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賈湖酒 上世紀80年代,河南舞陽縣賈湖遺址發(fā)掘出土了距今8600年到7500年的碎陶片,上面還有一些固體殘留物。 經分析,殘留物的化學成分與現(xiàn)代稻米、米酒、葡萄酒、蜂蠟、葡萄丹寧酸以及一些草藥相同,還包含山楂的化學成分。分析結果顯示,陶器盛放過以稻米、蜂蜜和水果為原料混合發(fā)酵而成的飲料。 這是中國目前發(fā)現(xiàn)的存在最早的酒的證據(jù),也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酒實物,被譽為“人類酒鼻祖”。專家認為,“賈湖酒”可能是山楂酒。 西漢美酒 西安曾出土26公斤
2003年6月中旬,西安市北郊文景路中段一工地發(fā)現(xiàn)了一座漢代高級貴族墓葬。考古專家在清理一件西漢早期鳳首銅鍾時,驚奇地發(fā)現(xiàn)其中盛放著約26公斤青綠色的美酒,香味仍然撲鼻。 專家普遍傾向于西漢美酒是黃酒。專家認為,這些距今兩千多年的西漢美酒是目前所知保存最好、存量最多的古代美酒。 能喝的“古酒” 1845年道光貢酒
1996年6月,遼寧道光廿五集團公司老廠搬遷時,發(fā)掘出4個道光乙巳年(1845年)的木酒海,內裝原酒4噸。這是目前唯一可飲用的液體文物,國家文物局鑒定后認為,此酒是“奇珍國寶”。出土的木酒海和部分原酒由中國國家博物館永久收藏。 2008年,在汶川地震賑災義拍中,21公斤道光廿五貢酒拍出了551萬元的高價,單瓶最高成交價19萬元。 |
|
|
來自: 歷史探奇 > 《考古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