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近日,衛(wèi)生部健康教育首席專家趙霖教授進行了一場“飲食有節(jié),身必無災(zāi),食物是最好的藥物”的健康講座,告訴了大家許多實用的食療方法,我們從中摘選幾條,以饗讀者。 專家小傳 趙霖,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yī)院營養(yǎng)科主任、衛(wèi)生部首席健康教育專家 民以食為天,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們不僅用食物填飽肚子,更要用食物來養(yǎng)生。平時注意健康飲食,勝過吃藥。 酒要喝到“孔雀狀態(tài)”。酒為百藥之長,飲必適量。那么到底喝多少合適呢?如果是白酒,半兩到一兩最合適。因為此時血液中的酒精濃度是0.02%,人就神清氣爽,有歡快感。喝到血中酒精濃度為0.04%的時候,人就進入一種狀態(tài),我們把它形容為“孔雀狀態(tài)”??兹搁_屏,這時的人喜歡展示自己,很有快感。 如果再接著喝,血中酒精濃度達到0.08%,就進入了“獅子狀態(tài)”,他就自覺力大無比,想跟人家打架。喝到0.12%,這是一個重要的界限,也是酒后誤事期,隨著酒精濃度的升高,人的高級神經(jīng)都被抑制了,低級神經(jīng)全興奮了,飲酒者自控力降低,所以使得一些本能的行為開始暴露,進入了“猴子狀態(tài)”,上躥下跳。 酒精濃度達到0.16%以上,這人就控制不住了,進入“狗熊狀態(tài)”,出現(xiàn)思維混亂、朦朧困倦的醉酒狀態(tài)。所以花要半開,酒要微醉,喝到“孔雀狀態(tài)”就可以了。 拒絕五谷雜糧是沒病找病。很多人減肥不吃主食,這是錯誤的。美國“阿特金斯食譜”中的一個原則就是三個月叫人只吃肉,不吃主食。那么,根據(jù)這樣一個情況,人確實可以減肥,但減了以后就不是一個健康的人了。 中國自古以來就說“得谷者昌,失谷者亡,食五谷治百病”。所以,不吃碳水化合物就等于慢性自殺,我們每個人每天最好要吃50克粗糧。 牛奶喝多了孩子橫著長。2005年,美國哈佛大學公布了一個研究結(jié)果,觀察了1.2萬名9—14歲的兒童,發(fā)現(xiàn)兒童喝牛奶越多,長得越胖。 其實,一袋225毫升的全脂奶,它的熱量是150千卡,低脂奶的熱量100千卡,就是脫脂奶,還有85千卡熱量。所以,孩子不能把牛奶當水喝,否則這孩子一天要喝進多少熱量! 膽固醇高每天吃兩塊紅薯。日本東京大學對130種食物抑制膽固醇的功效進行研究,發(fā)現(xiàn)紅薯的作用是其他食物的10倍。所以,如果你膽固醇高,就可以每天早晚吃兩塊紅薯。 但紅薯不宜生吃,因為細胞膜未經(jīng)高溫破壞,淀粉難以消化;二是紅薯含“氣化酶”,食之過多,會出現(xiàn)腹脹、燒心、打嗝等不適。因此一定要蒸煮或烤熟,最好與玉米搭配,這樣食之甘爽,保健益壽。 心臟不好適當吃些土豆。土豆含碳水化合物高達15%-25%,超過其他所有的蔬菜,其含蛋白質(zhì)也比一般蔬菜多。土豆還含較多的維生素C和鈉、鉀、鐵等,尤以鉀含量最為豐富,每100克土豆含鉀502毫克,是少有的高鉀蔬菜。心臟病特別是心功能不全患者,均有不同程度浮腫,常服用利尿消腫的藥物,易導致體內(nèi)鉀的丟失,導致低鉀傾向。 因此,常吃土豆既可補充鉀,又可補充碳水化合物、蛋白質(zhì)及礦物質(zhì)、維生素。 老年人便秘多吃菠菜。老年人便秘比較多,多吃菠菜可以通便。《隨息居飲食譜》認為,菠菜能“開胸膈,通腸胃,潤燥活血,大便澀滯及患痔人宜食之”。 同時,美國哈佛大學發(fā)現(xiàn),菠菜對保護視網(wǎng)膜功能有非常好的作用。每周食用2—4次菠菜的中老年人,可降低患視網(wǎng)膜退化的危險。常吃菠菜,還可增強抵抗傳染病的能力,促進兒童生長發(fā)育。對預(yù)防口角潰瘍、唇炎、舌炎、皮炎、陰囊炎也有很好的效果。 老人多吃栗子防治腰腿痛。栗子對老年人的腰腿痛有非常好的食療效果。老年人腎虧、腰腿無力或小便頻數(shù)者,早晚各細嚼慢咽生栗1—2枚,常食有效。吃的時候要生吃細嚼,把它嚼成漿,然后再慢慢咽下去。 懷孕開始就吃山茶油。真正的好油都是冷榨油。包括買橄欖油,都要看看是不是冷榨橄欖油。我們國家有幾種油很好,一是胡麻油,還有一個是香油,花生油也不錯。而我認為最好的是山茶油,也叫茶籽油。它的發(fā)煙點特別高,220℃才冒煙,所以用山茶油炒菜,廚房基本就沒有油煙。 目前我們國家的婦女生完孩子80%都肥胖,從懷孕開始就吃山茶油,可有效預(yù)防產(chǎn)后肥胖。因為山茶油里的油酸含量比橄欖油要高,油酸可降低血液總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卻不降低有益的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油菜可以消腫化淤。油菜既可消腫又能化淤。唐代名醫(yī)孫思邈頭部曾長一腫物,疼得死去活來,忽然想起古書中有蕓苔(油菜的學名)治風游丹腫的記載,于是立即取油菜葉搗爛外敷,很快腫痛停止,此病得愈。后人也隨之仿效,外用油菜治丹毒、乳癰、瘡癤、無名腫毒等?!?/P>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