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13 從巴黎回國
法國建筑史上的杰作,是馳名世界的天主教堂。它有700余年歷中。坐落在巴黎市中心賽納河中的小島上,是一座典型的“哥特”式教堂。 建筑的最大特點是高而尖,且由豎直的線條構(gòu)成。正面有三重哥特式拱門,門上點著猶太和以色列的28位國王的全身像。院內(nèi)外都裝飾著許多精美的雕刻:“欄桿上也分別飾有不同形象的魔鬼雕象, 狀似奇禽異獸。據(jù)說這就是著名的“希魅爾”。 塞納河是法國最大河流之一,它像一條玉帶,靜靜地流過巴黎市區(qū),塞納河上的36座橋是巴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們和其他的名勝一樣,為巴黎的美麗做著一份貢獻。 香榭麗舍大街 是橫貫巴黎的一條主要街道,這里齊聚了巴黎最繁華的百貨公司,時裝店,電影院,咖啡屋,酒吧間,夜總會及大銀行,地下商場等,是世界名流聚集之地。 擁擠的道路 拉雪茲公墓 位于巴黎東部,占地44公頃,是巴黎最大的公墓。公墓劃分為幾十個墓區(qū),許多著名人物都安息在這里。著名的巴黎公社社員墻就坐落在公墓內(nèi)。 軍事博物館,拿破侖葬于此,據(jù)說圓形的屋頂是鍍金的。 協(xié)和廣場 法國巴黎最大廣場之一。面積約8.4萬平方米。位于塞納河北岸的原星形廣場(1970年改名夏爾·戴高樂廣場)到羅浮宮的大道上。最早稱路易十四廣場。1790年改為革命廣場,1795年起稱協(xié)和廣場。廣場中央矗立著高23米的埃及方尖碑,方碑有3,400多年歷史,碑身有記載拉美西斯二世法老事跡的古文字。廣場四周有8座雕像,是法國八大城市的象征;兩側(cè)有噴泉和水池。為巴黎市民休息和游覽地。 協(xié)和廣場是在十八世紀由當時君臨天下的法國國王路易十五(Louis XV)下令營建的,是為了向世人展示他的集權(quán)統(tǒng)治以及皇權(quán)的至高無上,但在之后的法國大革命時期它又被法國人民當作展示王權(quán)毀滅的舞臺,在此上演了一出出 廣為世人所知的人間悲劇。曾經(jīng)有一段時期,牛群行至協(xié)和廣場就停下而再也不肯向前,原因是濃重的血腥氣驚擾了食草的牛兒。自始廣場變殺場,牛羊再不渡協(xié)和。 在1792到1794年間的恐怖統(tǒng)治時期,共和軍曾在此處決了當時的全部皇室家庭成員。其中包括國王路易十六(Louis XVI),皇后瑪麗 安托瓦耐特(Marie-Antoinette)等大約1100名皇室成員及?;逝伞=Y(jié)束了國王王后性命的這座曾經(jīng)架設在協(xié)和廣場上的斷頭臺,據(jù)說還融匯了被它砍斷脖子的國王路易十六的“智慧”。它起初的設計是為了“以人道主義精神,迅速、無痛地處決死囚”。路易十六這位末世君王在為斷頭臺的設計出謀劃策的時候絕對不會想到他也正是在為自己設計死亡方式。 宣判路易十六死刑的大名鼎鼎的18世紀法國資產(chǎn)階級革命時期雅各賓派政府的實際首腦羅伯斯庇爾(Robespierre),也是個法國歷史上極具 戲劇性的人物。他曾因反對極刑而辭去法官職務,后來在大革命時期又是他強烈主張以極刑處死國王路易十六世。處死路易十六后,他不再滿足于對王黨分子的審 判,一切不能與之保持絕對一致的人都成為了他清除的對象。丹敦(Danton),就成了這場清洗運動中對羅伯斯庇爾來說最具價值的犧牲品。同樣在羅伯斯庇 爾的主張下,這位當時新共和國政府首腦于1794年 4月5日在協(xié)和廣場上被處死。 在路易十六被處死一年多之后,1794年8月,為法國大革命作出杰出貢獻的羅伯斯庇爾最終也被推上了協(xié)和廣場的斷頭臺。是否冥冥之中真有因果報 應?如同路易十六設計斷頭臺時的狀況一樣,羅伯斯庇爾在宣布路易十六死刑時怎么也不會料到自己會背負著與路易十六同樣的命運。這就是歷史,無法預知,無法 左右,無法改寫。 歷史有驚人的巧合,那些創(chuàng)造歷史的人是再也看不到了,但我們這些書寫歷史的人卻看得很清楚:路易十六(Louis XVI),丹敦(Danton),羅伯斯庇爾(Robespierre),這三個曾把握法國命運的人,死于同一個劊子手手下,死于同一座協(xié)和廣場之上。
當?shù)貢r間19:40乘中國國航飛機,登機時,北京時間已經(jīng)是次日的凌晨快兩點了。由于飛機一直向東飛行,所以看到日落沒多久,就見東方發(fā)亮,迎來了又一個黎明。西方的月亮還掛在天邊,東方已經(jīng)日出了。 次日16:25(北京時間),安全回到北京首都機場。 (全文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