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辟天開萬象新,
千重瑞靄繞真身,
三元寶鼎爐添火,
五色霞光火寓銀。
提得金烏歸黑島,
捆來玉兔髮青春,
八方齊貢中央土,
溷合乾坤道自真。
真仙不向外間求,
一顆明珠肺里收,
左鴛赤龍游玉島,
右驅(qū)青鳥泛洪流。
也知縛定鉛中汞,
那識乘來馬共牛,
仰見泥丸星朗朗,
飄然來往遍九洲。
[]
乍當(dāng)細玩此詩,時常展詠,想其入肺之功,方是對証之法。
爾先養(yǎng)肺,肺調(diào)再養(yǎng)心。
人秉質(zhì)不同,勿拘次第,故特點明,以勵爾志。
爾既有切功相授,不可不加以尊號,以為修道勸。
[]
爾玉清師相,右輔侍者,闡道真人,凡遇盤,概以此號用之,并授大印。書時,念右輔侍者,闈道真人,証、印奉。
[]
日月穿梭不住拋,
時光就是斬人刀,
貪花溺酒迷魂陣,
好氣圖財受獄牢。
富貴如同朝露墜,
功名恰似滾油消,
洪爐煉盡金銀寶,
蓋世英雄亦莫逃。
[]
看得超生誠是誰,
人人受盡苦千千,
頭因口腹如繩捆,
次為身軀似索纏。
利刃消除多掛耐,
剛鋒斬斷不牽連,
方能鑿破乾坤縫,
脫卻洪爐始得仙。
[跋]
吾人借假修真,每每離真逐假者何哉?皆由單知入手修持之法,而不知養(yǎng)生與修真密切之理,所以氣質(zhì)難化,不能與道合真。我五臺吳真人有見于此,先傳五養(yǎng)秘快,次示除魔方針,其條理至當(dāng)不易。蓋五養(yǎng)雖得,陰氣未盡,必須經(jīng)過鍛煉,庶不至墮入旁門。然至道非至德不凝,否則何能蒙仙真之接引,故再詳述外功與成真密切之理,而又至平至易,務(wù)期可以遵行。其慈悲寧可稱量,而亦無余義可以贅述。惟大道非時不傳,得訣者固宜奉為至寶以速其成;未得訣者即細味五養(yǎng)方法,亦必身輕體健。而依立外功,更自與天地合德,豈在徒事單修,坐破蒲團而已哉!故謹述所見,以跋其后。時庚午秋分日后學(xué)吳文義謹識。