綿白糖375克,豆沙餡200克,食用紅色素少許?! ?/P> 做法: 1、將扁豆洗凈,用沸水浸泡10分鐘,待皮軟后去掉皮,放入大碗內(nèi),加滿清水,滴上幾滴堿水,入籠蒸至酥爛,取出冷卻,帶水用網(wǎng)篩擦成泥,包進白布壓干水分,扁豆即成粉泥,可放進冰箱冷藏約30分鐘?! ?/P> 2、取一半綿白糖用食用色素染紅?! ?/P> 3、扁豆泥兩面用布夾住,按成33厘米長、20厘米寬的長薄片,平放在案板上,去掉白布,用刀對切成兩塊,一塊鋪上豆沙,要鋪得均勻,再將另一塊扁豆泥蓋上,然后在上面鋪上紅色糖,最后鋪上白糖撳平,即形成五層,吃時切成菱形塊即可。扁豆糕制作要領(lǐng)扁豆沙、豆沙餡鋪時要均勻,切塊時要大小一致。
5、二十四節(jié)氣立夏養(yǎng)生寶典(組圖)
2009年05月05日 13:45:06 來源:綜合
今年,5月5日是農(nóng)歷的立夏。此時,“斗指東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故名立夏也?!贝藭r太陽黃經(jīng)為45度,在天文學上,立夏表示即將告別春天,是夏日天的開始。
人們習慣上都把立夏當作是溫度明顯升高,炎暑將臨,雷雨增多,農(nóng)作物進入旺季生長的一個重要節(jié)氣。立夏后,是早稻大面積栽插的關(guān)鍵時期,而且這時期雨水來臨的遲早和雨量的多少,與日后收成關(guān)系密切。 農(nóng)諺說得好:“立夏不下,犁耙高掛。”“立夏無雨,碓頭無米。”民間還有畏忌夏季炎熱而稱體重的習俗,據(jù)說這一天稱了體重之后,就不怕夏季炎熱,不會消瘦,否則會有病災(zāi)纏身。江西一帶還有立夏飲茶的習俗,說是不飲立夏茶,會一夏苦難熬。早在古代的君王們也常在夏季初始的日子,到城外去迎夏,迎夏的日子就是立夏日。 《禮記·月令》篇,解釋立夏曰:“螻蟈鳴,蚯蚓出,王瓜生,苦菜秀?!闭f明在這時節(jié),青蛙開始聒噪著夏日的來臨,蚯蚓也忙著幫農(nóng)民們翻松泥土,鄉(xiāng)間田埂的野菜也都彼此爭相出土日日攀長。清晨當人們迎著初夏的霞光,漫步于鄉(xiāng)村田野、海邊沙灘時,你會從這溫和的陽光中感受到大自然的深情。 立夏節(jié)氣的由來 五月槐花飄香 每年5月5日或6日,太陽到達黃經(jīng)45°為“立夏”節(jié)氣。這個季節(jié),在戰(zhàn)國末年(公元前239年)就已經(jīng)確立了,預(yù)示著季節(jié)的轉(zhuǎn)換,為古時按農(nóng)歷劃分四季之夏季開始的日子。如《逸周書·時訊解》云:“立夏之日,螻蟈鳴。又五日,蚯蚓出。又五日,王瓜生。”描述的就是孟夏之初的物候景象?!对铝钇呤蚣狻分姓f:“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時皆假大也?!边@里的“假”,即“大”的意思,是說春天播種的植物已經(jīng)直立長大了。實際上,若按氣候?qū)W的標準,日平均氣溫穩(wěn)定升達22℃以上為夏季開始,“立夏”前后,我國只有福州到南嶺一線以南地區(qū)真正的“綠樹濃陰夏日長,樓臺倒影如池塘”的夏季,而東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區(qū)這時則剛剛進入春季,全國大部分地區(qū)平均氣溫在18~20℃上下,正是“百般紅紫斗芳菲”的仲春和暮春季節(jié)。進入了五月,很多地方槐花也正開。 立夏時節(jié),萬物繁茂。明人《蓮生八戕》一書中寫有:“孟夏之日,天地始交,萬物并秀?!边@時夏收作物進入生長后期,冬小麥揚花灌漿,油菜接近成熟,夏收作物年景基本定局,故農(nóng)諺有“立夏看夏”之說。水稻栽插以及其他春播作物的管理也進入了大忙季節(jié)。所以,我國古來很重視立夏節(jié)氣。據(jù)記載,周朝時,立夏這天,帝王要親率文武百官到郊外“迎夏”,并指令司徒等官去各地勉勵農(nóng)民抓緊耕作。立夏以后,江南正式進入雨季,雨量和雨日均明顯增多,連綿的陰雨不僅導致作物的濕害。還會引起多種病害的流行。小麥抽穗揚花是最易感染赤霉病的時期,若預(yù)計未來有溫暖但多陰雨的天氣,要抓緊在始花期到盛花期噴藥防治。南方的棉花在陰雨連綿或乍暖乍寒的天氣條件下,往往會引起炭疽病、立枯病等病害的暴發(fā),造成大面積的死苗、缺苗。應(yīng)及時采取必要的增溫降濕措施,并配合藥劑防治,以保全苗爭壯苗?!岸嗖辶⑾难?,谷子收滿倉”,立夏前后正是大江南北早稻插秧的火紅季節(jié)?!澳懿鍧M月秧,不薅滿月草”,這時氣溫仍較低,栽秧后要立即加強管理,早追肥,早耘田,早治病蟲,促進早發(fā)。中稻播種要抓緊掃尾。茶樹這時春梢發(fā)育最快,稍一疏忽,茶葉就要老化,正所謂“谷雨很少摘,立夏摘不輟”,要集中全力,分批突擊采制。 立夏前后,華北、西北等地氣溫回升很快,但降水仍然不多,加上春季多風,蒸發(fā)強烈,大氣干燥和土壤干旱常嚴重影響農(nóng)作物的正常生長。尤其是小麥灌漿乳熟前后的干熱風更是導致減產(chǎn)的重要災(zāi)害性天氣,適時灌水是抗旱防災(zāi)的關(guān)鍵措施。“立夏三天遍地鋤”,這時雜草生長很快,“一天不鋤草,三天鋤不了。”中耕鋤草不僅能除去雜草,抗旱防漬,又能提高地溫,加速土壤養(yǎng)分分解,對促進棉花、玉米、高梁、花生等作物苗期健壯生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立夏各地風俗
舊時,鄉(xiāng)間用赤豆、黃豆、黑豆、青豆、綠豆等五色豆拌合白粳米煮成“五色飯”,后演變改為倭豆肉煮糯米飯,菜有莧菜黃魚羹,稱吃“立夏飯”。用紅茶或胡桃殼煮蛋,稱“立夏蛋”,相互饋送。用彩線編織蛋套,掛在孩子胸前,或掛在帳子上。孩子們一般玩吃蛋斗蛋游戲,以拄立夏蛋作戲,以蛋殼堅而不碎為贏,諺稱:“立夏胸掛蛋,孩子不疰夏?!别嫦氖窍娜粘R姷母?jié)q厭食,乏力消瘦,小孩尤易疰夏。尚有以五色絲線為孩子系手繩,稱“立夏繩”。是日,寧波習俗要吃“腳骨筍”,用烏筍燒煮,每根三四寸長,不剖開,吃時要揀兩根相同粗細的筍一口吃下,說吃了能“腳骨健”(身體康健)。再是吃軟菜(君踏菜),說吃后夏天不會生痱子,皮膚會像軟菜一樣光滑。
立夏“稱人” 古詩云:“立夏秤人輕重數(shù),秤懸梁上笑喧閨?!绷⑾闹盏摹胺Q人”習俗主要流行于我國南方,起源于三國時代:傳說劉備死后,諸葛亮把他兒子阿斗交趙子龍送往江東,并拜托其后媽、已回娘家的吳國孫夫人撫養(yǎng)。那天正是立夏,孫夫人當著趙子龍面給阿斗秤了體重,來年立夏再秤一次看增加體重多少,再寫信向諸葛亮匯報,由此形成傳入民間的風俗。據(jù)說這一天稱了體重之后,就不怕夏季炎熱,不會消瘦,否則會有病災(zāi)纏身。吃完立夏飯后,在橫梁上掛一桿大秤,大人雙手拉住秤鉤、兩足懸空秤體重;孩童坐在籮筐內(nèi)或四腳朝天的凳子上,吊在秤鉤上秤體重,謂立夏過秤可免疰夏。若體重增,稱“發(fā)?!?,體重減,謂“消肉”。是日,孩童忌坐石階,如坐了則要坐七根,始可百病消散。忌坐地栿(門檻),謂這天坐地栿將招來夏天腳骨酸痛,如坐了一道就須再坐上六道地栿合成七數(shù),方可解魘。舊時母親擇此日為女孩子穿耳朵,穿時一邊哄孩子吃茶葉蛋,當孩子張口咬蛋時即一針捷穿。也有為家養(yǎng)貓兒穿耳朵、札上紅頭繩的。早在古代的君王們也常在夏季初始的日子,到城外去迎夏,迎夏的日子就是立夏日。 立夏過后,便是炎熱的夏天,人們在立夏吃一些食物,往往寄托著祈福保平安的愿望。如浙江嵊州人認為,在立夏日吃蛋拄(意為“支撐”)心,吃筍拄腿,吃豌豆拄眼;湖南長沙人立夏日吃糯米粉拌鼠曲草做成的湯丸,名“立夏羹”,民諺云“吃了立夏羹,麻石踩成坑”,“立夏吃個團(音為“坨”),一腳跨過河”,意喻力大無比,身輕如燕;上海郊縣農(nóng)民立夏日用麥粉和糖制成寸許長的條狀食物,稱“麥蠶”,人們吃了,謂可免“疰夏”;湖北省通山縣民間把立夏作為一個重要節(jié)日,通山人立夏吃泡(草莓)、蝦、竹筍,謂之“吃泡亮眼、吃蝦大力氣、吃竹筍壯腳骨”;閩南地區(qū)立夏吃蝦面,即購買海蝦摻入面條中煮食,海蝦熟后變紅,為吉祥之色,而蝦與夏諧音,以此為對夏季之祝愿。 福建閩東地區(qū)立夏以吃“光餅”(面粉加少許食鹽烘制而成)為主。閩東周寧、福安等地將光餅入水浸泡后制成菜肴,而蕉城、福鼎等地則將光餅剖成兩半,將炒熟了的豆芽、韭菜、肉、糟菜等夾而食之。周寧縣純池鎮(zhèn)一些鄉(xiāng)村吃“立夏糊”,主要有兩類,一是米糊,一是地瓜粉糊。大鍋熬糊湯,湯中內(nèi)容極其豐富,有肉、小筍、野菜、雞鴨下水、豆腐,等等,鄰里互邀喝糊湯。這與浙東農(nóng)村立夏吃“七家粥”風俗有點相似。“七家粥”與“七家茶”也算是立夏嘗新的另一種形式,七家粥是匯集了左鄰右舍各家的米,再加上各色豆子及紅糖,煮成一大鍋粥,由大家來分食。七家茶則是各家?guī)Я税准盒潞姹汉玫牟枞~,混合后烹煮或泡成一大壺茶,再由大家歡聚一堂共飲。這些粥或茶并不見得是多么可口的食物,但這些儀式,卻可以說是過去農(nóng)村社會中重要的聯(lián)誼活動。 上海立夏日風俗習慣中,由于此時蛋類食品正是旺季,所以立夏日總要吃蛋,孩子們的脖子上總要掛上一個用紅色網(wǎng)套套著的蛋。上海也有“節(jié)交立夏記分明,吃罷攤菜試寶稱?!钡牧曀祝ㄒ娚蠄D),立夏之日要吃芋頭和金花菜合成的煎餅,中午時無論男女老幼都要稱一下體重。 立夏日還有忌坐門檻之說。在安徽,道光十年《太湖縣志》中記載:“立夏日,取筍莧為羹,相戒毋坐門坎,毋晝寢,謂愁夏多倦病也?!闭f是這天坐門檻,夏天里會疲倦多病。30年代《寧國縣志》中記載:“立夏。以秤秤人體輕重,免除疾病,所謂不怯夏也。俗傳立夏坐門坎,則一年精神不振。”立夏這一天,古也稱春盡日,一般騷人墨客,惜春心事難免多情,春愁付諸詩詞,邀朋聚飲,留下很多傳世佳作。 四川、巖坦山區(qū)家家要吃筍、槐豆。說吃了竹筍腳骨硬,好爬山。還吃青梅,燒青茶,以防“蛀夏”。也有吃豆腐的習俗,說吃了豆腐不怕雨淋,不怕赤蜂蜇。在我國很多地方,立夏有吃槐豆、吃李子的習俗?;倍?,別名蠶豆、羅漢豆。立夏時節(jié),槐豆普遍成熟。民間傳說認為,吃槐豆可以壯腰補腎,插秧、耘田時不會吃力。將干槐豆炒熟食用,在廣大農(nóng)村和城鎮(zhèn)居民中非常普遍,人們認為食之可健身固齒,尤以兒童、青年為宜。立夏這天,江南很多地方會將燒熟的蠶豆串成項鏈,讓兒童帶著出門吃。民間還有立夏食李美顏的說法?!对铝畲饩帯氛f:“立夏得食李,能令顏色美?!本褪钦f:婦女在立夏這天,把李子榨汁,混入酒中喝,能青春長駐,稱為“駐色酒”。 我國北方多種植小麥,立夏正是小麥上場時節(jié),因此北方大部分地區(qū)立夏時有制作與食用面食的習俗,意在慶祝小麥豐收。立夏的面食主要有夏餅、面餅和春卷三種。夏餅又稱麻餅,形狀各異,有狀元騎馬、觀音送子、猴子抱桃等;面餅,有甜、咸兩種,咸面餅的用料有肉絲、韭菜等,蘸蒜泥食用,甜面餅則多加砂糖;春卷,用精制的薄面餅,包著炒熟的豆芽菜、韭菜和肉絲等餡料,封口處用面粉拌蛋清粘住,然后放在熱油鍋里炸到微黃時撈起食用。 在江浙一帶有“立夏嘗新”的風俗。蘇州地方有“立夏見三新”的諺語?!叭隆敝感率斓臋烟?、青梅和麥子。人們先以這“三新”祭祖,然后人們嘗食。同時,蘇州立夏還要吃海螄、面筋、白筍、薺菜、咸鴨蛋、青蠶豆,各家酒店立夏這天對進店的老顧客奉送酒釀、燒酒,不取分文,因此也把立夏叫做“饋節(jié)”。無錫民間歷來有“立夏嘗三鮮”的習俗。三鮮分地三鮮、樹三鮮、水三鮮。地三鮮即蠶豆、莧菜、黃瓜(或有元麥、蒜苗為其一);樹三鮮即櫻桃、枇杷、杏子(或有梅子、香椿頭為其一);水三鮮即海螄、河豚、鰣魚(或有鯧魚、黃魚、銀魚、子鱭魚為其一)。在常熟,人們立夏嘗新,食品更為豐富,有“九葷十八素”的說法。浙江、江蘇、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等地,人們?nèi)匀槐A糁⑾某詾趺罪埖墓爬狭曀?,烏米飯是一種紫黑色的糯米飯,是采集野生植物烏桕樹的葉子煮湯,用此湯將糯米浸泡半天,然后撈出放入木甑里蒸熟而成。 杭州在立夏日最為講究。每逢立夏,家家各烹新茶,并配以各色細果,饋送親友毗鄰,叫做“七家茶”。還在茶杯內(nèi)放兩顆“青果”即橄欖或金桔,表示吉祥如意的意思。杭俗立夏日還有食烏米飯和鳥飯糕的風俗。據(jù)說,立夏吃烏米飯,不會疰夏,能祛風敗毒,烏蚊子不敢叮咬。杭人又有立夏食“野夏飯”之俗。是日,兒童少年成群結(jié)隊,向鄰里各家乞取米、肉。地上的蠶豆、竹筍任其采掘,然后到野地里去用石頭支起鍋灶,自燒白吃,稱為吃“野夏飯”或“立夏飯”。這種風俗就是自比乞丐,以為可以避災(zāi)禍。吃完立夏飯,大人拿來籮筐、大秤。給孩子們秤體重,看比去年重了多少。這日,杭人還必備十二種食品。有歌日“夏餅江魚烏飯糕,酸梅蠶豆與櫻桃,臘肉燒鵝成鴨蛋,螺螄莧萊酒釀糟?!焙妓走€有立夏日吃“三燒、五臘九時新”之說。“三燒”者,燒餅、燒鵝、燒酒(甜酒釀)?!拔迮D”者,黃魚、臘肉、鹽蛋、海螄、清明狗?!熬艜r新”者,櫻桃、梅子、鰣魚、蠶豆、莧菜、黃豆筍、玫瑰花、鳥飯糕、萵苣筍。此日也有“五郎八保上吳山”之諺?!拔謇伞敝^打米郎、剃頭郎、倒馬郎(即倒馬桶出糞者)、皮郎(典當中之小郎)、箔郎(打錫箔者);“八?!奔淳票?、面保、茶保、飯保、地保、相像保(即陰陽生)、馬保、奶保(即以育嬰為業(yè)者)。此外,還有十三匠(即木匠、泥水匠、石匠、鐵匠、船匠、佛匠、雕花匠、搭彩匠、銀匠、銅匠、鋸匠、篾匠、錫匠),這日也休假,多上吳山游玩。 江西一帶還有立夏飲茶的習俗,說是不飲立夏茶,會一夏苦難熬。浙江立夏民間時興早晨吃紅棗糯米粥、茶葉蛋,中午吃羹,在米粉糊中摻以豆腐干、蒜苗、豬肉、筍丁等,稱“立夏羹”。這天,還有給小牛穿鼻的習俗。 立夏日云南民俗關(guān)注的是厭祟避蛇。清干隆元年《云南通志》載,四月立夏之日,“插皂莢枝、紅花于戶,以厭祟;圍灰墻腳以避蛇”。值四月而言避蛇,與十二生肖已屬蛇有關(guān)聯(lián),地支紀月,三月為辰,四月為已。立夏厭祟,門上插皂莢樹枝,和紅花,含有黑(水)、紅(火)既濟之義。按照古代五行說,黑為水,紅為火。這是希望通過兩者相互制約,達到一種平衡。同時,古人不僅日常用皂莢去污,還以皂莢人藥,認為它具有殺蟲功能。將它當做厭祟之物,也著眼于除穢驅(qū)邪。舊時五月有門懸皂莢風俗,皂莢狀若刀形,稱為“懸刀”,相傳可以嚇跑鬼怪。清光緒年間云南《騰越州志》也說:“立夏日,插皂角枝、紅花于戶以厭勝,圍灰墻腳以避蛇?!鼻宕独笋房h略志》記云南大理一帶風俗:“立夏,插白楊于門,以灰灑房屋周圍,名日'灰城’,以避虺毒?!迸c其它地區(qū)有所不同的是,門前插白楊。 清光緒八年《嘉定縣志》:“夏至日,稱人,云不痊夏,戒坐戶檻?!比?似可理解為暑期綜合癥。清代《浪跡續(xù)談》:“杭人謂自立夏多疾者為痊夏”。其實立夏日的種種習俗大部分與預(yù)防痊夏有關(guān)。夏季炎熱,有些人不能適應(yīng)氣候,吃不好,睡不好,一到暑季人就瘦下來,南方稱此為痊夏,北方有“苦夏”或“枯夏”之說。由些可見,如何度過好夏天,我國古人很早便極為重視。
立夏趣談:烏米飯與孫臏
烏米飯,烏黑油亮,清香可口,由糯米浸入烏樹葉內(nèi)數(shù)小時后燒煮而成。立夏這一天,江南農(nóng)村人人愛吃。據(jù)說,這個風俗源于戰(zhàn)國時期著名軍事家孫臏。 孫臏和龐涓本是同窗學友,都是鬼谷子的學生。兩人學業(yè)、智謀都不相上下,但孫臏為人誠實厚道,龐涓卻富有心計。兩人跟隨師父苦學三年,龐涓見學業(yè)已就,就要下山立功揚名,就拜別了師父,來到了魏國。孫臏認為自己尚未學成,繼續(xù)隨師傅學習。鬼谷子早就看中了這位老實忠厚的學生,就教他兵書陣法,期望他能拯救亂世,一展宏圖。 兩年過去了,一天,孫臏收到了龐涓的一封信,說是自己已當上了大將軍,邀請他到魏國,共同輔佐魏王。孫臏很高興,就找老師商量。老師看了信沉默不語,但還是同意孫臏下山。 孫臏一到魏國,龐涓就把他推薦給魏王,很得魏王賞識。從此,二人經(jīng)常在一起共商國家大事,談?wù)摳粐鴱姳?,并研討陣法和用兵之策。龐涓見孫臏高出自己許多,才知道先生已把兵書傳授給了孫臏。他想借兵書來讀,孫臏只好以實相告,先生不讓帶下山來。龐涓悶悶不樂。 突然有一天,孫臏被一群刀斧手綁架,用了一頓大刑,還被挖去了兩只膝蓋骨,然后拋進監(jiān)獄。孫臏痛得死去活來,不僅大聲責問士卒,士卒并不答話,只說是魏王的命令。孫臏感到自己冤枉,自己沒有任何過錯,卻不知為何受此大刑,他多么盼望龐涓能替自己說句公道話啊!龐涓果然來了,他抱住孫臏的廢腿哭得涕淚橫流:“魏王怎么干出這種事來呀!”孫臏也泣不成聲,請龐涓搭救。龐涓絕望地說:“若是旁人還成,可對魏王,我能有什么辦法呀!” 龐涓每天都到獄中來看望,還讓人送來好茶好飯供孫臏食用。孫臏非常感動,心想患難識知己,還是老同學好啊。孫臏自從兩腿殘廢以后,萬念俱灰,心想自己飽讀兵書,而今卻成廢人,不能建功立業(yè),活著還有什么用呢?幾次想自尋短見,卻被龐涓勸阻,并說愿意伺候他一輩子。孫臏聽后,感動得熱淚盈眶。 有一天,龐涓又來看孫臏,閑聊起來。龐涓說:“師弟啊,你要振作起來,你雖然殘廢了,不能統(tǒng)兵打仗,建功立業(yè)。但是,你還可以把自己的用兵之道寫下來,著書立說,傳之后世,同樣可以流芳百世啊!”聽著龐涓語重心長的話,孫臏感到很有道理,不禁點頭稱是。 自那天以后,孫臏起早貪黑,廢寢忘食,每天寫兵書不停。龐涓來得更勤了,噓寒問暖,察看寫兵書的進度,還勸他當心身體。孫臏感謝龐涓深厚的友情,更加勤奮,心想寫成后送給龐涓,以答謝他的照顧之恩。 幾個月過去了,兵書很快就要寫成了。一天,看守孫臏的老獄卒熱心地對孫臏說:“先生的兵書寫成之后,我一定設(shè)法給你送回家去。”孫臏微微一笑,說:“老人家,不必了,兵書寫成之后我就送給龐大將軍。我們是同窗好友,交給他,我就放心了?!?/P> 獄卒一聽,驚訝得張大了嘴,半天說不出話來。孫臏驚奇地問:“你這是怎么了?”老獄卒長嘆一聲,悲涼地說:“先生,你太仁厚了,害你的正是龐將軍??!是他嫉恨你的才學,才設(shè)計陷害你的??!”的確如此,龐涓雖然足智多謀,可是心胸狹窄,妒賢嫉能。他見孫臏熟讀兵法,惟恐影響自己的前程,就設(shè)計陷害,并用了刖刑,使他不能統(tǒng)兵上陣,并想法騙取兵書。 孫臏一聽老獄卒的話,猶如青天霹靂,驚的他目瞪口呆。他思前想后,終于恍然大悟,識破了龐涓的險惡用心。他憤怒已極,沒想到自己敬重的同窗好友,竟是一個奸詐小人。他把寫好的兵書全部燒毀,并想好了對策。 第二天,龐涓來到獄中,見孫臏蓬頭垢面,又哭又笑,瘋瘋癲癲,寫好的兵書也已燒毀,氣得他立刻命人把孫臏關(guān)進豬圈里,監(jiān)視起來,看他是真瘋還是假瘋。誰知,不一會兒,孫臏便枕著豬槽呼呼大睡了。 從此,孫臏不吃不喝,瘋瘋傻傻,整日與豬廝混在一起。老獄卒非常同情孫臏的遭遇,見他一天天消瘦下去,整天悶悶不樂。這事被老獄卒的老伴知道了,獻計道:“用烏樹葉子浸拌糯米,煮成飯后捏成小團子,跟豬糞的顏色、形狀差不多,既可瞞過龐涓,又可救孫臏的性命?!崩溪z卒聽后大喜,忙讓老伴快做。這天正好是立夏,老獄卒在值班時,就把烏米團子塞給了孫臏。 聰明的孫臏不點自明,等龐涓來看他時,就笑嘻嘻地順手抓起身邊的豬糞,“噼里啪啦”地朝龐涓扔去。龐涓左躲右閃,還是扔了一身豬糞。孫臏拍手笑道:“這豬糞這么好,你不吃,我可要吃了?!闭f著,他摸起一個個“豬糞”吃起來。龐涓看到孫臏吃豬糞,這才相信他是真瘋了,就這樣放松了對他的看管。 齊國早就聽說孫臏的才名。田忌就派人同老獄卒一起設(shè)計救出了孫臏。孫臏來到齊國,被拜為軍師,坐在輪椅上指揮打仗。后來,齊國和魏國交兵,在馬陵道這個地方,孫臏打敗魏軍,射殺了龐涓,終于報仇雪恨。 孫臏十分感激那位老獄卒,每到立夏,他就要吃一頓烏樹葉糯米團。人們欽佩孫臏的氣節(jié)才華,也在立夏時做烏米飯吃。立夏吃烏米飯的風俗便形成了。據(jù)說,吃烏米飯還能祛風敗毒,連蚊蟲也不會叮咬了。
經(jīng)典食物:立夏蛋 立夏要吃“立夏蛋” 雖然全國各地立夏這天的傳統(tǒng)食俗各有特色,但說起立夏那天最經(jīng)典的食物就是“立夏蛋”了。立夏前一天,很多人家里就開始煮“立夏蛋”了,一般用茶葉末或胡桃殼煮,看著蛋殼慢慢變紅,滿屋香噴噴。茶葉蛋應(yīng)該趁熱吃,吃時倒上好的酒,內(nèi)灑些許細鹽,酒香茶香,又香又入味。除了吃蛋之外,還有另外的玩法。煮好的蛋,挑出整只未破的,用彩線編織成蛋套,掛在孩子胸前,或掛在帳子上。小朋友們還要拄立夏蛋(就是碰蛋),那是這天最快樂興奮的事,拄蛋以蛋殼堅而不碎為贏。 立夏為什么要吃“立夏蛋”呢? “立夏吃蛋”的習俗由來已久。俗話說:“立夏吃了蛋,熱天不疰夏?!毕鄠鲝牧⑾倪@一天起,天氣晴暖并漸漸炎熱起來,許多人特別是小孩子會有身體疲勞四肢無力的感覺,食欲減退逐漸消瘦,稱之為“疰夏”。女媧娘娘告訴百姓,每年立夏之日,小孩子的胸前掛上煮熟的雞鴨鵝蛋,可避免疰夏。因此,立夏節(jié)吃蛋的習俗一直延續(xù)到現(xiàn)在。 古人認為,雞蛋圓圓溜溜,象征生活之圓滿,立夏日吃雞蛋能祈禱夏日之平安,經(jīng)受“疰夏”的考驗。立夏日一般在農(nóng)歷的四月,“四月雞蛋賤如菜”,人們把雞蛋放入吃剩的“七家茶”中煮燒就成了“茶葉蛋”。后來人們又改進煮燒方法,在“七家茶”中添入茴香、肉鹵、桂皮、姜末,從此,茶葉蛋不再是立夏的節(jié)候食品,而成為我國傳統(tǒng)小吃之一。
立夏時節(jié)話養(yǎng)生:飲食宜清淡
今天是農(nóng)歷的立夏,立夏過后,溫度可能逐漸攀升,人們難免會覺得煩躁上火,食欲也會有所下降。所以飲食宜清淡,應(yīng)以易消化、富含維生素的食物為主,大魚大肉和油膩辛辣的食物要少吃。 立夏以后飲食原則是“春夏養(yǎng)陽”,養(yǎng)陽重在養(yǎng)心,養(yǎng)心可多喝牛奶、多吃豆制品、雞肉、瘦肉等,既能補充營養(yǎng),又起到強心的作用。平時多吃蔬菜、水果及粗糧,可增加纖維素、維生素B、C的供給,能起到預(yù)防動脈硬化的作用。總之立夏之季要養(yǎng)心,為安度酷暑做準備,使身體各臟腑功能正常,以達到“正氣充足,邪不可干”的境界。 荷葉鳳脯: [配料]鮮荷葉2張,火腿30克,剔骨雞肉250克,水發(fā)蘑菇50克,玉米粉12克,食鹽、白糖、雞油、紹酒、蔥、姜、胡椒粉、味精、香油各適量。 [做法]雞肉、蘑菇均切成薄片,火腿切成10片,蔥切短節(jié)、姜切薄片,荷葉洗凈,用開水稍燙一下,去掉蒂梗,切成10塊三角形備用。 蘑菇用開水焯透撈出,用涼水沖涼,把雞肉、蘑菇一起放入盤內(nèi)加鹽、味精、白糖、胡椒粉、紹酒、香油、雞油、玉米粉、蔥節(jié)、姜片攪拌均勻,然后分放在10片三角形的荷葉上,再各加一片火腿,包成長方形包,碼放在盤內(nèi),上籠蒸約2小時,若放在高壓鍋內(nèi)只須15分鐘即可。出籠后可將原盤翻于另一干凈盤內(nèi),拆包即可食用。 [功效]清芬養(yǎng)心,升運脾氣。可作為常用補虛之品,尤為適宜夏季食補。 桂圓粥:
[配料]桂圓25克,粳米100克,白糖少許。 [做法]將桂圓同粳米共入鍋中,加適量的水,熬煮成粥,調(diào)入白糖即成。 [功效]補益心脾,養(yǎng)血安神。尤其適用于勞傷心脾,思慮過度,身體瘦弱,健忘失慮,月經(jīng)補調(diào)等癥。 注意:喝桂圓粥忌飲酒、濃茶、咖啡等物。 魚腥草拌萵筍:
[配料]魚腥草50克,萵筍250克,大蒜、蔥各10克,姜、食鹽、醬油、醋、味精、香油各適量。 [做法]魚腥草摘去雜質(zhì)老根,洗凈切段,用沸水焯后撈出,加食鹽攪拌腌漬待用。萵筍削皮去葉,沖洗干凈,切成1寸長粗絲,用鹽腌漬瀝水待用。蔥、姜、蒜擇洗后切成蔥花、姜末、蒜米待用。將萵筍絲、魚腥草放在盤內(nèi),加入醬油、味精、醋、蔥花、姜末、蒜米攪拌均勻,淋上香油即成。 [功效]清熱解毒,利濕祛痰。對肺熱咳嗽,痰多粘稠,小便黃少、熱痛等癥均有較好的療效。 兩款養(yǎng)生湯 1.芪精大棗湯益氣養(yǎng)心。 用料:黃芪15克,黃精10克,大棗6個,水煎服,每日一劑。 2.冬瓜鯉魚湯清熱解暑,化痰利尿。 用料:冬瓜1000克,鯉魚1條,煨湯。
初夏時節(jié) 吃啥蔬菜水果好?
時節(jié)已進初夏,市場上的蔬菜水果也越來越豐盛。夏天吃什么蔬菜、水果有益于身體健康呢? 夏天應(yīng)多吃瓜類、涼性蔬菜、“殺菌”等三類蔬菜。 夏季氣溫高,人體丟失的水分多,必須及時補充。蔬菜中的水分,是經(jīng)過多層生物膜過濾的天然、潔凈、營養(yǎng)且具有生物活性的水。一個人每天吃500克的瓜菜,等于喝了450毫升高質(zhì)量的水,且瓜類蔬菜具有降低血壓的作用。 夏季暑濕之毒會影響人體健康,吃些涼性蔬菜有利于生津止渴,除煩解暑,清熱瀉火,排毒通便??喙稀ⅫS瓜、番茄、茄子、芹菜、生菜、蘆筍、豆瓣菜、涼薯等都屬于涼性蔬菜。 另外,夏季是疾病尤其是腸道疾病多發(fā)季節(jié),多吃些大蒜、洋蔥、韭菜、大蔥、香蔥等"殺菌"蔬菜可預(yù)防疾病。 草莓 西瓜―――性涼,吃了不會引起上火心煩,而且含有豐富鉀鹽,能彌補人體大量流失的體內(nèi)鉀鹽。但注意西瓜放入冰箱不要超過3個小時。 西紅柿―――在夏季最多最甜,營養(yǎng)也最豐富。它同樣可以清熱解毒、平肝去火。 梨―――因鮮嫩多汁、酸甜適口,所以又有"天然礦泉水"之稱,最佳的補水護膚品。 草莓―――中醫(yī)認為它有去火功效,能清暑、解熱、除煩。 但需要注意的是,水果入口前,最重要的是消毒、清潔。葡萄、草莓、楊梅等表皮往往有農(nóng)藥殘留,除了用流動水徹底清潔外,還應(yīng)將其在清水中浸泡至少半小時。
初夏保健養(yǎng)生全面提醒
初夏開始,合理安排作息 進入初夏時節(jié),人們的新陳代謝加快,心腦血液供給不足,常使人煩躁不安,倦怠懶散。此外,夏天氣溫高,能量消耗大,營養(yǎng)物質(zhì)隨汗液丟失多,體質(zhì)虛弱者尤其是孩子和老人,如稍不注意,就有可能感染疾病,損害健康。夏季保健與健康的關(guān)系極為密切,因此,從初夏開始,我們應(yīng)合理安排作息時間,及時補充營養(yǎng)物質(zhì),采取正確的養(yǎng)生保健方法,以便更好的度過夏天。 謹防夏季病 初夏時節(jié)注意預(yù)防菌痢 細菌性痢疾(簡稱菌痢)是由痢疾桿菌引起的最常見的腸道傳染病,除與蒼蠅繁殖活動有關(guān)外,還與夏季氣候適宜痢疾桿菌繁殖、天熱人們喜歡吃生冷食品引起腸胃功能紊亂有關(guān)??刂凭〉年P(guān)鍵是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其次應(yīng)搞好環(huán)境衛(wèi)生、飲食衛(wèi)生和個人衛(wèi)生,加強對飲食、水源管理,消滅蒼蠅,不吃生冷蔬菜,不吃不潔瓜果,不吃腐敗變質(zhì)或不新鮮的食物,養(yǎng)成飯前便后洗手的習慣。 初夏時節(jié)氣候干燥,人易上火,所以口瘡患者在這一時節(jié)會陡然增多。發(fā)生口瘡的誘因除了干燥的氣候,焦慮、緊張、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攝入不足也很有關(guān)系。癥狀嚴重的患者,應(yīng)在醫(yī)生的指導下,用局部燒灼、涂抹口瘡藥膜和服用維生素B2等方法進行治療。 小心脾胃受損 很多人在夏天容易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胃腸道問題,其中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入夏后人體胃口自然變差,消化功能本來就隨天氣受影響;另一方面,由于人們貪涼嗜好冰寒的食物,刺激腸胃,使胃受到強烈的低溫刺激后,血管驟然收縮,血流量減少,從而影響胃腸道消化液的分泌,導致生理功能失調(diào)。很多老人、兒童以及消化功能不良者就往往在夏季出現(xiàn)腹部疼痛、胃炎等情況。 從養(yǎng)生方式來說,在夏季養(yǎng)護脾胃,最好能多進稀食,吃粥喝湯,既能生津止渴、清涼解暑,又能補養(yǎng)身體。此外,新鮮蔬菜水果能補充足夠的維生素、水和無機鹽。在食物中,清熱利濕的食物有西瓜、苦瓜、桃、烏梅、草莓、西紅柿、黃瓜、綠豆等,這些都有一定消暑作用。而從冰箱里取出來的食物,最好不要急著吃,應(yīng)在常溫下放一會兒再吃,且一次不要吃得太多,特別是老年人、兒童及有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的人更應(yīng)少吃或不吃。 預(yù)防皮膚病 立夏過后節(jié)氣為小滿,這就是皮膚病高發(fā)作的節(jié)氣了。原因是小滿節(jié)氣氣溫明顯增高,雨量也會增多。悶熱初夏天氣加上潮濕,就為皮膚病發(fā)作提供了條件。所以剛過完立夏,離小滿還有一段時間,要先為預(yù)防未來的皮膚病而做一些準備。 一般來說,小滿節(jié)氣前后的皮膚病以“風疹”為多,其病因病機包括濕郁肌膚、腸胃積熱等,所以在這時候皮膚病的治療上,要以疏風祛濕,清瀉血熱為原則。清爽清淡的素食有利于預(yù)防這類皮膚病,尤其是清利濕熱作用的食物,如綠豆、冬瓜、黃瓜、馬蹄、木耳、胡蘿卜、西紅柿、西瓜、山藥、鯽魚、草魚等。辛辣的食物應(yīng)該相應(yīng)減少如生蔥、生蒜、生姜、芥末、胡椒、辣椒、茴香、桂皮等。 養(yǎng)生需注意 多喝水、少喝飲料 據(jù)營養(yǎng)專家介紹,初夏天氣都比較干燥,人體每天的進水量應(yīng)達到2000—2400毫升。由于早上人體血液濃度非常高,容易形成血栓,所以早上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應(yīng)該喝一杯水。一天水分的補充和保持也是很重要的,保持體內(nèi)足夠的水分可以清洗腸道,預(yù)防上火。不宜用飲料代替水,汽水、果汁、可樂等飲料中,含有較多的糖精及電解質(zhì),這些物質(zhì)會對胃產(chǎn)生不良刺激,影響消化和食欲。 保證睡眠充足 夏季日長夜短,氣溫高,人體新陳代謝旺盛,消耗也大,容易疲勞。因此,夏季保持充足的睡眠對于促進身體健康、提高工作、學習效率具有重要的意義。為了保證充足的睡眠,首先應(yīng)做到起居有律;其次應(yīng)注意臥室通風、涼爽;第三要保持平靜的心境,力求“心靜自然涼”;第四要有適當?shù)奈缢瘯r間,夏季午睡可使大腦和身體各系統(tǒng)都得到放松,有利于下午的工作和學習,也是預(yù)防中暑的有力措施。 隨著氣溫的上升,人們外出歸來往往喜歡沖冷水澡。由于人體在陽光下吸收了大量的熱,冷水澡會使全身毛孔迅速閉合,熱量不能散發(fā)而滯留體內(nèi),引起高熱,還會因腦部毛細血管迅速收縮而引起供血不足,頭暈?zāi)垦?重則還可引起休克。因此,最好的辦法是讓自己出汗,帶走身上大量的熱,然后再洗澡。 飲食要合理 清淡飲食,但也不能拒絕葷菜由于夏季人的胃酸分泌減少,加之飲水較多,沖淡胃酸,導致機體消化功能較弱,故飲食應(yīng)清淡一些。應(yīng)多吃營養(yǎng)豐富、氣味清淡之品,忌食油膩、煎炸及熱性的食物。但是,清淡不等于素食,素菜中雖然含有大量的膳食纖維及豐富的維生素,但缺乏人體必需的蛋白質(zhì)。所以,即使在炎炎夏日也不要拒絕葷菜,可適當攝入一些瘦肉、蛋、奶、魚以及豆制品,關(guān)鍵是在烹調(diào)時多用清蒸、涼拌等方法,不要做得過于油膩。如可取鮮嫩碧綠的荷葉,用開水略燙后,用來包雞、包肉,蒸后食用,風味別致、清香可口、有增進食欲之效。 苦味宜多食 中醫(yī)認為,凡有苦味的蔬菜,大多具有清熱的作用。因此,營養(yǎng)學家建議,夏季經(jīng)常吃些苦菜、苦瓜等苦味食品,能起到解熱祛暑、消除疲勞等作用。夏天常食苦瓜湯或苦瓜菜肴,能調(diào)和脾胃,清除疲勞,醒腦提神,對中暑、胃腸道疾病有一定的預(yù)防作用??嗖艘彩且晃端幨惩吹氖卟?,具有清涼解毒、消毒排膿、去瘀止痛、防治胃腸炎等功能。食用苦菜時,將它的根、葉洗凈,可拌可炒可做湯,味道苦中帶香,是解暑開胃的佳肴,而且對腸炎、痢疾等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夏季出汗較多,不妨喝點帶苦味的飲料,啤酒、綠茶、苦丁茶等都是不錯的選擇。(中國天氣網(wǎng))
6、立夏民間農(nóng)諺
![]() 農(nóng)諺一 農(nóng)時節(jié)令到立夏,查補齊全把苗挖。
糧棉作物勤松耪,滅草松土根下扎。
水稻插秧突擊搞,季節(jié)不容再拖拉。
玉米花生繼續(xù)種,紅麻黃姜和芝麻。
閑散地上種黍稷,南坡北洼栽地瓜。
麥澆開花灌漿水,防治銹病和麥蚜。
蘋果梨子早疏果,稀密恰當果子大。
適時防治棗步曲,一般不宜過立夏。
牛驢騾馬喂養(yǎng)好,加強防疫常檢查,
使役需要講科學,強弱快慢巧配搭,
小豬要動大豬靜,放羊滿天星為佳。
靜水鯉魚流水鯰,科學喂養(yǎng)魚龜蝦。
![]() 農(nóng)諺二 門外無人問落花,綠色冉冉遍天涯。
春爭日,夏爭時。
立夏麥齜牙,一月就要拔。
一穗兩穗,一月入囤。
麥秀風搖,稻秀雨澆。
風揚花,飽塌塌;雨揚花,秕瞎瞎。
立夏麥咧嘴,不能缺了水。
麥旺四月雨,不如下在三月二十幾。
寸麥不怕尺水,尺麥卻怕寸水。
立夏天氣涼,麥子收得強。
立夏前后連陰天,又生蜜蟲(麥蚜)又生疸(銹?。?
立夏前后天干燥,火龍往往少不了(火龍指紅蜘蛛)。
風生火龍霧生疸。
麥拔節(jié),蛾子來,麥懷胎,蟲出來(指粘蟲)。
小表開花蟲長大,消滅幼蟲于立夏。
豌豆立了夏,一夜一個杈。
立夏大插薯。
清明秫秫谷雨花,立夏前后栽地瓜。
立夏芝麻小滿谷。
立夏的玉米谷雨的谷。
立夏種綠豆。
地頭巖頭壩窩頭,春種芝麻秋打油。
季節(jié)到立夏,先種黍子后種麻。
立夏前后種絡(luò)麻。
立夏種麻,七股八杈。
立夏前后,種瓜點豆。
立夏種姜,夏至收“娘”。
立夏栽稻子,小滿種芝麻。
四月插秧(早稻)谷滿倉,五月插秧一場光。
先栽淺,后栽深,春秧就插三五根。
![]() 農(nóng)諺三 早秧七八九,晚秧四五六。
早一把,晚七根,糯稻田里打獨身。
立夏三日正鋤田。
鋤板響,莊稼長。
棉花聽著人的腳步長。
要想莊稼好,田間鋤草要趁早。
種在犁上,收在鋤上。
鋤下有水也有火。
夏天不鋤地,冬天餓肚皮。
干鋤濕,濕鋤干,不干不濕鋤個暄。
早鋤地暖,深鋤不板,多鋤旱澇雙保險。
頭遍鋤不好,到老一地草。
春鋤深,夏鋤淺,秋天鋤地似刮臉(指早春作物)。
頭遍淺,二遍深,三遍四遍下狠心,五、六、七遍莫傷根。
頭遍挖(間苗),二遍抓(深鋤),三遍四遍大鋤拉(淺快鋤)。
頭遍開,二遍栽,三遍四遍跑起來。
頭遍苗,二遍草,三遍四遍順壟跑。
頭遍高粱,二遍谷,三遍棉花要深鋤。
鹽堿地,勤中耕,才有季季好收成。
見草鋤草工夫到,才能保證收成好。
無雨鋤地,有雨補苗。
苗子不全,及早補填。
移苗要?;?,必須帶泥坨。
一邊一鐵锨,末后連窩端。
多帶老娘土,陰水兩把捂。
苗子補嚴,間定莫慢。
定苗帶個籃,蚜株移出田。
節(jié)氣到立夏,就把小苗挖。
棉花鏊子腿,谷子羊屙屎。麥子下種子隔子,谷子留苗屙屎。
要想吃小米,谷子羊屙屎。
稀留密,密留稀,不稀不密留壯的。
春天戀了苗,秋后收得薄。
草荒荒一時,苗荒荒一季。
苗荒甚于草荒。
草夾苗,不長苗;苗接苗,不長桃。
苗荒苗,不結(jié)桃。
留苗過稀,后悔莫及。
苗過稀長草,苗過密易倒。
高粱稠了難通風,秸倒粒癟減收成。
稠倒高粱稀倒谷。
稠谷稀麥,十有九壞。
稠谷好看,稀谷吃飯。
不稀不稠,才能豐收。
適當密植不誤地,一季收成頂兩季。
不稀不稠莊稼旺,秋收到來糧滿倉。
留苗不長眼,管好也減產(chǎn)。
揀苗如上糞。
谷莖圓,莠莖扁,莠草脆硬,谷葉綿。
谷子根擴杈,莠草杈擴杈。
挖苗不除根,大棵抱小孫。
留苗多少看地力,兼顧品種下霜期,千萬不搞一刀齊(棉)。
不密不稀,三千六七。
不密不稀,三千六七,薄地還可五、六、七(千)。
棉花不要多,三千六百棵。
棉花定了苗,株間快松撓。
早中耕,地發(fā)暖,勤中耕,地不板,深中耕根多苗壯節(jié)間短。
狠鋤行間,細鋤行邊,勻摟株間,保墑保暖。
鋤頭早,僵瓣少。
棉花勤鋤草,秋后拾花早。
力量麥子鋤頭谷。
鋤草不論遍,越鋤越好看。
護根草,長到老。
壟里有根草,好似毒蛇咬。
豐產(chǎn)不豐產(chǎn),全靠掏壟眼。
要想蟲害少,除盡田邊草。
地邊鋤雜草,病蟲都減少。
地濕溫低苗病重,深鋤勤鋤病減輕。
春鋤雜草少,夏鋤棉苗好,秋鋤如拾金,冬穿新棉襖。
不怕苗子小,就怕蟲子咬。
苗要好,除蟲早。
治蟲沒有巧,治早治小又治了。
少了不治蟲,多了治不凈。
小時治不凈,大了就有抗藥性。
蟲子危害細查看,對癥下藥是關(guān)鍵。
螻蛄危害呈絲線,金針蟲害有孔眼,蠐螬齊茬根莖斷。
一看紅彤彤,莊稼生火龍(紅蜘蛛)
小麥開花,螞蚱跳打。
旱澇荒蝗緊相連。
先澇后旱,螞蚱成片。
杈多株矮心皺腫,玉米得了病毒病。
蘋果梨子早疏果,密度適當產(chǎn)果多。
三三見九少,二五一十多。
棗步曲,危害大,防治不能過立夏。
種地要三壯:人壯、地壯、牲口壯。
畜是農(nóng)家寶,全憑飼養(yǎng)好。
人憑飯養(yǎng),畜憑草養(yǎng)。
沒有磚瓦難蓋樓,沒有草料難喂牛。
夠不夠,三千六(一頭牲口一年吃3600斤干草)。
青草、格蕘,強似喂料。
寸草鍘三刀,無料也上膘。
草細如加料。
把草把料,牲口歡跳。
把草把料馬沒飽,草料半槽頂住了。
先草后料,四角拌到。
勤添少給,無料也肥。
先草后料,少給勤添,一直吃到亮了天。
牛要喂飽,馬要夜草。
馬無夜草不肥。
同樣草,同樣料,不同喂法不同膘。
牲口喂花草,無料也上膘。
飼料多樣,定時定量。
馬吃寸草牛吃屑,豬吃糟糠能上膘。
牲口越肥越頂戧。
若要牲口把膘保,千萬莫喂霉爛草。
牛豬細草料,騾馬囫圇糧。
喂豆餅,兩得利,肥了牲口壯了地。
忙時喂嘴,閑時喂腿。
馬無夜草不胖,牛不足飲不壯。
牛喝一個大肚子,就能抵擋一陣子。
常喂喂在腿上,現(xiàn)喂喂在嘴上。
飲馬三提韁。
草膘、料力、水精神。
年驢月馬十天看老牛。
客守貨,船掌舵,喂??粗5鼓?。
有病無病,倒沫為證。
干完活,驢打滾,牛倒沫。
只要牛出滿鼻汗,不倒沫也能接著干。
養(yǎng)牛要知牛脾氣,喂養(yǎng)使活要仔細。
勤刷毛,膘頭好,舒筋活血疾病少。
一日三撓,等于加料。
一日刷三刷,強如喂芝麻。
好喂不如好使。
饑無勁,飽無勁,不饑不飽才有勁。
小毛驢,真格靠,黑白軸轉(zhuǎn)疾病少。
長拉套,短駕轅。
長犁、短耙、高吊磙。
不怕使十天,就怕猛三趕。
馬騎前,驢騎后,騾子騎當中。
老馬識途。
能馱千斤,不馱偏沉。
毛驢脾氣怪,騎著倒比牽著快。
懶驢上套屎尿多。
一個槽上拴不住兩個叫驢。
飼料多樣,豬體肥壯。
豬吃百樣草,看你找不找。
豬吃百樣草,發(fā)酵喂更好。
豬菜切得細,如同加白米。
熟食燜爛,一天斤半。
先稀后稠,豬大如牛。
有了水浮蓮,養(yǎng)豬不賠錢。
豬喂一盆食,牛喂一把草。
人下飯桌豬上槽。
糟糠出豬,糞草出魚。
一個豬娃不吃糠,兩個豬娃吃得香。
槽內(nèi)無食豬拱豬。
老母豬護崽十八天,豁出命來和狼干。
小豬崽,十八天,吃食不吃奶。
豬要肥,吃飽睡。
豬困長肉。
牛欄要通風,豬圈要軟松。
豬要喂好,窩干食飽。
圈干槽凈,豬不生病。
養(yǎng)豬無巧,圈干食飽。
溫食暖圈,一天斤半。
冬天暖,夏天涼,伏天不要曬太陽。
![]() |
|
|
來自: zzy3508 > 《7、立夏5月5~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