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著名老中醫(yī)高誠(chéng)宗—高老珍貴藥方(原方)
著名老中醫(yī)高誠(chéng)宗(中)
著名老中醫(yī)高誠(chéng)宗(中)
著名老中醫(yī)高誠(chéng)宗(左)
著名老中醫(yī)高誠(chéng)宗(左)
著名老中醫(yī)高誠(chéng)宗 高建成![]() 中醫(yī)瘡瘍專(zhuān)家,工作20余年,為四川省著名骨傷瘡瘍專(zhuān)家高誠(chéng)宗(曾為鄧小平保健醫(yī)生)之嫡傳,在中醫(yī)骨傷、瘡瘍等方面深得家傳,具有獨(dú)到之處。運(yùn)用夾板固定、中藥外敷、推拿等治療骨折、軟組織損傷、頸腰椎疾病、痔瘡、鐮瘡、其他瘡瘍等疾病,臨床療效顯著。 《成都中醫(yī)藥大學(xué)學(xué)報(bào)》 1984年04期 加入收藏 獲取最新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CDZY198404006.htm 高誠(chéng)宗對(duì)外瘍的內(nèi)治經(jīng)驗(yàn)李吉菶 高建成 【摘要】:正 。 【作者單位】: 【關(guān)鍵詞】: 加味黃連解毒湯 清熱解毒 外瘍 內(nèi)治 瘡瘍 醫(yī)院工作 名老中醫(yī) 經(jīng)驗(yàn) 學(xué)術(shù)特點(diǎn) 成都鐵路局 【正文快照】:
高誠(chéng)宗治療腰腿痛經(jīng)驗(yàn)分享到: http://wuxizazhi.cnki.net/Search/SCZY200111001.html 收藏 推薦 高誠(chéng)宗主任醫(yī)師為四川省著名中醫(yī) ,從事中醫(yī)骨外科診治近 70年 ,對(duì)腰腿痛的辨證獨(dú)有見(jiàn)地 ,用藥貼切 ,療效顯著。茲將其在該病治療上的經(jīng)驗(yàn)介紹如下。1 疏肝理氣以和氣血先生認(rèn)為腰腿痛的發(fā)生主要與氣機(jī)阻滯、氣血失和相關(guān)。肝失疏泄 ,七情怫郁 ,外邪侵襲 ,腰腿部的筋骨肌肉關(guān)節(jié)的損傷、退行性變、姿勢(shì)不良等諸多因素皆可使氣機(jī)阻滯、氣血失和 ,是腰腿痛發(fā)生和持續(xù)不解的主要原因。病人可表現(xiàn)出腰腿部的不適、脹麻錐痛、功能活動(dòng)受限以及胸脅脘腹部脹痛等癥狀。治療以疏肝理氣為先 ,重用理氣之品 ,常選用青木香、香附、厚樸、木通。認(rèn)為青木香、香附入肝經(jīng) ,辛香走竄行氣對(duì)臟腑筋骨肌肉的疼痛緩解具有殊效 ;厚樸下氣辛散止痛 ,木通通絡(luò)下氣可利血脈。腰腿位于身體的中下部應(yīng)順勢(shì)逐邪而下 ,厚樸、木通與青木香、香附相伍可起到祛邪從下而去的效果。對(duì)腰骶大腿部的刺脹攻竄疼痛 ,以“氣入筋骨”解釋 ,認(rèn)為秦艽、浙貝母藥力可入筋透骨 ,舒筋活絡(luò)而定疼痛。對(duì)伴有胸脅脘腹脹氣者又加以檳榔、木香、郁金、枳殼、瓜殼。對(duì)局部皮下、肌腿筋膜能觸摸到腫塊瘀結(jié)等有形之物則加入牡蠣、乳香、沒(méi)藥 ,認(rèn)為牡蠣入肝經(jīng)......(本文共計(jì)2頁(yè))
著名老中醫(yī)高誠(chéng)宗—高老珍貴藥方(原方)
![]() ![]() 處方01 銀花15g 元參15g 菊花12g 薄荷9g 大青葉20g 板蘭根30g 大力9g 淡豆豉15g 連翹15g
桔梗9 枯芩12g 膽草6g 麥冬12g 紫菀15g 杷葉12g 薊根12g 桑皮15g 貝母15g(另包)
知母12g 甘草15g 蘆根30g 肺筋草15g 金錢(qián)草30g
處方02
元參15g 菊花12g 赤芍15g 丹皮12g 厚樸6g 枳殼9g 大青葉20g 板蘭根30g 連翹15g
枯芩12g 膽草6g 麥冬12g 知母12g 紫菀15g 杷葉12g 薊根12g 澤瀉12g 甘草15g
蘆根30g
處方03
元參15g 秦艽9g 赤芍15g 丹皮12g 紅花9g 姜蟲(chóng)15g 白芷9g 蟬蛻9g 地膚15g 郁金9g
香附9g 黃連9g 枯芩12g 膽草6g 麥冬12g 知母12g 甘草15g 蒲公英30g 紫菀9g 地丁9g
處方04
元參15g 秦艽9g 赤芍15g 地骨皮30g 紅花9g 郁金9g 香附9g 地膚15g 姜蟲(chóng)15g 蟬蛻9g
白芷9g 白芍15g 黃連9g 枯芩12g 膽草6g 麥冬12g 知母12g 甘草15g 蒲公英30g
處方05
銀花15g 元參15g 菊花12g 薄荷12g 大青葉20g 板蘭根30g 桑葉15g 連翹15g 枯芩12g
膽草6g 丹皮12g 麥冬12g 紫菀15g 杷葉12g 薊根12g 知母12g 澤瀉12g 甘草15g 蘆根30g
處方06
生地15g 元參15g 赤芍15g 白芍15g 丹皮12g 厚樸6g 枳殼9g 郁金9g 蒺藜15g 山楂12g
建曲10g 黃連9g 枯芩12g 膽草6g 地膚15g 麥冬12g 知母12g 澤瀉12g 甘草15g
夜交藤30g 谷芽15g (生) 蒲公英30g
處方07
生地15g 元參15g 菊花15g 赤芍15g 丹皮15g 白芷9g 地膚15g 姜蟲(chóng)15g 黃連9g 枯芩12g
膽草6g 麥冬12g 知母12g 澤瀉12g 甘草15g 蒲公英30g 大黃9g
處方08
生地15g 元參15g 菊花15g 厚樸6g 枳殼9g 郁金9g 玉竹9g 蒺藜15g 赤芍15g 丹皮12g
紅花9g 連翹15g 枯芩12g 膽草6g 麥冬12g 紫菀15g 杷葉12g 知母10g 澤瀉12g 甘草15g
板蘭根30g 地骨皮30g
處方09
生地15g 元參15g 菊花15g 姜蟲(chóng)15g 蟬蛻9g 白芷9g 丹皮15g 黃連9g 枯芩12g 膽草6g
麥冬12g 澤瀉12g 甘草15g 蒲公英30g
處方10
銀花15g 元參15g 菊花15g 薄荷12g 大青葉20g 板蘭根30g 桑葉12g 連翹15g 枯芩12g
膽草6g 麥冬12g 瓜蔞12g 知母12g 甘草15g 蘆根30g
處方11
丹參30g 生地15g 赤芍15g 丹皮12g 紅花12g 郁金9g 香附9g 蒺藜15g 廣香9g 首烏20g
山楂12g 建曲10g 黃連9g 枯芩12g 膽草6g 麥冬12g 知母12g 甘草15g 瓜蔞12g
蒲公英30g 夜交藤30g
處方12
元參20g 菊花15g 赤芍15g 丹皮15g 紅花9g 連翹15g 枯芩15g 膽草6g 麥冬15g 瓜蔞12g
紫菀15g 黃連9g 知母12g 澤瀉12g 甘草15g 蘆根30g 大青葉20g 板蘭根30g
處方13
丹參30g 生地15g 赤芍15g 丹皮12g 紅花9g 郁金9g 蒺藜15g 首烏20g 麥 冬12g 枯芩12g
膽草6g 知母12g 山楂12g 建曲9g 甘草15g 夜交藤20g
處方14
銀花20g 元參15g 菊花15g 薄荷12g 大青葉20g 板蘭根30g 桑葉12g 大力9g 淡豆豉15g
連翹15g 枯芩12g 膽草6g 麥冬12g 瓜蔞12g 花粉15g 澤瀉12g 甘草15g 二芽(各)15g
處方15
銀花20g 元參15g 菊花15g 厚樸6g 藿香9g 法夏6g 薄荷12g 大青葉20g 板蘭根30g
桑葉12g 連翹15g 枯芩12g 膽草6g 麥冬12g 瓜蔞12g 花粉15g 澤瀉12g 甘草15g 大力9g
淡豆豉12g
處方16
丹參20g 元參15g 厚樸6g 法夏6g 枳殼9g 郁金9g 香附9g 蒺藜12g 首烏20g 黃連9g
枯芩12g 膽草6g 麥冬12g 紫菀15g 杷葉12g 薊根9g 知母12g 甘草15g 夜交藤30g
二芽(各)15g
處方17
銀花20g 元參15g 菊花5g 薄荷12g 大青葉20g 板蘭根30g 桑葉12g 連翹15g 枯芩12g
膽草6g 麥冬15g 紫菀15g 杷葉12g 青蛙草12g 花粉15g 澤瀉12g 甘草15g 蘆根30g
處方18
丹參30g 元參15g 菊花12g 厚樸6g 法夏6g 枳殼9g 郁金9g 蒺藜15g 木香9g 山楂12g
建曲9g 枯芩12g 膽草6g 麥冬12g 花粉15g 澤瀉12g 甘草15g 金錢(qián)草30g 蘆根30g
板蘭根30g
處方19
銀花20g 元參15g 菊花15g 薄荷12g 大青葉20g 桑葉12g 板蘭根30g 連翹15g 枯芩12g
膽草6g 麥冬15g 瓜殼12g 射干12g 馬勃12g 知母12g 澤瀉12g 甘草15g 蘆根30g
處方20
銀花15g 元參15g 菊花12g 薄荷12g 大青葉20g 板蘭根30g 連翹15g 桔梗9g 枯芩12g
膽草6g 六月寒15g 兔兒風(fēng)20g 青蛙草20g 郁金12g 玉竹15g 山楂12g 建曲10g 花粉15g
麥冬12g 澤瀉12g 甘草15g 蘆根30g 石斛30g
處方21
丹參30g 赤芍15g 玉竹15g 半枝蓮15g 首烏20g 玄參15g 地骨皮30g 廣香12g 鉤藤20g
知母12g 菊花12g 紅花12g 麥冬12g 路路通20g 白芍15g 厚樸6g 郁金12g 楂曲(各)12g
紫菀15g 甘草15g 枳殼9g 蒺藜12g 肺筋草15g 杷葉12g 澤瀉12g
處方22
丹參20g 元參15g 菊花15g 厚樸6g 枳殼9g 郁金12g 蒺藜15g 廣香9g 地骨皮30g
山楂12g 建曲12g 雞內(nèi)金15g 首烏20g 黃連9g 枯芩12g 膽草6g 麥冬12g 知母12g
澤瀉12g 甘草15g 夜交藤30g 蘆根30g
處方23
金錢(qián)草30g 肺筋草15g 五皮草15g 薄荷12g 六月寒15g 厚樸9g 青蛙草20g 兔兒風(fēng)15g
連翹15g 桔梗12g 花粉15g 麥冬12g 枯芩12g 膽草6g 澤瀉12g 蘆根30g 甘草15g
處方24
銀花15g 菊花15g 厚樸6g 枳殼9g 薄荷12g 郁金12g 蒺藜15g 廣香12g 黃連9g 枯芩12g
膽草6g 石蘭20g 赤芍15g 地骨皮30g 紅花9g 麥冬15g 花粉15g 澤瀉12g 二芽(各)15g
甘草15g 蘆根30g
處方25
丹參30g 玄參15g 菊花12g 厚樸6g 枳殼9g 赤芍15g 地骨皮30g 紅花12g 郁金12g
蒺藜12g 玉竹15g 廣香12g 麥冬12g 建曲12g 山楂12g 肺筋草15g 半枝蓮15g 鉤藤20g
路路通20g 紫菀15g 杷葉12g 首烏20g 知母12g 白芍20g 澤瀉12g 甘草15g
處方26
丹參30g 生地15g 菊花15g 厚樸6g 枳殼9g 蒺藜15g 玉竹15g 山楂15g 建曲12g 靈仙9g
半枝蓮15g 鉤藤20g 桑枝30g 路路通20g 牛夕20g 黃蓮9g 枯芩12g 膽草6g 知母12g
甘草15g 澤瀉12g 夜交藤30g
處方27
元參15g 厚樸6g 枯芩12g 知母12g 蘆根30g 菊花12g 枳殼9g 膽草6g 澤瀉12g 赤芍15g
郁金12g 焦梔子9g 甘草15g 丹皮15g 蒺藜15g 楂曲各15g 紅花9g 黃連9g 麥冬12g
大黃9g
處方28
金錢(qián)草30g 肺筋草15g 五皮草15g 六月寒15g 薄荷12g 蘇葉9g 紫菀15g 兔兒風(fēng)15g
花粉15g 青蛙草20g 枯芩12g 麥冬12g 澤瀉12g 甘草15g 二芽(各)15
處方29
金錢(qián)草30g 肺筋草15g 菊花15g 厚樸6g 半枝蓮15g 鉤藤20g 路路通30g 山楂15g 建曲12g
雞內(nèi)金15g 玄胡15g 郁金12g 蒺藜15g 廣香12g 首烏20g 遠(yuǎn)智9g 酸棗仁15g 黃連9g
麥冬12g 知母12g 澤瀉12g 甘草15g 夜交藤30g 二筋草(各)15
處方30
金錢(qián)草30g 肺筋草30g 赤芍15g 地骨皮30g 紅花9g 薄荷12g 郁金12g 蒺藜15g 廣香12g
山楂15g 建曲12g 雞內(nèi)金15g 玄胡15g 半枝蓮15g 鉤藤20 路路通30g 黃連9g 麥冬12g
知母12g 澤瀉12g 甘草15g 枯芩12g 夜交藤30g 夏枯草30g
處方31
金錢(qián)草30g 肺筋草15g 薄荷12g 六月寒15g 五皮草15g 蘇葉9g 青蛙草20g 兔兒風(fēng)15g
二芽(各)15g 郁金12g 蒺藜15g 廣香12g 麥冬12g 花粉15g 澤瀉12g 甘草15g 紫菀15g
杷葉12g 厚樸6g 枳殼9g 鉤藤20g 路路通30g
處方32
金錢(qián)草30g 肺筋草15g 薄荷12g 厚樸6g 枳殼9g 郁金12g 蒺藜15g 廣香12g 青蛙草20g
兔兒風(fēng)15g 六月寒15g 五皮草15g 鉤藤20g 路路通30g 枯芩12g 膽草6g 二芽(各)15g
麥冬12g 花粉15g 澤瀉12g 甘草15g 蘆根30g
處方33
金錢(qián)草30g 肺筋草15g 菊花12g 薄荷12g 厚樸6g 法夏6g 枳殼9g 郁金12g 蒺藜15g
木香12g 半枝蓮15g 鉤藤20g 路路通30g 山楂15g 建曲20g 雞內(nèi)金15g 枯芩12g 膽草6g
麥冬12g 花粉15g 澤瀉12g 甘草15g 夜交藤30g 檳榔9g
處方34
金錢(qián)草30g 肺筋草15g 菊花15g 薄荷12g 厚樸6g 法夏6g 枳殼9g 郁金12g 蒺藜15g
川木香12g 二芽各15g 槐花9g 兔兒風(fēng)15g 青蛙草20g 黃連9 枯芩12 膽草6g 麥冬12g
知母12g 澤瀉12g 甘草15g 夜交藤30g 二筋草(各)15g 遠(yuǎn)智9g 酸棗仁15g 大黃9g
處方35
金錢(qián)草30g 菊花15g 薄荷12g 法夏6g 厚樸6g 大青葉20g 板蘭根30g 枳殼9g 郁金12g
蒺藜15g 木香12g 山楂15g 建曲20g 半枝蓮15g 鉤藤20g 蛇蛇草30g 路路通30g
連翹15g 枯芩12g 膽草6g 麥冬12g 知母12g 澤瀉12g 甘草15g 夜交藤30g 蘆根30g
夏枯草15g 大黃6g 紅花9g
處方36
金錢(qián)草30g 肺筋草15g 五皮草15g 六月寒15g 薄荷12g 蘇葉9g 兔兒風(fēng)15g 青蛙草20g
厚樸6g 法夏6g 枳殼9g 郁金12g 枯芩12g 膽草6g 麥冬12g 花粉15 g 澤瀉12g
甘草15g 蘆根30g 紫菀15g 杷葉12g 丹皮12g
處方37
金錢(qián)草30g 肺筋草15g 薄荷12g 厚樸6g 法夏6g 枳殼9g 郁金12g 蒺藜15g 木香12g
山楂15g 建曲20g 雞內(nèi)金15g 枯芩12g 膽草6g 半枝蓮15g 鉤藤20g 路路通30g
石菖蒲9g 二筋草(各)15g 麥冬12g 知母12g 澤瀉12g 甘草15g 夜交藤30g 青蛙草20g
兔兒風(fēng)15g
處方38
金錢(qián)草30g 肺筋草15g 菊花12g 赤芍15g 地骨皮30g 紅花9g 雞內(nèi)金15g 郁金12g
蒺藜15g 廣香12g 半枝蓮15g 鉤藤20g 路路通30g 黃連9g 枯芩12g 膽草6g 血余碳15g
麥冬12g 知母12g 澤瀉12g 甘草15g 二筋草(各)15g 夜交藤30g 山楂15g 建曲20g
處方39
金錢(qián)草30g 肺筋草15g 菊花12g 厚樸6g 法夏6g 枳殼9g 赤芍15g 地骨皮30g 紅花9g
郁金12g 蒺藜15g 木香12g 黃連9g 枯芩12g 蘆根30g 膽草6g 槐花12g 大黃9g
山楂15g 建曲20g 雞內(nèi)金15g 半枝蓮15g 二筋草(各)15g 鉤藤20g 路路通30g 麥冬12g
知母12g 澤瀉12g 甘草15g 夜交藤30g 豬苓15g
處方40
銀花15g 連翹15g 菊花15g 厚樸6g 法夏6g 大青葉20g 板蘭根30g 郁金12g 蒺藜15g
木香12g 山楂15g 建曲20g 雞內(nèi)金15g 枯芩12g 膽草6g 麥冬12g 知母12g 澤瀉12g
甘草15g 夜交藤30g 蘆根30g
處方41
金錢(qián)草30g 肺筋草15g 菊花15g 赤芍15g 地骨皮30g 紅花9g 厚樸6g 法夏6g 枳殼9g
半枝蓮15g 鉤藤20g 蛇蛇草30g 路路通20g 枯芩12g 膽草6g 麥冬12g 知 母12g 山楂15g
建曲20g 雞內(nèi)金15g 澤瀉12g 甘草15g 夜交藤30g 夏枯草15g 石菖蒲5g
處方42
金錢(qián)草30g 菊花15g 厚樸6g 法夏6g 枳殼9g 薄荷12g 大青葉20g 板蘭根30g 郁金12g
蒺藜15g 木香12g 山楂15g 建曲20g 雞內(nèi)金15g 半枝蓮15g 鉤藤20g 路路通30g 連翹15g
枯芩12g 膽草6g 麥冬12g 知母12g 澤瀉12g 甘草15g 蘆根30g 夜交藤30g 車(chē)前草30g
處方43
金錢(qián)草30g 肺筋草15g 菊花12g 厚樸6g 法夏6g 枳殼9g 赤芍15g 地骨皮30g 紅花9g
郁金12g 蒺藜15g 廣木香12g 山楂15g 建曲20g 雞內(nèi)筋15g 半枝蓮15g 鉤藤20g
路路通30g 黃連9g 枯芩12g 膽草6g 槐花12g 麥冬12g 澤瀉12g 甘草15g 夜交藤30g
二筋草(各)15g 大黃6g(生)
處方44
金錢(qián)草30g 菊花15g 薄荷12g 厚樸6g 法夏6g 枳殼9g 大青葉20g 板蘭根30g 郁金12g
蒺藜15g 川木香12g 山楂15g 枯芩12g 膽草6g 麥冬12g 知母12g 澤瀉12g 甘草15g
夜交藤30g 蘆根30g 二芽(各)15g 紅花9g 建曲20g 火麻仁15g 郁李仁15g
處方45
金錢(qián)草30g 厚樸6g 法夏6g 枳殼9g 大青葉20g 郁金12g 蒺藜15g 花粉15g 木香12g
楂曲(各)15g 雞內(nèi)金15g 半枝蓮15g 鉤藤20g 路路通30g 夜交藤30g 連翹15g 枯芩12g
膽草6g 麥冬12g 知母12g 澤瀉12g 紅花9g 甘草15g 蘆根30g 黃連9g 錢(qián)仁30g
夏枯草15g 地骨皮30g 大黃9g(另包)
處方46
丹參30g 元參15g 柴胡10g 枯芩12g 茯苓30g 藿香9g 蘇葉9g 郁金12g 山楂15g(炒)
建曲15g 枳殼15g 肺筋草15g 厚樸15g 木香10g 元胡15g 法夏12g 蒺藜12g 苦楝子10g
玉竹15g 路路通20g 澤瀉12g 薄荷6g 板蘭根15g 白芍30g 杷葉12g 甘草15g
|
|
|
來(lái)自: zzy3508 > 《名老中醫(y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