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宣紙的種類 產(chǎn)于中國安徽涇縣境內(nèi)的丘陵山區(qū)(涇縣古時屬于宣州府,現(xiàn)屬于宣州市管轄,因此稱為宣紙(XuanPaper)。宣紙的品質(zhì)純白細密,柔軟均勻,棉韌而堅,光而不滑,透而彌光,色澤不變,而且久藏不腐,百折不損,耐老化,防蟲防蛀,故有“千年壽紙“的美稱。
 宣紙的種類很多,名稱各異,分類的標準和方法也有不同。
 第一,根據(jù)配料的比例,可分為綿料、凈皮、特凈皮三大類。
 綿料:青檀皮約占30%;稻草約占70%。
 凈皮:青檀皮約占60%;稻草約占40%。
 特凈皮:青檀皮約占80%以上;稻草約占20%以下。
 第二,根據(jù)紙的組合張數(shù),可分為單宣、夾宣等。 單宣:單層宣紙,比較薄。
 夾宣:把原漂單層的2張或2張以上的宣紙合并為1張稱為夾宣。2張合并稱雙夾宣,3張合并稱為三夾宣。夾宣比較厚。
 第三,根據(jù)每張紙的尺寸大小,可分為四尺宣、五尺宣、八尺宣、丈二宣、丈六宣、札花宣等,尺寸越大制作越難,多用于政府發(fā)榜或創(chuàng)作大型書畫。 
 第四,根據(jù)加工處理的程度,可分為生宣、熟宣。
 生宣:直接從紙槽中抄出來并烘干,未經(jīng)任何加工處理的原紙。生宣具有滲墨吸水等特點,非常適合創(chuàng)作寫意畫和行草書體。
 熟宣:在生宣上刷一層礬水和拖骨膠,稱熟宣。熟宣又稱礬宣,滲墨和吸水性能不如生宣。
 第五,熟宣經(jīng)過不同的加工工藝,又可分為許多種。
 虎皮宣:又稱 "虎皮箋",以前稱 "金栗箋",是將宣紙加工染成黃色班紋。
 冷金箋:在紙上裝飾金銀片或金銀粉。
 云母箋:在紙上灑云母粉。
 蟬翼箋:極薄的宣紙箋。
 玉版宣:用淀粉將兩層以上的宣紙托表而成,紙質(zhì)較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