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欲將此意憑回棹,報(bào)與西湖風(fēng)月知
2012-04-16 文/苦海小學(xué)生
欲將此意憑回棹,報(bào)與西湖風(fēng)月知
又是一年破堤春曉,曉不得是哪年的雨,是何處的風(fēng)?!坝盐骱任髯樱瓓y濃抹總相宜”。這流傳了不知多久的遐美詩句,每每閱起,便覺得詩人的內(nèi)心,像是鏡子?抑或是那流光溢彩的玉,翠得要滴出水來。
憶不得上次是何時臨近西湖,輕拂著那柔和的風(fēng),看著遍地楊柳,便覺得心里特別舒坦。說不上是什么滋味,像是熨斗平整的熨過你的心,讓你覺得呼吸都是彩色的?;蛟S前世便是西湖邊的人,來到西湖總有熟悉的感覺,碧綠的江水,帶著點(diǎn)滴的未雨綢繆。光影人生,琉璃般的變化,這世上,也就不過如此了。
西湖的美在于晴天水瀲滟,雨天山空蒙。無論雨雪晴陰,無論早霞晚輝,都能變幻成景。這真讓人感到不可思議,世上的許多景都是曇花一現(xiàn)而已,往往讓游人唏噓不已,而西湖卻將一年四季全裝扮得漂漂亮亮,無私的獻(xiàn)出自己的美,決不讓游人失望而回。
最近讀到的文章經(jīng)常提起史鐵生的地壇來,那從老北京的字字句句中,地地道道的地壇,早已褪去,他更像是個人,在紙上跳躍。對于一位殘疾人,特別是位殘疾作家,或許看到那荒棄的景,更有不同的情罷。
再回望西湖,乘一小舟,搖曳在江中,那是多么自得其樂?倒是挺合著李白那句“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fā)弄扁舟”的隱士情節(jié)了。來西湖的詩人,作家,無一沒有不提過西湖的柳,要是趕上初夏,碰巧是柳絮飄香,千十百里的,都能見著這誘人的白。白的,純潔的不忍心接住,卻又不忍心她飄往別處。西湖,就這樣靜靜臥在這柔軟的杭州。來到西湖,見到這排碧柳,總不禁憶及白居易和蘇東坡,現(xiàn)在的水,或許是往日的水,現(xiàn)在的人,卻早已消逝,流進(jìn)了潺潺的歷史長河,卻依然耀眼。
正欣賞一眼碧綠,天邊卻又呈現(xiàn)出一片緋紅,這不是落日,好像我從未在杭州見過黃昏,像是太陽也不愿讓這座城市有昏落的感覺,總是急匆匆的起,急匆匆的落。船近了才摩清楚,那竟是荷葉中的點(diǎn)點(diǎn)荷花,直直挺立,像一盞盞明燈,在綠色的荷葉中分外顯眼。在世間能見到這么強(qiáng)烈的對比色,真的不多見,而荷花卻是其中之一,怪不得周敦頤在《愛蓮說》里中的字里行間都表現(xiàn)出對荷的熱愛,這萬綠叢中一點(diǎn)紅,怎能不叫人歡喜呢?
但凡是來過江南,見過水鄉(xiāng)的,再堅(jiān)硬的漢子,也會變的柔情起來,這由不得你的,就是那么的綿軟,悠悠在在,那白墻黑瓦的屋,那各式各樣的橋,橋上來往的人,都是輕輕的,生怕驚動了這一個,那一個,沉睡的小城。是的,江南的城鄉(xiāng)來不得硬朗,她總是南方的柔情,像是母親的柔軟懷抱,讓人心醉,打不起精神,就想在這靜謐的山水,人文間,度過殘余一生。
那日我在湖旁茶樓小憩,正飽覽西湖勝景,陶醉其中,仿若見到一位絕美的女子,在窗邊彈唱,情俗高雅,讓人不忍打擾這美麗的氣氛。
忽然憶極了,前些日子正焦急忙碌時,也正是這些水,洗滌我焦躁的心,憶及在杭州的點(diǎn)滴的人和事,不由得贊到,這美麗的水,養(yǎng)育著美麗的西湖人,水美,心更美。
但愿這美好的水,靈隱的曠古鐘聲,能滌盡我這塵世的心吧。
婉林個人圖書館收藏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